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4451发布日期:2019-09-24 21:5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能够除霜除雾的汽车挡风玻璃,具体地提供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天气下,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上往往容易结霜;或者当汽车车内和室内的湿度较高、温度和外界环境相差较大时,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上也容易发生结雾;从而影响车内和室内的观察视线以及它们的外观,特别是给驾驶者提供良好视野的汽车前挡风玻璃,如果其上面发生结霜结雾现象,将严重影响驾驶者的视线,极易导致安全事故,这样就必须要求汽车前挡风玻璃具有除霜除雾的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知将电流通过设置于汽车玻璃表面或内部的电加热元件,例如银浆印刷加热线、金属丝或透明导电膜等,能够通过电加热元件发热来加热汽车挡风玻璃,从而实现除霜除雾的功能。

在传统的电加热夹层玻璃的设计中,其玻璃基板的大部分表面上被布置有单一的透明导电膜,例如专利us6472636(b1)、jp3849533(b2)和ep2591637(b1)等公开的技术方案,它们虽然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的整面加热效果,但是实际产品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分区域加热的技术方案,例如汽车前挡风玻璃的雨刮区需要更高加热功率才能达到更快化霜的目的,可以通过局部增强加热的方法实现,例如专利cn101406102(b)在加热涂层上增设导电铰合线,以及专利cn1620840(a)在局部区域设置至少两个另外的汇流轨道;也可以通过增设独立的加热区域来实现,例如专利cn101653038(a)在不由电加热涂层加热的表面区域中设置导线和/或印刷导电迹线的低电阻导电元件的加热元件,以及专利cn107592985(a)在挡风玻璃内表面上对应雨刮器停驻位置的区域涂覆具有导电材料的柔性聚合绝缘片;这些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分区域加热,但是仅适用于规则形状区域的均匀加热,在不规则形状区域加热时容易出现热点等现象,而且传统的加热区域较大,使得增设导线、印刷导电迹线和/或柔性聚合绝缘片等额外加热元件时,带来提高制造成本和造成能源浪费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包括第一弯曲玻璃板、第二弯曲玻璃板、中间层和透明导电膜,所述中间层夹设在第一弯曲玻璃板和第二弯曲玻璃板之间,所述透明导电膜沉积在第一弯曲玻璃板与中间层接触的第一表面或第二弯曲玻璃板与中间层接触的第二表面,所述透明导电膜设置有两个彼此电隔离的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弯曲玻璃板和第二弯曲玻璃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汇流母线、第二汇流母线和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第二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一加热区内的透明导电膜直接电接触,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第三汇流母线均与所述第二加热区彼此电隔离;在所述第二加热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加热区,每个条形加热区由两条相互平行的隔离除膜线之间的条形透明导电膜构成,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具有至少一个能够改变电流方向的弯折段,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的一端与第二汇流母线电连接,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的另一端与第三汇流母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区至少覆盖夹层玻璃的可视区,所述第二加热区至少覆盖夹层玻璃的雨刮器停留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平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不平行。

优选地,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直接电接触,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汇流母线直接电接触。

优选地,每个弯折段改变电流方向的角度为30°~150°。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加热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加热区时,任意两个条形加热区的长度之差≤15%。

