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大速比电动牵引车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9729发布日期:2020-09-29 09:3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大速比电动牵引车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辆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型大速比电动牵引车驱动桥。



背景技术:

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动力折过90°角,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并由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大转矩后,经差速器分配给左右半轴和驱动轮。

单级主减速驱动器的传动比一般在3.5-6.7,传动比太大将会使从动锥齿轮的尺寸过大,影响驱动桥壳的地离地间隙,离地间隙越小,汽车通过性越差,这一方面限制了大速比的主减速器无法安装于一些小型车辆或结构紧凑的车辆上,另一方面受主减速器体积的限制,目前国内应用于20以上的牵引车一般都采用大体积的驱动桥,因此造成牵引车体积相应增大,从而无法应用于场地狭窄,现场地形复杂的特殊领域;同时使用时半轴长时间处于震动的工作环境下,大大降低了半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大速比电动牵引车驱动桥,为了克服上述单级主减速驱动器的传动比一般在3.5-6.7,传动比太大将会使从动锥齿轮的尺寸过大,影响驱动桥壳的地离地间隙,离地间隙越小,汽车通过性越差,这一方面限制了大速比的主减速器无法安装于一些小型车辆或结构紧凑的车辆上,另一方面受主减速器体积的限制,目前国内应用于20以上的牵引车一般都采用大体积的驱动桥,因此造成牵引车体积相应增大,从而无法应用于场地狭窄,现场地形复杂的特殊领域;同时使用时半轴长时间处于震动的工作环境下,大大降低了半轴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重型大速比电动牵引车驱动桥,包括外壳、主减速器、轴套、半轴、安装座、制动器、制动盘和轮毂,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主减速器,所述外壳两端均安装有轴套,所述主减速器两端且位于轴套内部安装有半轴,所述半轴一端安装有制动盘和轮毂,所述轴套外侧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制动器,且制动器和制动盘配合使用;

所述半轴外侧转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套外侧四周等距离设置有限位套座,所述轴承外侧等距离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一端穿过限位套座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一连接柱外侧且位于挡板和限位套座之间套装有第一弹簧;

所述限位套座两侧开设有安装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柱两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一端贯穿安装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柱外侧且位于第一连接柱和限位套座之间套装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套外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柱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栓,所述第一连接栓和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柱外侧四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柱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栓,所述第二连接栓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柱在安装滑槽内滑动安装,所述第二连接柱外侧套装有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大于两个限位套座的间距,所述第二弹簧的外径大于安装滑槽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毂外端安装有轮边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增加轮边减速器,这样就可以在不改变驱动桥总体大小和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大牵引力性能要求,驱动桥最大牵引力可达30吨,整桥减速比为30.45,且该桥主减速器最大外径不大于370,从而在装于小型车上时也能保证最小离地间隙,提高了整车的通过性;

同时半轴的震动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形变缓冲吸收,且第一连接柱随着震动移动时,对第二弹簧做功且带动第二连接柱的滑动,相互间配合使降低半轴使用时的震动,大大提高了半轴的使用寿命;

第一连接柱穿过第一弹簧和限位套座后,通过第一连接栓与套装在半轴外侧的轴承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完成对第一弹簧的限位,同时将第二连接柱穿过安装滑槽和第二弹簧后,通过第二连接栓与第一连接柱外侧的第二螺纹孔连接,完成第二弹簧的固定,便于对半轴的减震结构进行快速安装,便于后续的更换和维修,方便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套和半轴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域放大图。

图中:1、外壳;2、主减速器;3、轴套;4、半轴;5、安装座;6、制动器;7、制动盘;8、轮毂;9、限位套座;10、安装滑槽;11、第一连接柱;12、第一连接栓;13、挡板;14、第一弹簧;15、轴承;16、第二弹簧;17、第二连接栓;18、第二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重型大速比电动牵引车驱动桥,包括外壳1、主减速器2、轴套3、半轴4、安装座5、制动器6、制动盘7和轮毂8,外壳1内部安装有主减速器2,外壳1两端均安装有轴套3,主减速器2两端且位于轴套3内部安装有半轴4,半轴4一端安装有制动盘7和轮毂8,轴套3外侧安装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安装有制动器6,且制动器6和制动盘7配合使用;

