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46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不消耗发动机马力,增加空气刹车系统的充气量的发动机给气装置。
目前大型货车、重型车刹车均需较大的刹车压力,而此刹车压力仅凭以手或脚操纵的刹车装置是远不能胜任的,因此这类汽车大多藉助空气刹车系统来控制,而供给空气刹车系统的压缩空气,是由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动作,藉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后送入储气筒内储存的,当需刹车时,压缩空气进入刹车室推动皮膜及其所连接的推杆,推杆再推动杠杆而使刹车蹄片作用于刹车鼓上。
尽管,目前大型货车、重型车可藉空气刹车系统达到刹车的目的,但因其是藉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而将压缩空气储存于储气筒内的,因此,由于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的转速较慢,纵使在车行驶中持续产生压缩空气并储存于储气筒内,也会因其运转速度较低,导致储气筒中的压缩空气储存量仍不能满足刹车所需的使用量,因此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尤其在连续下坡而需要不断刹车的路段,往往会因储气筒内的压缩空气逐渐减少,而产生刹车不灵敏的现象,遇此状况时,大型货车、重型车不得不停车,并令发动机空转以带动空气压缩机转动,一直等到储气筒内储存定量的压缩空气后,方可继续行驶,否则于行驶中容易因储气筒内的压缩空气不足而产生刹车不灵敏的现象,而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而且,此种空气刹车系统藉助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来产生压缩空气的设计,因需设置空气压缩机等装置,故成本较高、效率低,且一但空气压缩机产生故障,即会影响整个空气刹车系统的正常运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该装置为一种利用柴油发动机汽缸内活塞压缩后所产生的高压气体的发动机给气装置,其包含有截油装置和给气装置,当驾驶者未踩油门时,即藉电路控制截油装置将给油泵与发动机气缸的其中一气缸之间的油路切断,并同时藉装设于此气缸侧边的给气装置,将气缸内所产生的不带油气的高压气体送至空气压缩储存筒内,而达到储存压缩空气的目的,因发动机气缸的运转速度相当快,故在短时间内即可藉由给气装置使空气压缩储存筒内储存足量的压缩空气,故此,汽车行驶中只要未踩油门,截油装置和给气装置始终保持在通电状态,而持续将压缩空气送入空气压缩储存筒内,而使空气压缩储存筒内储存定量的空气供空气刹车系统使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藉助另一手动开关的设计,以保证当车行驶中空气压缩储气筒内的压缩空气量不足时,得藉此手动开关将发动机气缸中的一气缸油路截断,使其既使在油门被踩下状态时,也可同时对空气压缩储气筒进行充气工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另一次要目的,在于藉助截油装置、给气装置本身构造简单、零件简化的设计,提供一成本低的,且故障率低,使用寿命与发动机相同的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该发动机给气装置可提供压缩空气于空气刹车系统的空气压缩储气筒,以供空气刹车系统使用,其中所述发动机给气装置由截油装置、给气装置及一电气回路组成,截油装置设置于给油泵与发动机气缸的其中一气缸所衔接的油路间,截油装置内设有一正常通路供回油之用,另于底端设有一出油管与油箱相衔接;所述给气装置锁定于与截油装置相通的气缸上,其底端形成出气口,出气口以管路与空气压缩储气筒相衔接;所述电气回路,以电路连接加油开关、截油装置内的控制阀、给气装置内的控制阀及电瓶,当踏油门或手动开关开启时电气回路呈断路状态,油箱内的柴油可经给油泵各回路至发动机气缸的各气缸,当未踏油门或手动开关呈闭合状态时,电气回路呈通路,而令截油装置截断给油泵与发动机气缸间的油路,并将气缸内的压缩气体经给气装置而送至空气压缩储气筒。
