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板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9402发布日期:2019-02-22 22:4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阳板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遮阳板和具有这种遮阳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经常要正面朝向或者侧面朝向照射过来的阳光驾驶,阳光透过挡风玻璃或者侧窗影响驾驶员视线,这造成了安全上的隐患。因此,车辆挡风玻璃后方常常设置有遮阳板以减小阳光对驾驶的不利影响。这种遮阳板通常安装在乘客舱室内部的车顶内衬上,在挡风玻璃和车顶内衬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在非使用位置中,遮阳板大致处在贴近并且平行于车顶内衬的水平位置。通过在朝向挡风玻璃的方向上从水平位置向下折叠到车辆乘员的视野内,可以使遮阳板进入前方使用位置,以及通过随后将遮阳板的车辆内侧端部朝向车门方向转动,可以使遮阳板进入侧方使用位置,前方使用位置和侧方使用位置可以分别防止车辆乘员暴露于来自前方和侧面的太阳光的直射。由此,可以防止车辆乘员由于强烈光照造成的目眩以及防止影响乘员观察车道和周围交通情况。

然而,在遮阳板处于侧方使用位置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了车辆碰撞导致的侧帘式安全气囊(side airbag curtain,SAC)展开,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安全问题。车辆的SAC从车门上方的车顶内衬中的展开路径会与处于侧方使用位置的遮阳板部分重合,因此,SAC的向下方的高度扩展和向车辆内侧的厚度扩展会在处于侧方使用位置的遮阳板上产生两个力分量,即,推动遮阳板向下运动的向下力分量,和推动遮阳板向车辆内侧旋转的向内侧力分量,这在遮阳板的连接臂和壳体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分离倾向。

在现有的遮阳板中,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937488U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遮阳板的连接臂和壳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壳体上的限位凸起和连接臂上的限位块之间的干涉实现的。但是,出于成本和加工性等方面的考虑,遮阳板的连接臂和壳体通常为塑料材料构成,例如聚丙烯(PP)、聚碳酸酯等,塑料材料的限位凸起和限位块在二者相互猛烈冲击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塑性变形,导致在受到SAC造成的向下推力和向内的旋转离心力时发生遮阳板的连接臂和壳体的分离。分离的遮阳板壳体在SAC展开所造成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朝向坐在驾驶员座椅或者乘客座椅中的乘员运动,而这是不期望的。

在此背景下,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认识到,需要一种在连接臂和壳体之间具有稳固的连接的机动车辆遮阳板,同时,该遮阳板应当保持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和装配复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总结了实施例的各方面,并且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根据在此描述的技术可设想到其他实施方式,这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研究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些实施方式意图被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车辆遮阳板和具有这种遮阳板的车辆,该遮阳板的连接臂和壳体之间的连接足够稳固,足以抵抗例如SAC展开所产生的力而不会分离,同时,该遮阳板的生产成本和装配复杂度相对现有设计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板,包括:

壳体,壳体具有凸部,在凸部之间限定有通道;

连接臂,连接臂包括连接段和位于连接段端部附近的径向突出的挡块,连接段可轴向延伸穿过通道;和

挡块和凸部之间的固定板,固定板包含支承部、和位于支承部和凸部之间的缓冲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固定板还包括孔,孔容许挡块在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内穿过,并且阻止挡块在预定旋转角度范围之外穿过,固定板外缘的尺寸大于通道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孔包括圆形中心区和从圆形中心区向一侧延伸的侧方扩展部,圆形中心区的直径对应于连接段的径向尺寸,侧方扩展部的形状限定预定旋转角度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位于连接段的与挡块相对的一端处的台肩状部,台肩状部的径向尺寸大于通道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支承部由金属片构成,缓冲部由弹性体材料片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缓冲部是与支承部一体成型的弹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壳体具有用于接收固定板的接收槽,接收槽由凸部的一侧和接收槽侧壁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固定板包含用于固定到接收槽的固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固定结构是与固定板一体成形的翘起部,翘起部从固定板倾斜延伸出去并且与接收槽干涉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以上所述的遮阳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参考以下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附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可以省略相关的元件,或者在一些情况下比例可能已经被放大,以便强调和清楚地示出本文描述的新颖特征。另外,如本领域中已知的,系统部件可以被不同地布置。此外,在附图中,贯穿几个视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装配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去除上方半部后的局部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的固定板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和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的固定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但是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文中将描述一些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但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将被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并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说明的具体实施例。

为了克服侧帘式安全气囊(side airbag curtain,SAC)展开时作用在处于侧方位置的遮阳板上的向下拉力和向内侧的旋转离心力,以及克服在车辆正常和非正常操作中可能产生的倾向于使遮阳板的连接臂和壳体分离的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板100。如图1至图3所示,遮阳板100包括:壳体1,壳体1具有凸部10,在凸部10之间限定有通道;连接臂2,连接臂2包括连接段3和位于连接段3端部附近的径向突出的挡块6,连接段3可轴向延伸穿过通道;以及,挡块6和凸部10之间的固定板7,固定板7包含支承部13、和位于支承部13和凸部10之间的缓冲部12。

