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58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驾驶者搁脚的踏板下配置容器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轻便摩托车那样的车辆中,具有在由踏板和底罩围成的空间内收放容器的车辆。作为这样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开2000-313393号公报“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用车架”(以下称“现有技术”)。
上述现有技术如该公报的图5所示那样,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车架为前部构架部23(符号引用公报中记载的符号。以下相同。)和后部构架24的组合构造,同时,使前部构架23为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的组合构造。
另外,上述现有技术涉及轻便摩托车式车辆,该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如该公报的图1、图22和图23所示那样,在左右的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间配置上部开放的置物箱133,由用螺栓固定在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上的踏板41a覆盖置物箱133的上部,在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从下方覆盖底罩41c并由螺栓固定,从而由底罩41c覆盖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和置物箱133。
置物箱133为收容蓄电池143和散热器水箱147的收容构件。
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分别在左右的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由螺栓固定踏板41a和底罩41c,所以,需要各自的固定构件。例如,为了在左右的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安装踏板41a,需要螺母124…、螺母支承构件125…、及螺栓127…。另一方面,为了在左右的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安装底罩41c,要求底罩支承构件126、126及螺栓和螺母131、132…。
这样,在分别安装踏板41a和底罩41c的场合,安装构造变得复杂,安装部件数量增加,安装性变差,所以,制造成本增大。在要求抑制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的场合,这样的构造影响了成本的降低,存在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善踏板和底罩的安装构造降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的技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构架之间配置燃料箱和置物箱等容器,由底罩覆盖该容器的下方,由搁脚板覆盖上述容器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从上方将底罩插入到左右侧构架之间,将底罩的边缘载置到左右的侧构架,从上方将容器收容到底罩,同时,将该容器的边缘载置到底罩的边缘,将搁脚板载置到容器的边缘,从而形成由左右的侧构架支承底罩、容器、及搁脚板的重合支承构造。
可在左右的侧构架从上方重合安装底罩、容器、及踏板这样3个部件,简化用于这3个部件的安装构造,减少安装部件数量,提高安装性。因此,可降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在上述左右的侧构架设置朝前后延伸的上方开放的槽,同时,在上述底罩的边缘设置朝前后延伸的在背面视图下基本呈U字状的凸出部,在槽中配合凸出部,从而相对左右的侧构架对底罩进行定位。
仅在设于左右侧构架的上方开放的槽配合设于底罩边缘的凸出部,即可容易地相对左右侧构架对底罩进行定位。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安装性。而且,不需要用于定位的别的构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拉索(缆线)和电线束等线材通过基本U字状的凸出部的凹部分。
可在确保由踏板和底罩围成的空间的容量的同时,容易地在踏板与底罩之间使线材通过。


