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76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行车脚踏装置,具体说有关自行车脚踏杆。
一般于自行车的轮轴上设置有脚踏杆,供使用者踩踏,以从事特技、表演等活动。通常的脚踏杆结构大致如图6所示,它主要包含有一管体50,管体50的一端系呈封闭面,另一端呈开口,于管体50的封闭面上设置有一供自行车轮轴32贯穿其中的穿孔,另设置有一与轮轴32相互螺合的螺帽52,再于轮轴32上套设一被螺帽52推顶的垫片54。通过螺帽52与轮轴32间的螺锁,可将脚踏杆管体50的封闭面夹制固定在自行车钩爪30及垫片54的间,而使脚踏杆固定于轮轴32上,以供人踩踏。
为增加脚踏杆表面的粗造度及与使用者脚部间的摩擦力,以使使用者在踩踏脚踏杆时,避免发生相对滑动;而发生滑倒等意外,常用的脚踏杆管体50表面通常设置滚花花纹。然而一般的滚花花纹很容易因长期使用而磨损,故而会影响到脚踏杆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现有的脚踏杆大都是用铝材制成,而铝材的材料成本较高,因此便有人设计出一种如图7所示的,由一铝质内套管及一铁质外套管所共同组成的脚踏杆结构,以减少铝材的用量,进而减少传统的脚踏杆的制造成本;然而此种现有的脚踏杆结构,其内套管与外套管间是以紧配合的方式相互套接,故容易因使用者的踩踏而相对转动而造成打滑等现象,其安全性仍不够,同时这种常用的脚踏杆仍具有压花花纹磨损后无法使用的缺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和确保使用安全性的结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脚踏杆包含有一内套管,于内套管一端形成有一封闭内套管端部的头部,并且头部的外径略大于内套管的外径,而使内套管与头部间形成有一肩缘,于内套管的头部上设置有一贯穿头部的穿孔;一套设于内套管上的外套管,外套管的一端抵靠于内套管与头部间的肩缘上,于外套管外表面设置有滚花花纹,又于外套管与内套管间设置有可相互卡制的卡制结构;一用以限止外套管自内套管上脱离的封盖;以及一可用以与自行车轮轴相螺合的锁合结构。
由于本实用新型于内套管及外套管的外周缘设置有滚花花纹并于内外套管间设置有可相互卡制的卡制凹槽及卡制凸块,于内套管上设置有一可同时抵靠内外套管的封盖,因此在外套管的部份滚花花纹受到磨损后,它可以通过更换外套管的角度或者将外套管取下而直接使内套管外露以使脚踏杆得以持续使用,并且还可在内套管磨损后转动内套管角度继续使用,从而可延长脚踏杆使用寿命,并且提高脚踏杆使用效能;另外,由于内外套管间设有卡制结构以防止内、外套管相对转动,因此可避免打滑现象产生从而进一步提供脚踏杆的使用安全性。
为进一步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脚踏杆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现有的自行车脚踏杆的组合剖视图;图7是另一种常用的自行车脚踏杆的组合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如
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杆包含有一内套管10及一外套管20,于内套管10一端形成有一封闭内套管10端部的头部12,并且头部12的外径略大于内套管10的外径,而使内套管10与头部12间形成有一肩缘,以使外套管20在套设于内套管10上时,外套管20的端缘抵靠于内套管10与头部12间的肩缘上。于内套管10的头部12上设置有一贯穿头部12的穿孔14,于穿孔14周缘凹设有数个键槽15,图中示出三个键槽15,而以三个为较佳,于其中一键槽15内容设一键块16,并于头部12上螺设有一抵靠于键块16的固定栓17,在内套管10的与形成头部12该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外缘面上凹设有数个卡制凹槽18,图中示出三个卡制凹槽,而卡制凹槽18的数量以三个为较佳,各卡制凹槽18呈等分间隔设置,于外套管20一端的内缘面上凸设有数个可分别卡制内套管10的卡制凹槽18的卡制凸块22,藉助卡制凹槽18与卡制凸块22的相互卡制,可使外套管20不会相对内套管10转动。内套管10的与形成头部12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内缘面上设置有内螺纹13,另设置有一可同时抵靠内、外套管1020的封盖28,于封盖28上形成有与内套管10的内螺纹13相螺合的螺纹部282,通过封盖28的限止使外套管20能稳固地套设在内套管10上,避免外套管20在使用者踩踏时任意脱离内套管10。
