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1085发布日期:2021-04-06 12:1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车窗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和具有该车窗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为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配备一两台汽车,而且由于人们对于汽车的期待越来越高,汽车厂家为了提升竞争力,往往在汽车中加入一些额外的功能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氛围车窗便是其中一个项目。

目前的氛围车窗多是采用均匀布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配合图案结构来呈现发光图案。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数目较多,发热量较大,且为了防止漏光,多个发光二极管往往处于遮光密闭的环境,这容易导致无法散热或散热效果较弱,热量堆积使得发光二极管以及其他电力构件的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和汽车,能够有效将光源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避免热量堆积而导致光源以及电力构件的寿命降低。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窗,车窗包括图案组件、光源和封装组件,所述封装组件与所述图案组件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图案组件具有入光面,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自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图案组件进行传导,并在所述图案组件发生光提取而呈现发光图案,所述封装组件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通入冷却介质以对所述光源散热。通过在封装组件中开设散热通道,在散热通道中通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能够吸收并带走光源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热量堆积,有利于提高光源以及其他电力构件的寿命。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包封结构,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包封结构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图案组件,所述散热通道设于所述包封结构和/或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设置将散热通道安装支架和/或包封结构上,并将光源安装到安装支架上,以便于光源的热量通过安装支架传导至散热通道并被冷却介质吸收,有利于提高冷却介质对热量的吸收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通道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通道均设于所述包封结构内,多个所述散热通道沿着所述安装支架背向所述光源的轮廓布置;或,所述散热通道的数目为1个,1个所述散热通道沿着所述安装支架背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弯曲延伸。通过在包封结构内设置多个沿着安装支架背向光源的轮廓布置的散热通道,或设置一个弯曲延伸的散热通道,均有利于均匀有效的吸收光源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堆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通道设于所述包封结构,且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有利于缩短热量传导至散热通道的路径,提高散热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包封结构和所述安装支架均设有散热通道,所述包封结构内的散热通道与所述安装支架内的散热通道连通,有利于充分吸收光源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背向所述光源且裸露出空气中的散热面,所述散热面设有散热结构。通过在安装支架的散热面上设置散热结构,光源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安装支架传导至散热结构,并从散热结构中散发至空气中,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包封结构为一体式结构,封装组件的结构简单,有利于简化装配工艺,降低装配难度以及生产成本。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的导热系数高于所述包封结构的导热系数,有利于光源产生的热量通过安装支架传导至散热通道内的冷却介质,同时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影响,避免外界热量干扰光源以及其他电力构件的工作。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窗还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多个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进口以及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自所述进口通入多个所述散热通道,并从所述出口排出。通过设置多个散热通道共用的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以便于将冷却介质通入散热通道以及收集散热通道排出的冷却介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窗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进口和/或所述出口连通,以驱动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散热通道内加速流动。通过设置驱动件,驱动件能够驱动冷却介质的加速流动,有利于提高冷却介质的循环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窗还包括导光条,所述导光条设于所述图案组件和所述光源之间,并沿着所述入光面延伸。通过设置导光条,导光条能够传导光源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入光面上,减少了光源中发光二极管的数目,从而降低了光源产生的热量,从源头上降低了热量堆积的风险。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图案组件包括第一透光件、图案件和第二透光件,所述第一透光件包括所述入光面以及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图案件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光件设于所述图案件背向所述第一透光件的一侧,所述封装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并与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围合形成容纳空间。通过依次层叠的第一透光件、图案件和第二透光件,并通过封装组件连接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车窗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利于降低车窗破碎的风险。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光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安装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安装部突出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封装组件连接。通过设置主体部和安装部,安装部突出于入光面,以便于通过封装组件与第一透光件以及第二透光件围合形成容纳空间,同时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车窗具有合理的尺寸,车窗的适应性较强。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车身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车窗,所述车窗安装在所述车身上。通过在汽车中加入本发明提供的车窗,汽车能够实现氛围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热量堆积,避免热量对车窗内的电力构件以及车身上其他电力构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车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车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实施方式的散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散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散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车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车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100,车窗100可选为侧窗、天窗和后风窗,可应用于轿车、运动型多功能车、多用途商务车、跑车和面包车等类型的汽车。车窗100包括图案组件10、光源20和封装组件30。封装组件30与图案组件10围合形成容纳空间101,光源20设于容纳空间101。图案组件10具有入光面,光源20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图案组件10进行传导,并在图案组件10发生光提取而呈现发光图案。封装组件30开设有散热通道301,散热通道301用于通入冷却介质(未图示)以对光源20散热。

