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提取装置和应用其的电池装置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662发布日期:2019-10-19 03:09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电池提取装置和应用其的电池装置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提取装置和应用其的电池装置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当电动汽车行驶一定的里程后,需要取出电动汽车的换电电池进行更换,以保证电动汽车的持续行驶。

目前,在本领域中,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取出待换电电池或采用真空泵吸盘的方式吸取出待换电电池。然而,螺栓连接的方式较为费时,准备工作时间较长;真空泵吸盘的方式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其成本投入较大,需要专用的气泵设备,且当气泵发生故障时也容易产生危险。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寻求一种能够快速安全地取出待换电电池的电池提取装置,以缩短换电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缩短换电时间,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提取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包括:用于与电池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件;与固定部件可拆卸连接的提取部件,提取部件包括卡接头;其中,固定部件的顶壁上形成有贯穿固定部件且用于穿过卡接头的通口,固定部件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容纳并抵接卡接头的凹口,通口的正投影的形状与凹口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完全重合。

进一步地,通口的开口面积、凹口的开口面积以及卡接头的横截面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通口的深度大于卡接头的厚度,且凹口的深度与卡接头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卡接头形成为椭圆柱状或长方体状。

进一步地,卡接头的中心轴线、通口的中心轴线以及凹口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通口的最大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线与凹口的最大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线垂直。

进一步地,提取部件还包括与卡接头相连的提取杆,提取杆的轴线、卡接头的中心轴线、通口的中心轴线以及凹口的中心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壳体和上述电池提取装置。其中,固定部件与电池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件与电池壳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电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通过在固定部件上形成通口和凹口,且将通口的正投影的形状与凹口的正投影的形状设置成不完全重合,即通口的正投影的形状与凹口的正投影的形状部分重合,从而使提取部件在旋转到某一角度时能够对应抵靠在凹口中,由于该凹口提供了用于抵接卡接头的抵接面,因此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受电池自身重力的作用提取部件不会与固定部件脱开,即实现了提取部件与固定部件的连接,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快速安全提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并安全地取出待换电的电池,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换电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卡接头穿过通口的状态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卡接头经旋转正对于凹口的状态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卡接头容纳抵接在凹口内的状态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池提取装置100包括:用于与电池(具体为电池壳体20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件2;与固定部件2可拆卸连接的提取部件1,提取部件1包括卡接头11。其中,固定部件2的顶壁上形成有贯穿固定部件2且用于穿过卡接头11的通口21,固定部件2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容纳并抵接卡接头11的凹口22(如图2所示),通口21的正投影的形状与凹口22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完全重合。

如图1所示,固定部件2固定或形成于电池上,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100提取电池时,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将卡接头11与通口 21正对,然后将卡接头11完全插入到通口21中;然后,如图3所示,旋转卡接头11使卡接头11与凹口22正对;最后,向上提取提取部件1使卡接头11容纳并抵接在凹口22内,此时提取部件1实现了与固定部件2的连接,通过对提取部件1进行向上提拉,即可带动电池从车内取出。而将电池提取至车外后,首先对提取部件1进行向下推动,使得卡接头11移出凹口 22,然后旋转提取部件1,使得卡接头11与通口21完全相对,最后向上提拉提取部件1即可实现提取部件1与固定部件2的拆卸。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100中的固定部件2可以是与电池可拆卸连接的单独的构件,也可以直接与电池一体成型而作为电池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100通过在固定部件2上形成通口21 和凹口22,且将通口21的正投影的形状与凹口22的正投影的形状设置成不完全重合,即通口21的正投影的形状与凹口22的正投影的形状部分重合,从而使提取部件1在旋转到某一角度时能够对应抵靠在凹口22中,由于该凹口22提供了用于抵接卡接头11的抵接面,因此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受电池自身重力的作用提取部件1不会与固定部件2脱开,即实现了提取部件1与固定部件2的连接,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快速安全提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并安全地取出待换电的电池,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换电时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通口21的开口面积、凹口22的开口面积以及卡接头11的横截面面积相等。通过该设置,使得卡接头11的横截面轮廓与通口21和凹口22的开口轮廓更为匹配,一方面提高了提取部件1与固定部件2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便于提取部件1与固定部件2的生产制造。

优选地,通口21的深度(即通口21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 大于卡接头11的厚度(即卡接头11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且凹口22的深度(即凹口22在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与卡接头11 的厚度相等。通过该设置,卡接头11在容纳抵接于凹口22中时,卡接头 11的底壁可与固定部件2的底壁平齐,该设置不仅有利于提高卡接头11的强度,还有助于提高电池提取装置100的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卡接头11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但该形状需满足其自身的轮廓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之间存在差值。优选地,卡接头11的形状可以为椭圆柱状或长方体状。

在如图2至4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卡接头11形成为椭圆柱状。进一步地,卡接头11的中心轴线、通口21的中心轴线以及凹口22的中心轴线重合。该设置使得卡接头11与凹口22的配合更为平稳,且受力更为稳定,从而有助于提高电池提取装置100的使用平稳度和强度。

优选地,如图4所示,通口21的最大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线与凹口22的最大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线垂直,即通口21与凹口22在各自的中心垂直相交,这样,通过带动卡接头11旋转90°即可实现卡接头11与凹口22的对应配合,该角度符合操作人员习惯的操作角度,以便于操作人员更快更准确地调整卡接头11的角度。

回到图1,提取部件1还可包括与卡接头11相连的提取杆12,该提取杆12用于供操作人员抓握。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提取部件1与固定部件2的配合的稳定性,可将提取杆12的轴线、卡接头11的中心轴线、通口 21的中心轴线以及凹口22的中心轴线均设置成重合,该设置也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提取装置100的整体的美观性。

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装置200。该电池装置200可包括电池壳体201和上述电池提取装置100。其中,电池提取装置 100的固定部件2与电池壳体201固定连接。优选地,固定部件2与电池壳体 201一体成型。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提取装置100的固定部件2也可以是电池壳体201原有的一部分,如原有形成在电池壳体201上的提拉把手,通过在原有的提拉把手上形成上述的通口21与凹口22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200通过设置上述电池提取装置100,使得操作人员在提取电池装置200时更为方便快捷,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换电时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电池装置200。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设置上述电池装置200,使得汽车的换电操作更为方便快捷,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并安全地取出待换电的电池装置200,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换电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