在组装时,先将外套管20套设于内套管10上,并使外套管20上的各卡制凸块22卡入相对的卡制凹槽18中,然后将内套管10头部12的穿孔14穿套在自行车的轮轴32上,并与钩爪30相互抵靠,接着再将一螺帽24螺接于轮轴32上,并抵压一垫片26,藉助螺帽24及垫片26的设置,可将内套管10组设于钩爪30,其中垫片26除可单独套组于轮轴32上外,也可如图所示,呈可转动地组设在螺帽24上,具体结构是螺帽24的一端凸设一凸管242,在将凸管242穿过垫片26后,通过模具使凸管242外张变形,以将垫片26限止于外张的凸管242上,并使螺帽24可相对垫片26转动。这样,当将螺帽24螺锁于轮轴32上时,可同步带动垫片26移动而抵压内套管10头部12的内缘,从而使内套管10一份抵顶定位的作用。另外,在组装内套管10时,可使穿孔14上的一键槽15与钩爪30的开口相对,并将键块16置入于钩爪30的开口及所相对的键槽15中,再将固定栓17螺入而抵靠于键块16上,并使键块16抵靠于轮轴32上,这样便可通过键块16与钩爪30开口间的相互卡制,让内套管10在操作时不会任意地相对钩爪30转动,而可维护使用者操作脚踏杆时的安全性,最后将封盖28螺接于内套管10上,而同时抵靠限止内、外套管10和20,便可完成脚踏杆的组装。
在使用时,因外套管20套设在内套管10外,且外套管20的表面设有滚花花纹,故可提供使用者在踩踏时较大的摩擦力,以避免发生使用者脚部滑落等现象,同时藉助键块16与钩爪30开口的卡制以及卡制凸块22及卡制凹槽18间的相互卡制,可防止内、外套管10和20在操作时的任意相对转动从而避免可能造成的危险,因此提高脚踏杆操作的安全性。
当外套管20上的滚花花纹因长期使用而磨损时,则可先将封盖28取下,再将外套管20自内套管10上抽离,由于脚踏杆在使用时均是以其组后的顶面与使用者脚部接触,故其磨损区域仅限于该顶面区域,其他部份的滚花花纹因未与使用者接触而保持原状,因此,此时可在将外套管20转动一定角度后重新将外套管20套回内套管10,使外套管20未磨损的区域成为新的顶面,供使用者踩踏。最后再将封盖28与内套管10螺合,便可让外套管20充份地被使用。
另外,外套管20上的滚花花纹完全磨损后,此时除可更换新的外套管20外,因于内套管10上亦可设置有滚花花纹,可在不套设外套管20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内套管10,又当内套管10组装后的顶面上的滚花花纹亦被磨损后,则可将螺帽24松开,并将键块16取下,然后相对钩爪30转动内套管10,使内套管10的另一键槽15与钩爪30开口相对,并同时让内套管10未被磨损的部份成为新的顶面,将键块16及螺帽24重新锁固后,可让内套管10持续使用,藉此便可充份地使用内、外套管10和20,使整个脚踏杆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并能提高脚踏杆整体的使用效能。同时,当内、外套管10和20的滚花花纹均磨损怠尽后,也仅需更换新的外套管20,便可继续使用,从而可降低使用者经济上的支出与负担。
另外,内、外套管10和20可用不同材质,如铝和铁等,分别制造,同时亦可将内、外套管10和20进行不同颜色处理,这样可使脚踏杆具有双重材质及颜色的质感与变化,从而提高脚踏杆外观的变化性。
现参看图3,如图所示,于垫片26上轴向设置有一键块262,当在将垫片26套设在轮轴32上时,可使垫片26上的键块262伸入键槽15及钩爪30的开口中,待锁紧螺帽24后,便可藉助垫片26上键块262与钩爪30开口的相互卡抵来提供内套管10的限止转动的作用,使内套管10在操作过程中能稳固定位,不致任意转动。
另外,如图4和5所示,与轮轴32相螺合的也可为一长形的锁合杆25,于锁合杆25一端设置有与轮轴32相螺合的螺孔252,并可设置有一与垫片26结合的凸管254,于锁合杆25另端则形成有一多边形孔256,并且与封盖28结合,具体说,锁合杆25形成多边形孔256的一端在贯穿封盖28后,先套设一垫片29,然后将锁合杆25该端通过模具使其外张变形后,便可将封盖28组装于锁合杆25上。当将锁合杆25伸入内套管后,以特定的工具,如六角扳手等,与锁合杆25的多边形孔256配合,来带动锁合杆25转动,而使锁合杆25的螺孔252与轮轴32相互螺合,待锁合杆25紧密地锁制于轮轴32上后,可藉助控制锁合杆25的长度,使封盖28恰抵靠于内、外套管10和20的端缘,以提供外套管20限止脱出的作用。这样,不仅可提供另一种形式的脚踏杆组合结构,同时因仅需一道的螺锁步骤,便可完成脚踏杆的组装,故能提高脚踏杆组装的方便性及效率。当外套管20上的滚花花纹经磨损而欲更换其组装角度时,则再以特定的工具使锁合杆25自轮轴32上旋离,此时便可让封盖28随锁合杆25的移动而离开抵靠内、外套管10和20的位置。这样便可改变外套管20套设的角度,最后再将锁合杆25重新锁回后便可使外套管20以未磨损的部份持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杆的特点是在一内套管10上套设有一外套管20,并设置有一可限止外套管20的封盖28,于内、外套管10和20间设置有可相互卡制的卡制结构,又于内套管10内设置有与自行车轮轴相螺合的锁合结构,如图所示的螺帽24或锁合杆25等,从而可在外套管20的滚花花纹被磨损后,调整外套管20的组装角度,而使未磨损的滚花花纹部份继续使用,藉此达到使内、外套管10和20充份使用,以延长脚踏杆使用寿命和提高脚踏杆使用效能。