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电力控制装置的冷却系统及异常诊断方法_3

文档序号:8435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行对水温传感器32的异常诊断处理时,从车速传感器35向E⑶15输入车速S (步骤S1-1)。进一步,E⑶15设定与此时的车辆C的行驶模式对应的基准速度Smin以及基准时间Dmin (步骤S1-2)。基准速度Smin以及基准时间Dmin分别被设定为,在对应的行驶模式中,发动机I的吸入空气量成为大于等于预定吸入空气量、即大于等于基准吸入空气量的值。
[0049]行驶模式、或者该行驶模式被选择的时机根据车型而不同。由于在例如仅使电动发电机2驱动的行驶模式中,发动机I停止而无法确保基准吸入空气量,所以例如基准速度Smin被设定为发动机I启动时无法达到的高速度(例如,时速200km)。另外,在上述的并联行驶模式、仅由发动机I驱动的行驶模式、再生模式中,选择了这些模式时确保基准吸入空气量所需的车速和行驶持续时间通过实验来求出,并且该求出的车速和行驶持续时间作为基准速度Smin以及基准时间Dmin而被存储在E⑶15的存储部中。
[0050]然后,E⑶15对被输入的车速S是否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进行判断(步骤S1-3)。在判断为车速S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时(在步骤S1-3中为“是”),E⑶15开始计测车速S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的状态所持续的时间作为行驶持续时间D (步骤S1-4)。进一步,ECU15对计测的行驶持续时间D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基准时间Dmin进行判断(步骤 S1-5)。
[0051]在判断为行驶持续时间D小于基准时间Dmin时(在步骤S1-5中为“否”),E⑶15返回到步骤S1-3,并对车速S是否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进行判断。然后,在车速S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的状态持续着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为“是”),E⑶15进入步骤S1-4,对行驶持续时间D进行更新。因此,只要车速S不低于基准速度Smin,该状态所持续的行驶持续时间D就会被更新。
[0052]然后,在行驶持续时间D大于等于基准时间Dmin时(在步骤S1-5中为“是”),被输入吸气温度传感器36检测出的吸气温度Tint (步骤S1-6),并将吸气温度Tint作为环境温度来使用。也就是说,在车速S刚达到基准速度Smin之后,从发动机I的燃烧室放出来的热的一部分有可能没有被吸气吸收,有不少被积存在吸气通道50内。由于如果行驶持续时间D达到基准时间Dmin的话,吸气通道50内所积存的热就基本上被吸气吸收,所以吸气温度Tint与实际的环境温度大致相同。另外,作为对吸入空气量被确保为大于等于基准量的状态进行判断的方法,也可以考虑通过从空气流量计等取得的吸入空气量来进行判断的方法,但从空气流量计等取得的吸入空气量需要根据吸气温度Tint进行补正,所以不是优选的。
[0053]E⑶15被输入吸气温度Tint的话,就对吸气温度Tint是否大于等于水温传感器32的下限温度Tmin进行判断(步骤S1-7)。下限温度Tmin为水温传感器32被维持在高精度状态的温度区域中最低的温度。如图4所示,在冷却介质温度关系图中,下限温度Tmin与电压上限值Vmax对应,下限温度Tmin例如为“零下25度”。
[0054]在步骤S1-7中,在判断为吸气温度Tint大于等于下限温度Tmin时(在步骤S1-7中为“是”),E⑶15进行判断水温传感器32有无断线的判断处理(步骤S1-8)。例如,E⑶15对水温传感器32输出的电压值V是否大于等于电压上限值Vmax进行判断。在电压值V大于等于电压上限值Vmax时,E⑶15判断为水温传感器32发生了断线,并将表示断线的代码输出至其他的E⑶等。在电压值V小于电压上限值Vmax时,E⑶15判断为没有发生断线。在对有无断线进行判断后,进入步骤S1-9。
[0055]另一方面,由于在步骤S1-7中,在判断为吸气温度Tint小于下限温度Tmin时(在步骤S1-7中为“否”),外部空气处于低温区,很难从水温传感器32的电压值来判断水温传感器32有无断线,所以E⑶15不进行判断处理(步骤S1-10),进入步骤S1-9。
[0056]在步骤S1-9中,对是否结束诊断进行判断。例如,ECU15对是否从点火开关输入了断开信号进行判断。在输入了断开信号时,结束诊断(在步骤S1-9中为“是”)。在判断为不结束诊断时,E⑶15返回到步骤Sl-1并重复上述的处理。也就是说,只要车速S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E⑶15就继续更新行驶持续时间D,并对吸气温度Tint与下限温度Tmin进行比较。
