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搭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606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列车搭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配件,特别的,是一种列车搭接设备。



背景技术:

列车在停靠时与站台存在一定的空隙,为防止旅客上下车时发生跌落风险,列车员会在站台和车厢之间搭设一块踩踏板,然后在门外固定柱踩踏板,以方便乘客平稳的通过;在乘客换乘结束后,再将踩踏板捡起、收纳,这种做法较为原始,操作较为不便,影响乘客的换乘效率,延长了列车停靠时间,造成列车运输的效率低下;此外,踩踏板为活动部件,在使用、收纳过程中容易丢失或移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或丢失风险,不利于乘客的安全;同时,该做法增加了列车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搭接装置,该列车搭接装置结构新颖、独特,能够快捷、智能的收纳、展开,保证乘客的平稳通行,有效提高换乘效率,减轻列车员的工作负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列车搭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车体上的弹出装置和安装在站台边缘的固定装置;

所述弹出装置包括有驱动器和水平放置的弹射杆,弹射杆的两个端部与开设在车厢下方的卡槽能够匹配卡设;

在所述弹射杆上盘绕有踩踏链,所述踩踏链的前顶边与弹射杆固定连接,后尾边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踩踏链仅能够沿铅垂面向下卷曲;在所述踩踏链的下表面等距排布有柔性的弹射管,所述弹射管的前端由导电片封闭,所述导电片固定在弹射杆上;所述弹射管的后端与驱动器上的喷液管连通,在所述喷液管上设置有导电柱和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从车厢底部露出;在所述驱动器内设置有与喷液管连通的存液腔;在所述存液腔内填充有导电液;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槽,在固定槽底部设置有弹片,在固定槽内等距排布有放电片,在固定槽的上端设置有能够弹出缩进的挡盖;所述固定槽的尺寸与弹射杆匹配,放电片与导电片一一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列车运行时,所述踩踏链盘绕收纳在弹射杆上,所述弹射杆两端卡设在车厢下方的卡槽中,踩踏链下部的弹射管呈扁平状贴合踩踏链的表面;列车到站停靠后,驱动器工作,将存液腔内的液体通过喷液管高速喷入弹射管中,弹射管形变膨胀并快速伸直,于是弹射杆从卡槽中脱离,踩踏链快速伸展并在弹射管的牵引下展平,展平的踩踏链伸展至站台上;与此同时,站台上的固定装置工作,所述挡盖缩进,固定槽敞开;踩踏链前顶边的弹射杆卡设在固定槽中,所述导电片与放电片正对匹配并电性连接;电流依次流过放电片、导电片、导电液、导电柱和指示灯;指示灯通电后亮起,乘务员根据指示灯的指示将车厢的舱门打开,乘客能够通过踩踏板上下车;由于踩踏链仅能够沿铅垂线向下卷曲,展平后的踩踏链无法向上继续弯折,于是踩踏链形成稳定坚实的踩踏板,保证乘客的平稳通行;

在换乘结束后,将弹射杆从固定槽中弹出,挡盖弹出并将固定槽封闭,与此同时,驱动器回抽液体,弹射管变瘪的同时将带动踩踏链向下卷曲,随着驱动器持续的回抽液体,踩踏链盘绕收纳在弹射杆上,最终卡设在车体下方的卡槽中,此时列车搭接装置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相较于传统的搭接方式,本发明中的踩踏链能够自动收纳、伸展,智能的连接站台和列车,保证乘客的通行,大大提高了换乘效率,进而减小列车停靠时间,提高列车运输效率;同时,该结构有效减轻了乘务员的工作负担;此外,踩踏链自动收纳,有效防止丢失、移位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乘客的顺利通行,有效防止踩踏板侧翻造成的意外事故;踩踏链自动固定在站台上,车厢门外无需人工固定踩踏板,能够有效增大通行宽度,进而大大提高换乘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液由电流变液做成,所述电流变液在通电时固化,断电时液化;电流变液在通电状态下快速固化、硬化,此时弹射管变硬形成支撑架结构,有效提高踩踏链的刚性,提高踩踏链的承载力,保证乘客的平稳通行。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踩踏链由平顶链做成,在平顶链的上表面粘附有防滑绒;以便于为乘客提供平坦的表面,同时提供柔软舒适的踩踏表面,有效提高乘客的通行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喷液管的喷液方向沿水平方向上倾5-15°;以便于弹射杆顺利的落在各种高度的站台上,有效防止弹射杆因弹出高度过低造成的无法连接站台的错误。

