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板左饰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6255发布日期:2020-05-29 12:3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板左饰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仪表板左饰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由原来的奢侈品变成现代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在汽车普及的今天,人们对汽车外观的美容装饰也越来越注重,而汽车饰条作为汽车外部和内室装饰的主要部件之一,其美观性、持久耐用性以及安装的简便性则成为人们选择的标准。现有技术的仪表板左饰条安装方式都比较复杂,固定过程不够牢固,且其饰条本体的功能都比较单一,由此亟需一种安装简便、固定效果好的仪表板左饰条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板左饰条,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同,其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快速地对饰条本体进行安装固定,固定效果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仪表板左饰条包括饰条本体以及多个卡接部,多个所述卡接部间隔地分布于所述饰条本体上,所述卡接部的截面包括第一骨架、两个第一弹性段以及两个第二弹性段,所述第一骨架镶嵌于所述饰条本体内,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段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骨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性段一体地从所述第一骨架上贯穿所述饰条本体向外延伸,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段分别固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段上远离所述第一骨架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段以及所述第二弹性段之间得以形成夹持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段和所述第二弹性段之间呈圆弧过渡,得以形成圆弧状的所述夹持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段的下方还固接有第三弹性段,所述第三弹性段从所述第二弹性段的一端向与所述第二弹性段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形成,所述第二弹性段和所述第三弹性段之间得以形成凸起的抵接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三弹性段的下方固接有插入段,所述插入段呈挂钩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插入段包括弯折段和竖直段,所述弯折段为半圆状结构,所述弯折段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三弹性段,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竖直段,两个所述插入段的所述竖直段相互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饰条本体为透明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饰条本体内设有多个氛围灯,各个所述氛围灯安装于均所述饰条本体内且固定于所述第一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整个安装固定过程非常简单方便,不仅能够实现稳定地安装固定,且整个固定过程快速、省时;其设有第一弹性段以及第二弹性段,两者之间形成夹持区,能够有效地通过其自身弹性作用将饰条本体固定安装于仪表板上的操作;其设有第三弹性段、弯折段以及竖直段,圆弧状的弯折段能够降低仪表板与弯这段的接触面积,由此得以减小弯折段伸入过程中仪表板对其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得插入段能够快速地伸入仪表板安装槽内,竖直段在弯折段伸入过程中能够对其起到支撑作用,由此增强了弯折段在伸入过程中的强度;通过推动所述抵接区,使得所述第二弹性段和所述第三弹性段发生形变,由此使得所述抵接区得以快速地伸入仪表板安装槽内,由此抵接区得以将插入段卡接于仪表板安装槽内,由此在抵接区和夹持区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实现对饰条本体进行固定安装的过程,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便捷、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仪表板左饰条1包括饰条本体10以及多个卡接部20,多个所述卡接部20间隔地分布于所述饰条本体10上,多个所述卡接部20得以将所述饰条本体10固定安装于汽车仪表板上,所述卡接部20的截面包括第一骨架21、两个第一弹性段22以及两个第二弹性段23,所述第一骨架21镶嵌于所述饰条本体10内,所述第一骨架21得以增强所述饰条本体10的强度,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段22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骨架2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性段22一体地从所述第一骨架21上贯穿所述饰条本体10向外延伸,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段23分别固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段22上远离所述第一骨架21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段22以及所述第二弹性段23之间得以形成夹持区24,当进行卡紧固定操作时,在所述第一弹性段22以及所述二弹性段的弹性作用下,所述夹持区24得以夹持于仪表板上,由此得以将所述饰条本体10固定安装于汽车仪表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段22和所述第二弹性段23之间呈圆弧过渡,得以形成圆弧状的所述夹持区24,其成圆弧过渡使得所述夹持区24为圆弧状结构,由此得以保证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使得所述夹持区24得以贴合地包裹于仪表板的外表面,增强所述夹持区24的夹紧效果。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段23的下方还固接有第三弹性段25,所述第三弹性段25从所述第二弹性段23的一端向与所述第二弹性段23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形成,所述第二弹性段23和所述第三弹性段25之间得以形成凸起的抵接区26,当对所述饰条本体10进行固定操作时,将所述插入段27伸入所述仪表板安装槽内,随后将两个所述抵接区26分别向所述竖直段272方向按,所述第二弹性段23以及所述第三弹性段25得以发生形变,在按压所述抵接区26的同时向里推进所述卡接部20,由此所述卡接部20得以卡入仪表板安装槽内,当所述抵接区26伸入所述仪表板安装槽后,由于所述第二弹性段23以及所述第三弹性段25需要恢复形变,由此所述抵接区26得以将所述卡接部20固定安装于所述仪表板安装槽内,同时所述夹持区24得以夹持于所述仪表板,从而完成了对所述饰条本体10的安装,该安装过程简单快速,且固定效果好。

其中,所述第三弹性段25的下方固接有插入段27,所述插入段27呈挂钩状结构,所述插入段27得以插入仪表板安装槽内,所述插入段27包括弯折段271和竖直段272,所述弯折段271为半圆状结构,所述弯折段271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三弹性段25,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竖直段272,两个所述插入段27的所述竖直段272相互固接,当所述插入段27插入时,所述半圆状结构的所述弯折段271能够有效地降低仪表板对其插入过程中的阻碍,使得其能够快速地插入所述仪表板安装槽内,所述竖直段272能够在插入过程中对所述弯折段271进行支撑作用,由此得以增强所述弯折段271在插入过程中的强度,同时也使得其插入过程更加快速稳定;此外,所述竖直段272和所述弯折段271在所述抵接区26发生形变(即所述第二弹性段23以及所述第三弹性段25发生形变)时,得以对其进行支撑作用,由此得以增强整个所述卡接部20的强度。

其中,所述饰条本体10为透明结构,透明的所述饰条本体10得以将所述氛围灯11发出的光传播出来,由此使得所述仪表板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

其中,所述饰条本体10内设有多个氛围灯11,各个所述氛围灯11安装于均所述饰条本体10内且固定于所述第一骨架21上,所述氛围灯11上连接有电线,电线得以穿过所述饰条本体10与外界的导线进行连接,由此所述氛围灯11得以进行通电照明操作,所述氛围灯11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仪表板的周围进行照明操作,所述饰条本体10上涂覆有聚酯薄膜层,使得所述氛围灯11散发出的光不刺激人眼,达到防眩目的作用,从而使得仪表板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