遮阳板100的壳体1大体上由两个侧面半部组成,在装配过程中经由诸如卡合件这样的固定部件将该两个半部接合在一起。遮阳板壳体1通常由塑料材料模塑制成,该塑料材料包括例如聚丙烯、聚酯、聚碳酸酯等。遮阳板壳体1的两个半部大体对称,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仅针对其中一个半部进行阐述。应当理解,针对其中一个半部阐述的特征同样地适用于另一个半部。

如图2所示,壳体1的每一个半部包括两个凸部10,在两个凸部10之间形成有通道。壳体1的两个半部装配接合之后,每侧上的各两个凸部10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闭合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遮阳板100的壳体1上还形成有接收槽侧壁8。在凸部10的与挡块6邻近的一侧和接收槽侧壁8之间形成接收槽16,以用于容纳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固定板7。进一步地,在接收槽侧壁8中形成有避让缺口9,以避免妨碍挡块6与固定板7二者的直接接触,以及避免干扰连接臂2的挡块6在安装过程中和正常操作过程中的旋转。这种接收槽16用于在安装过程中保持固定板7,以帮助简化遮阳板100的安装过程。

遮阳板100的连接臂2为大体L形的杆状件,L形的杆状件的短臂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车顶内衬上,以容许遮阳板100在前方使用位置和侧方使用位置之间枢转。在侧方使用位置中,遮阳板100的壳体1和连接臂2大体处在SAC的展开路径中。L形的杆状件的长臂包括连接段3以及与连接段3邻接并且处于长臂端部5附近的径向凸出挡块6。其中,连接段3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壳体1的凸部10之间所形成的通道的尺寸,也就是说,连接段3可轴向(即,沿通道的纵向方向)延伸穿过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共4个凸部10相互配合形成的完整的闭合通道的横截面大体为矩形,这样,在壳体1的两个侧面半部接合之后,径向凸出挡块6在其与矩形的长边相对应的取向中可以延伸穿过通道。挡块6从连接臂2径向突出一定高度并且沿轴向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例如径向突出3mm-4mm高,轴向延伸6mm以上。该高度和长度可以相应调整,以保证在凸部10与挡块6之间预定的冲击力下,挡块6的材料不会被固定板7完全铣削掉。连接臂2通常由塑料材料模塑制成,该塑料材料包括例如聚丙烯、聚酯、聚碳酸酯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臂2还包括台肩状部4,如图2和3所示,台肩状部4位于连接段3的与挡块6相对的一端处。台肩状部4的径向尺寸大于通道的径向尺寸。在安装过程中,连接臂2会插入装配在一起的遮阳板100壳体1,当台肩状部4抵接到凸部10以致无法更进一步插入时,连接臂2即达到预先设定的安装到位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由其它部件来确定连接臂2安装到位位置,例如可以由遮阳板100壳体1上的止挡部件来实现,该止挡部件在预先设定的安装到位位置与连接臂2的端部5抵接以阻止进一步插入。

