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自动推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2823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遥控自动推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车辆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遥控自动推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车辆段检修客车和货车轮对时,基本所有的工序在开始的推轮工作都是由人力推动,长期以来由于全过程作业强度较大,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一直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因而在市场上还没有能够形成成熟的能够替代人工推轮的自动推轮的产品供这些车辆段选用。我段是昆明铁路局客、货车轮对检修基地,每天有300多条客货车轮对的检修任务,每条轮对都需要经过数十种检修工艺,才能完成一条轮对的检修工作。每条轮对每经过一个工艺进行检修时,现阶段都是靠人力推动,将一条轮对推到每一个工位上进行检修、检测等工作,就每条轮对近一吨的重量,推动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还可能有擦碰的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目前的作业模式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的限制轮对检修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开发出操作方便、能真正替代人工推动推轮装置就成为多年来这些车辆段的期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 了一种安全性高、人工成本较低且使用方便的遥控自动推轮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遥控自动推轮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拨轮轴、活动轴,固定支架顶部设置拨轮轴,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活动轴、复位弹簧以及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主动单元以及从动单元,固定支架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主动单元与从动单元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

主动单元包括电机、小链轮、过桥齿轮以及传动轴II,过桥齿轮设置于电机一侧,过桥齿轮圆心处设置传动轴II,小链轮设置于电机上;

从动单元包括大链轮、传动齿轮、传动轴Ⅰ,大链轮与传动齿轮同轴设置且大链轮直径大于传动齿轮直径,大链轮与传动齿轮圆心处设置传动轴Ⅰ;

传动齿轮一侧设置过桥齿轮,大链轮与过桥齿轮之间连接有传动轴IV,

固定支架与蓄电池底部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置有走行轮以及走行轮II,走行轮II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Ⅲ,走行轮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Ⅳ。

进一步优选,所述大链轮与小链轮之间连接传动链条。

具体地说,当推轮器在遥控器激活后,接通电机电源,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小链轮,小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大链轮旋转,大链轮通过传动轴1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带动过桥齿 轮转动,过桥齿轮与固定于轨道上的齿条啮合可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推动轮对前进,完成推轮工作。

进一步优选,固定支架与蓄电池底部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置有走行轮以及走行轮II,走行轮II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Ⅲ,走行轮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Ⅳ用于对设备整体移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拨轮轴是由直径为25的无缝钢管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复位弹簧与活动轴为同轴同心安装且复位弹簧设置于活动轴内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轨道19内部设置有齿条20,过桥齿轮12位于传动齿轮7正下方且与齿条20啮合。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取代常规的人工推轮,劳动成本降低,安全性能较高,效率高效;因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火车轮子推轮过程中具有较强可实现性,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大链轮与过桥齿轮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轨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遥控自动推轮装置,包括固定支架5、拨轮轴1、活动轴2,固定支架5顶部设置拨轮轴1,固定支架5上设置有活动轴2、复位弹簧3以及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主动单元以及从动单元,固定支架5一侧设置有蓄电池9,主动单元与从动单元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14;

主动单元包括电机4、小链轮15、过桥齿轮12以及传动轴II13,过桥齿轮12设置于电机4一侧,过桥齿轮12圆心处设置传动轴II13,小链轮15设置于电机4上;

从动单元包括大链轮6、传动齿轮7、传动轴Ⅰ8,大链轮6与传动齿轮7同轴设置且大链轮6直径大于传动齿轮7直径,大链轮6与传动齿轮7圆心处设置传动轴Ⅰ8;

传动齿轮7一侧设置过桥齿轮12,大链轮6与过桥齿轮12之间 连接有传动轴IV11;

固定支架5与蓄电池9底部设置有轨道19,轨道19上设置有走行轮10以及走行轮II16,走行轮II16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Ⅲ17,走行轮10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Ⅳ11。

所述大链轮6与小链轮15之间连接传动链条14。

所述轨道19内部设置有齿条20,过桥齿轮12位于传动齿轮7正下方且与齿条20啮合。

工作原理如下:

当推轮器在遥控器激活后,接通电机4电源,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小链轮15,小链轮15通过传动链条14带动大链轮旋转6,大链轮6通过传动轴I8带动传动齿轮7转动,传动齿轮7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带动过桥齿轮12转动,过桥齿轮12与固定于轨道19内部的齿条20啮合可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拨轮轴1是由直径为25的无缝钢管组成;复位弹簧3与活动轴2为同轴同心安装且复位弹簧3设置于活动轴2内部,当推轮器整体沿轨道移动时,拨轮轴1与轮毂接触,由于拨轮轴1与推轮器整体采用旋转配合,故在与轮毂接触接触时能够使得拨轮轴1被旋转压低,当拨轮轴1通过轮毂时则拨轮轴1整体弹起,再次通过轨道19使得推轮器反向位移从而推动轮对前进,完成推轮工作。

大链轮6与小链轮15通过传动链条14连接,传动比为1:2。传动齿轮7与大链轮6通过键与传动轴18进行连接进行传动,两齿轮 安装方式为同轴同心。过桥齿轮12通过传动轴II13与固定支架5连接,过桥齿轮12与传动齿轮7啮合,传动比为1:1;固定支架5与蓄电池9底部设置有轨道19,轨道19上设置有走行轮10以及走行轮II16,走行轮II16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Ⅲ17,走行轮10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Ⅳ11,用于对设备整体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