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0896发布日期:2020-12-11 15:1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出行,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已逐渐成为出行首选,而充电桩则能为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目前许多充电桩安装在地面上或者固定在墙上。

现有技术中,许多充电桩安装在地面上或者直接固定在墙上,存在以下问题:

(1)充电桩不会自动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2)车辆容易与充电桩发生碰撞,造成车辆和充电桩损坏;

(3)安装在地面上时占用地面空间,减少车位空间;

(4)充电桩固定在墙上时,车位四周至少需要有一面墙壁或者其它立体用来固定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固定组件、竖立安装于所述固定组件下的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底端的底座、电源设备及主控器,所述主控器安装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停车位进车处的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或者停车位的其他方位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探测所述充电桩和目标的距离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所述主控器的传感器和一端与所述电源设备电性连接的插座,所述底座于所述插座的一侧还设有实现云端和所述主控器通信连接的二维码。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上的电机、上端设在所述电机上的伸缩结构及牵引模块,所述牵引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底座相连,所述伸缩结构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伸缩结构为伸缩筒,所述牵引模块插装于所述伸缩筒中。

可选地,所述伸缩结构为折叠架,所述牵引模块为两组,两组所述牵引模块对称设于所述折叠架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上的气缸、上端设在所述气缸上的伸缩结构及安装于所述气缸伸出端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伸缩结构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凸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基座及若干膨胀螺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膨胀螺栓一一对应设置的安装孔,各所述膨胀螺栓穿过相应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天花板上。

可选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设于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底座一端上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底座形成供广告设备置放的卡位。

可选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底端还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周侧包裹有缓冲垫。

可选地,所述主控器包括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的远程控制模块及用于实时检测输入车辆电流大小的电流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通过固定组件悬挂在停车位进车处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或者停车位的其他方位正上方的天花板上,升降机构连接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与电源设备电性连接的插座,基座上还设有二维码和传感器,主控器分别与传感器和升降装置电性连接,当用户需要给电汽车充电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识别二维码进入云端并向主控器发出指令,随后主控器执行该指令便会驱动升降机构下降至合适的高度,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对电汽车进行充电,在此充电桩悬挂在车位上,避免了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且节省地面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并且,该充电桩的升降,能有效地防止未缴费的车辆驶出停车位,从而使得该充电桩具有锁车功能;另外,传感器还能实时充电桩与车辆的距离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主控器,以准确地控制升降结构的升降高度,避免底座碰撞障碍物,保证充电桩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下降状态下的正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下降状态下的侧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未使用状态下的正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00-充电桩;

1-固定组件;11-安装板;12-基座;111-安装孔;

2-升降机构;21-伸缩结构;22-牵引模块;23-电机;

3-底座;31-插座;32-二维码;33-传感器;

4-主控器;41-主控模块;42-远程控制模块;43-电流检测模块;

5-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电桩进行说明。所述的充电桩100包括固定组件1、升降机构2、底座3、电源设备(图未示)及主控器4。该电源设备为充电桩100的能源储备单元,与外电网连接,为充电桩100的各构件、电汽车等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而主控器4作为充电桩100的主控单元,能够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控制升降机构2的升降、充电桩100的工况等工作。其中,固定组件1可以是支架结构或者盒式结构,其安装在停车位进车处正上方的天花板上,用于为充电桩100的其余部件提供支撑。升降机构2竖立安装在固定组件1下,底座3设在升降机构2的底端,主控器4安装在固定组件1上,从而使得升降机构2和底座3悬挂在半空中,避免了车辆与充电桩100发生碰撞,且节省地面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具体地,底座3上设有传感器33和插座31,该传感器33用于探测充电桩100和目标的距离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主控器4,插座31一端与电源设备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汽车的充电模块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汽车的充电。此外,底座3在插座31的一侧还设有二维码32,这样用户便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32进入云端,实现云端和主控器4通信连接。譬如,用户能够通过云端远程操控主控器4实现电车的充电与否、缴纳停车费、查看车辆的充电情况等。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充电桩100为共享充电桩时,用户在使用停车位时,在一段时间内升降机构2便会自动下降到合适的高度,使得车辆不能正常驶出该停车位,只有当用户缴纳了相应的费用后,充电桩100便会自动上升,车辆才能正常驶出,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未缴费的车辆驶出车位,赋予了该充电桩100锁车功能。

