具备镜盖行程终点缓冲功能的汽车遮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9414发布日期:2019-02-22 22:4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具备镜盖行程终点缓冲功能的汽车遮阳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镜盖行程终点缓冲功能的汽车遮阳板。



背景技术:

遮阳板是汽车驾驶员用来遮挡阳光以保证安全驾驶的重要部件。遮阳板一般安装于驾驶室前上部,使用时,将遮阳板放下,以挡住驾驶员眼睛上部的光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眼睛而影响驾驶员观察路况,使用完毕后将遮阳板收起即可。为方便用户使用,现有遮阳板上通常设置有镜子,镜子上安装有镜盖,但是现有遮阳板上的镜盖在打开至行程终点时,易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和震动,一方面减弱了使用效果,另一方面也易造成镜盖和遮阳板的碰撞损伤,影响镜盖和遮阳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镜盖行程终点缓冲功能的汽车遮阳板,能够对镜盖施加一定的阻尼力,有效避免镜盖和遮阳板本体之间产生较大冲击力,起到减震和缓冲作用,有效减少镜盖的晃动并降低噪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备镜盖行程终点缓冲功能的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和汽车顶盖相连接,所述遮阳板本体和底座通过转轴相铰接,所述遮阳板本体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镜框,所述镜框内设置有镜片,所述镜框上可滑移地连接有覆盖所述镜片的镜盖,所述遮阳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在镜盖滑移至行程终点时对镜盖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多个缓冲筋板,所述镜盖滑移至行程终点时至少有一个所述缓冲筋板与镜盖相抵触。

所述镜盖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和所述镜盖相固定,另一端沿与镜盖滑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镜盖滑移至行程终点时至少有一个所述缓冲筋板与所述挡板相抵触。

多个所述缓冲筋板的长度不同。

多个所述缓冲筋板的长度在与镜盖滑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依次递增。

所述缓冲筋板的横截面呈梯形。

所述遮阳板本体包括骨架,所述骨架的外部包覆有表皮层,所述表皮层和骨架之间设置有发泡层,所述骨架上设置有所述镜框。

所述发泡层为泡沫塑料层,所述表皮层为织物层或皮革层。

所述底座和转轴通过卡接件相固定,所述卡接件的一端和所述底座相固定,另一端卡接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底座和汽车顶盖采用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板能够在镜盖打开至行程终点时对镜盖施加一定的阻尼力,有效避免镜盖和遮阳板本体之间产生较大冲击力,起到较好的减震和缓冲作用,从而减少镜盖的晃动并降低噪声,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遮阳板和汽车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本体的骨架和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遮阳板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遮阳板本体,21、骨架,211、钢丝骨架,212、PP骨架,23、上发泡层,24、下发泡层,25、表皮层,26、缓冲装置,261、缓冲筋板,3、转轴,4、顶盖前横梁,5、堵盖,6、顶盖总分成,7、螺钉,8、铆螺母,9、卡接件,10、警示标签,11、镜框,12、镜盖,12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备镜盖行程终点缓冲功能的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2和底座1,底座1和汽车顶盖相连接,遮阳板本体2和底座1通过转轴3相铰接,遮阳板本体2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镜框11,镜框11内设置有镜片,镜框11上可滑移地连接有覆盖镜片的镜盖12,镜框11和镜盖12之间采用滑移方式连接,能够减缓车辆行驶过程中镜盖12的晃动,同时也使得镜片的暴露面积可调节,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参阅图5,遮阳板本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在镜盖12滑移至行程终点(镜盖1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也即打开行程终点)时对镜盖12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26,缓冲装置26能够在镜盖12滑移至行程终点时对镜盖12施加一定的阻尼力,避免镜盖12完全打开时镜盖12的自由滑移端(与镜盖12的滑移连接端垂直的一端)和遮阳板本体2之间产生较大冲击力,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从而减少镜盖12的瞬时晃动和降低噪声。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缓冲装置26包括多个缓冲筋板261,镜盖12滑移至行程终点时至少有一个缓冲筋板261与镜盖12相抵触,能够较好缓冲镜盖12完全打开时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镜盖12上设置有挡板121,挡板121的一端和镜盖12相固定,另一端沿与镜盖12滑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镜盖12滑移至行程终点时至少有一个缓冲筋板261与挡板121相抵触。该结构可以使得挡板121在与缓冲筋板261发生冲撞时,挡板121本身可以发生轻微晃动,从而更好的缓解掉部分冲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缓冲筋板261的长度不同。该结构方式可以在挡板121与缓冲筋板261接触时,使得两者之间的缓冲力可以逐次减弱,具体的,挡板121的某一部分先与较长的缓冲筋板261相接触,从而实现一次缓冲,之后挡板121的另一部分与相对较短的另一缓冲筋板261相接触,从而实现二次缓冲,依次类推,实现逐步缓冲,以增强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多个缓冲筋板261的长度在与镜盖12滑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可以理解地,该递增可以是自上而下递增,也可以是自下而上递增。该结构可以依据挡板121的受力情况更好地实现逐步缓冲,增强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缓冲筋板261的横截面呈梯形,可更好地增强缓冲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遮阳板本体2上还贴附有警示标签10,警示标签10和镜盖12位于遮阳板本体2的同一侧。