优选地,每个条形加热区的宽度为2~100mm。

优选地,每个条形加热区的加热功率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加热区的加热功率密度。

优选地,在至少一个条形加热区中设置有沿着电流方向延伸的隔离除膜线,每条隔离除膜线的至少一个端部不与第二汇流母线或第三汇流母线接触。

更优选地,所述隔离除膜线为实线线段、虚线线段、封闭除膜框架或封闭除膜区,所述隔离除膜线的宽度为5~20μm或2~10mm。

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能够解决常规复杂的电极和除膜设计问题,使加热区域更加准确且加热功率可调,可以对任意大小的需要加热的区域进行加热,例如对雨刮器停留区进行加热,不必对其他非必要区域加热,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二加热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包括第一弯曲玻璃板1、第二弯曲玻璃板2、中间层3和透明导电膜4,所述中间层3夹设在第一弯曲玻璃板1和第二弯曲玻璃板2之间,所述透明导电膜4沉积在第二弯曲玻璃板2与中间层3接触的第二表面1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透明导电膜4也可以沉积在第一弯曲玻璃板1与中间层3接触的第一表面11。同时,所述透明导电膜4中设置有两个彼此电隔离的第一加热区41和第二加热区42,所述第一加热区41至少覆盖夹层玻璃的可视区,用于至少对夹层玻璃的可视区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区42至少覆盖夹层玻璃的雨刮器停留区,用于至少对夹层玻璃的雨刮器停留区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41和第二加热区42可以通过除膜线(未示出)实现彼此电隔离。

在图1中,在第一弯曲玻璃板1和第二弯曲玻璃板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汇流母线5、第二汇流母线6和第三汇流母线7,所述第一汇流母线5和第二汇流母线6与所述第一加热区41内的透明导电膜直接电接触,且所述第二汇流母线6和第三汇流母线7均与所述第二加热区42彼此电隔离;供电电源(未示出)通过所述第一汇流母线5和第二汇流母线6向所述第一加热区41内输入电流,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加热区41的电加热。具体地,所述第一汇流母线5沿着所述夹层玻璃的上边缘100布置,所述第二汇流母线6靠近所述第一加热区41的下边缘,所述第三汇流母线7靠近夹层玻璃的下边缘101;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汇流母线5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6平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7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6不平行。对于某些的夹层玻璃来说,所述第一汇流母线5与夹层玻璃的上边缘100平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7与夹层玻璃的下边缘101平行。

其中,在所述第二加热区4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加热区8,每个条形加热区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6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7电连接,供电电源(未示出)或额外的供电电源(未示出)通过所述第二汇流母线6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7向每个条形加热区8内输入电流,从而实现对每个条形加热区8的电加热,不必对所述第二加热区42中的其他非必要区域加热,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如图3所示,每个条形加热区8由两条相互平行的隔离除膜线81之间的条形透明导电膜82构成,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82具有至少一个能够改变电流方向的弯折段83,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82的一端与第二汇流母线6电连接,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82的另一端与第三汇流母线7电连接。通过设置具有弯折段83的条形加热区8,能够解决常规复杂的电极和除膜设计问题,使加热区域更加准确且加热功率可调,可以对任意大小的需要加热的区域进行加热,例如对雨刮器停留区进行加热,不必对其他非必要区域加热,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优选地,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8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6直接电接触,所述条形透明导电膜8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汇流母线7直接电接触,这样既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又可以节约制造材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优选每个弯折段83改变电流方向的角度为30°~150°,更优选为60°~120°。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第二加热区42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加热区8时,任意两个条形加热区8的长度之差≤15%,这样能够保证多个条形加热区8的电阻基本一致,从而使其加热温度均匀。具体地,每个条形加热区8的宽度优选为2~100mm,更优选为10~60mm;为了满足局部优先加热的需求,例如雨刮器停留区优先除霜,优选每个条形加热区8的加热功率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加热区41的加热功率密度。

在图3中,本发明还在至少一个条形加热区8中设置有沿着电流方向延伸的隔离除膜线9,每条隔离除膜线9的至少一个端部不与第二汇流母线6或第三汇流母线7接触,这样一来使所述条形加热区8中的电流均匀地沿着隔离除膜线9的长度方向流动,避免条形加热区8内产生热点和冷点,从而使所述条形加热区8在加热时的温度更加均匀。在本发明中,所述隔离除膜线9可以通过激光除膜等方式形成,所述隔离除膜线9可以是实线线段,也可以是虚线线段,优选所述隔离除膜线9的宽度为5~20μm;所述隔离除膜线9还可以是封闭除膜框架或封闭除膜区,例如矩形除膜框架或矩形除膜区,优选所述隔离除膜线9的宽度为2~10mm。

以上内容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