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尤其是轿车的带防抱死装置的液压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606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尤其是轿车的带防抱死装置的液压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现有技术本发明涉及权利要求所述类型的液压制动装置。在这类制动装置中,在第三导管中设有第二个2/2换向阀。它有一个弹簧控制的关闭位置和有一个可通过电磁接通的开通位置。通过相应地转换两个换向阀,在防抱死的正常工作中借助于泵可以在各制动回路中实现制动压力调制,它包括在车轮制动缸中的压力下降、压力保持和压力上升阶段。然而,鉴于阀的结构,不可能单个车轮地控制压力。此外,在汽车处于不同的负荷状态下为了获得尽可能最佳的制动效果,通常需要在通往后轴各车轮制动缸的第二导管中,设有取决于负荷的减压器。
这类制动装置使用于低价格段的轿车中。这种汽车具有前轮驱动,它们配属于后轮的车轮制动器,在刹车过程中比较明显地卸载。在这一等级的汽车中现有已知的价格便宜的制动装置并不满足各种要求。
本发明优点按本发明具有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液压制动装置相比之下具有下列优点在每个制动回路具有数量相同的阀的情况下,在正常刹车和防抱死正常操作时,可以实现在极限内对单个车轮的调节。后轴不需要减压器。此外,可以做到在后轴处压力下降的同时,在前轴处压力上升和压力保持,其结果是在某些路面条件下,例如摩擦系数阶跃式地变化的情况下,改善了制动效果。
附图
在附图中借助于一个带防抱死装置的液压制动装置的回路图,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描述在附图中示意表示的液压制动装置1,规定用于带对角制动管路分配的前轮驱动的轿车。制动装置1配备有防抱死装置2。此制动装置1有一个可用踏板操纵的双回路主制动缸3,它带有一个压力介质贮箱4。第一制动回路I规定用于操纵车轮制动器5和6,它们配属于汽车的左前轮和右后轮。右前轮和左后轮的车轮制动器7和8连接在第二制动回路II上。这两个制动回路I和II配置相同。因此后面将详细说明制动回路I。
在制动回路I中,第一导管11从主制动缸3通往配属于左前轮的车轮制动器5的车轮制动缸12。在第一导管11中有第一个2/2换向阀13。此阀通过弹簧控制占有其开通位置,而通过电磁操纵占有其关闭位置。在第一换向阀13与车轮制动缸12之间,从第一导管11引出第二导管14,在第二导管14上连接有配属于右后轮的车轮制动器6的车轮制动缸15。在第二导管14中有第二个2/2换向阀16,此阀16具有弹簧控制的开通位置和可电磁开关的关闭位置。
此外,第三导管17设有泵18,用于将压力介质从车轮制动缸12和15输往主制动缸3。第三导管17通往泵18吸入端的部分17.1接在第二换向阀16与车轮制动缸15之间并与第二导管14相连。第三导管17的压力端部分17.2与第一导管11在第一换向阀13与主制动缸3之间相连。在第三导管17中泵18的吸入端和压力端设有单向阀19和20,它们阻止压力介质从主制动缸3经第三导管17流向车轮制动缸12、15。单向阀19和20可与泵18组合在一起。泵18可通过一台为两个制动回路I和II所公用的驱动电动机21所驱动。第一换向阀13被第四导管22绕行。在第四导管22中设有其导通方向为从车轮制动缸12到主制动缸3的单向阀23。此外还设有第五导管24,它绕行第二换向阀16。在此导管24中同样设有一个单向阀25,其导通方向从车轮制动缸15到主制动缸3。制动装置1的制动回路I和II没有其他的液压构件。上述构件结合在一个液压部件26中,在图中用一个点划线边界表示比液压部件26。
最后,属于防抱死装置2的还有为汽车车轮所设的车轮旋转传感器27,它们与一个电控制器28相连。控制器28规定用于根据滑转情况开关换向阀13和16以及泵的驱动电动机21。
