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8318发布日期:2023-01-25 12:2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车载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通信日新月异,移动通信作为无线通信的现代化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移动通信是指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其中,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3.为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便于接打电话,通常会在汽车内加装蓝牙车载电话。通过使用蓝牙车载电话,驾车者在行驶过程中接打电话非常方便。蓝牙车载电话通常以车载设备的显示屏作为显示操作界面,便于驾车者操作。然而,照射进车内的光线角度不断改变,车载设备的显示屏经常发生反光,不利于驾车者对显示屏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设备,用于减少显示屏的反光,便于驾车者对显示屏进行操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设备,其包括:本体;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本体和中控台,带动所述本体相对所述中控台转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挡板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挡板所围合的区域内,所述挡板相对所述本体伸缩,以对所述显示屏进行遮挡。
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蜗轮,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蜗轮转动,所述蜗轮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控台上的底座,所述底座支撑所述蜗杆。
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蜗杆设置在两个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转动配合。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蜗杆的一端的把手,以及设置在所述蜗杆的另一端的限位柱,所述把手和所述限位柱分别抵靠在相对应的所述底座上。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底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
12.所述蜗轮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且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挡板,以及与
所述第一挡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挡板;
14.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挡板背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移动外伸于所述第一凹槽。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挡板背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三挡板;
16.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三挡板的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均与所述第一挡板的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相同。
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为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凹槽为u型槽,所述第二挡板为第二u型板。
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个端面,所述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19.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齐平,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20.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相对的端面设置有挡块,且所述挡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载设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载设备包括本体、传动装置、显示屏和挡板,传动装置连接本体和中控台,传动装置带动本体相对中控台转动,并且在本体上设置有挡板和显示屏,显示屏位于挡板所围合的区域内,挡板可相对本体伸缩,当照进车内的光线影响驾车者观看显示屏时,即显示屏反光,可以将挡板伸展,增加对显示屏的遮挡,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本体转动,实现显示屏角度的调整,以减少显示屏反光,便于驾车者对显示屏进行操作。
2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设备的俯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挡板伸出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挡板伸出的仰视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挡板的机构示意图;
32.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转动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底板;
