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99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装置,应用于铁路货车上的制动拉杆,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铁路货车上,且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的横向轴线相平行;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活动连接,使所述滑动组件的上端沿着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进行滑动;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滑动组件的下端活动连接,使所述滑动组件在沿着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连接组件、拉杆进行滑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拉杆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且此过程中拉杆受到的阻力最小,手制动拉力最大,能够实现车辆及时刹车,具有制动效率高、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防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铁路货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铁路货车的快速发展、传统分散式制动系统由于制动效率低,逐步被效率高的集成式制动系统取代,然而,基于转向架结构的限制,集成式制动系统中手制动拉杆点距离铁路货车车轴的垂向高度不大,如果拉杆的倾斜角度过大,势必造成手制动拉力减少,使得手制动拉力不足,车辆刹不住车,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脱装置,该装置使得拉杆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且此过程中拉杆受到的阻力最小,手制动拉力最大,能够实现车辆及时刹车,具有制动效率高、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装置,应用于铁路货车上的制动拉杆,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铁路货车上,且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的横向轴线相平行;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活动连接,使所述滑动组件的上端沿着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进行滑动;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滑动组件的下端活动连接,使所述滑动组件在沿着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拉杆进行滑动。
[0005]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安装在所述铁路货车上,且所述第一支座位于所述拉杆的上方;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安装在所述铁路货车上,且所述第二支座位于所述拉杆的上方;以及圆钢,所述圆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圆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圆钢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400)的横向轴线相平行。
[0006]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 U型环,所述第一 U型环的开口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 U型环的开口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圆钢的外径,所述第一 U型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活动连接;以及第一圆销部件,所述第一圆销部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 U型环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圆销部件的中部区域与所述第一U型环的内环区域作为滑动轨道,使所述圆钢穿过所述第一 U型环的内环区域并在所述滑动轨道中进行滑动。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圆销部件包括:第一垫圈;第一开口销;以及第一圆销,其中,所述第一圆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一开口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销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和/或所述圆钢的横向轴线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圆销的中部区域与所述第一 U型环的内环区域作为滑动轨道,使所述圆钢穿过所述第一U型环的内环区域并在所述滑动轨道中进行滑动。
[0008]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链环,所述链环的上端与所述第一 U型环中背向所述第一 U型环开口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 U型环,所述第二 U型环的开口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 U型环的开口另一侧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 U型环中背向所述第二 U型环开口的一端与所述链环的下端活动连接,使所述第一 U型环通过所述链环带动所述第二 U型环进行同步运动;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连接块的下端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宽度小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之间的距离,使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被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之间;以及第二圆销部件,所述第二圆销部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 U型环活动连接,使所述第一 U型环在沿着所述圆钢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所述链环、所述第二 U型环、所述第二圆销部件、所述连接块及所述拉杆进行滑动。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圆销部件包括:第二垫圈;第二开口销;以及第二圆销,其中,所述第二圆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垫圈与所述第二开口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圆销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和/或所述圆钢的横向轴线相垂直。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支座至少包括一个角钢,其中,所述第一支座中的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铁路货车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所述圆钢的一端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支座至少包括一个角钢,其中,所述第二支座中的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铁路货车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所述圆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支座中角钢的数量是两个,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其中,所述第一角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角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铁路货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所述圆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角钢与所述第二角钢相互垂直;和/或,所述第二支座中角钢的数量是两个,包括:第三角钢、第四角钢,其中,所述第三角钢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角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铁路货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所述圆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角钢与所述第四角钢相互垂直。
[0012]可选的,所述链环的数量至少是两个。