此制动装置1的工作方式如下制动时在制动回路I的车轮制动缸12和15中的制动压力升高。在制动回路II的车轮制动缸29和30中产生同样的结果,它们分别配属于右前轮的车轮制动器7或左后轮的车轮制动器8。根据动态轴载荷的转移,在前轴车轮上产生的制动力高于后轴的车轮。其结果是,与实际汽车速度有关,导致前轴的车轮和后轴的车轮不同的滑转,或导致这两根轴的车轮之前不同的车轮圆周速度。这一情况由电控制器28借助于车轮旋转传感器27的信号加以监控。若控制器28得知在两根轴的车轮之间产生了过大的滑转差或速度差,则控制器28将制动回路I中的第二个2/2换向阀16和制动回路II中的第二个2/2换向阀31转换到关闭位置,从而中断了后轴处制动压力进一步升高。通过适当地抑制在后轴车轮制动缸15和30处的压力,在刹车期间使制动力与理想的制动力分配特征相适应。因此,在制动回路I中的通往后轴的车轮制动缸15和30的第二导管14中以及在制动回路II的第二导管32中不再需要减压器。
若在刹车时例如在右后轮出现了抱死危险,则防抱死装置2如下工作控制器28借助于第二换向阀16关闭第二导管14,并使泵18运转。泵18通过从制动回路I的车轮制动缸15抽出压力介质,使车轮制动器6中的压力降低。为了在稳定的车轮旋转情况时重新升高制动压力,控制器28将第二换向阀16转换到开通位置,所以在泵18运行的情况下压力介质可从主制动缸3再流向车轮制动缸15。
当刹车时在左前轮出现抱死危险时则采取下列措施为降低制动压力关闭制动回路I中的第一换向阀13,并令泵18运转。泵18将压力介质从制动管路I的两个车轮制动缸12和15输往主制动缸3。为了在两个车轮制动器5和6中重新升高压力,第一换向阀13转至开通位置,并在泵18继续运转时压力介质从主制动缸3流往车轮制动缸12和15。
通过防抱死装置2可以做到,在后轴压力降低期间,当第二换向阀16和31关闭时,通过从主制动缸3经制动回路I中转换到开通位置的第一换向阀13以及制动管路II中的第一换向阀33,将压力介质供入前轴的车轮制动缸12和29,使前轴处的压力同时上升。在后轴处的压力降低期间,通过将第一换向阀13和33转换到关闭位置可以保持住前轴处的压力。在某些路面条件下,例如摩擦系数阶跃式变化时,这些措施可以改善制动效果。
权利要求
1.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液压制动装置(1)有一个防抱死装置(2);有一个用于对角制动管路分配的双回路制动缸(3);有在各制动回路(I;II)中从主制动缸(3)通往汽车前轴车轮制动缸(12)的第一导管(11);有在第一导管(11)中的一个弹簧操纵开启、可通过电磁转换的第一个2/2换向阀(13);有在第一个2/2换向阀(13)与前轴车轮制动缸(12)之间从第一导管(11)通向汽车后轴车轮制动缸(15)的第二导管(14);有一端与第二导管(14)连接和另一端在第一个2/2换向阀(13)与主制动缸(3)之间与第一导管(11)连接的第三导管(17),其中设有一台将压力介质从车轮制动缸(12、15)输往主制动缸(3)的泵(18);有在各制动回路(I;II)中的第二个2/2换向阀(16);以及,有一个电控制器(28),用于根据滑转情况开关换向阀(13、16)和泵的驱动装置(21),其特征为第二个2/2换向阀(16)设在第二导管(14)中;第二个2/2换向阀在弹簧作用下占据其开通位置,在电磁作用下占据其关闭位置;第三导管(17)通往泵(18)吸入端的部分(17.1)在第二个2/2换向阀(16)与后轴车轮制动缸(15)之间与第二导管(14)相连。
全文摘要
在刹车时不论是否有抱死危险均能改善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式。此制动装置(1)有对角制动管路分配装置。在第一导管(11)中主制动缸(3)与前轴车轮制动缸(12)之间设有第一个2/2换向阀(13)。从第一导管(11)的车轮制动端分出一条通往后轴车轮制动缸(15)的第二导管(14),其中设有第二个2/2换向阀(16)。在第二换向阀(16)与车轮制动缸(15)之间引出其中包括泵(18)的第三导管(17),此泵(18)可将压力介质从车轮制动缸(12,15)输往主制动缸(3)。因此,可以实现与动态的轴载荷转移有关的制动力的分配,并在抱死危险时实现对单个车轮在极限内的制动压力的控制。
文档编号B60T8/17GK1140434SQ95191488
公开日1997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4日
发明者P·蔡纳, H·凯斯, A·克卢格, M·波西克, R·海索恩, J·布莱滕巴赫 申请人: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