36.2-第一挡板;
37.201-第一凹槽;
38.202-第二凹槽;
39.3-第二挡板;
40.301-第三挡板;
41.302-挡块;
42.4-显示屏;
43.5-转轴;
44.6-蜗轮;
45.7-蜗杆;
46.8-底座;
47.9-把手;
48.10-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减少显示屏的反光,便于驾车者对显示屏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设备,其包括本体、传动装置、显示屏和挡板,传动装置连接本体和中控台,由传动装置带动本体相对中控台转动。本体上设置有挡板和显示屏,显示屏位于挡板所围合的区域内,挡板可相对本体伸缩。当照进车内的光线影响驾车者观看显示屏时,即显示屏反光,可以将挡板伸展,增加对显示屏的遮挡,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本体转动,实现显示屏角度的调整,以减少显示屏反光,便于驾车者对显示屏进行操作。
5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1.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设备,其设置在车辆的中控台,该车载设备包括本体、传动装置、挡板和显示屏4。其中,本体用于提供支撑,本体上设置有挡板和显示屏4,显示屏4用于显示信息,并供驾车者进行操作。挡板用于遮挡阳光,减少显示屏4反光。挡板和显示屏4可以设置在本体的同一端面上,如图1所示,挡板和显示屏4设置在本体的前端面上。
52.为了保证挡板有效遮挡阳光,挡板可以环绕显示屏4设置,以使显示屏4位于挡板所围合的区域内。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挡板全环绕显示屏4,即挡板环绕显示屏4一周,挡板围合成封闭空间,显示屏4位于该封闭空间内。如此设置,挡板可以遮挡四个方向的光线,减少照射到显示屏4上的光线,从而减少显示屏4反光。
53.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挡板半环绕显示屏4,即挡板围合成开放空间,挡板的两端之间具有开口。例如,如图1所示,挡板环绕显示屏4的左侧、上方和右侧,一方面可以遮挡主要方向的光线,减少显示屏4反光;另一方面方便对显示屏4进行操作。挡板两端的连线以及挡板形成封闭空间,显示屏4位于该封闭空间内。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是限定的,例如,挡板还可以只设置在显示屏4的上方。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板可以相对本体伸缩,通过挡板向远离本体的方向伸展和收缩,可以改变挡板相对本体的高度,从而改变挡板的遮挡区域。例如,当照进车内的光线影响驾车者观看显示屏4时,即显示屏4反光,挡板可以向远离本体的方向伸展,增加挡板的遮挡区域,使得显示屏4可以尽量多的位于遮挡区域内,即显示屏4较多的位移挡板的阴影中,减少显示屏4的反光,有利于驾车者对显示屏4进行操作。反之,挡板可以向靠近本体的方向收缩,减少挡板的遮挡区域,使得显示屏4更多的位于遮挡区域外,显示屏4光线充足,便于观看和操作。
5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挡板包括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第一挡板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本体上。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第一挡板2的一端粘结或卡接在本体的表面上。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一挡板2的一端过盈设置在第三凹槽内。为了便于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的加工,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可以均为等厚度板。
56.参阅图3至图6,第一挡板2背离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201,第二挡板3设置在第一凹槽201内,且沿第一凹槽201的深度方向滑动,第二挡板3可沿第一凹槽201的深度方向移动外伸于第一凹槽201。具体的,第一挡板2包括相对设置的表面、连接在这两个表面之间的侧面,以及两个端面。其中,第一挡板2的两个表面相对设置,一个表面朝向本体,另一个表面背离本体,背离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01。两个侧面相对设置,一个侧面朝向显示屏4,另一个侧面背离显示屏4。两个端面分别位于第一挡板2延伸方向的两端,这两个端面可以垂直于本体,第一凹槽201可以延伸至第一挡板2的两个端面。
57.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挡板2的后表面朝向本体,第一挡板2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01,第一凹槽201还延伸至第一挡板2的左右两端。第二挡板3设置在第一凹槽201内,第一凹槽201可以作为第二挡板3的滑轨,以供第二挡板3伸出于第一凹槽201,以及收缩到第一凹槽201内。
58.进一步地,第二挡板3的形状与第一凹槽201的形状相适配,第一凹槽201可以为第二挡板3导向,使第二挡板3只沿第一凹槽201的深度方向滑动。第一凹槽201的延伸长度与第二挡板3的延伸长度适配,使得第二挡板3可以放置在第一凹槽201内,从而使得第二挡板3可以收缩到第一挡板2内。
5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阅图5至图8,第一挡板2为第一u型板,第一凹槽201为u型槽,第二挡板3为第二u型板。上述u型的可以是圆角u型,也可以是直角u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是限定的。
60.示例性的,第一挡板2包括分别位于显示屏4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位于显示屏4上方的第一顶板,第一侧板、第一顶板和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侧板位于显示屏4的左侧,第二侧板位于显示屏4的右侧,第一顶板位于显示屏4的上方。第一侧板的一端连接第一顶板的一端,第一顶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板的一端,第一
