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965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燃料箱底面安装的内箱形式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
图7是表示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告1989年第37178号公报所示的现有的从燃料箱底面安装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在图中,1是燃料箱,在其底面设有开口2、3是衬垫,4是安装板,通过衬垫3而油密封地安装在开口2处。5是副燃料箱,安装在安装板4的燃料箱内面侧,在安装于该副燃料箱5内部底面的泵支架6上安装有内箱式的燃料泵7。8是在燃料泵7的吸入口7b安装的过滤器。10是输送管,通过橡胶软管9而与燃料泵7的排出口7a连接,将输送管10弯成U形状并油密封地贯通安装板4,再通过接头14与朝向发动机的车体侧配管16连接。11是通向燃料泵7的供电线,从供电端子13油密封地贯通安装板4与接线柱12连接。
下面就现有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通过接线柱12与供电线11从供电端子1 3施加电压,驱动燃料泵7,当从过滤器8吸入燃料箱1内的燃料15并用燃料泵7加压后,通过输送管10被送到朝向发动机的车体侧配管16。
上述这种现有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为了车体保养等,在从输送管10的接头14处拆卸车体侧配管16时,因燃料箱1内部的燃料15落差压力H与燃料箱内部的压力P,故燃料15劲头实足地从输送管10流出,而燃料流出、洒落,使得操作性恶化。
对于这种问题,如图8所示,是在位于安装板4下面的输送管10的中途设置燃料旋塞18,当从车体侧配管16拆卸输送管10a时具有关闭燃料旋塞18方式的现有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但是,随着增加手动式的燃料旋塞18,而存在着在再次将输送管10a组装在车体侧配管16后、忘记打开燃料旋塞18就驱动燃料泵7以致输送管10内的压力异常上升使燃料泵7发生故障的问题。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燃料供给装置,该装置在从车体侧配管拆卸输送管时燃料不会洒落且在再次将输送管组装在车体侧配管后不会发生输送管内压力异常上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第1技术方案是,在燃料泵排出口与到发动机的车体侧配管之间安装防止燃料流出阀,将来自燃料泵一侧的该防止燃料流出阀的开阀压力设定成大于燃料落差压力与所述燃料箱内部压力的合计最大值而小于燃料泵的排出压力。
本发明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第2技术方案是,在燃料泵排出口下游的燃料箱内设置燃料过滤器,在燃料过滤器的燃料出口部设置防止燃料流出阀。
本发明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第3技术方案是,在燃料泵排出口内部设置防止燃料流出阀,将来自燃料泵一侧的该防止燃料流出阀的开阀压力设定成大于燃料落差压力与所述燃料箱内部压力的合计最大值而小于燃料泵的排出压力。
在本发明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第3技术方案中,由于将防止燃料流出阀设在燃料泵的排出口内,故装置的配管简单。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防止燃料流出阀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燃料过滤器与防止燃料流出阀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放置本发明实施例3的防止燃料流出阀的燃料泵排出口部的剖视图。
图7是现有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现有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防止燃料流出阀的剖视图。在图中,1~16符号是与上述现有装置的说明相同。21是防止燃料流出阀,通过橡胶软管24而安装在位于燃料泵7的排出口7a与车体侧配管16之间的输送管10中间。防止燃料流出阀21在两端具有燃料入口22与燃料出口23,各自用橡胶软管24与输送管10连接。在防止燃料流出阀21的内部,在燃料入口22一侧钻出密封面26以装入阀25,并通过阀支架27支承在流道内。为将阀25压向密封面26的方向在阀25与阀支架27之间装入有螺旋弹簧28。将由螺旋弹簧28引起的阀25的开阀压力设定成大于燃料箱1内部的燃料15的落差压力H与燃料箱内部压力P的合计最大值且小于用燃料泵7产生的燃料排出压力。
在这种结构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中,即使发生燃料箱1内部的燃料15的落差压力H与燃料箱1内部的压力P,由于防止燃料流出阀21的阀25靠由螺旋弹簧28压向密封面26的力来阻断燃料的流出,故在为车体保养等而从输送管10的接头14拆卸车体侧配管16时,燃料不会从输送管10流出,从而可防止因燃料流出带来的操作性恶化。
