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94938阅读:来源:国知局
9的下端面相接触,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弹性卡片8设置在齿形卡爪7的上方,弹性卡片8为两个,采用了向下倾斜的弹片结构,且弹性卡片8的设置方向与齿形卡爪7相同,当齿形卡爪7在穿过固定孔9的过程中,弹性卡片8与固定孔9相接触,并利用弹性作用逐渐压紧,弹性卡片8与齿形卡爪7相配合,可以将固定部4牢靠的固定在固定支架3上,有效的提高了卡扣本体I的安装强度和使用寿命。
[0043]另外,从图3中可以看出,齿形卡爪7面向连接部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第一限位块10与固定支架3的端面相配合限位。第一限位块10设置在齿形卡爪7的前端,其与齿形卡爪7相配合形成一个十字型结构,同样在固定支架3上的固定孔9也与齿形卡爪7和第一限位块10相配合设置成十字形孔,在将齿形卡爪7与固定支架3相配合安装时,第一限位块10可以对卡扣本体I起到安装导向作用,并且对卡扣本体I在安装到固定支架3上起到限位作用,有效保证了卡扣本体I在车内安装时的方向定位,增加车辆的装配便利性。
[0044]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固定部4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滑块11,固定部4的顶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孔12和第一凹槽13 ;同时,插接件2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滑槽14,插接件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5 ;滑槽14和滑块11相配合插接,第二限位块15与限位孔12相配合限位。插接件2与卡扣本体I之间可以使用螺栓连接或者铆接等本领域常用连接方式,在本发明中优选滑块11与滑槽14相配合的插接结构,可以使得插接件2能够快速方便的安装至卡扣本体I上。另外从图3中可以看出,限位孔12设置在固定部4的顶端面中部,从图6中可以看出,第二限位块15设置在插接件2的下端面中部,当滑块11与滑槽14相配合进行插接时,第二限位块15利用弹性作用在通过限位孔12时弹出,使得插接件2与卡扣本体I上的固定部4紧密配合在一起,另外在第二限位块15与限位孔12相配合面上设置了一个导向斜面,利用这个导向斜面,有利于插接件2在拆卸时可以快速的拔出。固定部4上设置的第一凹槽13不仅能够起到减少卡扣本体I整体重量的作用,而且在插装插接件2时,还便于装配人员扶持,增加插接件2的使用便利性
[0045]如图3和图5所示,连接部5的顶端面上沿卡扣本体I轴线设置有第二凹槽16,在第二凹槽16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7。第二凹槽16主要用于线束的穿过与放置,当线束连接到插接件2上时,第二凹槽16可以对放置在内的线束起到保护作用;而设置在第二凹槽16两侧的第一加强筋17可以对连接部5的整体强度进行加强,使得卡扣本体I在保护线束的同时,可以有效的抵抗由车辆振动所带来的应力影响,增加卡扣本体I和线束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0046]如图3和图4所示,卡接部6包括上卡板18和下卡板19,上卡板18的一侧与下卡板19转动连接,另一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块20 ;下卡板19与第三限位块2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卡槽21,第三限位块20穿过卡槽21,且与卡槽21的下端面相配合限位。上卡板18与下卡板19之间通过转动轴或者是塑料弹性连接等方式转动连接,与上卡板18与下卡板19转动连接端相对的一侧上卡板18上设置了第三限位块20,第三限位块20可以采用固定斜面结构或弹性斜面结构,在本发明中优选弹性斜面结构,同时在下卡板19上设置了一个卡槽21,上卡板18与卡槽21相对应的一侧设置为便于插入到卡槽21内的结构,当上卡板18插入到卡槽21内时,第三限位块20在穿过卡槽21后弹出,并与卡槽21的下端面形成配合关系进行限位。另外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下卡板19的卡槽21下端设置了一个便于上卡板18通过的斜面,利用斜面可以更加容易的对上卡板18与下卡板19进行安装和拆卸。
[0047]如图3和图4所示,上卡板18设置有面向下卡板19的第三凹槽22,下卡板19上设置有与第三凹槽22相对的第四凹槽23 ;第三凹槽22内部设置有垂直于卡扣本体I轴线的第一限位板24,第一限位板24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25 ;第四凹槽内23内部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板24相对的第二限位板26 ;第二限位板26上设置有第二开口 27槽;第一开口槽25和第二开口槽27相配合形成一个环状限位空间。从图4中可以看出,第四凹槽23与第二凹槽16连接在一起,线束可以从第四凹槽23穿过后放置在第二凹槽16内,而第三凹槽22在上卡板18与下卡板19合并后与第四凹槽23形成一个环状空间,以此来保护线束不受车辆振动应力的影响。在第三凹槽22内的中段设置了垂直与第三凹槽22轴线的第一限位板24,在第四凹槽23内的中段与第一限位板24相对应设置了第二限位板26,第一限位板24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25,第二限位板26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槽27,当上卡板18与下卡板19合并在一起时,第一开口槽25与第二开口槽27相配合形成一个环状限位空间,线束在环状限位空间内被卡住,使得线束不会因为车辆的振动应力而晃动,从而提高线束与插接件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增加线束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0048]另外,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连接部5和下卡板19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8。第二加强筋28从连接部5 —直延伸至下卡板19,不仅可以增强连接部5和下卡板19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还可以将车辆的振动应力分散至整个卡扣本体I上,有效提高卡扣本体I的使用寿命。
[0049]以上依据图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者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扣本体、插接件和固定支架; 所述卡扣本体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与所述插接件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前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端的反向端与所述卡接部相连接; 所述插接件面向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线束; 所述固定支架与车身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下端设置有齿形卡爪和弹性卡片;所述齿形卡爪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上的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卡片与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面相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卡爪面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固定支架的端面相配合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部的顶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孔和第一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插接件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相配合插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面上沿所述卡扣本体轴线设置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上卡板和下卡板,所述上卡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卡板转动连接,另一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下卡板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三限位块穿过所述卡槽,且与所述卡槽下端面相配合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板设置有面向所述下卡板的第三凹槽,所述下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的第四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内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卡扣本体轴线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四凹槽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相配合形成一个环状限位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下卡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包括:卡扣本体、插接件和固定支架;卡扣本体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固定部的底端与固定支架相连接,固定部的顶端与插接件相连接,固定部的前端与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与固定部相连接端的反向端与卡接部相连接;插接件面向卡接部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线束;固定支架与车身相连接。本发明的线束卡扣结构,通过卡扣本体上的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的配合,不仅可以将线束限位和固定,避免线束受车辆振动应力的影响发生断裂,有效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固定部与插接件之间的固定结构,使得插接件与线束之间形成稳定的固定关系,从而有效增加传感器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IPC分类】B60R16-02
【公开号】CN104816690
【申请号】CN201510254038
【发明人】高建光, 张超, 叶飞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