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内套管,于内套管一端形成有一封闭内套管端部的头部,并且头部的外径略大于内套管的外径,而使内套管与头部间形成有一肩缘,于内套管的头部上设置有一贯穿头部的穿孔;一套设于内套管上的外套管,外套管的一端抵靠于内套管与头部间的肩缘上,于外套管外表面设置有滚花花纹,又于外套管与内套管间设置有可相互卡制的卡制结构;一用以限止外套管自内套管上脱离的封盖;以及一可用以与自行车轮轴相螺合的锁合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内套管外表面设置有滚花花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内套管头部上穿孔的周缘凹设有数个键槽,于其中一键槽内容设有一键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内套管的头部上螺设有一抵靠于键块的固定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键块设置于锁合结构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内、外套管间的卡制结构包括于内套管的与形成头部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外缘面上,凹设有数个卡制凹槽,并于外套管一端的内缘面上凸设形成有数个可分别卡制内套管卡制凹槽的卡制凸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内套管上的各卡制凹槽呈等分间隔设置,并且卡制凹槽的数量为三个。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自行车脚踏杆,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合结构为一螺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螺帽上设置有一可相对螺帽同轴转动的垫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螺帽上凸设形成有一与垫片相结合的凸管。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中于内套管异于形成头部的一端内缘面上设置有内螺纹,并于封盖上形成有与内套管内螺纹相螺合的螺纹部。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锁合结构系为一具相当长度的锁合杆,于锁合杆一端设置有螺孔,另端则与封盖相结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锁合杆设置螺孔的一端设置有一可相对锁合杆轴向转动的垫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垫片上凸设形成有卡入键槽的键块。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锁合杆一端凸设有与垫片结合的凸管。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于锁合杆的与形成螺孔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多边形孔。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征在于,锁合杆的与形成螺孔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为贯穿封盖,并套设有一垫片,同时锁合杆该端经冲压而外张变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改进的自行车脚踏杆,其特点是:于一内套管上套设有一外套管,并设置有一可限止外套管的封盖,于内、外套管间设置有可相互卡制的卡制结构,另于内套管内设置有与自行车轮轴相螺合的锁合结构,采用这样的改进结构的自行车脚踏杆,可使内、外套管充份使用,并能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能提高使用效能。
文档编号B62J99/00GK2458219SQ0026435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6日
发明者何忠为 申请人:翰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