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603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的结构,属于车辆车体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锈钢轨道客车具有重量轻、防腐性能好、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如图I所示,在不锈钢车体结构中,一种用于客车顶部的下边梁右侧弯曲角相对左侧少,右侧平直面高度不够,两直边的夹角172°,整个截断面重心A与展开幅宽的中点位置B 沿X方向相对距离L大,成型时左右侧受力状态不均衡,导致的结果是在成型过程中产品的扭曲变形大,变形又难以解决,同时由于变形后形状不准,在与其他配件组合焊接时增加了焊接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型时扭曲变形小、与其他配件组合焊接时焊接难度低的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包括本体,本体的左侧为第一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的右端与第二直角边的一端垂直相交,第二直角边的另一端与第三直角边的一端垂直相交, 第三直角边的另一端与第四直角边的一端垂直相交,第四直角边的另一端与右侧平直面相交,交角为150-155度。第四直角边的另一端与右侧平直面相交的交角为152度。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下边梁由于右侧平直面与第四直角边的另一端的夹角调整为150-155度,增加了截面的右侧平直面高度,使截面重心左移至基本与展开幅宽的中点位置沿X方向重合,达到左、右侧受力平衡,减少成型时的扭曲变形,降低了成型难度,同时形状准确有利于与其他配合件组合焊接。

图I为为现有下边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重心、B—展开幅宽中点、1一右侧平直面、2—第四直角边、3—第三直角边、4 一第二直角边、5—第一直角边、6—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包括本体6,本体6的左侧为第一直角边5,第一直角边5的右端与第二直角边4的一端垂直相交,第二直角边4的另一端与第三直角边3的一端垂直相交,第三直角边3的另一端与第四直角边2的一端垂直相交,第四直角边2的另一端与右侧平直面I相交,交角a为150-155度。第四直角边2的另一端与右侧平直面I相交的交角a为152度。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边梁把右侧平直面I与第四直角边2的另一端夹角设为150-155度,最佳为152度,增加了右侧高度,使整个截面重心A沿X方向基本与展开幅宽的中点位置B重合,Y方向与原下边梁相比位置基本不变,使成型时左右侧整体受力状态趋于均衡,大大降低了成型时的扭曲变形,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形状准确可靠,提高了与相应配合件组合点焊时的焊接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包括本体(6),本体(6)的左侧为第一直角边(5),第一直角边(5)的右端与第二直角边(4)的一端垂直相交,第二直角边(4)的另一端与第三直角边(3)的一端垂直相交,第三直角边(3)的另一端与第四直角边(2)的一端垂直相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直角边(2)的另一端与右侧平直面(I)相交,交角(a )为150-155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直角边(2) 的另一端与右侧平直面(I)相交的交角(a )为152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轨道客车下边梁,包括本体,本体的左侧为第一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的右端与第二直角边的一端垂直相交,第二直角边的另一端与第三直角边的一端垂直相交,第三直角边的另一端与第四直角边的一端垂直相交,第四直角边的另一端与右侧平直面相交,交角为150-155度;第四直角边的另一端与右侧平直面相交的交角为152度。下边梁由于右侧平直面与第四直角边的另一端的夹角调整为150-155度,增加了截面的右侧平直面高度,使截面重心逆时针旋移基本与中心重合,达到左右侧受力平衡,减少成型时的扭曲变形,降低了成型难度,同时形状准确有利于与其他配合件组合焊接。
文档编号B61D17/04GK202345687SQ2011205052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俞保文, 俞智登, 曾蜀军 申请人:宜兴市宝登合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