如图2所示,遮阳板100的固定板7大体是片状部件。更进一步如图3中的虚线环形部分在图3中右上方的放大视图所示,固定板7包括支承部13和缓冲部12。在遮阳板100的装配状态下,缓冲部12位于支承部13和凸部10之间并且与凸部10抵接。其中,支承部13由大体刚性材料片制成,例如由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片制成,以在SAC展开时向下的拉力和向内侧的旋转离心力作用在遮阳板上的情况下保持固定板7的整体形状并且进而保持对挡块6的固定作用。进一步地,缓冲部12由大体柔性材料片制成,例如由弹性体材料片、蜂窝材料片制成,以在向下拉力和向内侧的旋转离心力导致的挡块6与固定板7之间的相互冲击的情况下吸收支承部13传递至缓冲部12的冲击力,从而防止遮阳板100的壳体1和连接臂2的分离。根据一个实施例,缓冲部12和支承部13可以通过例如粘接剂粘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承部13由钢片构成,缓冲部12由橡胶片构成,二者之间例如通过硫化粘接结合在一起。缓冲部12的橡胶片可以比支承部13的钢片的厚度大50%,以维持刚性支撑力与缓冲力之间的平衡,例如钢片的厚度可以为1-2mm,橡胶片的厚度可以为1.5-2.5mm。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承部13是例如由钢、铝合金等制成的金属片,缓冲部12是与支承部13一体成型的弹片19。如图5所示,弹片19是从支承部13向同一侧突出并且与支承部13一体制成的多个翘起的弹片19。在固定板7的装配状态下,多个弹片19形成的缓冲部12与凸部10相抵接以形成充分的缓冲作用。弹片19的数目并不局限于图5所显示的5个,而是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支撑部的厚度进行相应调整。弹片19的位置应当设定为能够在装配状态下与凸部10相抵以实现适当的缓冲作用。对于该实施例来说,在实现充分缓冲并且进而防止遮阳板100的壳体1和连接臂2分离的同时,相当程度地简化了制造和装配的步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当理解,缓冲部12可以由任何提供足够缓冲力的材料或者部件构成。该材料或者部件在冲击力下可以弹性变形或者塑性变形以提供缓冲力。该材料或者部件的厚度或者特性可以相应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挡块6与固定板7之间的预定冲击力的缓冲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固定板7在大体中部位置包括孔14。孔14容许挡块6在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内穿过或者退出,并且阻止挡块6在该预定旋转角度范围之外穿过或者退出,即,只有当连接臂2以一定的角度范围插入或者拉出遮阳板壳体1时,挡块6才可穿过孔14。其中,固定板7外缘的尺寸大于通道的径向尺寸。当驾驶员需要使用遮阳板100遮挡阳光时,驾驶员将遮阳板壳体1由水平位置转动到前方使用位置,在此过程中挡块6相对于固定板7转动,但该转动角度不会使固定板7对挡块6的阻挡作用失效,即,此时的转动角度不会进入如上所述的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小于安装遮阳板100的壳体1和连接臂2时将二者相对旋转的角度。也就是说,此时遮阳板100的壳体1和连接臂2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仍然受到限制,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常在安装顶棚之前安装遮阳板100的壳体1和连接臂2,随后安装好的顶棚限制了遮阳板100在水平位置中继续向收起方向的旋转,即,使得遮阳板100的壳体1和连接臂2的安装/分离的位置(即,上述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可能出现。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孔14包括圆形中心区17和从圆形中心区17向一侧延伸的侧方扩展部18,二者在图4中通过并不实际存在的弧形虚线分隔开。其中,圆形中心区17的直径可以对应于连接段3的径向尺寸,侧方扩展部18的形状限定预定旋转角度范围。也就是说,侧方扩展部18的两条直边之间的距离限定了挡块6可插入/拔出的预定旋转角度范围,该距离越大,该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就越大,反之则预定旋转角度范围越小。

根据一实施例,固定板7可包含用于固定到接收槽16的固定结构15,例如支承部13上冲压出的突起、与支承部13一体形成的弹片等。该固定结构15用于在装配过程中将固定板7插入到接收槽16之后保持固定板7的位置,以实现在将壳体1的两个半部接合在一起之前或者之后避免固定板7从接收槽16中脱出或者在其中转动,从而保持上述预定旋转角度范围相对于遮阳板100的壳体1的取向。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固定结构15是与固定板7一体成形的翘起部,该翘起部从固定板7倾斜延伸出去并且与接收槽16干涉配合,例如与接收槽16的侧壁摩擦配合或者与接收槽16的侧壁上形成的特定凹部相互卡合等等。尽管这种翘起部在形状上与上述弹片19大致相同,但是其所起的作用不是为了缓冲,而是便于将固定板7在接收槽16中保持就位。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固定板7可以不包含如图4中所示的完整固定板7,而仅包含其一部分,例如仅包含图4所示固定板7的左侧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固定板7中并不包含完整的孔。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固定板7可以采取任何合适的形状,只要保证在装配状态下的正常使用转动角度中固定板7被保持在连接臂2的挡块6与壳体1的凸部10之间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以上所述的遮阳板100的车辆。遮阳板100可以位于该车辆的驾驶员侧和/或乘客侧,以上参照遮阳板100阐述的优点和益处同样地适用于该车辆。

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遮阳板不同,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100能够抵抗SAC展开时作用在处于侧方位置的遮阳板上的向下拉力和向内侧的旋转离心力,以及抵抗在车辆正常和非正常操作中可能产生的倾向于使遮阳板100的壳体1和连接臂2分离的力,从而保证在这些情况下壳体1不会脱出而致不期望地触及车辆乘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100的生产成本和装配复杂度相对现有设计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应当理解的是,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以上针对不同实施例所列举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从而形成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另外实施例。此外,本文所述的特定示例和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对以上所阐述的结构、尺寸、材料做出相应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中,反意连接词的使用旨在包括连接词。定或不定冠词的使用并不旨在指示基数。具体而言,对“该”对象或“一”和“一个”对象的引用旨在表示多个这样对象中可能的一个。此外,可以使用连接词“或”来传达同时存在的特征,而不是互斥方案。换句话说,连接词“或”应理解为包括“和/或”。术语“包括”是包容性的并且具有与“包含”相同的范围。

上述实施例,特别是任何“优选”实施例是实施方式的可能示例,并且仅仅为了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提出。在基本上不脱离本文描述的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做出许多变化和修改。所有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