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4871发布日期:2019-06-19 00:2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铁两用车的牵引车钩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铁两用车是指既能在铁路轨道上运行,又能在一般道路,甚至野外运行的特殊车辆。由于这种车辆要求有一定的牵引能力和承载能力,并且能迅速而方便地进行公路和铁路的转换运行,因此,在因灾难引起铁路线路中断或阻塞的情况下能发挥独特的检修、救援等应急任作用。在检修救援时就需要公铁两用车能迅速将牵引车钩与被救援车辆连接固定,但是现有的公铁两用车牵引车钩安装位置固定无法上下及左右调节,因此需要对公铁两用车的车钩装置进行改进。

现有授权号CN207725166U、名称为“一种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能实现上下调节及调节角度为6°的左右调节,调节机构运动速度缓慢,车钩转动角度小仅为6°,对钩很不方便,而且对于例如山体坍塌等弯曲道路的事故进行救援时,仅仅6°摆动角度无法满足通过较大弯曲路况的要求,应用范围较窄,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新型能通过较大弯曲路况、应用范围更大的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左右摆动范围更大、应用范围广、自动上下调节的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包括车钩连接座、上下调节螺杆、滑套、转动机构和车钩,所述车钩连接座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内外连通的内腔,所述上下调节螺杆穿过所述内腔并可左右转动,所述滑套一端与上下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内腔与转动机构固定连接,转动机构包括铰座、销轴和关节轴承,所述铰座与车钩连接座通过螺栓连接,销轴贯穿铰座的耳座上的通孔将关节轴承固定在铰座上,车钩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关节轴承上,另一端设置有钩头,车钩沿销轴向左或者向右转动180°,连接有钩头的车钩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滑套的外表面形状和所述内腔的形状相匹配,其外表面与所述内腔的内壁紧密贴合。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车钩连接座上下部设置有限制滑套上下超范围移动的限位板。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车钩的轴线方向与上下调节螺杆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车钩的长度为1m-2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车钩的长度为1.5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传感器为2D激光非接触式传感器。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下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内腔的底部可左右转动地嵌和固定,上端则和所述的车钩连接座的顶部可转动地嵌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选用丝杆螺母结构,可以大范围的调节车钩的上下位移,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车钩装置进行上下调节,而且为了实现左右大角度调节,本发明的铰座与车钩连接座通过通过螺栓连接,铰座、销轴、关节轴承与车钩铰接,可以使车钩左右转动180°,这样可以使被救援车通过较大弯曲程度路况,同时也可以解决车钩过长超限的问题,车钩不使用时直接将车钩转动到车头前固定在车钩安装板上。

2、本实用新型的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采用伺服电机与上下调节螺杆相连,通过2D激光非接触式传感器获得的被牵引车辆车钩的精确高度值,反馈到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停止精度可以达到±0.1mm,则使滑套自动调节车钩达到指定的精确高度值,解决对钩不方便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相较于人工旋转调节的方式能提高车钩对钩的效率和精准度,提高救援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能实现大角度的转动,易于与被救援车辆进行对勾,对救援的公铁两用车的停放位置的要求不高,节约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工业化生产,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整体及传感器感应范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转动机构、铰座和车钩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车钩连接座1,上下调节螺杆2,滑套3,转动机构4,车钩5,内腔6,铰座7,销轴8,关节轴承9,通孔10,钩头11,限位板12,伺服电机13,传感器14,三角形1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包括车钩连接座1、上下调节螺杆2、滑套3、转动机构4和车钩5,所述车钩连接座1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内外连通的内腔6,所述上下调节螺杆2穿过所述内腔6并可左右转动,所述滑套3一端与上下调节螺杆2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内腔6与转动机构4固定连接,转动机构4包括铰座7、销轴8和关节轴承9,所述铰座7与车钩连接座1通过螺栓连接,销轴8贯穿铰座7的耳座上的通孔10将关节轴承9固定在铰座7上,车钩5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关节轴承9上,另一端设置有钩头11,车钩5沿销轴8向左或者向右转动180°,连接有钩头11的车钩5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14。本实用新型采用选用丝杆螺母结构,可以大范围的调节车钩5的上下位移,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车钩5装置进行上下调节,而且为了实现左右大角度调节,本发明的铰座7与车钩连接座1通过通过螺栓连接,铰座7、销轴8、关节轴承9与车钩5铰接,可以使车钩5左右转动180°,这样可以使被救援车通过较大弯曲程度路况,同时也可以解决车钩5过长超限的问题,车钩5不使用时直接将车钩5转动到车头前固定在车钩5安装板上。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滑套3的外表面形状和所述内腔6的形状相匹配,其外表面与所述内腔6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滑套3外表面和内腔6的形状均为十字形,两者紧密贴合,可保证在牵引车辆时受力部位为车钩连接座1而不是上下调节螺杆2,保证了牵引车辆的可靠性,更重要一点,滑套3的作用仅仅是与上下调节螺杆2螺旋连接带动车钩5上下运动,十字形的滑套3不会产生旋转作用,因此相较于圆柱形的滑套3,十字形的滑套3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也延长了车钩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车钩连接座1上下部设置有限制滑套3上下超范围移动的限位板12。限位板12限制滑套3上下方向的最大位移,防止滑套3旋转离上下调节螺杆,损伤车钩装置。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车钩5的轴线方向与上下调节螺杆2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车钩5的长度为1m-2m。由于本发明的旋转铰接部位设置在内腔6的外部,因此车钩可旋转的角度增大为左右调节至180°,同时,承受车钩重量的部位也转移至旋转机构而非上下调节螺杆1上,因此,车钩5的长度范围可以扩大,实现了与不同型号被救援的车辆的连接,增大了装置的通用性。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车钩5的长度为1.5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传感器14为2D激光非接触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采用伺服电机13与上下调节螺杆2相连,通过2D激光非接触式的传感器14获得的被牵引车辆车钩的精确高度值,反馈到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的停止精度可以达到±0.1mm,则使滑套3自动调节车钩5达到指定的精确高度值,解决对钩不方便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相较于人工旋转调节的方式能提高车钩5对钩的效率和精准度,提高救援效率。图1中的三角形15为传感器感应对方车钩的范围。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下调节螺杆2的下端与所述内腔6的底部可左右转动地嵌和固定,上端则和所述的车钩连接座1的顶部可转动地嵌和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公铁两用车自动车钩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