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供风工装及车辆供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087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供风工装及车辆供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供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供风工装及车辆供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通铁路客车的风源接口可以与现有的供风接口及风管相匹配。但是,高速动车组车辆的风源接口与普通铁路客车的风源接口是不同的,所以现有的供风接口及风管均无法应用在动车组车辆上。为了在现有条件下完成高速动车组车辆的单车调试,尤其是制动风路供风调试,就需要拆卸高速动车组车辆上的风缸风堵,然后通过螺纹连接现有的供风接口及风管。但这种螺纹的连接方式非常容易漏风,而且多次拆卸容易造成风缸螺纹的损坏。一旦风缸螺纹损坏,就必须进行风缸的更换,造成成本的大幅提高。目前, 迫切需要一种适合高速动车组车辆、且成本低廉的供风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供风工装及车辆供风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已有外部供风接口无法与高速动车组车辆的风源接口相匹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供风工装,具有工装主体;工装主体具有接入部、连接部和凸台,所述接入部和连接部均具有通孔并且相导通组成供风通道;所述接入部位于工装主体的一端并能够接入车辆的风源接口并且与风源接口形成紧密配合;所述连接部位于工装主体的另一端并设有能与外部供风接口相配合的螺纹部;所述凸台设于连接部外表面上,具有朝向接入部的第一端面,且该第一端面在接入部接入风源接口时能止挡在风源接口的外端面。如上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所述工装主体外表面上还套设有固定件,且该固定件具有朝向所述接入部的第二端面,该第二端面上设有用于将工装主体固定在车辆上的连接孔。如上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所述固定件上的连接孔均勻分布在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面上。如上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所述连接部设置的螺纹部为内螺纹。如上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所述内螺纹的末端设置有能对所述外部供风接口的连接深度进行限位的挡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供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风源、空气滤清器、 风管、开关阀、以及如上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如上所述的车辆供风系统,所述车辆供风工装的工装主体外表面上还套设有固定件,且该固定件具有朝向所述接入部的第二端面,该第二端面上设有用于将工装主体固定在车辆上的连接孔;所述车辆供风系统还包括能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的卡紧件且所述卡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面与所述车辆之间,所述卡紧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至少一个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孔。如上所述的车辆供风系统,所述卡紧件具有开放端,所述卡紧件通过所述开放端跨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如上所述的车辆供风系统,所述卡紧件具有通孔,所述卡紧件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供风工装及车辆供风系统,通过工装主体的接入部接入动车组车辆的风源接口,工装主体的连接部与外部供风接口建立连接,有效避免了采用拆卸风缸风堵的方式给风缸带来的损害,而且也避免了采用拆卸风缸风堵的方式存在的漏风问题,拆卸简便、成本低廉、还能有效保证风路的密闭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工装的侧视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工装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工装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工装的侧视剖面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供风工装具有工装主体1,该工装主体1具有接入部11、连接部12和凸台13。接入部 11具有通孔C,连接部12具有通孔D,且接入部11的通孔C与连接部12的通孔D彼此相导通,从而组成供风通道。其中,接入部11位于工装主体1的一端并能够接入车辆的风源接口,并且与风源接口形成紧密配合,例如过盈配合。连接部12位于工装主体1的另一端并设有与外部供风接口相配合的具有螺纹部A。凸台13设置在连接部12的外表面上,且具有朝向接入部的第一端面B,并且该第一端面B在接入部11接入风源接口时能够止挡在风源接口的外端面。其中,接入部11与风源接口形成紧密配合,可以有效保证当连接部11接入到风源接口时,两者彼此之间的密闭性。凸台13的第一端面B在接入部11接入风源接口时止挡在风源接口的外端面,可以有效保证工装主体1与风源接口的外端面或者风源接口附近的车体紧密贴合,进一步保证工装主体1与风源接口之间的密闭性。连接部12设有螺纹部A, 可以使得外部供风接口的螺纹可以通过工装主体1上的螺纹部A与工装主体1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中所示的连接部12仅给出了内螺纹,并不用以限制对连接部12设置的螺纹部,连接部12的螺纹部还可以为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可以但不限于同时在连接部12上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螺纹部A优选是内螺纹。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工装的侧视剖面图,如图2所示,连接部12的螺纹部A的末端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块X,该挡块X用于对外部供风接口的连接深度进行限位。