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2880发布日期:2019-05-07 21:1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



背景技术:

吸能盒作为碰撞传力通道的关键吸能件之一,在汽车碰撞被动安全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速碰撞过程中,吸能盒与前防撞梁作为一级吸能结构,除了在碰撞过程中大量吸能,缓冲碰撞强度并将碰撞能量平稳的传递到前纵梁、副车架等二级传力吸能结构外,还同时主导第一加速度波峰响应,传递到电子控制单元判断半段气囊是否应当起爆。此外,在低速碰撞如正面碰撞、偏置刚性碰撞等法规测定过程中,更是作为主要吸能件承担绝大部分碰撞能量吸收,起到对纵梁的保护作用,不至于纵梁发生形变,降低维修成本。综上所述,吸能盒设计及性能对车辆碰撞安全性能可起到关键作用。

常见吸能盒为空腔结构,包括吸能盒上板,与吸能盒上板对合吸能盒下板,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围设成空腔,吸能盒两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口。然而,该吸能盒只在一个方向延伸(X轴、Y轴或Z轴),例如,只在X轴向延伸时,有效的吸收X轴向上的力,缓冲碰撞强度并将碰撞能量平稳的传递到前纵梁、副车架等二级传力吸能结构外。然而,碰撞并非只从X轴向上碰撞,若受到Y轴向或者Z轴向作用力时,沿X轴向延伸的吸能盒易发生偏转,造成吸能盒不能充分的在X轴向进行径向溃缩吸能,吸能盒的吸能效果显著降低,尤其在单侧偏置碰撞工况如64公里每小时(64KPH)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 IHS)制定的64KPH正面25%小重叠碰撞,更容易造成吸能盒偏转不能有效的在X轴向上径向溃缩吸能。

再有,吸能盒的空腔内部空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浪费吸能空间,不能充分发挥吸能盒吸能潜能。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通过新型拼接式吸能盒结构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吸能盒的刚性和强度差,当发生碰撞时,容易引起其它方向的偏转造成不能沿一个方向充分径向压溃吸能,吸能盒吸能效能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包括拼接盒体,拼接盒体内设有吸能腔室,拼接盒体的前后端设有与吸能腔室连通的通口,吸能腔室内设有呈十字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其中,横向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于拼接盒体的内侧壁上,纵向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拼接盒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

进一步地,横向支撑板包括横板,横板两端弯折设有用于与拼接盒体的内侧壁连接的横向连接加强板;纵向支撑板包括纵板,纵板的两端弯折设有用于与拼接盒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连接的纵向连接加强板。

进一步地,横板上设有穿装口,纵板从穿装口穿过与横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拼接盒体包括上盖板,与上盖板对合的下盖板,吸能腔室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

进一步地,上盖板包括上板体,上板体的两侧设有向下弯折的上盖连接板;下盖板包括与上板体对应设置的下板体,下板体的两侧设有向上弯折的下盖连接板,上盖连接板的外侧面固定于下盖连接板的内侧面上;两个横向连接加强板分别对应固定于两下盖连接板上,两个纵向连接加强板分别与上板体和下板体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纵向连接加强板呈反向设置。

进一步地,横板上设有多个穿装口,多个纵板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各穿装口内。

进一步地,至少设有一个横向支撑板和一个纵向支撑板。

进一步地,上板体和下板体上均设有减重口。

进一步地,横板和纵板间的夹角为50°-9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通过在吸能腔室内设有呈十字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其中,横向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于拼接盒体的内侧壁上,纵向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拼接盒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的设计,若以拼接盒体下X轴向上吸能,则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实现对拼接盒体在Y轴向上和Z轴向上的强度和刚性提高,抵抗Y轴向和Z轴向来的碰撞力,避免拼接盒体在Y轴向上和Z轴向上的翻转,保证拼接盒体在X轴向上的充分吸能,保证当X轴向上受到撞击时,有效的吸收X轴向上的撞击力,缓冲碰撞强度并将碰撞能量平稳的传递到前纵梁、副车架等二级传力吸能结构外。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通过横板两端弯折设有用于与拼接盒体的内侧壁连接的横向连接加强板的设计,实现对Y轴向上抵抗冲击力的强度和抵抗拼接盒体发生形变,避免拼接盒体的偏移、形变和翻转,通过纵板的两端弯折设有用于与拼接盒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连接的纵向连接加强板的设计,实现对Z轴向上抵抗冲击力的强度和拼接盒体发生形变,避免拼接盒体的偏移、形变和翻转。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通过横板上设有穿装口,纵板从穿装口穿过与横板焊接固定的设计,实现横板和纵板的连接固定,方便安装;通过横板上设有多个穿装口,多个纵板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各穿装口内的设计,可以在横板穿装多个纵板,从而保证纵向支撑板在Z轴向上的支撑效果,进而增强上盖板和下盖板在Z轴向上抵抗形变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拼接式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向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纵向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拼接盒体;2-通口;3-横向支撑板;4-纵向支撑板;31-横板;32-横向连接加强板;41-纵板;42-纵向连接加强板;5-穿装口;11-上盖板;12-下盖板;111-上板体;112-上盖连接板;121-下板体;122-下盖连接板;6-减重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拼接式吸能盒,包括拼接盒体1,拼接盒体1内设有吸能腔室,拼接盒体1的前后端设有与吸能腔室连通的通口2,吸能腔室内设有呈十字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板3和纵向支撑板4,其中,横向支撑板3两端分别固定于拼接盒体1的内侧壁上,纵向支撑板4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拼接盒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能腔室内设有呈十字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板3和纵向支撑板4,其中,横向支撑板3两端分别固定于拼接盒体1的内侧壁上,纵向支撑板4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拼接盒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的设计,若以拼接盒体1为X轴向上抗碰撞吸能,则横向支撑板3和纵向支撑板4实现对拼接盒体1在Y轴向上和Z轴向上的强度和刚性的提高,抵抗Y轴向和Z轴向上的碰撞力,避免拼接盒体1在Y轴向上和Z轴向上的变形和翻转,保证拼接盒体1在X轴向上的充分吸能,保证当X轴向上受到撞击时,有效的吸收X轴向上的撞击力,缓冲碰撞强度并将碰撞能量平稳的传递到前纵梁、副车架等二级传力吸能结构外。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横向支撑板3包括横板31,横板31两端弯折设有用于与拼接盒体1的内侧壁连接的横向连接加强板32;纵向支撑板4包括纵板41,纵板41的两端弯折设有用于与拼接盒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连接的纵向连接加强板42。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板31两端弯折设有用于与拼接盒体1的内侧壁连接的横向连接加强板32的设计,实现对Y轴向上抵抗冲击力的强度和抵抗拼接盒体1发生形变,避免拼接盒体1的偏移、形变和翻转,通过纵板41的两端弯折设有用于与拼接盒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连接的纵向连接加强板42的设计,实现对Z轴向上抵抗冲击力的强度和拼接盒体1发生形变,避免拼接盒体1的偏移、形变和翻转。