侧板、第一顶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直角u型。
61.其中,第一侧板背离本体的端面开设有第一槽体,第一顶板背离本体的端面开设有第二槽体,第二侧板背离本体的端面开设有第三槽体,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凹槽201。第一槽体贯穿第一侧板背离第一顶面的端面,第三槽体贯穿第二侧板背离第一顶板的端面。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第一槽体、第三槽体的加工,另一方面第一槽体、第三槽体的延伸方向较长,增大了第二挡板3的安装空间。
62.为了避免第二挡板3从第一凹槽201内滑出,利用第一挡板2对第二挡板3进行限位。参阅图4至图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凹槽201贯穿第一挡板2的两个端面,这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202,第二凹槽202与第一凹槽201连通,第二凹槽202的一个端面与第一凹槽201的槽底齐平,且第二凹槽20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201的深度;第二挡板3与第二凹槽202的侧壁相对的端面设置有挡块302,且挡块302滑动设置在第二凹槽202内。第二挡板3在第一凹槽201内滑动时,带动挡块302在第二凹槽202内滑动,第二凹槽202的端面对挡块302进行限位,可以限制第二挡板3伸出第一挡板2的长度,同时避免第二挡板3从第一凹槽201内滑落。
63.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凹槽201贯穿第一挡板2的两个端面,第二挡板3的延伸长度可以与第一凹槽201的延伸长度适配,从而避免第二挡板3的两端凸出第一凹槽201,进而避免第二挡板3滑动过程中与其他结构干涉。
64.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挡板3的高度等于或者小于第一凹槽201的深度,使得第二挡板3收缩时可以完全位于第一凹槽201内,减少第二挡板3所占空间,在显示屏4不需要挡光时,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所形成的遮挡区域尽可能的小。
65.继续参阅图4,第一挡板2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设置第二凹槽202,以与挡块302配合,供挡块302滑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第二凹槽202,以提高第一挡板2的对称性,从而使得第二挡板3的两端均有挡块302进行限位,第二挡板3的滑动更为平稳。
66.继续参阅图5和图6,第二凹槽202的延伸方向为第一凹槽201的深度方向,第二凹槽202的一个端面与第一凹槽201的槽底齐平,且第二凹槽20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201的深度。
67.如此设置,第二凹槽202没有贯穿到第一挡板2背离本体的端面,如图4所示,当挡块302与第二凹槽202的远离本体的端面相接触时,挡块302停止滑动,从而利用第二凹槽202的端面均可以对第二挡板3进行限位,限制第二挡板3伸出第一挡板2的位置,进而限定第二挡板3伸出第一挡板2的长度。
68.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凹槽202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201的宽度,且第二凹槽202的两侧壁分别位于第一凹槽201的两侧,第二凹槽202和与第二凹槽202连接的一段第一凹槽201形成t型。
69.相对应的,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挡板3靠近端部的侧面均设置有挡块302,即第二挡板3朝向显示屏4,以及背离显示屏4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挡块302,这两个挡块302可以对称设置,以使第二挡板3和挡块302的滑动更加平稳。
70.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挡块302的一个端面与第二挡板3的端面对齐,挡块302的另一个端面与第二挡板3靠近本体的端面对齐,从而将挡块302设在第二挡板3靠近本
体且靠近第二挡板3端部的位置处。挡块302距离第二挡板3背离本体的表面尽可能的远,从而使得挡块302与该表面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长,从而充分利用第二凹槽202延伸方向的长度,使得第二挡板3可以较多的伸出第一凹槽201,即第二挡板3伸出第一凹槽201的长度较长,进而使得显示屏4需要挡光时,第二挡板3与第一挡板2的遮挡区域较大。优选地,挡块302可以为矩形块或者立方块。
71.继续参阅图1、图2、图5和图7,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第二挡板3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凹槽201的深度,第二挡板3背离第一挡板2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三挡板301;沿垂直于第一凹槽201的深度方向的平面为截面,第三挡板301的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均与第一挡板2的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挡板3朝向第三挡板301的表面位于第三挡板301朝向第二挡板3的表面之内。
72.如此设置,第二挡板3可以完全收缩到第一凹槽201内,且当第二挡板3收缩到第一凹槽201内时,第三挡板301与第一挡板2相接触。第三挡板301的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均与第一挡板2的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相同,使得第三挡板301与第一挡板2适配,在第三挡板301与第一挡板2相接触时,第三挡板301与第一挡板2的外缘平齐,提高美观度。此外,第三挡板301位于第一凹槽201外,还便于拉伸,从而方便将第二挡板3从第一凹槽201内拉出来。
73.继续参阅图1和图9,本体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中控台,由传动装置带动使得本体可以相对中控台转动,以调节本体与中控台之间的角度,从而调整显示屏4的角度,也可以减少显示屏4的反光。
