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397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0002]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使质量体一体地支承在衬垫内从而构成了动态减震器的车辆用座椅。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具备被注入型袋内并被发泡成形的弹性树脂材料、和相对于所述型袋而被固定配置的重物,从而构成了动态减震器的头枕。在这些在先技术中,由于振动通过动态减震器而被衰减,因此能够提高NV性能(噪音和振动性能)。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61489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94246公报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但是,在这些在先技术中,关于减轻后面碰撞时(以下称作“后方碰撞时”)对乘员的颈部的负载这一点并未进行公开,因而在这一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9]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确保NV性能的同时减轻后方碰撞时对乘员的颈部的负载的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
[0010]用于解决本课题的方法
[0011]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枕具有:头枕衬垫,其被配置于头枕表皮的内侧,并能够弹性变形;第一质量体,其被支承于所述头枕衬垫上;第二质量体,其被支承于所述头枕衬垫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质量体而分离配置。
[0012]根据上述结构,在车辆用座椅的头枕表皮的内侧,在能够弹性变形的头枕衬垫上支承有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即,构成了具备头枕衬垫、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的动态减震器。因此,为了使动态减震器在欲抑制的座椅振动的频带中发挥作用,通过对动态减震器的频率特性进行设定,从而抑制了座椅振动。
[0013]此外,由于配置有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这两个质量体,因而能够减小每个质量体的质量。由此,在后方碰撞时,通过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的各自惯性力的降低,从而分别抑制了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振幅。由此,减轻了由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的朝向座椅前后方向的振动所引起的对乘员的颈部的负载。
[0014]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所述第一质量体以及所述第二质量体以相对于头枕中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线而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分离的方式被并列配置。
[0015]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以相对于头枕中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线而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分离的方式被并列配置,因此当在后方碰撞时乘员的头部被头枕推送而朝向第一质量体与第二质量体之间进行位移时,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能够在相互背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
[0016]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所述头枕被设定为,从头枕的重心起到所述第一质量体的重心为止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质量体的质量之积、和从头枕的重心起到所述第二质量体的重心为止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质量体的质量之积相等。
[0017]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良好地保持头枕的左右的平衡。
[0018]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分别被支承于所述头枕衬垫上的所述第一质量体以及所述第二质量体的各自的共振频率不同。
[0019]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分别被支承于头枕衬垫上的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各自的共振频率不同,因此能够使可抑制的座椅振动的频带扩大。
[0020]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为,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所述头枕衬垫具备:对所述第一质量体以及所述第二质量体进行支承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缓冲材料、和与所述第一缓冲材料相比弹性系数较高的第二缓冲材料。
[0021]根据上述结构,头枕衬垫的第一缓冲材料能够弹性变形,在该第一缓冲材料上支承有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S卩,构成了具备第一缓冲材料、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的动态减震器,且通过该动态减震器能够抑制座椅振动。
[0022]此外,头枕衬垫的第二缓冲材料与第一缓冲材料相比弹性系数被设定得较高。因此,在后方碰撞时,通过第二缓冲材料能够提高头枕对乘员的头部的支承刚性并且还能够抑制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各自的振幅。而且,通过后者从而减轻了由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各自朝向座椅前后方向的振动所引起的、对于乘员的颈部的负载。
[0023]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为,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所述第一缓冲材料具备:从座椅正面观察时被设定于与所述第一质量体重叠的位置处的第一重叠部、和从座椅正面观察时被设定于与所述第二质量体重叠的位置处的第二重叠部,所述第二缓冲材料具备:从座椅正面观察时被设定于与所述第一质量体以及所述第一重叠部重叠的位置处的第三重叠部、和从座椅正面观察时被设定于与所述第二质量体以及所述第二重叠部重叠的位置处的第四重叠部。
[0024]根据上述结构,在通常的座椅振动时头枕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第一质量体在使第一重叠部弹性变形的同时进行位移,第二质量体在使第二重叠部弹性变形的同时进行位移。由此,振动被衰减。另一方面,在第一质量体以通常的座椅振动时的振幅以上的振幅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第三重叠部对第一质量体的振动进行抑制。此外,在第二质量体以通常的座椅振动时的振幅以上的振幅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第四重叠部对第二质量体的振动进行抑制。由此,在后方碰撞时,由于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各自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振幅被有效地抑制,因此有效地减轻了由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各自的朝向座椅前后方向的振动所引起的、对乘员的颈部的负载。
[0025]本发明的第七方式为,在第五方式或第六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所述第一缓冲材料覆盖所述第一质量体的外周边缘的整周,并且覆盖所述第二质量体的外周边缘的整周。
[0026]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一缓冲材料覆盖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各自的外周边缘的整周,因此例如与通过第一缓冲材料和第二缓冲材料来覆盖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的结构相比,动态减震器的频率特性的设定变得较为容易。即,为了使动态减震器在欲抑制的座椅振动的频带中发挥作用,通过对第一质量体以及第二质量体各自的质量、第一缓冲材料的刚性、体积、形状等进行调节来对动态减震器的频率特性进行设定,从而抑制了座椅振动。
[0027]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坐垫,其供乘员落座;座椅靠背,其被支承于所述坐垫的后端部上;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枕,其被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部处,并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
[0028]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车辆用座椅中获得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枕的作用。
[0029]发明效果
[0030]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在确保NV性能的同时,减轻后方碰撞时对乘员的颈部的负载的优良效果。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头枕的座椅正面观察时的剖视图(在头枕的上部且树脂罩的前面位置处进行切断,在头枕的下部且头枕支柱的脚部的前面位置处进行切断的图)。
[0032]图2为沿着图1的2-2线的剖视图。
[0033]图3为沿着图1的3-3线的剖视图。
[0034]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头枕的振动等级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35]图5为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最大振动倍率与主要振动系统的弹簧系数变动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第一实施方式)
[0037]使用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这些图中适当标记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标记W表示车辆宽度方向。此外,在图中,车辆前后方向与座椅前后方向为相同的方向,车辆上下方向与座椅上下方向为相同的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与座椅宽度方向为相同的方向。
[0038]在图1中通过座椅正面观察的剖视图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头枕进行了图示,而在图2中图示了沿着图1的2 — 2线的剖视图。这些图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0具有被搭载于汽车上且供乘员落座的未图示的坐垫。在所述坐垫的后端部上以能够倾倒的方式支承有座椅靠背12。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仅用双点划线来表示座椅靠背12的上端部。在座椅靠背12的上端部上配置有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的头枕14。
[0039]头枕14以包括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的枕状的头枕主体16、和从该头枕主体16的下面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出的头枕支柱18的方式而构成。
[0040]头枕支柱18为使金属制造的管道成为倒U字形状的部件,并具备左右一对的脚部18Ao左右一对的脚部18A通过被插入座椅靠背12的未图不的头枕支撑件中从而被座椅靠背12所支承。由此,使头枕14被支承在座椅靠背12上。脚部18A朝向座椅高度方向进行延伸,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