在前述的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中,截油装置包含有控制阀、固定座、油路座、动作杆、控制杆,控制阀内设有一铁心,而固定座顶端设有一弹簧,且固定座与控制阀锁定一起,而油路座两侧设有贯穿的进油孔、出油孔,底端侧边设有一螺孔,油路座可锁定于固定座底端,动作杆顶端螺纹体穿过油路座、固定座、弹簧而锁定于铁心的螺孔处,而动作杆底端螺纹体则与控制杆顶端锁定,控制杆内部设有一中孔,侧边设有一与中孔贯穿的横孔,且于中央形成一凹环槽,另于底端侧边设有一纵槽,一螺栓锁入螺孔而顶制于纵槽孔处,另于油孔座底端锁定一出油管,出油管由油路与油箱相衔接,当未踏动油门或手动开关闭合时,电气回路控制控制阀而使铁心往下动作,使横孔对准进油孔,使给油泵送出的柴油经由进油孔、中孔、出油管,而回流至油箱;另外,所述截油装置控制阀内的铁心与固定座之间还可设置一调整杆;所述给气装置具有一控制阀,控制阀内设有一铁心,而控制阀侧边锁定一固定座,固定座与铁心间设有一弹簧,另于固定座另侧锁定一气管,气管周围设有与内部贯穿的通孔,此端可穿过一出气管的球窝座,球窝座内部底端设有一通孔,通孔通至底端出气口,且于出气口与穿孔间设有一逆止阀,气管穿过出气管后与一定位杆锁定,此定位杆锁定于气缸侧边的气嘴处,另一动作杆的一端为帽,帽处设有贯穿孔,组装时,动作杆另端可穿过定位杆、气管、固定座后与铁心锁定,当未踏油门或手动开关闭合时控制阀带动铁心、动作杆、帽往一侧动作,使压缩空气经由帽处、通孔、贯穿孔而自出气口送入空气压缩储气筒处;另外,给气装置控制阀内的铁心与固定座间可设置一调整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藉由截油装置、给气装置及设置于截油装置、掠气装置、加油开关、气压开关间的电气回路的配合,可在不消耗发动机马力的情况下,将一气缸运转所产生的高压气体送至空气压缩储气筒处,而与现有以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配合以供给高压气体的结构比较下,本实用新型藉发动机气缸内的活塞进行空气压缩,因活塞直径大、行程长,高速运转中可在短时间内即完成储气筒的储气工作,避免了因慢速运转储气筒内空气不足而产生刹车失灵的情形,而提供一安全的设置,且因本实用新型截油装置、给气装置所构成的装置较现有以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所带动的结构更加简化故可达到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的功效,且因故障率低,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与发动机的寿命相当,确实为一符合经济效益的设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油装置和给气装置装设于汽车上的回路示意图,此时油门是踩动状态,给油泵、发动机气缸间的油路呈通路状态;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油装置和给气装置装设于汽车上的回路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此时油门是不踩动状态,给油泵与发动机气缸其中一气缸的油路为断路状态;图3为本实用新型截油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截油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截油装置的剖面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给气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给气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给气装置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请参看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的给气装置包含有截油装置10和给气装置20,其中截油装置10装设于给油泵30与发动机气缸40其中一气缸41的油路间,发动机气缸40的其他气缸则直接与给油泵30相通,在截油装置10底端的出油管11则通过油路与油箱31相通,使截油装置10所拦截的汽油可经由出油管11回流至油箱31中;给气装置20设置于与截油装置10相通的气缸41的侧边,直接锁定于气缸41上的维修气缸时需测定压力所设置的气嘴处,给气装置20的出气口21则以管路与空气压缩储气筒60相接,空气压缩储气筒60则用于供给空气刹车系统62压缩空气;电气回路63将电瓶50、加油开关51、截油装置10上端的控制阀12、给气装置20侧边的控制阀22、空气压缩储气筒60上的储气筒定压开关61串接起来,而加油开关51处还并联有手动开关52,而加油开关51与油门相接。

