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0877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铁道主支分岔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当需要对铁道临时设计分岔时需要现场制作,特别是在矿山和井下使用的铁道,普遍存在岔道铁轨安装材料损耗多、花费工时高和对生产影响很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耗时少、耗材少、生产效率高和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包括主轨道、固定分岔道和“V”型分岔口,所述主轨道、固定分岔道和“V”型分岔口分别与枕木固定连接,所述主轨道、固定分岔道二者的一端分别与分岔口位置相应,所述主轨道的、固定分岔道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活动岔道。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固定分盆道的一端为半径9000mm,长为1860mm,宽48mm的圆弧段,固定分盆道另一端与圆弧段呈45° ,长310mm。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主轨道一端长为1780mm,主轨道一端与主轨道另一端呈45° ,主轨道另一端长300mm。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活动岔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Γ15°。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与主轨道连接的活动岔道有一相配合的导轨。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导轨中间长700mm,两倾斜端长200mm。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活动岔道与导轨接触的水平长度为320mm。 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V”型分岔口设置在主轨道和固定分岔道的入口中间。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主轨道和固定分岔道的入口不相交。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预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尺寸、比例进行加工完成主轨道、固定分岔道、“V”型分岔口和活动岔道,制作完成后待每一岔道口需要铺设时,主轨道、固定分岔道、“V”型分岔口和活动岔道按上述的技术方案连接就可以,具有结构简单、耗时少、耗材少、生产效率高和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主轨道、固定分岔道、分岔口和活动岔道连接关系和尺寸,具有结构简单、耗时少、耗材少、生产效率高和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的特点。2、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岔口呈“7”字型,具有更易引导火车运动的特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右开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开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
权利要求1.一种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包括主轨道、固定分岔道和“V,型分岔口,所述主轨道、固定分岔道和“V”型分岔口分别与枕木固定连接,所述主轨道、固定分岔道二者的一端分别与分岔口位置相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的、固定分岔道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活动岔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分岔道的一端为半径9000mm,长为1860mm,宽48mm的圆弧段,固定分盆道另一端与圆弧段呈45° ,长31Ommn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一端长为1780mm,主轨道一端与主轨道另一端呈45° ,主轨道另一端长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岔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1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主轨道连接的活动盆道有一相配合的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中间长700mm,两倾斜端长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岔道与导轨接触的水平长度为320mm。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分岔口设置在主轨道和固定分岔道的入口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和固定分岔道的入口不相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运输铁道分岔装置,包括主轨道、固定分岔道和“V”型分岔口,所述主轨道、固定分岔道和“V”型分岔口分别与枕木固定连接,所述主轨道、固定分岔道二者的一端分别与分岔口位置相应,所述主轨道的、固定分岔道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活动岔道。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材料损耗多、花费工时高和对生产影响很大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耗时少、耗材少、生产效率高和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等特点。
文档编号E01B23/06GK202369870SQ20112046454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吴向辉, 吴玉平, 彭冠新, 杨德球 申请人:广东梅县梅雁矿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