74.进一步地,传动装置与挡板配合,共同对显示屏4进行遮挡。在挡板包括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的实施例中,本体处于竖直状态时,当照进车内的光线影响驾车者观看显示屏4时,即显示屏4反光,通过将第二挡板3拉出第一挡板2,增加对显示屏4的遮挡,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本体转动,实现显示屏4角度的调整,可以减少显示屏4反光,便于驾车者对显示屏4进行操作。
7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装置包括蜗杆7,以及与蜗杆7配合的蜗轮6,蜗杆7带动蜗轮6转动,蜗轮6与本体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蜗杆7可以使得蜗轮6转动,从而带动本体转动。此外,蜗轮6与蜗杆7配合具有自锁性,只能蜗杆7带动蜗轮6进行转动,可以防止蜗轮6反转,从而实现本体转动后的定位,即本体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保持在该位置处。
76.为了便于蜗杆7的设置,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中控台上的底座8,底座8支撑蜗杆7,例如底座8的下端固定在中控台上,蜗杆7安装在底座8中。具体的,如图1所示,底座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座8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蜗杆7设置在两个底座8之间,且蜗杆7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且与第一安装孔转动配合。也就是说,蜗杆7的一端穿过两个底座8中的一个底座8的第一安装孔,蜗杆7的另一端穿过两个底座8中的另一个底座8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大于蜗杆7光杆部分的直径,以使蜗杆7可以相对底座8转动。
7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蜗杆7的一端的把手9,以及设置在蜗杆7的另一端的限位柱10,把手9和限位柱10分别抵靠在相对应的底座8上。如此设置,通过把手9与一个底座8抵靠,以及限位柱10与另一个底座8抵靠,可以实现蜗杆7的限位,防止蜗杆7横向窜动。其中,限位柱10可以与蜗杆7螺纹连接,通过旋拧限位柱10,可以同时实现把手9与一个底座8的抵靠,以及限位柱10与另一个底座8的抵靠。
78.把手9相对应蜗杆7的位置,与显示屏4相对于本体的位置是对应的,以便于旋拧把
手9。例如,如图1所示,把手9设置在蜗杆7的左端,显示屏4设置在本体的左侧。把手9与蜗杆7固定连接,以使把手9和蜗杆7同步运动,通过旋拧把手9可以带动螺杆转动。示例性的,把手9螺纹连接在螺杆上,把手9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具有内螺纹,蜗杆7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实现把手9与蜗杆7之间的固定。进一步的,螺纹孔可以为沉孔,避免蜗杆7的端部裸露。把手9可以呈柱状,例如把手9呈圆柱或者椭圆柱,其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纹;或者把手9呈棱柱状,例如把手9呈六棱柱。
79.为了实现蜗轮6与本体固定连接,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体包括底板1,以及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转轴5,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挡板,转轴5贯穿底板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蜗轮6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转轴5穿过第二安装孔且与蜗轮6固定连接。
80.具体的,底板1可以为平板,底板1较大的表面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设置有挡板和显示屏4。底板1设置有通孔,通孔贯穿底板1相对的两个侧面,例如通孔贯穿图1所示左右两个侧面。转轴5固定安装在通孔中,且转轴5的两端伸出通孔,以便于转轴5与其他结构连接。
81.进一步的,转轴5位于显示屏4的下端,以便于转轴5的安装,减少转轴5与显示屏4的干涉。转轴5与底板1固定连接,例如转轴5与底板1的通孔过盈配合。转轴5的一端穿过蜗轮6且与蜗轮6固定连接。
82.示例性的,蜗轮6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转轴5穿过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如此设置,蜗轮6、转轴5、底板1可以同步运动,蜗轮6转动带动转轴5转动,从而带动底板1转动,底板1上的显示屏4同步转动。
83.为了支撑转轴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中控台设置有第三凹槽,底板1的下端、转轴5以及至少部分蜗轮6位于第三凹槽内,显示屏4位于第三凹槽外,转轴5的两端转动安装在第三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底座8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三凹槽的两侧,以使蜗杆7横跨第三凹槽。
84.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设备包括本体、传动装置、显示屏4和挡板,传动装置连接本体和中控台,传动装置带动本体相对中控台转动,并且在本体上设置有挡板和显示屏4,显示屏4位于挡板所围合的区域内,挡板可相对本体伸缩,当照进车内的光线影响驾车者观看显示屏4时,即显示屏4反光,可以将挡板伸展,增加对显示屏4的遮挡,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本体转动,实现显示屏4角度的调整,可以减少显示屏4反光,便于驾车者对显示屏4进行操作。
85.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8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