图1所示,当脚踩油门而使加油开关51断开或利用手动开关52控制使电气回路63呈断路状态时,此时油箱31的柴油即藉由给油泵30直接送入发动机气缸40或与经由截油装置10相连的油路而被送入发动机气缸40的气缸41处,使发动机气缸保持正常运转及动作,请参看图2所示,若未脚踩油门而使加油开关51导通或利用手动开关52控制使电气回路63呈通路状态时,电瓶50的电力使截油装置10中的控制阀12及给气装置20中的控制阀22带动内部的控制结构动作,截油装置10内部控制结构动作将油路截断,此时由给油泵30进入截油装置10内的柴油即经由其下端出油管11而回流至油箱31,而给气装置20内部的控制结构动作使其气管伸入气缸41内,使气缸41活塞运转时所产生的高压气体经由气管和出气口21而送至空气压缩储气筒60内,等到空气压缩储气筒内部的压力达到一定时,上端的控制杆往上动作,而切断储气筒定压开关61,使电气回路断路,以避免过量的压缩空气进入储气筒60内;因本实用新型的截油装置10和给气装置20仅与发动机气缸40的其中的一个气缸41衔接,故在进行给气时,其它气缸仍可保持正常运转状态,因此不会产生熄火现象,而本实用新型经实际试验后,确实在不消耗发动机功率的情况下,快速增加空气压缩储气筒的储气量。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截油装置10、给气装置20及与空气压缩储气筒60、加油开关51间的电气回路,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截油装置10、给气装置20,现将二装置的结构、动作原理分别说明如下截油装置10,请参看图3、图4所示,其是由控制阀12、固定座13、油路座14、控制杆15、出油管11所组成,控制阀12以自身电路与电气回路衔接,于控制阀12内部设有线圈,而于其内部中心设有一铁心121及调整杆122,固定座13其内部有中孔131,该中孔的上端为阶梯孔132,阶梯孔132内可放置一弹簧135,固定座13的上端为螺纹体133,其可锁定于控制阀12的底端内部,下端的螺纹体134则与油路座14上端内部的螺纹孔141配合锁定,油路座14中央处有左右贯穿的进油孔142、出油孔143,请参看
图1所示,进油孔142以油路与给油泵30连接,出油孔143另外通过油路与发动机气缸40衔接,于油路座14下端侧边设有一螺孔144,截油装置10中还设有一动作杆145,动作杆145上、下端均设有螺纹,组装时,可先将动作杆145下端的螺纹锁定于一控制杆15上端的螺孔151内,而后将动作杆145上端依序穿过油路座14、固定座13、弹簧135而依序与调整杆122、铁心121锁定,这样,当铁心121动作时,即可带动调整杆122、动作杆145、控制杆15动作。
控制杆15螺孔151底端形成一延伸至底端的中孔152,且于上端侧边设有一与中孔152贯穿的横孔153,另于横孔153下端适当处形成一凹环槽154,控制杆15最下端侧边形成有纵槽155,一螺栓156可被锁入到油路座14的螺孔144中而顶制于控制杆15的纵槽155处,而使控制杆15仅能上下动作,而无法旋转,油路座14下端的螺纹孔146用于锁定出油管11,出油管11以管路与油箱31相连接。
请参看图4所示,当电气回路未令控制阀12动作时,铁心121、调整杆122、动作杆145、控制杆15即藉由弹簧135的顶制作用而往上运动,此时控制杆15的凹环槽154与进油孔142、出油孔143相贯通,因此柴油可经由进油孔142、凹环槽154、出油孔143而流至发动机气缸41处,为正常回路;请参看图5所示,当未踩油门而令电气回路导通而使截油装置10的控制阀12动作时,控制阀12内的线圈即令铁心12、调整杆122、动作杆145、控制杆15往下运动,使控制杆15上的横孔153与油路座14的进油孔142对齐,令柴油经由横孔153、中孔152、出油管11而流回油箱,而不再供给柴油发动机气缸41,在此状态下即可使发动机气缸活塞运转时所产生的高压气体自给气装置送至空气压缩储气筒60中。
给气装置20,请参看图6、图7所示,包含有控制阀22、固定座23、气管24、出气管25、定位杆26,控制阀22内部有线圈,其内部中央设有铁心221、调整杆222,铁心221、调整杆222中央均设有螺孔,于固定座23一端螺纹体231内部设有阶梯孔232,阶梯孔232内可固定一弹簧233,而另一端螺纹体234则与气管24内的螺孔241锁定,气管24内部为中空设计,周壁上设有数个通孔242,于出气管25上端具有一球窝座251,球窝座251底端具有一贯穿至底端的通孔252,而与下端出气口21间则设有一由弹簧211、球体212所组成的逆止阀。
