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转向管柱总成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3160发布日期:2021-03-02 19:0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转向管柱总成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转向管柱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转向系统一般设置在车身前侧,转向管柱总成的至少部分需要伸入车内空间以与方向盘连接。这就导致了,转向管柱的轴体需要穿过前围板以伸入到车内空间,为了保证穿过开孔位置的防水防尘密封性,减少穿孔带来的nvh影响,需要在轴体与前围板的过孔之间设置防尘罩以提高防尘、防水以及隔音效果。
[0003]
但是,现有的防尘罩一般采用橡胶件与金属压板件组合件型式压装、并通过螺栓连接在前围板上,压装件成本贵,螺栓连接在前围板空间狭小处装配困难,影响整车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管柱总成,所述转向管柱总成的装配简单、成本低,且装配后的密封效果好。
[000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转向管柱总成的车辆。
[0006]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管柱、防尘罩组件,所述防尘罩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上,所述防尘罩组件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通过环形卡槽与所述车辆的前围板固定;其中所述环形卡槽在朝向远离所述转向管柱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分别位于前围板的内外两侧并压紧所述前围板。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通过使防尘罩本体的环形卡槽与前围板卡接配合,并在环形卡槽的内外两侧设置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在提高前围板与防尘罩本体的密封效果的前提下,使第一密封部相较第二密封部远离转向管柱的轴线设置,以使防尘罩可以由车内空间向车外空间安装,且伸出车外空间的过程中,环形卡槽自动地与前围板卡接配合,降低了转向管柱总成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无需设置传统的结构件与紧固件配合的形式实现防尘罩组件在前围板上的固定,可以有效地降低转向管柱总成的生产成本。
[0008]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前围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为多个朝向转向管柱轴线倾斜设置的摩擦齿。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防尘罩本体内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转向管柱间隙配合。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本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防尘罩本体分隔成用于储油的第一空腔和用于排水的第二空腔。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一排水孔,所述防
尘罩本体在所述前围板的外部区域的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排水孔。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防尘罩本体朝向所述前围板内部和外部的两端。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相交处对所述支撑件限位;所述第一板部设置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一致。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几”字型结构,所述“几”字型结构的开口方向远离所述转向管柱的轴线,所述支撑件的两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板部上;搭接处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板部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环。
[0015]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与所述转向管柱之间的环形套,所述环形套与所述转向管柱部分间隙配合。
[0016]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
[0017]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示意图;
[0020]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防尘罩组件与转向管柱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防尘罩组件与前围板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环形套的示意图;
[0023]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支撑件的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
[0025]
转向管柱总成100,前围板200,
[0026]
转向管柱10,
[0027]
防尘罩20,防尘罩本体21,环形卡槽211,第一密封部212,第二密封部213,隔板214,支撑件22,挡板23,第一板部231,第二板部232,环形套24,
[0028]