[0013]可选的,所述圆钢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或者螺纹连接;和/或,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拉杆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或者螺纹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脱装置,通过将支撑组件安装在铁路货车上,且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与拉杆的横向轴线相平行,使得支撑组件、拉杆二者均处于水平位上,滑动组件的上端与支撑组件活动连接,使得滑动组件的上端沿着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进行滑动,以及连接组件的下端与拉杆固定连接,且连接组件的上端与滑动组件的下端活动连接,实现了当拉杆需要移动作业时,通过设置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与拉杆的横向轴线相平行,使得滑动组件在沿着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连接组件、拉杆也随着横向轴线方向上进行移动,即保证拉杆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此时拉杆受到的阻力最小,手制动拉力最大,克服现有技术中因拉杆的倾斜角度过大而造成的手制动拉力减少,继而手制动拉力不足、车辆刹不住车而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以及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图;以及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以及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 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 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 ;只包括B不包括A ;包括A与B。
[0021]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装置,应用于铁路货车上的制动拉杆(制动拉杆400安装在铁路货车上),该装置使得拉杆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且此过程中拉杆受到的阻力最小,手制动拉力最大,能够实现车辆及时刹车,具有制动效率高、安全性能高的特点;该装置中所包括的组件具体如下:支撑组件100、滑动组件200、连接组件 300。
[0022]具体来说,支撑组件100安装在铁路货车上,且支撑组件100的横向轴线与拉杆400的横向轴线相平行,使得支撑组件100、拉杆400 二者均处于水平位上,滑动组件200的上端与支撑组件100活动连接,使得滑动组件200的上端沿着支撑组件100的横向轴线进行滑动,以及连接组件300的下端与拉杆400固定连接,且连接组件300的上端与滑动组件200的下端活动连接,实际作业过程中,当拉杆400需要移动作业时,通过设置支撑组件100的横向轴线与拉杆400的横向轴线相平行,使得滑动组件200在沿着支撑组件100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连接组件300、拉杆400也随着横向轴线方向上进行移动,即保证拉杆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此时拉杆受到的阻力最小,手制动拉力最大,克服现有技术中因拉杆400的倾斜角度过大而造成的手制动拉力减少,继而手制动拉力不足、车辆刹不住车而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缺陷。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00至少包括: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及圆钢130 ;其中,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均安装在铁路货车上,且为便于通过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悬吊拉杆400,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均位于拉杆的上方;圆钢130的一端与第一支座110固定连接,圆钢130的另一端与第二支座120固定连接,且圆钢130的横向轴线与拉杆400的横向轴线相平行,用于保证拉杆400在顺沿圆钢130的横向轴线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110至少包括一个角钢,所述第二支座120至少包括一个角钢,其中,第一支座110中的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一个固定面与铁路货车固定连接,第二支座120中的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另一个固定面与铁路货车固定连接,实现依次通过两个固定面将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固定在铁路货车上,第一支座110中的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圆钢13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座120中的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圆钢1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实现依次通过两个连接面将圆钢130固定在铁路货车上。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圆钢130与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或者螺纹连接,铁路货车与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或者螺纹连接,其中,当为了实现圆钢130、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之间更替、维修方便时,则圆钢130、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及铁路货车之间可选择螺纹连接,使得连接件之间实现可拆卸,当为了实现圆钢130、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之间连接更加紧固,以防止连接件之间出现松动不稳固的现象,则圆钢130、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20及铁路货车之间可选择焊接,实际作业过程中可合理选择连接方式,以满足作业需求,具有操作灵活的特点;同时,为充分利用本防脱装置中的支撑组件100,以便于进一步满足铁路火车内部空间合理分布,达到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的目的,优选的,第一支座110中角钢、第二支座120中角钢的数量均可以是两个,其中,第一支座110包括:第一角钢111、第二角钢112,第一角钢111的一端与第二角钢1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角钢111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铁路货车固定连接,第一角钢111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圆钢130固定连接,且第一角钢111与第二角钢112相互垂直;相同的,第一支座120包括:第三角钢121、第四角钢122,其中,第三角钢121的一端与第四角钢1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角钢121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铁路货车固定连接,第三角钢121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圆钢130固定连接,且第三角钢121与第四角钢122相互垂直,此种连接方式中,第一角钢111、第三角钢121可作为连接角钢与铁路货车、圆钢130连接对圆钢130进行支撑固定,第二角钢112、第四角钢122可作为辅助角钢安装在铁路货车上,用于支撑其他作业部件,使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满足铁路火车内部空间合理分布,达到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的目的。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组件200至少包括:第一 U型环210,第一圆销部件220 ;其中,第一 U型环210的开口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 U型环的开口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大于圆钢130的外径,第一 U型环210与连接组件300的上端活动连接;第一圆销部件22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 U型环210活动连接;实际作业过程中,第一圆销部件220的中部区域与第一 U型环210的内环区域可以作为滑动轨道,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大于圆钢130的外径,可将圆钢130置于第一 U型环210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实现圆钢130穿过第一 U型环210的内环区域并在滑动轨道中进行滑动;优选的,第一圆销部件200至少包括:第一垫圈221、第一开口销222及第一圆销223,其中,第一圆销223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垫圈与第一开口销222活动连接,第一圆销222的横向轴线与拉杆400和/或圆钢130的横向轴线相垂直,且第一圆销222的中部区域与第一 U型环210的内环区域作为滑动轨道,使圆钢130穿过第一 U型环210的内环区域并在滑动轨道中进行滑动。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至少包括:链环310,第二 U型环320,连接块330及第二圆销部件340 ;其中,链环310的上端与第一 U型环210中背向第一 U型环210开口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 U型环320的开口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二 U型环320的开口另一侧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二 U型环320中背向第二 U型环320开口的一端与链环310的下端活动连接,使第一 U型环210通过链环310带动第二 U型环320进行同步运动;同时,连接块330的上端开设有第五通孔,且连接块330的下端与拉杆400固定连接,为便于将连接块330的上端置于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之间,连接块330的上端宽度小于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圆销部件340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五通孔、第四通孔将连接块330与第二 U型环320连接,实现第一 U型环210在沿着圆钢130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链环310、第二 U型环320、第二圆销部件340、连接块330及拉杆400进行滑动,保证拉杆400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受到的阻力最小,最终获得最大的手制动拉力,提高制动效率,优选的,第二圆销部件340至少包括:第二垫圈341,第二开口销342,以及第二圆销343,其中,第二圆销343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五通孔、第四通孔、第二垫圈与第二开口销342连接。