具体的,入光面的数目可以为一个,光源20布置在入光面的一侧,入光面的数目也可以为多个,每个入光面均布置有光源20。光源2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未图示),多个发光二极管沿着入光面等间隔布置。多个发光二极管可安装在封装组件30上,也可以安装在图案组件10上。散热通道301可以为在封装组件30上开孔而形成,也可以为在封装组件30中装上管道而形成。冷却介质可以为气体或者液体,气体可选为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液体可选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等类型的冷却液。

通过在封装组件30中开设散热通道301,在散热通道301中通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能够吸收并带走光源20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热量堆积,有利于提高光源20以及其他电力构件的寿命。

其中,请继续请参阅图1,图案组件10包括第一透光件11、图案件12和第二透光件13。第一透光件11包括侧面111以及相背的第一表面112和第二表面113。入光面可以为侧面111,光源20发出的光线从侧面111进入第一透光件11;入光面也可以为第一表面112,光源20发出的光线从第一表面112进入第一透光件11。图案件12设于第二表面113,第二透光件13设于图案件12背向第一透光件11的一侧。封装组件30连接第一透光件11和第二透光件13,并与第一透光件11和第二透光件13围合形成容纳空间101。具体的,光源20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第一透光件11内部,在第二表面113被图案件12散射并从第一表面112射出而呈现发光图案。第一透光件11和第二透光件13可以为任何具有透光效果的固体,优选为玻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等透明塑料。图案件12可以为油墨涂层、散射颗粒等对光源的光线进行折射、反射等的散射结构。图案件12也可以为光致发光结构,光致发光结构从光源20发射的光线获得能量,然后激发出可见光,从而呈现出发光图案。图案组件10还包括粘接层14,粘接层14可选为pet胶片,粘接层14可以为粘接层14将第一透光件11和图案件12一同连接至第二透光件13上。通过依次层叠的第一透光件11、图案件12和第二透光件13,并通过封装组件30连接第一透光件11和第二透光件13,车窗10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利于降低车窗100破碎的风险。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案件12也可以设于第一表面112,第二透光件13设于第二表面113。

其中,请继续请参阅图1,第二透光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131和安装部132。主体部131与第二表面113相对,安装部132突出于入光面。安装部132与封装组件30连接。通过设置主体部131和安装部132,安装部132突出于入光面,以便于通过封装组件30与第一透光件11以及第二透光件13围合形成容纳空间101,同时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车窗100具有合理的尺寸,车窗100的适应性较强。