第一空腔a,第二空腔b,第一排水孔c,第二排水孔d。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100以及车辆。
[0031]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转向管柱总成100,穿设在
前围板200上,前围板200上设有供转向管柱总成100穿过的通孔。转向管柱总成100包括:转向管柱10、防尘罩组件20,防尘罩组件20套设在转向管柱10上,防尘罩组件20包括:防尘罩本体21,防尘罩本体21通过环形卡槽211与车辆的前围板200在通孔处固定;其中环形卡槽211在朝向远离转向管柱10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密封部212和第二密封部213,第一密封部212和第二密封部213分别位于前围板200的内外两侧并压紧前围板200。
[0032]
为保证防尘罩组件20顺利装配且不从通孔中松脱,设置防尘罩本体21的最小外径小于通孔的孔径,第一密封部212和第二密封部213的最大外径大于通孔的孔径。
[0033]
具体而言,防尘罩组件20套设在转向管柱10上,如图3所示,防尘罩本体21上具有环形卡槽211,环形卡槽211与车辆的前围板200卡接,环形卡槽211的敞开口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部212和第二密封部213。也就是说,环形卡槽211将前围板200包含在卡槽内,位于前围板200的内侧设有第一密封部212,位于前围板200的外侧设有第二密封部213,第一密封部212和第二密封部213均一端与环形卡槽211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转向管柱10的轴线方向延伸以与前围板200过盈配合,并使第一密封部212相较第二密封部213更为远离转向管柱总成100的轴线。
[0034]
在实际安装时,防尘罩本体21随着转向管柱10穿过前围板200,转向管柱10从前围板200内侧朝向外侧向下倾斜,此时,第一密封部212对于前围板200的压力较大,使第一密封部212的顶部高于第二密封部213顶部,且第一密封部213可以在重力以及自身支撑力作用下压抵在前围板200上,增大了第一密封部212与前围板200的接触面积,便于更紧密的压紧贴合,并可以提高车内空间的密封性能。
[0035]
由此,转向管柱10通过防尘罩组件20卡接固定在前围板200上,呈环形的环形卡槽211与前围板200卡接配合,且位于车内空间的第一密封部212与位于车外空间的第二密封部213均与前围板200过盈配合,以提高防尘罩组件20与前围板20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灰尘、异物通过环形卡槽211与前围板200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车内空间。
[0036]
进而,使第一密封部212相较第二密封部213远离转向管柱总成100的轴线设置,以使第一密封部212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包绕第二密封部213,使第一密封部212与第二密封部213的结构更加合理,进一步地提高密封效果的同时,使转向管柱总成100安装到前围板20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车内空间向外插接,设置第二密封部213的顶部低于第一密封部212的顶部,方便转向管柱总成100在前围板200上的安装以及固定。
[0037]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100,通过使防尘罩本体21的环形卡槽211与前围板200卡接配合,并在环形卡槽211的内外两侧设置第一密封部212和第二密封部213,在提高前围板200与防尘罩本体21的密封效果的前提下,使第一密封部212相较第二密封部213远离转向管柱10的轴线设置,以使防尘罩可以由车内空间向车外空间安装,且伸出车外空间的过程中,环形卡槽211自动地与前围板200卡接配合,降低了转向管柱总成100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无需设置传统的结构件与紧固件配合的形式实现防尘罩组件20在前围板200上的固定,可以有效地降低转向管柱总成100的生产成本。
[0038]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第一密封部212、第二密封部213与前围板200的压紧效果,在第一密封部212与第二密封部213朝向前围板200的一侧均设置有压紧部,压紧部为多个朝向转向管柱10轴线倾斜设置的摩擦齿,摩擦齿会增大防尘罩本体21朝向转向管柱10下滑倾向时的摩擦力,阻止其下滑,有利于保证防尘罩本体21在车辆运行时的可靠性。
[0039]
如图2所示,防尘罩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防尘罩本体21内的支撑件22,支撑件22与转向管柱10间隙配合。
[0040]
具体而言,支撑件22套设在转向管柱10的轴体外,并设置在防尘罩本体21内,用以在防尘罩本体21内部为防尘罩本体21提供刚性支撑,同时与轴体间隙配合,避免支撑件22对转向管柱10产生摩擦力。
[0041]
也就是说,转向管柱10相对防尘罩组件20转动,而支撑件22不随转向管柱10转动而转动。防尘罩本体21与前围板200相对固定,支撑件22套设在转向管柱10外,并用于支撑防尘罩本体21,以确保防尘罩本体21不与转向管柱10同步转动,提高转向管柱总成100的工作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防尘罩本体21与前围板200的配合稳定性。
[0042]
如图1所示,防尘罩本体21内设有隔板214,隔板214可与防尘罩本体21一体成型。隔板214将防尘罩本体21在径向方向分隔成用于储油的第一空腔a和用于排水的第二空腔b。第一空腔a和第二空腔b均为绕转向管柱10周向一周的环形腔体。
[0043]
具体而言,参见图1、图2和图5,防尘罩组件20还包括:第一空腔a,第一空腔a与支撑件22限定出储油腔,支撑件22的中部区域设有若干矩阵分布的润滑孔,储油腔内的润滑油适于穿过润滑孔以润滑转向管柱10的轴体。由此,存储在储油腔内的润滑脂或流动系数较低的润滑油可以至少部分溢出到转向管柱10的轴体上,以对轴体进行润滑,以降低支撑件22以及周围部件与轴体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转向管柱总成100的摩擦损耗,并避免转向管柱总成100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响,以提高使用体验。