另外,当在将输送管10组装在车体侧配管后驱动燃料泵7时,由于靠用燃料泵7产生的燃料排出压力来使防止燃料流出阀21的阀25自动开阀,故可防止因输送管10内的压力异常上升导致燃料泵7的故障。
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中,通过将防止燃料流出阀21安装在燃料泵7的排出口7a与车体侧配管16之间的输送管10中间,以防止燃料流出,但在本实施例2中,将防止燃料流出阀设置在安装于燃料箱1内部的燃料过滤器的燃料出口内部而进行同样的动作。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燃料过滤器与防止燃料流出阀的剖视图。在图中,1~16、21、24~28符号与上述实施例1的说明相同。30是燃料过滤器,为过滤由燃料泵7供给的燃料而安装在燃料箱1内部的燃料泵7的排出口7a与车体侧配管16之间的输送管10中间。31是燃料过滤器30的燃料入口,32是燃料出口。34是过滤纸,过滤在燃料入口31与燃料出口32之间流动的燃料的垃圾。35是防止燃料流出阀,设在燃料出口32与过滤纸34之间,并与过滤纸34侧的密封面26抵接地装入有阀25的密封面,由阀支架27支承在流道内。为将阀25压向密封面26的方向在阀25与阀支架27之间装入有螺旋弹簧28。将由螺旋弹簧28引起的阀25的开阀压力设定成大于燃料箱1内部的燃料15的落差压力H与燃料箱内部压力P的合计最大值且小于用燃料泵7产生的燃料排出压力。
因此,与上述实施例1的说明相同,在为车体保养等而从输送管10的接头14拆卸车体侧配管16时,燃料不会从输送管10流出,从而可防止在将输送管10组装在车体侧配管后、因驱动燃料泵7时输送管10内的压力异常上升导致燃料泵7的故障。
另外,在该实施例2中,由于用燃料过滤器30内部的过滤纸34进行过滤后的清洁的燃料流入防止燃料流出阀35,故可改善因燃料泵7内部产生的粉末嵌入阀25与密封面26之间而使密封性能降低的问题。
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1中,通过将防止燃料流出阀21安装在位于燃料泵7的排出口7a与车体侧配管16之间的输送管10中间,以防止燃料流出,但在本实施例3中,将防止燃料流出阀设置在燃料泵的排出口部而进行同样的动作。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放置防止燃料流出阀的燃料泵的排出口部的剖视图。图中,1~16、25~28符号与上述实施例1的说明相同。40是防止燃料流出阀,安装在燃料泵7的排出口7a内部。与设在燃料泵7一侧的密封面26抵接地装入的阀25的密封面,由阀支架27支承在流道内。为将阀25压向密封面26的方向在阀25与阀支架27之间装入有螺旋弹簧28。将由螺旋弹簧28引起的阀25的开阀压力设定成大于燃料箱1内部的燃料15落差压力H与燃料箱内部压力P的合计最大值且小于用燃料泵7产生的燃料排出压力。因此,防止车体保养时的燃料流出、防止因输送管10内的压力上升导致燃料泵7的故障与上述说明是相同的。
在该实施例3中,防止燃料流出阀40的外壳零部件可兼作燃料泵7的排出口7a的外壳零部件。另外,不必如表示实施例1的图1所示为设置防止燃料流出阀21而将输送管10做成2段,不需要相应连接的橡胶软管24。这样,在该实施例3中,除了上述实施例1揭示的效果外,还可大幅度地减少结构零部件个数。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燃料供给装置,设有内箱形式的燃料泵(7),且被安装在从燃料箱(1)底面的开口的所述燃料箱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料泵的排出口(7a)与朝向发动机的车体侧配管(16)之间安装的防止燃料流出阀(21、35);将来自所述燃料泵一侧的所述防止燃料流出阀的开阀压力设定成大于所述燃料箱内部的燃料落差压力与所述燃料箱内部压力的合计最大值且小于所述燃料泵产生的燃料排出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燃料泵(7)的排出口(7a)下游的燃料箱内设置的燃料过滤器(30);在所述燃料过滤器的燃料出口部设置防止燃料流出阀(35)。
3.一种车用燃料供给装置,设有内箱形式的燃料泵(7),且被安装在从燃料箱(1)底面的开口的所述燃料箱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料泵(7)的排出口(7a)内部安装的防止燃料流出阀(40);将来自所述燃料泵一侧的所述防止燃料流出阀的开阀压力设定成大于所述燃料箱内部的燃料落差压力与所述燃料箱内部压力的合计最大值且小于所述燃料泵产生的燃料排出压力。
全文摘要
一种车用燃料供给装置,设有内箱形式的燃料泵,且被安装在从燃料箱底面的开口的所述燃料箱内,在燃料泵的排出口与朝向发动机的车体侧配管之间安装防止燃料流出阀,将开阀压力设定成大于燃料落差压力与所述燃料箱内部压力的合计最大值而小于燃料泵的排出压力。该装置在车体保养时从车体侧配管拆卸输送管过程中,燃料不会因虹吸现象而流出、洒落,可防止再次安装输送管后泵动作时因输送管内压力异常上升导致的泵故障。
文档编号B60K15/01GK1222640SQ9711611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1日
发明者吉冈浩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