半轴4外侧转动安装有轴承15,轴套3外侧四周等距离设置有限位套座9,轴承15外侧等距离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柱11,第一连接柱11一端穿过限位套座9安装有挡板13,第一连接柱11外侧且位于挡板13和限位套座9之间套装有第一弹簧14;

限位套座9两侧开设有安装滑槽10,第一连接柱11两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柱18,且第二连接柱18一端贯穿安装滑槽10,第二连接柱18外侧且位于第一连接柱11和限位套座9之间套装有第二弹簧16。

轴套3外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连接柱11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栓12,第一连接栓12和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便于第一连接栓12的快速装卸。

第一连接柱11外侧四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第二连接柱18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栓17,第二连接栓17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便于第一连接柱11的快速装卸。

第二连接柱18在安装滑槽10内滑动安装,第二连接柱18外侧套装有橡胶圈,当第二连接柱18移动时通过橡胶圈避免与安装滑槽10内壁直接碰撞。

第一弹簧14的外径大于两个限位套座9的间距,第二弹簧16的外径大于安装滑槽10的宽度,在减震过程中,当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6出现移动时能够进行限位。

轮毂8外端安装有轮边减速器,可以在不改变驱动桥总体大小和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大牵引力性能要求。

该驱动桥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将万向传动轴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2、轮边减速器和半轴4传动实现制动盘7和轮毂8的转动,进而驱动车轮,同时外壳1两端的轴套3上通过安装座5安装有制动器6,通过制动器6与制动盘7实现制动;

步骤二:将第一连接柱11穿过第一弹簧14和限位套座9后,通过第一连接栓12与套装在半轴4外侧的轴承15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完成对第一弹簧14的限位,同时将第二连接柱18穿过安装滑槽10和第二弹簧16后,通过第二连接栓17与第一连接柱11外侧的第二螺纹孔连接,完成第二弹簧16的固定;

步骤三:驱动桥工作时,半轴4的震动通过第一弹簧14的弹性形变缓冲吸收,且第一连接柱11随着震动移动时,对第二弹簧16做功且带动第二连接柱18的滑动,相互间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增加轮边减速器,这样就可以在不改变驱动桥总体大小和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大牵引力性能要求,驱动桥最大牵引力可达30吨,整桥减速比为30.45,且该桥主减速器2最大外径不大于370,从而在装于小型车上时也能保证最小离地间隙,提高了整车的通过性;

同时半轴4的震动通过第一弹簧14的弹性形变缓冲吸收,且第一连接柱11随着震动移动时,对第二弹簧16做功且带动第二连接柱18的滑动,相互间配合使降低半轴4使用时的震动,大大提高了半轴4的使用寿命;

第一连接柱11穿过第一弹簧14和限位套座9后,通过第一连接栓12与套装在半轴4外侧的轴承15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完成对第一弹簧14的限位,同时将第二连接柱18穿过安装滑槽10和第二弹簧16后,通过第二连接栓17与第一连接柱11外侧的第二螺纹孔连接,完成第二弹簧16的固定,便于对半轴4的减震结构进行快速安装,便于后续的更换和维修,方便实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第一连接柱11穿过第一弹簧14和限位套座9后,通过第一连接栓12与套装在半轴4外侧的轴承15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完成对第一弹簧14的限位,同时将第二连接柱18穿过安装滑槽10和第二弹簧16后,通过第二连接栓17与第一连接柱11外侧的第二螺纹孔连接,完成第二弹簧16的固定,万向传动轴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2、轮边减速器和半轴4传动实现制动盘7和轮毂8的转动,进而驱动车轮,同时外壳1两端的轴套3上通过安装座5安装有制动器6,通过制动器6与制动盘7实现制动,驱动桥工作时,半轴4的震动通过第一弹簧14的弹性形变缓冲吸收,且第一连接柱11随着震动移动时,对第二弹簧16做功且带动第二连接柱18的滑动,相互间配合使用。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