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711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底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有轨电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底架。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主要应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具有安全、无污染、零排放、环保的优点。现代有轨电车在传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的技术革新,实现了100%低地板结构、无网供电、电池智能管理等成果,提高了电车的运行速度和乘坐舒适性。

现有的有轨电车司机室底架由铸件、钢板组焊而成,两种材料焊接时的弹性模量不同,焊接工艺复杂,焊接后容易变形,另外作为公共交通车辆司机室底架的防撞梁只起到保护自身车体的作用,对被撞车辆没有提供相应的缓冲结构,整个司机室底架在安全性能和整体结构上存在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底架,全钢板焊接结构提高整个结构的焊接稳定性,防撞器能够保护被撞车辆,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底架,包括横梁组件、侧梁、防撞梁组件、支撑座,两个侧梁固定在所述横梁组件前端面的两侧,防撞梁组件后端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梁的前端面上,所述横梁组件前端面的中部设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的前侧面上竖直固定有一块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电车车钩连接的连接套管,连接平台的两侧安装有水平伸向前方的防撞器,所述防撞器的前端超出所述防撞梁组件的前端面,承载司机室罩体底座的两个支撑座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组件的左、右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纵梁,若干纵梁固定连接在前、后横梁、之间,所述前横梁的高度高于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后横梁、纵梁的底面平齐,所述纵梁的顶面为斜坡面,所述斜坡面的下边缘焊接固定在后横梁的顶端,斜坡面的上边缘焊接固定在前横梁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纵梁的主体为一块立板,立板的上边缘向左侧或右侧折弯°形成所述的斜坡面,立板的下边缘向一侧折弯°形成底面,所述立板底面与斜坡面的折弯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撞梁组件包括防撞梁、左、右边梁、固定梁以及支撑梁,所述左、右边梁呈八字形固定在防撞梁的两端,所述防撞梁,左、右边梁为一体式折弯件,固定梁焊接固定在左边梁的后端和右边梁的后端之间,所述固定梁和防撞梁之间水平焊接固定有若干支撑梁,所述固定梁焊接固定在所述侧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撞梁为槽钢,槽钢的槽口面向所述固定梁,槽钢的上下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平台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盖板和底板以及挡板,盖板和底板的后侧焊接固定在横梁组件的前端面上,所述安装板的背面焊接在盖板和底板的前侧边,所述连接套管的后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前横梁上、连接套管的前端穿过所述安装上设有的通孔,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盖板的前侧边和底板的前侧边之间的空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安装板两侧的挡板上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防撞器配合安装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座包括角铁和筋板,所述角铁沿着横梁组件的外侧面向前水平延伸至侧梁的外侧面,所述角铁的一个直角面朝上、另一个直角面焊接在横梁组件上、侧梁的外侧面上,所述角铁与横梁组件之间以及角铁和侧梁之间焊接固定有筋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横梁组件、侧梁、防撞梁组件、支撑座的材料为Q450NQR1耐候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撞器位于所述防撞梁组件的下方,所述防撞梁组件距离地面400-450mm。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整体结构牢固紧凑,构架整体为全钢板焊接结构,焊件材料的弹性模量相同,简化焊接工艺,焊接质量便于控制,没有铸件,结构安全性更好。

二、防撞梁能够大大减轻撞击事故中司机室的冲击,保护车体,提高安全性,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两侧的防撞器能够减缓撞击时整个车体对被撞车辆和物体的冲击,减轻对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威胁。

三、防撞梁、纵梁采用折弯型材,增加底架刚度的同时减少底架的焊接量,有效防止焊接变形对底架尺寸的影响。

四、采用高强度耐候钢Q450NQR1,保持高强度的同时减少铸件的使用实现车辆的轻量化,确保寿命能够达到30年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1. 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底架,其特征是:包括横梁组件1、侧梁2、防撞梁组件3、支撑座4,两个侧梁2固定在所述横梁组件1前端面的两侧,防撞梁组件3后端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梁2的前端面上,所述横梁组件1前端面的中部设有连接平台5,连接平台5的前侧面上竖直固定有一块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上设有与电车车钩连接的连接套管20,连接平台5的两侧安装有水平伸向前方的防撞器7,所述防撞器7的前端超出所述防撞梁组件3的前端面,承载司机室罩体底座的两个支撑座4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组件1的左、右侧面上。司机室罩体的底座放在支撑座上焊接固定,罩体底部轮廓与底架吻合,司机室罩体的其他固定点与车架焊接。防撞器7采用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KX-ZU型弹性体防撞器。

本实施例中,横梁组件1包括前横梁8、后横梁9、纵梁10,若干纵梁10固定连接在前、后横梁8、9之间,所述前横梁8的高度高于后横梁9,所述前横梁8、后横梁9、纵梁10的底面平齐,所述纵梁10的顶面为斜坡面,所述斜坡面的下边缘焊接固定在后横梁9的顶端,斜坡面的上边缘焊接固定在前横梁8的顶端。纵梁连接前后横梁,固定可靠。

纵梁10的主体为一块立板,立板的上边缘向左侧或右侧折弯90°形成所述的斜坡面,立板的下边缘向一侧折弯90°形成底面,所述立板底面与斜坡面的折弯方向相同,防撞梁组件3包括防撞梁11、左、右边梁12、固定梁13以及支撑梁14,所述左、右边梁12呈八字形固定在防撞梁11的两端,所述防撞梁11,左、右边梁12为一体式折弯件,固定梁13焊接固定在左边梁的后端和右边梁的后端之间,所述固定梁13和防撞梁11之间水平焊接固定有若干支撑梁14,所述固定梁13焊接固定在所述侧梁2上。折弯组件的使用减少焊接工作量,提高整体的强度。

防撞梁11为槽钢,槽钢的槽口面向所述固定梁13,槽钢的上下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连接平台5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盖板16和底板17以及挡板18,盖板16和底板17的后侧焊接固定在横梁组件1的前端面上,所述安装板6的背面焊接在盖板和底板的前侧边,所述连接套管20的后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前横梁8上、连接套管20的前端穿过所述安装上设有的通孔,所述挡板18固定在所述盖板16的前侧边和底板17的前侧边之间的空挡内。安装板6两侧的挡板上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防撞器7配合安装的安装槽。

支撑座4包括角铁19和筋板15,所述角铁19沿着横梁组件1的外侧面向前水平延伸至侧梁2的外侧面,所述角铁19的一个直角面朝上、另一个直角面焊接在横梁组件1上、侧梁2的外侧面上,所述角铁19与横梁组件1之间以及角铁19和侧梁2之间焊接固定有筋板15。横梁组件1、侧梁2、防撞梁组件3、支撑座4的材料为Q450NQR1耐候钢。防撞器7位于所述防撞梁组件3的下方,所述防撞梁组件3距离地面400-450mm,符合轿车的车体高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