[002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根据拉杆400悬吊高度要求,合理控制链环310的个数(如选择2个链环310,或者3个链环310,或者4个链环310等),随着链环310个数的增加,拉杆400的悬吊高度随机可控,以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脱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2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组件100的横向轴线与拉杆400的横向轴线相平行,使得滑动组件200在沿着支撑组件100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连接组件300、拉杆400也随着横向轴线方向上进行移动,即保证拉杆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实现拉杆受到的阻力最小,获得最大的手制动拉力,提尚制动效率;
[0030]2、本实用新型中为充分利用支撑组件100,将第一角钢111、第三角钢121作为连接角钢与铁路货车、圆钢130连接对圆钢130进行支撑固定,第二角钢112、第四角钢122作为辅助角钢安装在铁路货车上,用于支撑其他作业部件,使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满足铁路火车内部空间合理分布,达到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的目的。
[0031]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脱装置,应用于铁路货车上的制动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铁路货车上,且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的横向轴线相平行;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活动连接,使所述滑动组件的上端沿着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进行滑动;以及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滑动组件的下端活动连接,使所述滑动组件在沿着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拉杆进行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安装在所述铁路货车上,且所述第一支座位于所述拉杆的上方; 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安装在所述铁路货车上,且所述第二支座位于所述拉杆的上方;以及 圆钢,所述圆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圆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圆钢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400)的横向轴线相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第一 U型环,所述第一 U型环的开口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 U型环的开口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圆钢的外径,所述第一 U型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活动连接;以及 第一圆销部件,所述第一圆销部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U型环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圆销部件的中部区域与所述第一U型环的内环区域作为滑动轨道,使所述圆钢穿过所述第一 U型环的内环区域并在所述滑动轨道中进行滑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销部件包括: 第一垫圈; 第一开口销;以及 第一圆销,其中,所述第一圆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一开口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销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和/或所述圆钢的横向轴线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圆销的中部区域与所述第一U型环的内环区域作为滑动轨道,使所述圆钢穿过所述第一 U型环的内环区域并在所述滑动轨道中进行滑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链环,所述链环的上端与所述第一 U型环中背向所述第一 U型环开口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 U型环,所述第二 U型环的开口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 U型环的开口另一侧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 U型环中背向所述第二 U型环开口的一端与所述链环的下端活动连接,使所述第一 U型环通过所述链环带动所述第二 U型环进行同步运动;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连接块的下端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宽度小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之间的距离,使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被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之间;以及 第二圆销部件,所述第二圆销部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 U型环活动连接,使所述第一 U型环在沿着所述圆钢的横向轴线滑动过程中,依次带动所述链环、所述第二 U型环、所述第二圆销部件、所述连接块及所述拉杆进行滑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销部件包括: 第二垫圈; 第二开口销;以及 第二圆销,其中,所述第二圆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垫圈与所述第二开口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圆销的横向轴线与所述拉杆和/或所述圆钢的横向轴线相垂直。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座至少包括一个角钢,其中,所述第一支座中的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铁路货车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所述圆钢的一端固定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支座至少包括一个角钢,其中,所述第二支座中的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铁路货车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所述圆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座中角钢的数量是两个,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其中,所述第一角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角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铁路货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所述圆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角钢与所述第二角钢相互垂直; 和/或, 所述第二支座中角钢的数量是两个,包括:第三角钢、第四角钢,其中,所述第三角钢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角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角钢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铁路货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连接面与所述圆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角钢与所述第四角钢相互垂直。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环的数量至少是两个。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或者螺纹连接; 和/或, 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拉杆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或者螺纹连接。
【文档编号】B61H13-34GK204279481SQ201420731708
【发明者】胡文涛, 刘翀原, 汤楚强 [申请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