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防盗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881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防盗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防盗报警装置,属于电子技术的应用。
一般摩托车是通过关闭电源及车头上的锁来实现防盗作用的,而现有的锁车装置往往结构过于简单,功能也较少,窃贼只需对开或撬损锁体便可盗走车子。如此状况长期以来给摩托车主们带来了许多忧虑及烦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本领域中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与原锁车装置有机结合并具有自动报警和自动控制点火线圈点火功能的摩托车电子防盗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要点是在车体上添设了以下的单元电路一是编码单元电路,可实现任意编码;二是识别照明单元电路,能以光照明对码盘进行显示;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夜间方便置码的条件;三是音响报警单元电路,如果打开车锁后未拨码或拨码错误,则摩托车喇叭鸣叫报警;四是点火控制单元电路,倘逢摩托车喇叭报警,则点火线圈电路自动被切断,使摩托车不能点火发动。通过对上述的诸单元电路进行优选,使其结构尽量简化,从而也使本报警装置得以实现前述发明构思的目的。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根据图示,这种摩托车防盗报警装置由编码器1、识别照明电路2、主音响报警电路3、点火控制电路4等组成,编码器1由n个触点开关K1、K2……Kn构成,内中有不等于O和n的m个触点开关串联,其余n-m个触点开关并联,识别照明电路2由开关Kn+1、电阻R5、R6、发光二极管D1、D2组成,主音响报警电路3由电阻R1、R2、R3、三极管BG1和继电器J1组成。点火控制电路4由继电器J2构成。在线路设计上,编码器1中的串联开关组形成报警装置的有效操作码,其一端接负电源V-,另一端和电阻R1与R2之间的接点A相连,并联开关组形成报警装置的无效操作码,其一端接点火开关正电源Vcc,另一端和电阻R2与R3之间的接点B相连。主音响报警电路中三极管BG1的基极和电阻R2与R3之间的接点B相连,发射极接继电器J1的线圈,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接车体喇叭Y1,中间接点接负电源V-,常闭接点与继电器J2的线圈相连,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和中间接点与点火线圈两端相连。
在上述单元电路中,编码器1的主要功能是开启防盗报警器,使之处于防盗工作状态,其电路密码为数字计算机二进制式编码,该密码为2n编码组合。主音响报警电路3主要是逻辑判断来自编码器电路上编码信号的正确与否,如果信号正确则电路控制车体喇叭Y1不报警,反之则报警。点火控制电路4主要是根据主音响报警电路3所提供的信号情况作出自己的响应,若主音响报警电路3不报警,则该电路自动接通点火电路使摩托车正常操作行驶,反之则自动切断点火线路使摩托车无法正常操作行驶。该电路还具有在摩托车电路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仍可自动控制点火电路使车不能点火行驶的作用。
为防止窃贼切断摩托车点火开关总线而使主音响报警电路3及点火控制电路4失效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设计者另在电源和点火开关的负电源间设有一由三极管BG2、电阻R4、继电器J3和辅助喇叭Y2的辅助报警电路5,该电路中的三极管BG2的发射极接继电器J3的线圈,继电器J3的中间接点与负电源V-接通,常开接点与辅助喇叭Y2相连,该电路可以在摩托车电路遭到严重破坏其中包括车体喇叭Y1也遭破坏的情况下,配合点火控制电路自动报警。
实际电路装置中一般编码器1的触发开关的数目n为10,串联触点开关的数目m为3~5(附图为简述起见,m取3,电子编码值123)。
以下对这种摩托车防盗报警装置的电路工作原理加以叙述。
1.当K1、K2、K3闭合,K4~K10断开时,电路图中的A点为低电平,三极管BG1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J1不工作,由于继电器J1的中间接点处在常闭位置,于是使继电器J2工作,它的中间接点与常开接点吸合,使摩托车的点火线圈接通。此时摩托车处于车体喇叭Y1不报警,可以正常点火发动的状态。
2.当K1、K2、K3其中有一个开关不闭合,K4~K10都断开时,电路图中的A、B两点悬空,三极管BG1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继电器J1工作,继电器J1的中间接点与常开接点吸合,这时主音响报警电路3有两个作用,一是接通车体喇叭Y1使其鸣叫报警,二是使继电器J2不工作,截断摩托车点火线圈电路,使车不能点火发动。
3.当K1、K2、K3闭合,K4~K10其中有一个或数个闭合时,电路图中的B点为高电平,三极管BG1处在饱和导通状态,其工作过程如上述第2条。
4、当摩托车点火开关总线被切断时,则在辅助报警电路5中的三极管BG2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继电器J3工作,继电器J3的中间接点与常开接点吸合,促使辅助喇叭Y2鸣叫报警。
5、操作者通过控制识别照明电路2中开关Kn的接通与断开,使发光二极管D1、D2工作或不工作,其作用是提供了夜间方便置码的条件。
综上所述,这种摩托车防盗报警器的功能完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不同的逻辑条件的设置与电路的组合,能巧妙地达到高可靠性防盗报警的目的,是目前各种摩托车理想的防盗报警设备,产品亦可适于其它各种机动车辆(汽车、电车等)的防盗报警之用。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防盗报警装置,由编码器1、识别照明电路2、主音响报警电路3和点火控制电路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1.1)编码器1由n个触点开关K1、K2……Kn构成,内中有不等于0和n的m个触点开关串联,其余n-m个触点开关并联,1.2)识别照明电路2由开关Kn+1,电阻R5、R6发光二极管D1D2组成,1.3)主音响报警电路3由电阻R1、R2、R3、三极管BG1和继电器J1组成,1.4)点火控制电路4由继电器J2构成。
2.如权利要求1规定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器1中串联开关组的一端接负电源V-,另一端和电阻R1与R2之间的接点A相连,并联开关组一端接点火开关正电源Vcc,另一端和电阻R2与R3之间的接点B相连。
3.如权利要求1规定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音响报警电路中三极管BG1的基极和电阻R2与R3之间的接点B相连,发射极接继电器J1的线圈,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接车体喇叭Y1,中间接点接负电源V-,常闭接点与继电器J2的线圈相连,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和中间接点与点火线圈两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1.2.3.规定的报警装置,其特征是在电源和点火开关的负电源间设有一由三极管BG2、电阻R4、继电器J3和辅助喇叭Y2的辅助报警电路5。
5.如权利要求4规定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报警电路中的三极管BG2的发射极接继电器J3的线圈,继电器J3的中间接点与负电源V-连通,常开接点与辅助喇叭Y2相连。
6.如权利要求1.2.3.规定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器中触发开关的数目n为10,串联触点开关的数目m为3~5。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防盗报警装置,由编码器、识别照明电路,主音响报警电路、点火控制电路和辅助报警电路等组成,可根据拨码信号自动报警及控制点火电源,即使在摩托车电路遭到严重破坏情况下也能可靠地报警,具有功能完善,设计合理巧妙,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产品亦可适于其它各种机动车辆的防盗报警之用。
文档编号B60R25/10GK2053176SQ8921520
公开日1990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6日
发明者崔玉泉, 候喜铃, 黄世军 申请人:崔玉泉, 候喜铃, 黄世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