如图1和图2所示,横板31上设有穿装口5,纵板41从穿装口5穿过与横板31焊接固定;横板31上设有多个穿装口5,多个纵板41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各穿装口5内;横板31和纵板41间的夹角为50°-90°。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板31上设有穿装口5,纵板41从穿装口5穿过与横板31焊接固定的设计,实现横板31和纵板41的连接固定,方便安装;通过横板31上设有多个穿装口5,多个纵板41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各穿装口5内的设计,可以在横板31穿装多个纵板41,从而保证纵向支撑板4在Z轴向上的支撑效果,进而增强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在Z轴向上抵抗形变的能力;横板31和纵板41间的夹角为50°-90°,本实施例优选90°。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拼接盒体1包括上盖板11,与上盖板11对合的下盖板12,吸能腔室设于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之间。上盖板11包括上板体111,上板体111的两侧设有向下弯折的上盖连接板112;下盖板12包括与上板体111对应设置的下板体121,下板体121的两侧设有向上弯折的下盖连接板122,上盖连接板112的外侧面固定于下盖连接板122的内侧面上;两个横向连接加强板32分别对应固定于两下盖连接板122上,两个纵向连接加强板42分别与上板体111和下板体121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盖板11包括上板体111,上板体111的两侧设有向下弯折的上盖连接板112;下盖板12包括与上板体111对应设置的下板体121,下板体121的两侧设有向上弯折的下盖连接板122,上盖连接板112的外侧面固定于下盖连接板122的内侧面上的设计,形成吸能盒,实现对X轴向上撞击力的吸收,通过两个横向连接加强板32分别对应固定于两下盖连接板122上,两个纵向连接加强板42分别与上板体111和下板体121连接的设计,实现横向支撑板3与下盖板12的连接,保证拼接盒体1在Y轴向上的抵抗变形力及强度,纵向支撑板4分辨与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连接,实现Y轴向上的抵抗形变能力和强度,进而保证拼接盒体1在X轴向上的吸能;虽然横向连接加强板32和纵向连接加强板42同时也增加了拼接盒体1在X轴向上的强度,削弱了在X轴向上的吸能力,但是Y轴向和Z轴向变形和强度的增加对拼接式吸能盒的整体吸能增强效果远远大于由于对X轴向上的强度的增加导致在X轴向上的吸能力下降的问题。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纵向连接加强板42呈反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纵向连接加强板42呈反向设置的设计,保证拼接盒体1在Z轴向上的抗变形能力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至少设有一个横向支撑板3和一个纵向支撑板4;实现对拼接盒体1在Y轴向上和Z轴向上的有效支撑,具有抵抗变形能力,保证拼接盒体1在Y轴向上和Z轴向的强度,避免拼接盒体1受到Y轴向和Z轴向上发生偏转,导致无法在X轴向上充分压溃吸能的技术问题。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板体111和下板体121上均设有减重口6;有效的降低拼接盒体1的重量,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拼接盒体1前后端还设有翻边7,便于拼接盒体1与车体的焊接固定。

新型拼接式吸能盒安装过程:

将纵板41从横板31上的穿装口5穿入,在穿装口5内,采用烧焊方法将纵板41与横板31焊接,纵向连接加强板42分别焊接于纵板41的两端,将横向连接加强板32焊接于横板31的两端,将横向支撑板3和纵向支撑板4安放于12内,分别将31两端的32焊接于122上,将纵板41下端的纵向连接加强板42焊接于下板体121上,将上盖板11对合于下盖板12上,将上盖连接板112焊接于下盖连接板122上,同时将纵板41上端的纵向连接加强板42焊接于上板体111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