气管24一端的螺纹体243穿过球窝座251而锁定于定位杆26一端的螺孔261内,锁定后,通孔242与位于球窝座251的通孔252呈贯通状态,一动作杆27可从定位杆26另端穿入,动作杆27外侧端套置有一帽271,帽271的周围具有贯穿孔272,动作杆27螺纹端273依序穿过定位杆26、气管24、固定座23、弹簧233后,可依序与调整杆222、铁心221锁定,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给气装置,定位杆26侧边的螺纹体262可锁定于气缸侧边供检试气缸、测试压力的气嘴处,请参看图7所示,此时由于弹簧233的顶制作用,动作杆27的帽271端边顶制于定位杆26的杆端处,而使贯穿孔272处呈密闭状态。
请参看图8所示,若脚未踏油门时,电气回路是呈通路状态,此时电路已令截油装置将油路切断,并令给气装置20的控制阀22的线圈产生电磁,而令铁心221、控制杆222、动作杆27、帽271均往一侧运动,使帽271伸入气缸41内,此时气缸41内活塞运转所产生的不带油压缩气体即经由贯穿孔272、气管24内部、通孔242、通孔252,并推开逆止阀的球体212,而自出气口21送至空气压缩储气筒中,当脚复踏动油门时,即因电路被切断,控制阀不再产生电磁,而藉由弹簧233的顶制作用使帽271处复呈密闭状态而不再导通;而且截油装置10和给气装置20调整杆122、222的设计,可达到调整该二装置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给气装置由截油装置、给气装置及一电气回路组成;所述截油装置设置于给油泵与发动机气缸的其中一气缸所连接的油路之间,截油装置内设有一供回油用的正常通路,另于底端设有一出油管与油箱相连接;所述给气装置锁定于与截油装置相通的气缸上,其底端具有出气口,出气口以管路与空气压缩储气筒相连接;所述电气回路将加油开关、截油装置内的控制阀、给气装置内的控制阀及电瓶连接起来,当脚踏油门或手动开关断开时电气回路呈断路状态,油箱内的给油泵的各油路与发动机气缸的各气缸相通,当未踏油门或手动开关闭合时,电气回路呈通路,而截油装置截断给油泵与发动机一气缸间的油路,并将气缸内的压缩气体经给气装置而送至空气压缩储气筒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油装置包含有控制阀、固定座、油路座、动作杆、控制杆,控制阀内设有一铁心,而固定座顶端设有一弹簧,且固定座与控制阀锁定在一起,油路座两侧设有贯穿的进油孔、出油孔,底端侧边设有一螺孔,油路座锁定于固定座底端,动作杆顶端螺纹体穿过油路座、固定座、弹簧而锁定于铁心中,而动作杆底端螺纹体则与控制杆顶端锁定,控制杆内部设有一中孔,侧边设有一与中孔贯通的横孔,且于中央具有一凹环槽,于底端侧边设有一纵槽,一螺栓可锁入螺孔而顶制于该纵槽处,于油孔座底端可锁定一出油管,出油管以油路与油箱相衔接,未踏动油门或手动开关闭合时,所述电气回路控制控制阀,铁心往下动作,使横孔对准进油孔,给油泵送出的柴油经由进油孔、中孔、出油管,而回流至油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油装置控制阀内的铁心与固定座间中设置有一调整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气装置,具有一控制阀,控制阀内设有一铁心,而控制阀侧边锁定一固定座,固定座与铁心间设有一弹簧,另于固定座另侧锁定一气管,气管周围设有与内部贯穿的通孔,所述气管穿过一出气管的球窝座,球窝座内部底端设有一通孔,通孔通至底端出气口,于出气口与穿孔间设有一逆止阀,气管穿过出气管后与一定位杆锁定,此定位杆锁定于气缸侧边的气嘴处,一动作杆的一端有帽,帽处设有贯穿孔,而动作杆另端穿过定位杆、气管、固定座后与所述铁心锁定,当未踏油门或手动开关闭合时,控制阀带动铁心、动作杆、帽往一侧运动,所述帽伸入气缸使压缩空气经由帽处、通孔、贯穿孔而自出气口送入空气压缩储气筒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气装置控制阀内的铁心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一调整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刹车系统的发动机给气装置,该发动机给气装置由截油装置、给气装置、电气回路所组成,当未踏动油门或手动开关开启时,电气回路控制截油装置将给油泵与发动机气缸的其中一气缸间的油路截断,且使气缸内的压缩气体经由给气装置送至空气压缩储气筒内,以供给空气刹车系统用的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给气装置结构简单,寿命长,故障率低。
文档编号B60T13/26GK2122790SQ9220257
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19日
发明者曾奇狮, 曾南旗 申请人:曾奇狮, 曾南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