图1为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侧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构架、踏板、底罩、及燃料箱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前半部分的侧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护腿板、挡泥构件、及前面板的分解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挡泥构件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挡泥构件和前面板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
图9为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前部上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10为图5的10-10线断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挡泥构件的作用图。
图12为本发明车架、踏板、底罩、及燃料箱周围的左侧面断面图。
图13为图12的13-13线断面图。
图14为图12的14-14线断面图。
图15为示出本发明前构架和底罩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箱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底罩与线材的关系图。
图18为示出本发明的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系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
图19为示出本发明的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系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前”、“后”、“左”、“右”、“上”、“下”根据从驾驶者观看的方向进行判断。另外,附图按符号的方向观看。
图1为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透视图,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为机动二轮车,具有转向手把11、可如箭头所示那样弹起的车座12、可由车座12开闭地设于车座下方的车座下托盘13、及配置于转向手把11与车座12之间的平坦的踏板14,从该踏板14朝斜后方延伸后构架31,从该后构架31立起支承构件32,在该支承构件32的上端架设车座12地进行载置,从而形成由车座12和左右的支承构件32围住的物品收容空间S1,同时,开放该物品收容空间S1的前后左右。
踏板14为搁脚板,具有从前端一体延伸并立起的护腿板52和从后端一体延伸的收容部底部53。护腿板52为覆盖坐着车座12的驾驶者的脚部前面的构件。
图2为本发明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侧面图,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的车架20(车身)为分割成前半的前构架21和由螺栓固定于前构架21后端的后半的后构架31的剖分构架。
这样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在后构架31可摇动地安装包含使气缸41前倾的发动机42的动力机组43,由该动力机组43驱动后轮44,同时,在踏板14的下方配置底罩60,在由踏板14和底罩60围成的空间内收容燃料箱70。
在图中,符号81为兼用作前载物架的前照灯支承管,符号82为前照灯,符号83为空气滤清器,符号84为消声器,符号85为后缓冲装置,符号86为后挡泥板,符号87为尾灯,符号88为停放支架。
图3为本发明的前构架、踏板、底罩、及燃料箱的分解图,示出各部件相互的关系。
前构架21为铝压铸件,从中间构架部22的前部朝上立起细长柱状的前部构架部23,在该前部构架部23设置头管24。
中间构架部22为平面视图下基本呈口字状的框体,由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构架25、25、架设于左右侧构架25、25前端间的前部横梁26、架设于左右侧构架25、25后端间的在背面视图下基本呈U字状的后部横梁27构成。由于为口字状框体,所以,在中央具有上下贯通的空间部S2。
踏板14连续地具有前面开放的在平面视图下基本呈U字状的内罩51和左右的护腿板52、52,该内罩51从前端车宽中央一体地延伸并立起,该左右的护腿板52、52从前端的左右一体地延伸并立起。这样的踏板14为搁脚板,其左右的护腿板52、52从车身(前构架21)后方朝前部构架部23的左右两侧延伸,由内罩51围住前部构架部23的后部,通过重叠在前构架21上而由前构架21支承。
底罩60为罩构件,配置在踏板14的下方,同时,重叠在前构架21上,从而由前构架21支承。这样的底罩60一体形成上方开放的收容凹部61,并具有从前端左右一体延伸并立起的左右外罩62、62,该收容凹部61配置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构架25、25间即前构架21的空间部S2。
