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0983发布日期:2019-11-15 20:5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家用汽车越来越普及,这也带动了汽车行业上下游、汽车配件等企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配件中,汽车空调出风口属于汽车内饰部件,一般布置于汽车驾驶舱内或乘坐位斜上方位置,另外部分车型还布置有顶出风口和后排出风口,顶出风口布置在顶棚上,后排出风口布置在副仪表板上,当需要调节车内温度时,可开启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风就从汽车空调出风口出来,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有风门开启闭合机构,同时还有风向调节结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打开风门、同时根据需要调节方向,使用户具有最大的舒适性。目前,汽车空调出风口可以对风量大小、风向进行调节,但大多数装置中还需要人手动调节,且调节后不具有自动扫风功能。此外,很多的空调出风口上具有两层可以转动的栅栏结构,其中外层的栅栏结构用于调节风向,内层的栅栏结构用于调节风量,但这类调节结构使得出风口装置的外观不美观。

因此,基于以上的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对汽车空调上的出风口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外形美观,出风模式调节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中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分流器,该分流器将风道分为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所述壳体中进风口的位置设有可转动的风门;所述风门和风流器之间的区域中设有可转动的滚筒风量分配器和螺旋摆风机构;所述风门、滚筒风量分配器、螺旋摆风机构均由电机执行器驱动工作。

本申请中,通过风门的摆动,可以方便的控制进风量,实现风量大小的调整;通过螺旋摆风机构的转动,可选择左右风向,方便的实现左右风向的调整;通过滚筒风量分配器的转动,可以对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的风量比例进行调整。以上组合可以实现风量、左右风向、上下风量的调节,十分方便。同时本申请中,有电机执行器驱动各个部件工作,可以根据程序指令自动调节,避免了手动操作的麻烦,自动化程度高,乘客体验好。本申请的出风口结构上省去了表面的栅栏结构,外形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摆风机构设于滚筒风量分配器的内部,所述滚筒风量分配器上设有风量分配板;所述螺旋摆风机构和滚筒风量分配器两者的转动互不干涉。该结构中,螺旋摆风机构转动过程中可以对风向左右方向进行调整,滚筒风量分配器转动时,其上的风量分配板可以选择性的对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的进风量进行调整,实现上下出风通道风量配比的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风量分配器上的风量分配板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螺旋摆风机构置于该气流通道中,该结构使整体结构集成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风量分配板对称设置,调节精度高,调节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摆风机构包括转轴和设于该转轴上的若干螺旋片,螺旋片并列倾斜设置在转轴上,转动过程中可以左右扫风。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执行器包括第一电机执行器和第二电机执行器,所述第一电机执行器控制滚筒风量分配器和风门的转动,所述第二电机执行器控制螺旋摆风机构的转动,分别独立控制,左右扫风和上下通风不会干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执行器通过第一齿轮驱动螺旋摆风机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执行器通过第二齿轮驱动滚筒风量分配器转动,且该第二齿轮固定于转动附件上,该转动附件与第二转动附件配合并带动该第二转动附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附件驱动风门的转动。该结构中,在调整进风量的同时,可以实现对上下出风通道风量的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附件上设有用于装配滚筒风量分配器的装配台,且该装配台的中心设有用于放置转轴的转轴孔;所述第二转动附件上设有用于装配风门的卡件,所述风门的另一端转动设于壳体的侧壁上,整体结构装配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执行器上设有信号接口,用于连接信号线后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出风模式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具有上下出风通道,吹风模式多样,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可以方便的实现左右循环扫风和上下吹风,避免了人手动操作的麻烦,且整体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省略壳体的出风口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省略壳体的出风口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8为实用新型中的出风口结构的内部示意图一。

图9为实用新型中的出风口结构的内部示意图二。

图10为螺旋摆风机构和风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螺旋摆风机构和风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转动附件与第二转动附件装配的示意图一。

图13为转动附件与第二转动附件装配的示意图二。

图14为转动附件与第二转动附件装配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4,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1,所述壳体1中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分流器4,该分流器4将风道分为上出风通道13和下出风通道14,所述壳体1中进风口的位置设有可转动的风门5;所述风门5和风流器4之间的区域中设有可转动的滚筒风量分配器7和螺旋摆风机构6;所述风门5、滚筒风量分配器7、螺旋摆风机构6均由电机执行器驱动工作。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摆风机构6设于滚筒风量分配器7的内部,所述滚筒风量分配器7上设有风量分配板71,具体为对称设置,所述滚筒风量分配器7上的风量分配板71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螺旋摆风机构6置于该气流通道中,所述螺旋摆风机构6包括转轴61和设于该转轴61上的若干螺旋片,并且,所述螺旋摆风机构6和滚筒风量分配器7两者的转动互不干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执行器包括第一电机执行器2和第二电机执行器3,所述第一电机执行器2控制滚筒风量分配器7和风门5的转动,所述第二电机执行器3控制螺旋摆风机构6的转动。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机执行器2通过第一齿轮62驱动螺旋摆风机构6转动。所述第二电机执行器3通过第二齿轮52驱动滚筒风量分配器7转动,且该第二齿轮52固定于转动附件53上,该转动附件53与第二转动附件51配合并带动该第二转动附件51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附件51驱动风门5的转动,转动附件53与第二转动附件51之间的配合方式为:转动附件53上的凸起531插入到第二转动附件51上凹槽中,因此转动附件53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转动附件51的转动。

此外,本申请中,所述转动附件53上设有用于装配滚筒风量分配器7的装配台55,且该装配台55的中心设有用于放置转轴61的转轴孔56;所述第二转动附件51上设有用于装配风门5的卡件511,所述风门5的另一端转动设于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电机执行器上设有信号接口21,31。

本申请中,电机执行器中设有步进电机、传动齿轮组、输出轴、信号接收模块等结构,其中的电机驱动、齿轮传动、信号接收等均为现有常规技术。本申请中的壳体1由两个半壳体组装形成,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口结构工作时,螺旋摆风机构6转动过程中可以对风向左右方向进行调整,滚筒风量分配器7转动时,其上的风量分配板71可以选择性的对上出风通道13和下出风通道14的进风量进行调整分配,实现上下出风通道风量配比的调整,同时风门5转动时可以对进风量进行控制调整,在设定程序下,可以自动进行左右扫风,上下出风等模式,自动化程度高。

具体来看,本申请中运用两个内置步进电机的电机执行器,通过脉冲信号个数控制旋转角度,精度可以达到0.1度,分别控制螺旋摆风机构6旋转实现左右摆风,通过滚筒风量分配器7及风门5同步控制两个通道的风量实现两个通道风量可调,通过风量分配体及壳体导向面实现上下吹风极限位置来满足人机要求,也可以设置程序实现自动往复摆风功能;通过滚筒风量分配器7控制上下出风通道风量大小的分配,滚筒风量分配器7的转动也可以使上下出风通道任何一个关闭或开启,同时滚筒风量分配器7转动到中间时上下出风通道可均匀分配风量。

以上所述,本申请中的出风口结构通过风门的摆动,可以方便的控制进风量,实现风量大小的调整;通过螺旋摆风机构的转动,可选择左右风向,方便的实现左右风向的调整;通过滚筒风量分配器的转动,可以对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的风量比例进行调整。以上组合可以实现风量、左右风向、上下风量的调节,十分方便。同时本申请中,有电机执行器驱动各个部件工作,可以根据程序指令自动调节,避免了手动操作的麻烦,自动化程度高,乘客体验好。本申请的出风口结构上省去了表面的栅栏结构,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