[0044]
进而,第二空腔b构造为排水腔,在环形卡槽211的底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空腔b连通的第一排水孔c,防尘罩本体21在前围板200的外部区域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二空腔b连通的第二排水孔d。
[0045]
换言之,环形卡槽211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水孔c,防尘罩背离车内空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孔d,第一排水孔c、第二空腔b与第二排水孔d连通,且第二排水孔d位于临近第二空腔b的底端设置。
[0046]
可以理解的是,转向管柱总成100安装到前围板200上之后,第一密封部212位于第二密封部213的上方,位于环形卡槽211的底壁上的第一排水孔c位于第二排水孔d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密封部212的下方,由此当车辆行驶过涉水路面或雨雪天气、沙暴天气导致灰尘、水等经由第一排水孔c进入第二空腔b时,可以通过第一密封部212避免灰尘、水进入车内空间,并通过位于第二空腔b底端的第二排水孔d将灰尘、水等排出,有效地提高转向管柱总成100密封性的同时,可以确保灰尘、水、异物不会对转向管柱10的工作造成影响,提高转向管柱总成100的工作稳定性。
[0047]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罩组件20还包括:挡板23,挡板23设置在防尘罩本体21朝向前围板200内部和外部的两端。
[0048]
具体而言,支撑件22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23,挡板23用于承托支撑件22,使支撑件22位于防尘罩本体21内并保持与转向管柱10间隙设置。可以提高防尘罩本体21的固定稳定性。
[0049]
进一步地,挡板23包括:截面呈l型或t型设置的第一板部231和第二板部232;也就是说,第二板部232为与转向管柱10轴线重合的筒状结构,第一板部231形成为设置在第二板部232上的法兰面。防尘罩本体21在朝向前围板200内外两侧的端部设有容纳第一板部
231的容置槽,第一板部231部分卡入容置槽内,伸出容置槽外的部分与第二板部232固定连接。第二板部232与支撑件2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板部231为防尘罩本体21提供支撑力;通过在防尘罩本体21的自身结构固定挡板23,保持结构紧凑,减少零部件数量,便于组装。
[0050]
支撑件22的两端抵止在第一板部231和第二板部232的相交处;第二板部232承托支撑件22,使支撑件22位于防尘罩本体21内并保持与转向管柱10间隙设置。
[0051]
具体而言,支撑件22为管状结构,且朝向前围板200内侧和外侧的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间部分直径,使得支撑件22在转向管柱10轴线方向的截面呈现“几”字型结构。“几”字型结构的开口方向远离转向管柱10的轴线,支撑件22的两端搭接在第二板部232上;搭接处设有凹槽,第二板部232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环。
[0052]
由此,通过支撑件22的两端抵止在第一板部231和第二板部232的相交处,对支撑件22进行轴向的限位,通过搭接处的凹槽与凸环的配合实现支撑件22的径向限位,以提高防尘罩组件20安装在转向管柱10上的结构稳定性,保证防尘罩本体21在转向管柱10转动过程中的密封效果。
[0053]
如图2和图4所示,防尘罩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挡板23与转向管柱10之间的环形套24,环形套24与转向管柱10部分间隙配合。
[0054]
当第一板部231和第二板部232采用t型结构时,第一板部231超出第二板部232、且朝向转向管柱10轴线的部分与转向管柱10留有间隙,环形套24抵止于该部分,起到轴向限位效果。
[0055]
具体而言,第一板部231与转向管柱10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环形套24,环形套24为两端内径小、中部内径大的套筒结构,中部内径较大的部分与转向管柱10之间间隙配合,两端内径较小的部分与转向管柱10贴合,使得转向管柱10在转动时,环形套24与转向管柱10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支撑件22、挡板23与转向管柱10保持相对运动状态。
[0056]
优选的,环形套24的两端与第二板部232之间存在间隙,环形套24的中部与第二板部232之间贴合;环形套24朝向防尘罩20中心的一端与支撑件22之间也存在间隙。第一空腔a内的润滑油从支撑件22的润滑孔进入到支撑件22与转向管柱10之间的间隙后,再从支撑件22与环形套24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板部232与环形套24之间,保证防尘罩本体21内部构件都能进浸润到润滑油,减少转向管柱10转向时的滞涩感,提高轴体转动的顺滑性,以提高转向管柱总成100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体验。
[0057]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转向管柱总成100。
[0058]
转向管柱总成100,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转向管柱总成100一致,在这里不再赘述。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6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6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006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006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