左右的外罩62、62重合在左右的护腿板52、52的前面,由螺钉63、63固定,从而可使护腿板52、52一体化。
如该图所示,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构架25、25间配置作为容器的燃料箱70,由底罩60覆盖该燃料箱70的下方,由踏板14覆盖在燃料箱70上。
详细地说,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的特征在于形成为重叠支承构造,底罩60从上方插入到左右的侧构架25、25间,底罩60的边缘64、64载置到左右的侧构架25、25,从上方将燃料箱70收容到底罩60的收容凹部61,同时,将该燃料箱70的边缘71、71载置到底罩60的边缘64、64,在燃料箱70的边缘71、71载置踏板14,从而由左右的侧构架25、25支承底罩60、燃料箱70、及踏板14。
图4为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要部透视图,为从前下方观看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的踏板14、车架20、底罩60、及电气部件箱111的关系的图。
如该图所示,在前构架21的左右的侧构架25、25的后端由螺栓33…(…表示多个。以下同。)接合后构架31的前端。为了易于观看该图,省略了一部分部件。
图5为本发明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前半部分的侧面图,如图所示,在头管24通过上下的轴承91、92可回转地安装转向轴93,在转向轴93的上端安装转向手把11(参照图1),在转向轴93的下端通过联接板94和前叉95可自由回转地安装前轮96,同时,在前叉95安装前挡泥板97。可由转向轴93对前轮96进行转向地由前挡泥板97覆盖该前轮96的上部。
前挡泥板97的特征在于为后端部97a朝上立起的较小型的罩构件。详细地说,前挡泥板97的后端97b(即后下端)相对从中间构架部22到头管24的高度即前部构架部23的全长设定为距下方基本1/3的高度。
由于前挡泥板97的后端部97a不下降到中间构架部22,所以,后端部97a不会进入到中间构架部22与前轮96之间。与不进入的量相应地减小从中间构架部22的前端到前轮96的距离L1,可使前轮96朝后方偏移。结果,可减小从前轮96到后轮44(参照图2)的距离W1即轮轴距W1。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的设计自由度相应增大。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前挡泥板97的后端97b上方将挡泥构件100配置于前部构架部23。具体地说,在前部构架部23的前面配置挡泥构件100。挡泥构件100为阻止由前轮96带起的泥溅到转向轴支承用的下面的轴承92的构件。
另外,该图还示出,在头管24安装电气部件箱111,在该电气部件箱111收容蓄电池和发动机控制装置等图中未示出的电气部件。
电气部件箱111由安装于头管24前部的前面板112和围住头管24地安装于前面板112后部的专用罩113构成。在前面板112的前面可安装前照灯支承管81。
图6为本发明的护腿板、挡泥构件、及前面板的分解图,示出各部件相互的关系。
左右的护腿板52、52在上部前端形成朝左右延伸的凸缘部52a、52a,在该凸缘部52a、52a具有前后贯通的螺钉孔52b、52b。
挡泥构件100为由钢板弯曲成的一体成形件,由基本水平板状的水平板101和从水平板101前端朝下方延伸的垂直板102形成侧面视图下呈L字状的挡泥部103,另外,从垂直板102的左上部和右上部延伸正面视图下基本呈倒U字状的钩挂臂部104、104,同时,从垂直板102的左下部和右下部朝下延伸片状的压脚部105、105。钩挂臂部104、104在钩挂部106、106具有前后贯通的螺钉孔107、107,该钩挂部106、106在左右靠外的位置垂下。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由点划线示出的前部构架部23的左右设置护腿板52、52,在这些护腿板52、52的前面重叠挡泥构件100,同时,由该挡泥构件100连接左右的护腿板52、52。
详细地说,从车身后方朝前部构架部23的左右两侧延伸左右的护腿板52、52,从前部构架部23的前上方使挡泥构件100下降,从而将钩挂部106、106插入到凸缘部52a、52a的后侧,同时,将压脚部105、105插入到护腿板52、52的前侧。
之后,从前方将前面板112重合到挡泥构件100的前面,使前面板112的螺钉孔112a、112a、凸缘部52a、52a的螺钉孔52b、52b、及钩挂部106、106的螺钉孔107、107对齐位置,由螺钉114、114一起固定。
这样,通过可拆下地由挡泥构件100连接左右的护腿板52、52的前端部间,可在护腿板52、52安装挡泥构件100。
通过连接左方的护腿板52和右方的护腿板52,可加强这些左右的护腿板52、52,提高刚性。由于挡泥构件100兼有左右的护腿板52、52的加强构件的作用,所以,不需要用于加强护腿板52、52的另外的构件。而且,左右的护腿板52、52的组装性提高。
图7为示出本发明挡泥构件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为从前上方观看将挡泥构件100安装于左右的护腿板52、52的构成的图。为了易于观看图,省略了一部分部件。