优选的,挡块X的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勻分布连接部12的通孔D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实际生产加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是凸台13与连接部12成为一体,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凸台13 与连接部12之间的外径关系,可以根据外部供风接口调整连接部12的外螺纹直径或者内螺纹直径。也可以将连接部12做成可更换的,用以连接各种口径的外部供风接口。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工装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图1所示的车辆供风工装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工装的外表面上还套设有固定件2。该固定件2具有朝向接入部11的第二端面E,第二端面E上设有连接孔21,通过连接孔21可以将工装主体1固定在车辆上。其中,连接孔21 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连接孔2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这些连接孔21可以均勻地分布在固定件2的第二端面E上。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车辆供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厂房风源101、空气滤清器102、风管103、开关阀104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车辆供风工装105。车辆供风工装105的工装主体1的外表面上还套设有固定件2,且该固定件2具有朝向接入部11的第二端面E,该第二端面E上设有用于将工装主体1固定在车辆上的连接孔2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供风系统还可以包括卡紧件3。图6为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右视图。该卡紧件3能够与固定件2相配合,且该卡紧件3设置在固定件2的第二端面E与车辆之间,卡紧件3上设置有与固定件2至少一个连接孔21相匹配的连接孔31。卡紧件3的形状可以根据固定件2在连接部12外表面的位置进行调整,只需填充在固定件2的第二端面E与车辆之间,这样,当接入部11与风源接口建立连接时,固定件2 的最左侧端面顶住风源接口的外端面或者风源接口周围车体,将卡紧件3设置在风源接口外端面(或者风源接口周围车体)与固定件2的第二端面E之间,通过二者各自的连接孔 21与31建立二者的连接,更加有效地保证了工装主体1与风源接口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实施方式下,如图6所示,卡紧件3具有开放端32,卡紧件3可以通过开放端32跨设在连接部12的外表面。还有一种实施方式下,卡紧件3具有通孔,卡紧件3通过自身的通孔套设在连接部12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供风工装及车辆供风系统,通过工装主体的接入部接入动车组车辆的风源接口,工装主体的连接部与外部供风接口建立连接,有效避免了采用拆卸风缸风堵的方式给风缸带来的损害,而且也避免了采用拆卸风缸风堵的方式存在的漏风问题,拆卸简便、成本低廉、还能有效保证风路的密闭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供风工装,其特征在于具有工装主体;工装主体具有接入部、连接部和凸台,所述接入部和连接部均具有通孔并且相导通组成供风通道;所述接入部位于工装主体的一端并能够接入车辆的风源接口,并且与风源接口形成紧密配合;所述连接部位于工装主体的另一端并设有能与外部供风接口相配合的螺纹部;所述凸台设于连接部外表面上,具有朝向接入部的第一端面,且该第一端面在接入部接入风源接口时能止挡在风源接口的外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外表面上还套设有固定件,且该固定件具有朝向所述接入部的第二端面,该第二端面上设有用于将工装主体固定在车辆上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的连接孔均勻分布在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的螺纹部为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的末端设置有能对所述外部供风接口的连接深度进行限位的挡块。
6.一种车辆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风源、空气滤清器、风管、开关阀、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供风工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供风工装的工装主体外表面上还套设有固定件,且该固定件具有朝向所述接入部的第二端面,该第二端面上设有用于将工装主体固定在车辆上的连接孔;所述车辆供风系统还包括能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的卡紧件,且所述卡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面与所述车辆之间,所述卡紧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至少一个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件具有开放端,所述卡紧件通过所述开放端跨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件具有通孔,所述卡紧件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供风工装及车辆供风系统,工装具有工装主体;工装主体具有接入部、连接部和凸台,所述接入部和连接部均具有通孔并且相导通组成供风通道;所述接入部位于工装主体的一端并能够接入车辆的风源接口并且与风源接口形成紧密配合;所述连接部位于工装主体的另一端并设有能与外部供风接口相配合的螺纹部;所述凸台设于连接部外表面上,具有朝向接入部的第一端面,且该第一端面在接入部接入风源接口时能止挡在风源接口的外端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有效避免了采用拆卸风缸风堵的方式给风缸带来的损害,而且也避免了采用拆卸风缸风堵的方式存在的漏风问题,拆卸简便、成本低廉、还能有效保证风路的密闭性。
文档编号B61C17/00GK202320317SQ20112046474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永波, 张逸, 杨冠军, 杨博 申请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