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600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装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列车的轨道电路读取器(Track Circuit Reader,简称TCR)感应线圈位于车辆底部邻近轨面的上方,用于接收轨道电路载频信号,供列车控制系统使用。现有的TCR感应线圈通过承载架固定在车辆底部,其承载架为L形钢板折弯件, TCR感应线圈固定在该L形钢板折弯件的水平段下方,由于感应线圈距轨面较近且外形尺寸宽于轨面,列车运行时排障器无法完全清除轨面或轨旁的异物,致使感应线圈及其承载架受到异物撞击后,会产生变形或功能失效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感应线圈易被异物撞击而引起功能失效的缺陷,保障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工作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包括本体,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与车体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与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固定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上方,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护板。如上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钢板折弯后一体成型。如上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钢板折弯后形成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固定设置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夹持感应线圈电缆防护管的管夹。如上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为U形半包围状支架,所述U形半包围状支架靠近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如上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如上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二加强筋板和第三加强筋板。如上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对称的长圆孔,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长圆孔与所述安装板螺接。如上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还开设多个调整定位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通过设置本体和支架,并在支架上连接防护板,使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以容置感应线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护异物撞击感应线圈的作用,提高了 TCR感应线圈的工作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有防护板和感应线圈的承载架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中的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中的第一加强筋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中的支架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0022]ι-本体;11-第一连接板;111-长圆孔;[0023]112-调整定位孔;12-第二连接板;13-折弯部;[0024]2-支架;21-开 Π ;3-第一加强筋板[0025]31-安装孔;4-感应线圈;5-防护板;[0026]6-第二加强筋板;7-第三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防护板和感应线圈的承载架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中的本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包括本体1和支架,其中,本体1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该本体1与车体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板11可以与车体底架安装基础上的垂直向下的安装板固定连接,使第一连接板11处于朝下延伸的状态;第二连接板12则与感应线圈4固定连接,使感应线圈4安装在第二连接板12上,如图2所示, 感应线圈4悬设在承载架本体1的侧面位置,从而固定安装在车体的底部;支架2设置在感应线圈4的上方,与第二连接板12固定连接;支架2远离第二连接板12的一侧用于与防护板5固定连接;当将防护板5安装在支架2上之后,防护板5、支架2和本体1的第二连接板12共同构成了一个容置空间,将感应线圈4容置其中,从而能够对感应线圈4起到防护的作用。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钢板折弯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通过一体成型折弯的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的连接处会形成一折弯部 13,如图1和图3所示,在该折弯部13可固定设置第一加强筋板3,能够对该折弯件起到加强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感应线圈4通常会带有电缆,电缆外套设防护管,从感应线圈4 的上方通过后进入车辆底部电缆通道,由此可在第一加强筋板3上开设安装孔31,在该安装孔31内设置管夹,用于夹持感应线圈4的电缆防护管,如图4所示。[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中的支架结构俯视图,为了方便电缆的通过,优选的是,将支架2设置为U形半包围状,如图4所示,并且在该U形支架2靠近防护板5的一侧设置开口 21,请同时参照图1,更换感应线圈承载架时只需将防护板5从支架2上拆下,感应线圈4及带防护管的电缆可由U形支架2的开口 21移出,而无需破坏线圈与电缆防护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即能实现感应线圈4与电缆的整体移出,减少故障承载架更换的工作量,缩短故障恢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感应线圈4通常带有两根带防护管的电缆,所以设置上述支架2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板12上,两个支架2优选位于第二连接板12上的同一高度,使承载架整体结构受力均衡。进一步地,在上述折弯部13远离第一加强板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二加强筋板6和第三加强筋板7,请参照图2,以进一步对承载架本体1起到加强的作用。第一连接板11与车体底部安装板的连接方式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还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螺栓连接的方式更方便拆卸,在第一连接板11上设置对称的长圆孔111, 请参照图3,第一连接板11通过该长圆孔111与安装板螺接。进一步地,在第一连接板11上还开设有多个调整定位孔112,如图3所示,根据实际的应用能方便调整承载架的高低位置,从而调整TCR感应线圈4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通过设置本体和支架,并在支架上固定安装防护板,使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以容置感应线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护异物撞击感应线圈的作用,提高了 TCR感应线圈的工作可靠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与车体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与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固定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上方,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钢板折弯后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钢板折弯后形成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固定设置第一加强筋板, 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夹持感应线圈电缆防护管的管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U形半包围状支架,所述U形半包围状支架靠近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二加强筋板和第三加强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对称的长圆孔,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长圆孔与所述安装板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还开设多个调整定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其中包括本体和支架,本体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用于与车体底架安装基础上垂直向下的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用于与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固定连接;支架设置在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上方,其一侧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护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电路读取器感应线圈的承载架通过设置本体和支架,并在支架上连接防护板,使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以容置感应线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护异物撞击感应线圈的作用,提高了TCR感应线圈的工作可靠性。
文档编号B61C17/00GK202337261SQ20112050341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韦永全 申请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