通过由钩挂部106、106支承凸缘部52a、52a的背面,同时,通过外罩62、62由压脚部105、105支承护腿板52、52的前面,可由挡泥构件100夹入护腿板52、52,进行螺栓固定之前的预固定。
图8为示出本发明挡泥构件和前面板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如图所示,通过由螺钉114、114在左右的护腿板52、52一起固定挡泥构件100和前面板112,从而由挡泥构件100连接左右的护腿板52、52的前端部间。为了易于观看图,省略了一部分部件。
图9为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前部上部的要部透视图,为从前下方观看前部构架部23、左右的护腿板52、52、底罩60、前挡泥板97、挡泥构件100、及前面板112的关系的图。为了易于观看图,省略了一部分的部件。符号121为前制动拉索,符号122为速度表用电缆。
图10为图5的10-10线断面图,如图所示,前部构架部23为前方开放的基本呈U字状的断面体,在该前部构架部23的槽23a内插入挡泥构件100的水平板101。
前部构架部23一体形成从槽23a的底23b朝前方延伸的4个纵肋23c…和多个横肋23d…(参照图5)。4个纵肋23c…的长度大约为槽深的1/2。横肋23d…的前端延伸到纵肋23c…的前端的前方。
另一方面,水平板101的宽度比槽23a的宽度稍小,水平板101的深度方向尺寸为插入到槽23a的前端部101a延伸到纵肋23c…的前端近旁的大小。通过将这样的水平板101插入到槽23a,可将槽23a中的前半部沿上下分隔。另外,在横肋23d…的前端沿上下重合水平板101的前端部101a。
内罩51为基本呈U字状断面体,隔开空间地围住前部构架部23的左右侧部和后部。油门拉索123可通到前部构架部23的左侧壁与内罩51左侧壁之间的空间部S3,同时,电线束125可通到前部构架部23右侧壁与内罩51右侧壁之间的空间部S4。因此,通过使油门拉索123、后制动拉索124、及电线束125通到内罩51内,可保护这些线材123-125。
图11为本发明的挡泥构件的作用图。在这里,将与前挡泥板97的后端97b相接并与前轮96的后部外周面相接的直线Ta称为“溅泥边界线Ta”。
在溅泥边界线Ta的前方的区域A1中,由前轮96带起的泥由前挡泥板97遮住,所以,不会溅到转向轴支承用的下方的轴承92。
另一方面,在溅泥边界线Ta的后方的区域A2中,由前轮96带起的泥撞击前部构架部23的前部,反弹后可能溅到轴承92。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前挡泥板97的后端97b的上方将可阻止由前轮96带起的泥溅到轴承92的挡泥构件100配置到前部构架部23。
更为具体地说,在前挡泥板97的后端97b上方和溅泥边界线Ta的线上,将挡泥构件100的水平板101配置到由前轮96带起的泥撞击到前部构架部23前部时反弹后可溅到轴承92的位置。
另外,前部构架部23沿上下排列从槽23a的底23b朝前下方延伸的多个横肋23d…。在这些横肋23d…中的至少1个的前端配置挡泥构件100并使得水平板101的前端隔开一些间隙地在上下重合。通过使横肋23d与水平板101上下重合,可获得迷宫效果。即,不用担心泥会从横肋23d与水平板101间的稍有一些的间隙通过。而且,该间隙的大小和间隙的有无是任意的。
当由前轮96带起的泥撞击到水平板101下面时,撞击后的泥朝下方弹回。另外,当带起的泥撞击到前部构架部23的前部例如槽23a内和纵肋23c时,撞击后的泥撞击到水平板101下面、垂直板102的背面、及横肋23d的下面,弹回到下方。另外,当带起的泥撞击到横肋23d时,撞击后的泥撞击水平板101的下面、垂直板102的背面、及其它横肋23d…的下面,朝下方弹回。
这样,即使朝上抬高前挡泥板97的后端部97a,也可阻止由前轮96带起的泥溅到转向轴支承用的轴承92。
图12为本发明车架、踏板、底罩、及燃料箱周围的左侧面断面图,如图所示,在前构架21的空间部S2配置收容凹部61,在该收容凹部61覆盖踏板14,在由踏板14和收容凹部61围成的空间配置燃料箱70。
由于在踏板14的下方配置收容凹部61,所以,可有效地利用踏板14下方的空闲的空间,容易地配置燃料箱70等容器。
另外,该图还示出,在踏板14的后部开设上下贯通的开放部54,同时,在踏板14设置对开放部54进行开闭的供油用盖55,燃料箱70的供油盖72对着开放供油盖55时的开放部54。
处于关闭燃料箱70的供油口的状态的供油盖72从踏板14的上面朝上方凸出。为此,供油用盖55呈朝上方凸出的形状。
包含燃料过滤器132和燃料泵134的燃料系130在由覆盖燃料箱70的底部对其进行保护的底罩60和踏板14围住的空间S5内配置于与上述图2所示发动机42的气缸41接近的位置。为此,包含燃料过滤器132和燃料泵134的燃料系130不受温度较高的发动机42的热影响地由隔热板140覆盖。隔热板140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图13为图12的13-13线断面图。左右的侧构架25、25为设置了朝前后(图的表里方向)延伸的上方开放的槽25e、25e的在背面视图下断面基本为U字状的构件。
详细地说,左方的侧构架25为一体成形构件,由靠车身内的内侧立起壁25a、从内侧立起壁25a的下端朝车身外方延伸的水平壁25b、从水平壁25b的外端朝上立起的靠车身外的外侧立起壁25c、从外侧立起壁25c的上端朝车身外方水平延伸的边缘25d(凸缘25d)构成。内侧立起壁25a的上端比边缘25d低。由内侧立起壁25a、水平壁25b、及外侧立起壁25c围成的空间为槽25e。
