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车。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依据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和能量、物质来源的不同,一般将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即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与叠生成矿作用。内生成矿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外生成矿作用是指在太阳能的直接作用下,在地球外应力导致的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气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特别是经过深埋或其他热动力事件,使已由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岩石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形成另一类性质不同、质量不同矿床的地质作用。
矿车指矿山中输送煤、矿石和废石等散状物料的窄轨铁路搬运车辆,一般须用机车或绞车牵引。现有矿车车箱大小固定,当盛满煤矿时,煤矿很容易从矿车上滑落,造成安全隐患,且矿车内壁容易发生磨损,影响使 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矿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矿车,包括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下端通过连接板与车轮组件相连接,所述车厢主体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另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车厢主体之间为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车厢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挡板与车厢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车厢主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接触面呈台阶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为气缸或液压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凸块均匀分布在车厢主体的内侧壁上,且凸起高度为2mm~5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与耐磨凸块,这样矿车在运输时,在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角度调节,避免了矿车内部的矿石的滑落,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且耐磨凸块可以减少车厢主体内侧壁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矿车,包括车厢主体1,所述车厢主体1下端通过连接板2与车轮组件3相连接,所述车厢主体1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4,另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与车厢主体1之间为铰接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的接触面呈台阶状。
所述第一挡板4与车厢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杆6,所述第二挡板5与车厢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杆7,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杆6、第二调节杆7为气缸或液压缸,这样矿车在运输时,在第一调节杆6、第二调节杆7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的角度调节,避免了矿车内部的矿石的滑落,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
所述车厢主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凸块8,其中所述耐磨凸块8均匀分布在车厢主体1的内侧壁上,且凸起高度为2mm~5mm,耐磨凸块8可以减少车厢主体1内侧壁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 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