此处的警示标签10可以为安全警告标签,也可以是用于对时间、事件等进行警示提醒的便签。

可选地,警示标签10位于镜盖12的滑移行程上,且镜盖12略高于警示标签10,从而可以在镜盖12的滑移过程中,避免警示标签10和镜盖12之间发生摩擦而造成警示标签10的磨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遮阳板本体2包括骨架21,骨架21的外部包覆有表皮层25,表皮层25和骨架21之间设置有发泡层,骨架21上设置有镜框11。发泡层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遮阳板本体2的强度,并降低遮阳板本体2的生产成本。

为了进一步增强遮阳板整体的强度,骨架21可采用钢丝骨架211,也可采用钢丝骨架211和PP(聚丙烯)骨架212相结合的结构。

发泡层包括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围合后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放置有骨架21,也即骨架21完全包覆于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之间。表皮层25包覆在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的外部。这里采用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的分体设置,更利于发泡层的安装,可提高安装效率,并且利用发泡层包覆骨架21,也更利于提高遮阳板本2的强度。

进一步地,发泡层为泡沫塑料层,进一步地,泡沫塑料层采用EPP(发泡聚丙烯)材料,EPP材料比重轻、弹性好、抗震抗压、变形恢复率高、耐腐蚀性、绝缘且耐热,另外该材料还可循环使用且性能几乎毫不降低,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泡沫塑料,环保性好。

表皮层25可采用织物层或皮革层,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皮革层可采用仿麂皮层,表皮层25的厚度为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座1和转轴3通过卡接件9相固定,卡接件9的一端和底座1相固定,另一端卡接在转轴3上。进一步地,卡接件9采用金属件,连接强度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遮阳板本体2的顶部两端各设置一个转轴3,两个转轴3的轴线相重合,该方式可避免在遮阳板本体2上开设一条穿设转轴3的长孔,降低加工难度,便于安装。与两个转轴3相对应,底座1也有两个,两个转轴3各自分别通过一个卡接件9和相应的底座1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底座1和汽车顶盖前横梁4采用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底座1和汽车顶盖通过螺钉7连接,螺钉7可采用十字槽盘头螺钉,汽车顶盖上设置有铆螺母8,螺钉7旋入在铆螺母8中,铆螺母可采用沉头竖纹铆螺母,例如,底座1和顶盖总分成6相连接,底座1中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十字槽盘头螺钉,顶盖前横梁4上的沉头竖纹铆螺母和十字槽盘头螺钉相配合。底座1上还设置有堵盖5,以在安装完螺钉7后,封堵处螺纹孔的端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