右方的侧构架25为相对通过车身中央的车身中心线CL与左方的侧构架25左右对称形的构件。
底罩60一体形成从收容凹部61的上部开口端朝左右即车身外方水平延伸的边缘64、64(凸缘64、64),同时,在这些边缘64、64一体设置朝前后(图的表里方向)延伸的背面视图基本为U字状的凸出部65、65。
凸出部65、65基本为U字状,所以,具有朝前后(图的表里方向)延伸的上方开放的细长凹部分66、66。在凹部分66、66通过油门拉索123和电线束125等线材。
踏板14为基本平坦的构件,从下面的左右朝下方延伸凸起56…,同时,形成从左右端部朝下方延伸的边缘57、57,在底罩60的边缘64、64覆盖这些边缘57、57。
如该图所示,在左右的侧构架25、25的边缘25d、25d载置底罩60的边缘64、64,在底罩60的边缘64、64载置燃料箱70的边缘71、71,在燃料箱70的边缘71、71载置踏板14使踏板14的凸起56…进行接触,从而重合侧构架25、25的边缘71、71、底罩60的边缘64、64、燃料箱70的边缘71、71、及踏板14,另外,由贯通凸起56…的螺栓151…和螺母152…上下一起固定,从而进行接合。这样,由左右的侧构架25、25支承底罩60、燃料箱70、及踏板14,充分地承受负荷。
而且,可在左右的侧构架25、25上依次重合地安装底罩60、燃料箱70、及踏板14这样3个部件,可简化用于安装这3个部件60、70、14的安装构造,减少安装部件数,提高安装性。例如,可如上述图3所示那样,由4组螺栓151…和螺母152…在左右的侧构架25、25一起固定3个部件60、70、14。
在左右的侧构架25、25从上重叠3个部件60、70、14,即可使其相互一体化,所以,对于模块组装最为适合,组装性良好。
这样,可降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的成本。
另外,如上述那样,底罩60在左右的侧构架25、25从上与其它部件一起重叠基本水平状的边缘64、64,由螺栓151…和螺母152…沿上下进行接合。因此,与如现有技术那样在侧构架25、25从侧方用螺栓固定的接合构造相比,可使底罩60为薄型。为此,当从侧方观看踏板14周围时,为细长的外观,可提高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的外观性。
另外,在设于左右的侧构架25、25的、朝前后延伸并且上方开放的槽25e、25e配合设于底罩60的边缘64、64的朝前后延伸的凸出部65、65,即可容易地相对左右的侧构架25、25对底罩60进行定位。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安装性。而且,不需要用于定位的别的构件。
另外,通过将安装有螺母152的夹子153插入到踏板14的边缘25d,可在踏板14对螺母152进行定位。夹子153的有无是任意的。
收容凹部61从车身中心线CL靠近图中右侧或左侧地配置。通过靠右或靠左地配置收容凹部61,可在侧构架25与收容凹部61的侧部之间形成间隙S6,所以,可在该间隙S6通过后制动拉索124等线材。
图14为图12的14-14线断面图,如图所示,从踏板14的下面朝燃料箱70的边缘71、71延伸凸起58…。由凸起58…可防止底罩60的边缘64、64和燃料箱70的边缘71、71的浮起。
图15为示出本发明前构架和底罩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示出在前构架21重合底罩60的状态。而且,为了容易看图,省略了一部分部件。
图16为示出本发明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箱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示出在前构架21重合底罩60和燃料箱70的状态。
在底罩60的边缘64、64朝上设置左右的定位凸起64a、64a,在这些定位凸起64a、64a接触燃料箱70的边缘71、71的后端,从而可相对底罩60进行燃料箱70的前后方向的定位。
为了容易看图,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符号73为燃料液位计。
图17为本发明底罩与线材的关系图,示出从右上观看底罩60的构成。
如该图所示,在底罩60中,(1)油门拉索123通过左方的凹部分66,同时,由从凹部分66凸出的导向片66a…阻止油门拉索123的上浮,(2)电线束125通过右方的凹部分66,同时,由从凹部分66凸出的导向片66b…阻止电线束125的上浮,(3)由设于内侧立起壁25a的夹子67保持沿左方的内侧立起壁25a通过的后制动拉索124。
在这里,一时返回到图13进行说明。由于使油门拉索123和电线束125等线材通过凸出部65、65的凹部分66、66,所以,可在确保由踏板14和底罩60围住的空间S5的容量的同时使线材容易地通过踏板14与底罩60之间。
而且,在踏板14与底罩60之间,可容易地设置对线材123、125进行引导的导向部即凹部分66、66。由于可由凹部分66、66在足够的长度上对线材123、125进行引导,所以,可容易地对这些线材123、125进行引导而不使其与车架20(参照图1)等其它构件摩擦。
