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375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



背景技术:

我矿使用的架空乘人装置是湖南湘潭市恒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RJHY24/37-13-932型煤矿架空乘人装置,它的运行最大距离为960米,巷道最大坡度为13°。该装置使用的抱索器型号为HM-Ⅱ型,附带有滚轮,能够实现零速度上下车。根据该架空乘人装置《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对于使用活动吊椅的乘人装置,乘车时必须按一定间距(约10米)有序的使用座椅乘坐,保证乘车安全。”

而架空乘人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乘坐人员为了赶时间,并不遵守架空乘人装置乘坐管理规定,在前一个活动吊椅没有到达规定距离后便紧挨着乘坐,致使乘坐人员集中,钢丝绳受力集中,减速器受力不均,从而缩减了钢丝绳及减速箱的使用寿命。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因乘坐人距离短,不能很好处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方便、延长架空乘人装置使用寿命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包括相对旋转安装在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和静态乘人装置滑道上方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上传动连接有开放牵引绳,第二转轮上传动连接有闭锁牵引绳,其特征在于,开放牵引绳其中一端吊装有与静态乘人装置滑道上下相对应的座椅限位器,座椅限位器位于静态乘人装置滑道上方,开放牵引绳另一端传动连接有开放转动机构,开放转动机构包括相对旋转安装在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上方的开放转轮,开放牵引绳与开放转轮传动相连,开放转轮上固定连接有与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相对应的开放转杆;闭锁牵引绳其中一端连接有托举机构,托举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座椅限位器一侧的外壳,外壳内伸缩连接有与座椅限位器相对应的限位挡块,闭锁牵引绳与限位挡块传动相连,限位挡块的外端伸向座椅限位器,限位挡块的里端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外壳内,闭锁牵引绳另一端传动连接有闭锁转动机构,闭锁转动机构包括相对旋转安装在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上方的闭锁转轮,闭锁转轮位于开放转轮与静态乘人装置滑道之间,闭锁牵引绳与闭锁转轮传动相连,闭锁转轮上固定连接有与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相对应的闭锁转杆。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转轮上固定连接有开放牵引杆,所述开放牵引绳与开放转轮传动相连;所述闭锁转轮上固定连接有闭锁牵引杆,所述闭锁牵引绳与闭锁牵引杆传动相连。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转杆的下端向下延伸超出所述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所述闭锁转杆的下端也向下延伸超出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牵引杆和所述开放转杆与所述开放转轮的直径相重合,所述闭锁牵引杆和所述闭锁转杆与所述闭锁转轮的直径相重合。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开放转轮之间的所述开放牵引绳上还传动连接有第三转轮。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牵引绳上固定连接有复位拉簧。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限位器朝向所述限位挡块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挡块相对应的支撑块。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正面投影为三角形。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机构的所述外壳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限位挡块伸缩连接在滑块外侧,所述开放牵引绳与滑块传动相连,所述弹簧位于滑块与外壳之间。

根据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乘人装置滑道上方固定安设有与所述座椅限位器上下滑动连接的导向滑轨。

最初状态使托举机构托住座椅限位器,架空乘人装置座椅沿静态乘人装置的滑道下滑运行,当座椅运行到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处时自动过渡至该牵引钢丝绳上,当运行到闭锁转动机构处时,闭锁牵引绳拉动托举机构的挡块后缩,座椅限位器下落至静态乘人装置滑道上,可对后边的座椅进行限位。前边的座椅继续前进,当运行到开放转动机构时,座椅碰撞开放转动机构的开放转杆,开放牵引绳带动座椅限距器上升,被托举机构的限位挡块托起,限位器打开,下一个座椅才能顺利通过,如此往复循环。

使用本装置后,乘坐人员乘坐架空乘人装置的间距能够根据规定和需要进行调整,可控制为任意距离,提高了架空乘人装置的使用寿命,杜绝了乘坐集中的现象,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座椅限位器;2、支撑块;3、限位挡块;4、外壳;5、滑块;6、弹簧;7、第一转轮;8、开放牵引绳;9、复位拉簧;10、闭锁牵引绳;11、第二转轮;12、第三转轮;13、开放牵引杆;14、开放转轮;15、开放转杆;16、闭锁牵引杆;17、闭锁转轮;18、闭锁转杆;19、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20、静态乘人装置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架空乘人装置座椅限距机构,包括相对旋转安装在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19和静态乘人装置滑道20上方的第一转轮7和第二转轮11,第一转轮7上传动连接有开放牵引绳8,第二转轮11上传动连接有闭锁牵引绳10,开放牵引绳8其中一端吊装有与静态乘人装置滑道20上下相对应的座椅限位器1,座椅限位器1位于静态乘人装置滑道20上方,静态乘人装置滑道20上方还固定安设有与座椅限位器1上下滑动连接的导向滑轨,座椅限位器1只能沿导向滑轨上下运动,不至于随意摆动。开放牵引绳8另一端传动连接有开放转动机构,开放转动机构包括相对旋转安装在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19上方的开放转轮14,开放牵引绳8与开放转轮14传动相连,开放转轮14上固定连接有与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19相对应的开放转杆15;闭锁牵引绳10其中一端连接有托举机构,托举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座椅限位器1一侧的外壳4,外壳4内伸缩连接有与座椅限位器1相对应的限位挡块3,闭锁牵引绳10与限位挡块3传动相连,限位挡块3的外端伸向座椅限位器1,限位挡块3的里端设有弹簧6,弹簧6位于外壳4内,闭锁牵引绳10另一端传动连接有闭锁转动机构,闭锁转动机构包括相对旋转安装在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19上方的闭锁转轮17,闭锁转轮17位于开放转轮14与静态乘人装置滑道20之间,闭锁牵引绳10与闭锁转轮17传动相连,闭锁转轮17上固定连接有与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19相对应的闭锁转杆18。

在本实施例中,开放转轮14上固定连接有开放牵引杆13,开放牵引绳8与开放转轮14传动相连;闭锁转轮17上固定连接有闭锁牵引杆16,闭锁牵引绳10与闭锁牵引杆16传动相连。

开放转杆15的下端向下延伸超出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19;闭锁转杆18的下端也向下延伸超出架空乘人装置牵引钢丝绳19。开放牵引杆13和开放转杆15与开放转轮14的直径相重合,闭锁牵引杆16和闭锁转杆18与闭锁转轮17的直径相重合。

第一转轮7与开放转轮14之间的开放牵引绳8上还传动连接有第三转轮12。开放牵引绳8上固定连接有复位拉簧9。座椅限位器1朝向限位挡块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挡块3相对应的支撑块2。支撑块2的正面投影为三角形。托举机构的外壳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限位挡块3伸缩连接在滑块5外侧,开放牵引绳8与滑块5传动相连,弹簧6位于滑块5与外壳之间。

本装置的特点有:

1、无电气设备,属本质安全型。

2、乘人间距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

3、无需人工操作,可往复循环运行。

4、工作原理简单易懂,便于维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