作为优选,所述弹射杆由铁磁性材料做成,所述固定槽由永磁材料做成;以便于通过磁吸力作用提高弹射杆与固定槽之间的扣合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列车搭接装置一个实施例在踩踏链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踩踏链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踩踏链展开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列车搭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车体1上的弹出装置和安装在站台2边缘的固定装置;

所述弹出装置包括有驱动器3和水平放置的弹射杆4,弹射杆4的两个端部与开设在车厢下方的卡槽能够匹配卡设;

在所述弹射杆4上盘绕有踩踏链5,所述踩踏链5由平顶链做成,在平顶链的上表面粘附有防滑绒;所述踩踏链5的前顶边与弹射杆4固定连接,后尾边与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踩踏链5仅能够沿铅垂面向下卷曲;在所述踩踏链5的下表面等距排布有柔性的弹射管6,所述弹射管6的前端由导电片61封闭,所述导电片61固定在弹射杆4上;所述弹射管6的后端与驱动器3上的喷液管31连通,所述喷液管31的喷液方向沿水平方向上倾10°;在所述喷液管31上设置有导电柱311和指示灯312,导电柱伸进喷液管中,所述指示灯与导电柱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312从车厢底部露出;在所述驱动器3内设置有与喷液管31连通的存液腔32;在所述存液腔32内填充有电流变液;所述电流变液在通电时固化,断电时液化;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槽7,在固定槽7底部设置有弹片71,弹片71的触发开关设置在站台2地面处;弹片71的触发开关可由人工踩踏控制,也可电气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情况自由选择;在固定槽7内等距排布有放电片,在固定槽7的上端设置有能够弹出缩进的挡盖72;所述固定槽7的尺寸与弹射杆4匹配,所述弹射杆4由铁磁性材料做成,所述固定槽7由永磁材料做成;放电片与导电片61一一匹配。

列车运行时,所述踩踏链5盘绕收纳在弹射杆4上,所述弹射杆4两端卡设在车厢下方的卡槽中,踩踏链5下部的弹射管6呈扁平状贴合踩踏链5的表面;列车到站停靠后,驱动器3工作,将存液腔32内的液体通过喷液管31高速喷入弹射管6中,弹射管6形变膨胀并快速伸直,于是弹射杆4从卡槽中脱离,踩踏链5快速伸展并在弹射管6的牵引下展平,展平的踩踏链5伸展至站台2上;与此同时,站台2上的固定装置工作,所述挡盖72缩进,固定槽7敞开;踩踏链5前顶边的弹射杆4卡设在固定槽7中,所述弹片71缩进;所述导电片61与放电片正对匹配并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射杆4靠近固定槽7时,通过磁吸力作用能够快速、准确的匹配,有效缩短匹配时间,保证匹配扣合的高效性;电流依次流过放电片、导电片61、导电液、导电柱311和指示灯312;指示灯312通电后亮起,乘务员根据指示灯312的指示将车厢的舱门打开,乘客能够通过踩踏板上下车;由于踩踏链5仅能够沿铅垂线向下卷曲,展平后的踩踏链5无法向上继续弯折,于是踩踏链5形成稳定坚实的踩踏板,保证乘客的平稳通行;在本实施例中,电流变液通电后快速的固化、硬化,此时弹射管6变硬、形成支撑架结构,能够大大提高踩踏链5的刚性,提高踩踏链5的承载力,保证乘客的平稳通行。

在换乘结束后,利用弹片71将弹射杆4从固定槽7中弹出,挡盖72弹出并将固定槽7封闭,与此同时,驱动器3回抽液体,弹射管6变瘪的同时将带动踩踏链5向下卷曲,随着驱动器3持续的回抽液体,踩踏链5盘绕收纳在弹射杆4上,最终卡设在车体1下方的卡槽中,此时列车搭接装置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喷液管31的喷液方向沿水平方向上倾10°,此时弹射杆4斜向上抛出,该弹射方向能够保证弹射杆4顺利的落在各种高度的站台2上,有效防止弹射杆4因弹出高度过低造成的无法连接站台2的错误;此外,平顶链能够为乘客提供平坦的表面,同时提供柔软舒适的踩踏表面,有效提高乘客的通行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搭接方式,本发明中的踩踏链5能够自动收纳、伸展,智能的连接站台2和列车,保证乘客的通行,大大提高了换乘效率,进而减小列车停靠时间,提高列车运输效率;同时,该结构有效减轻了乘务员的工作负担;此外,踩踏链5自动收纳,有效防止丢失、移位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乘客的顺利通行,有效防止踩踏板侧翻造成的意外事故;踩踏链5自动固定在站台2上,车厢门外无需人工固定踩踏板,能够有效增大通行宽度,进而大大提高换乘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