图18为示出本发明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系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为从后部右上观看燃料系130的图。如图所示,在车身左侧配置燃料过滤器132,在车身右侧配置燃料泵134,在燃料泵134的右上配置止回阀136,在前构架21的后部横梁27通过撑条138安装燃料泵134。
燃料系130通过软管131将燃料过滤器132的入口连接到燃料箱70的出口74(参照图12),在燃料过滤器132的出口通过软管133连接燃料泵134的吸引口,在燃料泵134的排出口通过软管135连接止回阀136的入口,在止回阀136的出口通过软管137连接图中未示出的发动机用燃料喷射系。
隔热板140与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底罩60一体形成,由覆盖燃料过滤器132周围的左遮蔽部141、覆盖燃料泵134周围的右遮蔽部142、及左右遮蔽部141、142间的中央遮蔽部143构成。
中央遮蔽部143的下端在底罩60一体地形成薄壁状的铰链部144。为此,中央遮蔽部143能够以铰链部144为基端前后开闭。可如箭头所示那样打开中央遮蔽部143,对燃料过滤器132与燃料泵134的连接部分进行维护和检修。
图19为示出本发明的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系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为从后部左下观看燃料系130的图。如图所示,从底罩60中的覆盖到右方的侧构架25的部分146延伸覆盖止回阀136的隔热部147。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不限于轻便式机动二轮车,例如也可为轻便式机动三轮车或轻便式机动四轮车。
收容于底罩60的容器不限于燃料箱70,例如包含装入蓄电池和电气部件等的置物箱和散热器用水箱等各种容器。
本发明按照上述构成发挥出以下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从上方将底罩插入到左右的侧构架之间,将底罩的边缘载置到左右的侧构架,从上方将容器收容到底罩,同时,将该容器的边缘载置于底罩的边缘,在容器的边缘载置搁脚板,从而形成由左右的侧构架支承容器和搁脚板的重合支承构造,所以,可在左右的侧构架从上方重叠安装底罩、容器、及踏板这样3个部件,可简化用于安装该3个部件的安装构件,可减少安装部件,提高安装性。因此,可减少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设于左右的侧构架的、朝前后延伸并且上方开放槽中配合设于底罩边缘的朝前后延伸的凸出部,即可相对左右的侧构架容易地对底罩进行定位。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安装性。而且,不需要用于定位的别的构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使拉索和电线束等线材通过沿前后延伸的在背面视图下基本呈U字状的凸出部的凹部分,所以,可确保由踏板和底罩转成的空间的容量,同时在踏板与底罩之间使线材容易地通过。
权利要求
1.一种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构架之间配置燃料箱和置物箱等容器,由底罩覆盖该容器的下方,由搁脚板覆盖上述容器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从上方将上述底罩插入到上述左右侧构架之间,将底罩的边缘载置到左右的侧构架,从上方将上述容器收容到底罩,同时,将该容器的边缘载置到上述底罩的边缘,将搁脚板载置到容器的边缘,形成由左右的侧构架支承底罩、容器、及搁脚板的重合支承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右的侧构架设置朝前后延伸的上方开放的槽,同时,在上述底罩的边缘设置朝前后延伸的在背面视图下基本呈U字状的凸出部,在上述槽配合上述凸出部,从而相对左右的侧构架对底罩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拉索和电线束等线材通过上述基本呈U字状的凸出部的凹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构架25、25之间配置燃料箱70,由底罩60覆盖燃料箱70的下方,由踏板14覆盖燃料箱70的上方。从上方将底罩60插入到侧构架25、25之间,将底罩的边缘64、64载置到左右的侧构架25、25,从上方将燃料箱70收容到底罩60的收容凹部61。将燃料箱70的边缘71、71载置到底罩60的边缘64、64,将踏板14载置到燃料箱70的边缘71、71。可由左右的侧构架25、25支承底罩60、燃料箱70、及踏板14。这样,可减少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
文档编号B62K19/00GK1385333SQ0211845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1日
发明者道坂进, 大田裕康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