当停车场上安装有上述的充电桩100时,用户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直接搜云端进行停车预约服务或者现场扫描二维码32进入云端。具体地,用户通过云端完成预约停车位后,其他车辆用户现场扫描二维码32是没有权限向主控器4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2上升,只有该车位预约的用户才有权限控制控制升降机构2上升,避免其他车辆进入该停车位,且云端还具有导航功能,以便于用户能够及时找到预订的车位,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当用户需要使用该充电桩100为电汽车充电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识别充电桩100上的二维码32或者直接搜索小程序进入云端,并向主控器4发出指令,随后主控器4执行该指令便会驱动升降机构2下降至合适的高度,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对电汽车进行充电,在此充电桩100悬挂在停车位上,避免了车辆与充电桩100发生碰撞,且节省地面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且充电桩100的升降,能有效地防止未缴费的车辆驶出停车位,从而使得该充电桩100具有锁车功能。另外,传感器33还能实时测量充电桩100与车辆的距离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主控器4,以准确地控制升降结构的升降高度,避免底座3碰撞障碍物,保证充电桩100的安全。

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2,充电桩100还包括报警模块5。其中,报警模块5安装在底座3上,并与主控器4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5为扬声器,那么,当充电桩100处于静止状态时,周围移动的物体(车辆)与充电桩100之间的距离超出安全距离(如50cm)时,充电桩100中的扬声器会发出警报声提醒,降低被撞击的风险。在此,充电桩100的静止状态是指充电桩100在下降至特定高度后升降机构2处于休眠的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升降机构2包括伸缩结构21、牵引模块22及电机23。其中,电机23固定在固定组件1上,而伸缩结构21的上端设在电机23上(比如通过在电机23上设连接板,而伸缩结构21采用螺钉固定在连接板上),而伸缩结构21的下端固定在底座3上,牵引模块22的两端分别与电机23和底座3相连,电机23与主控器4电性连接。如此,在电机23的驱动下牵引模块22往下移动,接着而底座3和伸缩结构21在牵引模块22的作用下一并下降至合适的高度,进而实现充电或锁车功能,该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节约了充电桩100的制造成本。在此,通过增设有伸缩结构21,一方面,伸缩结构21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底座3在移动时位置发生偏移而晃动;另一方面,在牵引模块22出现断裂时,该伸缩结构21还起到防脱落作用,从而保护底座3、传感器33等结构。另外,升降机构2的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类同,在此不做累述。

具体地,伸缩结构21为伸缩筒,牵引模块22插装在伸缩筒中。在此,伸缩筒为一个,该伸缩筒设置在底座3的竖向中轴线上,使得底座3的两侧受力均匀,防止底座3在移动时位置发生偏移而晃动。且,伸缩筒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伸缩结构21可以为折叠架,牵引模块22为两组,两组牵引模块22对称设在折叠架的两侧。其中,折叠架具有受力强度大、易折叠收缩的特点,有利于充电桩100的升降移动,且折叠架的重量小,减轻了固定组件1的承重,有利于充电桩100稳定倒吊在天花板上。另外,在折叠架的两侧都设有牵引模块22,使得底座3的受力均匀,避免底座3在升降时产生较大的晃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铰支、伸缩杆或者液压杆作为伸缩结构2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升降机构2包括伸缩结构21、气缸及牵引杆。其中,气缸固定在固定组件1上,伸缩结构21的上端与气缸相连(比如通过在气缸上设连接板,而伸缩结构21采用螺钉固定在连接板上),且该气缸的伸出端安装有牵引杆,牵引杆的自由端与底座3相连,伸缩结构21的下端固定在底座3上,气缸与主控器4电性连接。如此,在气缸的驱动下牵引杠往下推动,并带动底座3、伸缩结构21下降到合适的高度,进而实现充电或锁车功能,该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节约了充电桩100的制造成本。在此,通过增设有伸缩结构21,一方面伸缩结构21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底座3在在移动时位置发生偏移而晃动;另一方面,在牵引模块22出现断裂时,能起到防脱落作用,从而保护底座3、传感器33等结构。

进一步,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组件1包括安装板11、基座12及若干膨胀螺栓(图未示),基座12凸设在安装板11上,用于固定升降机构2、主控器4等结构组件。其中安装板11上设有与膨胀螺栓一一对应设置的安装孔111,而各个膨胀螺栓穿过相应安装孔111固定在天花板上,实现了将整个充电桩100悬挂在天花板上,这样充电桩100平时不用时会上升到安全高度,与安装在墙壁上或者地面上相比,不用要求停车场每个车位四周必须预留位置来安装充电桩100,可以有效防止被撞击和节省车位空间。

进一步,充电桩100还包括安装组件(图未示)。安装组件设在升降机构2靠近底座3一端上,与底座3形成供广告设备置放的卡位,这样便可以在充电桩100上投放广告,增加经济收益。

