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711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客车车体牵车转场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客车包含高铁列车、地铁列车、轻轨列车、磁悬浮列车等多类车型,绝大多数轨道客车都是多节车厢串联成列,各车厢之间通过车钩进行连接,车钩安装在轨道客车下部底架部位两端牵引梁上的车钩安装面上,通过多个螺栓进行连接。

在轨道客车生产厂家完成客车车体制造后,在总装配工序之前需进行厂内不同厂房之间的牵车转场作业,由公铁两用车通过牵车座连接被牵车体,实现牵车转运,此时牵车座的作用就相当于轨道客车车钩。

传统牵车座上带的平板通过螺栓与车体底架牵引梁上车钩安装面配合连接,该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传统牵车座连接面也与水平面垂直;而新型地铁客车车钩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且不位于列车端部,而是位于客车牵引梁下部,属于特殊结构牵引梁,所以传统牵车座无法实现对新型地铁客车的牵车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利用平行于水平面的牵车座适应这种新型轨道客车的牵车作业,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及安装使用容易,成本更低,也更加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包括连接板、横梁、主纵梁、牵引过渡板、牵引板、牵引销孔、加强板、车钩安装面;所述主纵梁左右两边对称分布,左右主纵梁之间间隔设置横梁;所述左右主纵梁一端的上表面与连接板固接,所述主纵梁另一端与牵引过渡板固接,牵引过渡板外侧与牵引板固接;所述连接板上方连接车钩安装面,车钩安装面与连接板平行贴合固接,轨道客车车体底架前后两端的下部为牵引梁,牵引梁下部设置车钩安装面。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过渡板竖直设置,牵引板水平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过渡板内侧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水平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设置在主纵梁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其左右两侧对称分别设置有螺栓连接孔,螺栓连接孔数量共计八个。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板中心设置牵引销孔。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过渡板与牵引板两垂直面之间设置第一筋板。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过渡板与加强板两垂直面之间设置第二筋板。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梁水平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与牵引板表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牵车座,这种新型牵车座能够实现牵车需要的连接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及安装使用容易。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个螺栓连接孔与车钩连接孔一致,能够避免损坏底架车钩安装座的车钩安装孔,同时设置牵引过渡板在牵车时能够避免车体与公铁两用车发生干涉,设计巧妙,成本更低,也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与车体底架部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的另一角度的与轨道客车车体底架牵引梁车钩安装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板;2-螺栓连接孔;3-横梁;4-主纵梁;5-牵引过渡板;6-牵引板;7-牵引销孔;8-第一筋板;9-第二筋板;10-加强板;11-车钩安装面;12-牵引梁;13-轨道客车车体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最新一代地铁客车车体底架牵引梁上车钩座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安装面不是位于牵引梁端部,而是牵引梁下部,所以必须设计一种全新结构的牵车座与之配和。使得新型牵车座与车钩安装面也与水平面平行才能实现牵车功能,同时新型牵车座要有一定刚度和强度,在实施牵车作业时不被破坏。为了实现这个技术效果,设计了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

如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包括连接板1、横梁3、主纵梁4、牵引过渡板5、牵引板6、牵引销孔7、加强板10、车钩安装面11;所述主纵梁4左右两边对称分布,左右主纵梁4之间间隔设置横梁3;所述左右主纵梁4一端的上表面与连接板1固接,所述主纵梁4另一端与牵引过渡板5固接,牵引过渡板5外侧与牵引板6固接;所述连接板1上方连接车钩安装面11,车钩安装面11与连接板1平行贴合固接,轨道客车车体底架13前后两端与牵引梁12相连接,牵引梁12下部设置车钩安装面11。

所述牵引梁12水平设置。

所述牵引过渡板5竖直设置,牵引板6水平设置。

所述牵引过渡板5内侧连接有加强板10,加强板10水平设置。

为了增加主纵梁4的强度,保护主纵梁4,设置了加强板10,所述加强板10设置在主纵梁4的底部。

为了便于连接板1与车钩安装面11的连接,所述连接板1左右两侧对称分别设置有螺栓连接孔2,螺栓连接孔2数量共计八个。车钩安装面11的底面也设有与螺栓连接孔2配合的安装孔。

所述牵引板6中心设置牵引销孔7。

如图2,所述牵引过渡板5与牵引板6两垂直面之间设置第一筋板8。

所述牵引过渡板5与加强板10两垂直面之间设置第二筋板9,主纵梁4、牵引过渡板5起到牵车过程中的传递牵引力作用,横梁3、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加强板10主要起到对牵车座主体结构自身增加强度、刚度的作用。

如图4,所述连接板1与牵引板6表面平行。与车钩安装面11也平行。

为了便于连接板1与牵引板6的之间牵引力的传递,所述连接板1与牵引板6表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客车的牵车座在工作过程中,具体使用时,其中连接板1与水平面平行,与同样平行于水平面的牵引梁12上的车钩安装面11通过穿过螺栓连接孔2的8个螺栓后连接,牵引板6通过牵车销与公铁两用车相连,以实现牵引力传递给主纵梁4及连接板1、并传递给轨道客车车体,以此实现牵车座对轨道客车车体和公铁两用车的连接,实施牵车作业,完成轨道客车车体在不同车间之间的转场作业。

本实用新型,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牵车座,这种新型牵车座能够实现牵车需要的连接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及安装使用容易;设计的8个螺栓连接孔与车钩连接孔一致,能够避免损坏底架车钩安装座的车钩安装孔,同时设置牵引过渡板在牵车时能够避免车体与公铁两用车发生干涉,设计巧妙,成本更低,也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