[0057]另一方面,在步骤S1-3中,在判断为车速S小于行驶基准速度Smin时(在步骤S1-3中为“否”),由于吸入空气量不足,所以很可能无法通过吸入空气将从发动机I的燃烧室放出来的热完全从吸气温度传感器36周边排出,从而难以对外部空气自身的温度进行检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判断水温传感器32有无断线的判断处理(步骤S1-10)。所以,能够防止尽管环境温度处于低温区却判断为未处于低温区的情况。其结果,能够抑制在实际上水温传感器32未发生断线时却错误地判断为已发生断线的情况。
[0058]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基于第I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所列举的优点。
[0059](I) E⑶15使用由吸气温度传感器36检测出的吸气温度Tint对外部空气是否处于低温区进行判断。因此,无须另外设置异常诊断用的环境温度传感器,也能够有效利用吸气温度传感器36来检测环境温度。另外,吸气温度传感器36的输出值只有在排除了来自于发动机I的热所带来的影响、且能够确保可使吸气温度与环境温度大致相同的基准吸入空气量时才被使用。因而,由于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环境温度,所以能够抑制对冷却装置的异常判断错误。
[0060](2)关于伴随温度下降而增大的水温传感器32,在环境温度未处于低温区、并且水温传感器32的输出值大于等于Vmax时,E⑶15判断为水温传感器32发生了断线。另外,E⑶15在吸气温度Tint小于下限温度Tmin的低温区不判断有无断线。所以,能够抑制尽管没有发生断线却只根据低温区下的传感器输出值错误地判断为发生了断线的情况。另外,通过使用在确保了基准吸入空气量的基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的吸气温度Tint,可防止在实际的外部空气处于低温区时错误地判断为未处于低温区的情况。其结果,可抑制尽管没有发生断线却错误地判断为发生了短线的情况。
[0061](3)由于在车速S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基准速度Smin的状态被持续了大于等于基准时间Dmin时,吸入空气量被充分确保,使得发动机的吸气通道50内所积存的热基本上被吸气吸收,所以由吸气温度传感器36检测的吸气温度Tint与实际的环境温度大致相同。另外,由于基准速度Smin以及基准时间Dmin基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模式来设定,所以能够适当地判断各个行驶模式下确保了基准吸入空气量,并将吸气温度Tint作为环境温度来使用。
[0062](第2实施方式)
[0063]参照图6,对车载用电力控制装置的冷却系统以及其异常诊断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另外,由于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只是对第I实施方式的诊断方法进行了更改,所以对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64]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电池模块12有无异常冷却进行诊断。如图6所示,异常冷却诊断处理开始时,从车速传感器35向E⑶15输入车速S (步骤Sl-1),E⑶15对与此时的车辆C的行驶模式对应的基准速度Smin以及基准时间Dmin进行设定(步骤S1-2)。进一步,ECU15对被输入的车速S是否大于等于表示行驶中的基准速度Smin进行判断(步骤S1-3)。
[0065]在判断为车速S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时(在步骤S1-3中为“是”),E⑶15开始计测车速S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的状态所持续的时间作为行驶持续时间D (步骤S1-4)。
[0066]进一步,ECU15对计测到的行驶持续时间D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基准时间Dmin进行判断(步骤S1-5)。在判断为行驶持续时间D小于基准时间Dmin时(在步骤S1-5中为“否”),E⑶15返回到步骤S1-3,对车速S是否大于等于基准速度Smin进行判断。
[0067]在行驶持续时间D大于等于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