进一步,请参阅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3的底端还安装有挡板(图未示),挡板的周侧包裹有缓冲垫(图未示)。通过增设挡板,避免充电桩100在误操作或故障时底座3直接碰撞障碍物而损坏充电桩100。而在挡板的周侧包裹有缓冲垫,减少了作用在挡板上的冲击压力,延长了挡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请参阅图1、图2及图5,主控器4包括主控模块41、远程控制模块42和电流检测模块43。

其中,主控模块41用于接收传感器33的信息和控制升降机构2、广告设备、供电电源、报警模块5等。譬如,当升降机构2处于伸展状态时,传感器33能够检测车位前方其他移动车辆与充电桩100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数据反馈至主控制模块,若检测数据小于安全距离(如50厘米),则主控模块41便会驱动报警模块5工作,以提醒其他车主,避免了该车辆碰撞该充电桩100和停车位内的车辆。当然,主控器4还可以控制广告设备工况,有利于充电桩100的拥有者随时更换广告设备上的内容或者控制广告设备播放时间,减少电源的浪费,便于操作。

其中,远程控制模块42用于接收云端的网络信号,云端通过发送指令给远程控制模块42,远程控制模块42驱动升降机构2的启停,从而达到控制升降机构2的上升或者下降,和控制插座31通电或者断电。此外,用户还能够通过云端直接预订车位。具体地,当用户在云端预订停车位时,云端将信息传递至远程控制模块42,远程控制模块42便会驱动升降机构2工作,使得升降机构2下降到一定的高度,从而阻碍其他车辆进入该车位,而在传感器33检测到目标车辆时,升降机构2主动上升,使得目标车辆驶入至停车位内,方便用户操作。另外,车辆驶入停车位后,主控器4控制升降机构2下降至车辆不能正常驶出,而需要取车时,在云端支付相应的停车费才能使得升降机构2上升,从而实现锁车功能。

具体地,电流检测模块43用于检测充电桩100输入电汽车的电流,避免充电桩100输入至电汽车的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汽车的电池,严重时甚至烧毁该车辆,保证了充电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充电桩100包括共享充电桩模式和非共享充电桩模式两种。

具体地,共享充电模式为:在底座3设有二维码32,当用户需要给新能源汽车或者电动车充电时,且固定组件1不是悬挂在停车位的进车处的正上方天花板上,而是停车位的其他方位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时,用户使用app端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32,然后通过个人账户登录上去,预先往自己的账户上充值,用于充电时扣除电费,然后选择我要充电,此时app端或者微信端会发送指令到主控器4的远程控制模块42,远程控制模块42接收到指令后,驱动升降机构2下降到合适的位置,将新能源汽车或者电动车的充电插头插入插座31即可实现充电服务,用户可以设置充电时长或者不设置充电时长,当用户设置充电时长,计时结束则自动终止充电,只要插头没有拔掉,用户可以随时选择继续充电;如果用户没有设置充电时长,也可以在app端或者微信端随时终止充电或者继续充电,用户也可以通过app端或者微信端实时知道已充电量度数和所耗时长以及费用。当用户掉插头充电结束时,充电桩100会自动上升;当固定组件1是悬挂在停车位进车处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时,如果用户事先未预约,则用户需要现场使用app端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32进入云端,向主控器4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2上升,如果用户事先已经预约好该车位充电,则无需扫描二维码32,可以用预约的账户直接通过云端向主控器4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2上升,车辆驶入停车位停好车后,主控器4自动控制升降机构2下降至车辆不能正常驶出,需要取车时,在云端支付相应的费用才能使得升降机构2上升。

其中,非共享充电桩模式:流程与共享充电桩模式流程一样,只是非共享充电桩状态下,非充电桩所有者是没有权限控制充电桩100的上升和下降以及使用充电服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桩具有以下效果:其一,将充电桩100安装在天花板上,平时不用时会上升到安全高度,与安装在墙壁上或者地面上相比,不用要求停车场每个车位四周必须预留位置来安装充电桩100,可以有效防止被撞击和节省车位空间。

其二,当充电桩100处于下降工作状态时,如果有移动物体靠近,超出安全距离时,会发出声音提醒,降低被撞击的风险。

其三,当用户使用充电服务时,不需要在现场,可以通过app端或者微信等入口,远程随时随地知道使用电量和费用,也可以终止或者继续使用充电服务。

其四,私家车位如果安装了吊式可伸缩充电桩100,不仅可以使用充电服务,还可以充当车位锁功能,避免其他车辆私自占用私人车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