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信息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测控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137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基于多信息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测控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息传送技术领域,具体指代一种基于多信息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测控单元。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包括: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轨道、排水和消防等系统,这些系统缺一不可。目前轨道交通底层的机电系统正不断地向智能化发展,已出现了一些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疏散导向系统、智能低压系统、智能马达控制系统。随着运营服务水平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轨道交通逐步增加了一些新的系统,主要有: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环境与设备监控、乘客信息、传输网络、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集中告警、民用通信、公安和消防通信、通风和空调、扶梯和电梯、屏蔽门、防淹门、门禁等系统。近年来又在积极引入轨道交通互联网信息查询系统、WIFI无线上网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轨道交通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水平。

信息系统中的视频监控、广播、专用通信、公务通信、乘客信息等信息系统已逐步纳入整个自动化系统的监控范围,从而改变了以往自动控制系统只面向实体对象的情况,并开始面向信息系统、甚至是向虚拟对象延伸,自动化系统与信息化系统在功能上正在向融合的方向发展。这些智能化新系统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将为城市轨道交通迈入物联网时代奠定基础。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采集的信息已经基本足够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只是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些采集的信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还需进一步努力深挖数据价值,为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运营创造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于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信息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测控单元,以实现自动化系统与信息化系统的更安全、更高效地融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多信息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测控单元,包括:采集自身测控的AI、AO、DI、DO信号及报文数据的采集模块、处理采集模块采集数据的数据处理模块、及对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加密并发送至接收系统的数据加密发送模块,三者依序连接,数据加密发送模块分别将普通数据发送至自动化系统,加密数据发送至信息化系统。

优选地,上述的采集模块采用USART传输,MSB格式,同时接入多路信息源。

优选地,上述的测控单元包含:两个以太网口和四个RS323/485复用端口,能够进行多通道独立发送,采用独立编址使接口中的端口地址单独编址,每个通道使用独立的数据启动信号、停止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创新地引入了多信息源接入功能,适应当前自动化系统与信息化系统在功能上融合的趋势,使得综合监控系统具有更高的竞争力。采用了数据分层建模,既使数据发送更加安全高效。可实现单通道采集多通道转发;对采集数据进行工程系数转换;支持MODBUS、CDT、IEC101、IEC104等多种通讯规约;可查看系统实时运行日志并存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控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控单元中各部分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控单元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多信息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测控单元,包括:采集自身测控的AI、AO、DI、DO信号(自身采集)及报文数据(远程采集)的采集模块、处理采集模块采集数据的数据处理模块、及对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加密并发送至接收系统的数据加密发送模块,三者依序连接,数据加密发送模块分别将普通数据发送至自动化系统,加密数据发送至信息化系统。

该采集模块自身采集数据使用USART传输,MSB格式,能够同时接入多路信息源。

该数据处理模块建立数据处理模型处理采集来的数据,数据处理方式包括:平均值、均方根、有效值、加权算术平均值、傅氏分析等;

数据发送条件包括:定时发送、变化量发送(节省带宽、提高实时性)、召唤发送。

该数据加密发送模块对数据分层处理,普通数据发送至自动化系统,加密数据通过加密机制发送至信息化系统。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自动化系统和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

本实用新型的测控单元测控同时可以实现AI、AO、DI、DO功能,用以自动化系统。有2个以太网口(ETH1,ETH2)4个RS323/485复用端口,能够进行多通道独立发送,采用独立编址使接口中的端口地址单独编址而不和存储空间结合在一起,每个通道使用独立的数据启动信号、停止信号;端口可以任意组合定义为信息采集端口或信息发送(加密、非加密)端口。其中信息采集端口用于接入智能化设备。信息发送端口用于发送分层(加密/非加密)数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及优化数据流方式来完成数据分层及加密等功能。确保数据采集与发送的实时性。数据分层及数据加密配置与维护均可实现图形化方式大大提高了现场安装、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下面以采集数据中的机车牵引电流为例说明该测控单元的具体应用。机车牵引电流数据由远程采集方式传输至该测控单元的采集模块,采集模块将报文数据包解包后将数值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计算,在某特定地点机车牵引电流值为70A(75A以下时),判断机车处于轻载运行。此时,对于自动化系统而言,供电正常,运行平稳;对于信息化系统而言,列车载客量少,自动检票机系统(AFC)可以少开启检票口、电梯可以改为双向运行等等。由此可见同一数据对于不同的系统都会有其具体应用。该测控单元就是用以实现将数据安全、快速、准确的送达相应的系统。

自动化系统只是面向单一系统或单体设备局部的自动化。如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轨道、排水和消防等系统都是面向单一系统的自动化系统,也是轨道交通最早应用的自动化系统。这些系统互相独立,也不具备互联互通功能。

信息化系统旨在更好的运用这些采集的信息,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信息化系统下设信息控制中心系统(ICC),可以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再利用,上面的例子就是将供电(PSCADA)采集的数据用于自动检票机系统AFC的例子。这种运用可以涉及运营的各个生产和管理环节,贯穿始终的全成本管理以及运营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