其中,请继续请参阅图1,安装支架31包括背向光源20且裸露出空气中的散热面311。散热面311设有散热结构33。具体的,散热结构33可以为散热鳍片、凸起、马赛克结构、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等。通过在安装支架31的散热面311上设置散热结构33,光源20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安装支架31传导至散热结构33,并从散热结构33中散发至空气中,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请参阅图1,安装支架31的导热系数高于包封结构32的导热系数,有利于光源20产生的热量通过安装支架31传导至散热通道301内的冷却介质,同时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影响,避免外界热量干扰光源20以及其他电力构件的工作。具体的,优选安装支架31为铜、铝等金属材质,包封结构为ps、abs等塑料材质。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请参阅图1,车窗100还包括一个进口(未图示)和一个出口(未图示),多个散热通道301与进口以及出口连通,冷却介质自进口通入多个散热通道301,并从出口排出。通过设置多个散热通道301共用的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以便于将冷却介质通入散热通道301以及收集散热通道301排出的冷却介质。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请参阅图1,车窗100还包括驱动件(未图示)。驱动件与进口和/或出口连通,以驱动冷却介质在散热通道301内加速流动。具体的,当冷却介质为液体时,驱动件优选为液压机。通过设置驱动件,驱动件能够驱动冷却介质的加速流动,有利于提高冷却介质的循环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封装组件30包括安装支架31和包封结构32。光源20安装在安装支架31上,包封结构32连接安装支架31和图案组件10。散热通道301设于包封结构32和/或安装支架31。具体的,包封结构32可以为用于粘接安装支架31与图案组件10的pet胶,也可以为发泡物。包封结构32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用于连接安装支架31和第一透光件11,另一部分用于连接安装支架31和第二透光件13。为了加强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31还通过粘胶件34与第一透光件11以及第二透光件13分别粘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仅通过包封结构32完成固接。通过设置将散热通道301安装支架31和/或包封结构32上,并将光源20安装到安装支架31上,以便于光源20的热量通过安装支架31传导至散热通道301并被冷却介质吸收,有利于提高冷却介质对热量的吸收率。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安装支架31无设置散热通道301,散热通道301设置在包封结构32中。散热通道301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散热通道301沿着安装支架31背向光源20的轮廓布置,并与安装支架31具有相同的间隔距离。具体的,散热通道301可以为直线延伸状、折线延伸状、曲线延伸状,优选为直线延伸,延伸方向与入光面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01的数目也可以为一个。如此设置,以便于开设散热通道301,且散热通道301内的冷却介质能够较好的、均匀的带走光源20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2,散热通道301设于包封结构32,且散热通道301与安装支架31连接,有利于缩短热量传导至散热通道301的路径,提高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3,包封结构32无设置散热通道301,多个散热通道301均匀设置在安装支架31中,以便于缩短与光源20的距离,提高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4,包封结构32和安装支架31均设置有多个散热通道301,且多个散热通道301在包封结构32以及安装支架31中均匀布置。本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01涉及范围较广,可有效的吸收光源20产生的热量,降低热量积累。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和图5,包封结构32内的散热通道301与安装支架31内的散热通道301连通,有利于充分吸收光源20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具体的,可以为包封结构32内的多个散热通道301与安装支架31内的一个散热通道301连通,也可以为包封结构32内的一个散热通道301与安装支架31内对应的一个散热通道301连通,或者是包封结构32内的所有散热通道301与安装支架31内的所有散热通道301均连通,还可以为包封结构32内的一个散热通道301与安装支架31内的多个散热通道301连通。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2和图6,散热通道301设置散热通道301的数目为1个,1个散热通道301沿着安装支架31背向光源20的一侧弯曲延伸。本实施例中的散热通道301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均是设置在包封结构32中并与安装支架31直接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的布置,散热通道301设置在包封结构32中并与安装支架31具有间隔距离,或参照第三实施例的布置,散热通道301设置在安装支架31内部,等等。通过在包封结构32内设置多个沿着安装支架31背向光源20的轮廓布置的散热通道301,或设置一个弯曲延伸的散热通道301,均有利于均匀有效的吸收光源20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堆积。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安装支架31背向光源20的表面有第一背光面3101和第二背光面3102,第二背光面3012与第二透光件13相对。散热通道301设置在第一背光面3101和第二背光面3102中来回延伸。如此设置,散热通道301的路径较长,冷却介质有充足的时间来吸收光源20所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散热通道301在第一背光面3101和在第二背光面3102中均呈“u”形延伸,如此设置,散热通道301的形状简单,有利于简化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1和图8,安装支架31和包封结构32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的封装组件30通过粘胶件34与第一透光件11以及第二透光件13连接。此方案中,封装组件30的结构简单,有利于简化装配工艺,降低装配难度以及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导光条40,导光条40设于图案组件10和光源20之间,并沿着入光面延伸。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光源20可仅包括1个或者是少数几个发光二极管,由于导光条40的导光特性,发光二极管无需过多设置。通过设置导光条40,导光条40能够传导光源20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入光面上,减少了光源20中发光二极管的数目,从而降低了光源20产生的热量,从源头上降低了热量堆积的风险。另外,除第三实施例以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增设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条40,来达到减少发光二极管的目的。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的类型可以为轿车、运动型多功能车、多用途商务车、跑车和面包车等。汽车包括车身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窗100,车窗100安装在车身上。具体的,车窗100可作为天窗安装在车身的顶部,也可以作为侧窗安装在车身的侧面,还可以作为前风窗安装在车身的前面或作为后风窗安装在车身的后面。可选的,车窗100中的冷却介质以及驱动件可与汽车的空调系统共用,以简化结构。通过在汽车中加入本发明提供的车窗100,汽车能够实现氛围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热量堆积,避免热量对车窗100内的电力构件以及车身上其他电力构件造成损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