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之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97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之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之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承载婴儿之婴儿车,通常以彼此枢接之杆件呈现一连杆形态,藉由一释放机构控制一设置于杆件间之关节组,并藉由关节组当中的锁扣机构的释放与锁扣而具有一展开可载送婴儿的展开使用位置以及一可折收置放之收折位置,如U.S.PAT.No.5,772,235以及专利公报第175901号专利案,但由于此种婴儿车的连杆组合相当的复杂,不仅在组装上相当的困难及手续亦十分繁索,且由于其构成的杆件相当多,因此造成整体之骨架重量相对的增加,使用者在搬动时较为笨重,且收折时连动之效果不佳,亦容易造成骨架于收折时不顺畅之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公知的婴儿车骨架结构具有组件复杂,以及其骨架于收折不顺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之骨架结构,它至少包括一前轮支架,其连接于该婴儿车之前轮;一后轮支架,其连接于该婴儿车之后轮;一手把管;一座架,包括有一彼此枢接之前座杆与后座杆,该座架并分别枢接于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支架两端之间设有一扣接座;在所述手把管两端之间枢接一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可作为该婴儿车两侧支撑之扶手,而该连接组件另一端与该前轮支架和该后轮支架枢接,且该手把管之一端系以可释放的方式与该扣接座扣接;及一连动件,其两端系分别枢接该手把管与该后轮支架之间;一驱动件,系可滑动的装置于所述后座杆,该驱动件并与该连动件连接。而该驱动件系于骨架收折时,由连动件予以驱动滑动,使其藉由该驱动件压掣该后座杆,俾使座架形成收折,进而带动该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向中间靠拢或展开,使本实用新型达到较为顺畅之收折效果。
本实用新型其它的目的和进一步适用的范畴,可由下列的详细叙述中清楚得知。但是,这些详细的叙述和所提到的实施例仅供说明用,因为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畴中所做的各种的改变和修正对于此行业中的专业人士而言,足可从这些详细说明及图式中清楚得知,但这些详细说明和附图只作说明之用,而不应局限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侧视结构收折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收折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骨架折收状态示意图。
图中1前轮支架90婴儿车骨架2后轮支架20后轮3连动件 10前轮4扣接座 51卡掣件5手把管 52释放机构6座架61前座杆7连接组件62后座杆8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技术内容,请配合参考图1与图2之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婴儿车之骨架90结构主要系由一前轮支架1、一后轮支架2、连动件3、扣接座4、一手把管5、座架6、连接组件7以及驱动件8等构件彼此枢接所构成,其具有一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以及一收折状态,如图4所示。
其中前轮支架1,其下端系连接该婴儿车之前轮10,而其上端系与连接组件7枢接。后轮支架2,其下端系连接该婴儿车之后轮20,上端则与连接组件7枢接,另于其两端之间系设有一扣接座4,藉由该扣接座4与手把管5之卡掣而保持骨架90之展开状态。
手把管5用以推动该婴儿车,两端之间枢接一连接组件7作为该婴儿车之扶手,该连接组件7另一端系分别与该前轮支架1和该后轮支架2枢接;另该手把管5之下端系装置有一卡掣件51,藉由该卡掣件51可释放的方式与该扣接座扣接,进而以产生或解除一发生于该后轮支架2、该连接组件7及该手把管5之间的互锁状态在本实施例当中,该卡掣件51主要系利用一释放机构52以控制该卡掣件51之移动,该释放机构52可如台湾专利公告第515423号或美国第6443479号专利案之装置。
连动件3,其一端系枢接于手把管5下端,而另一端则枢接于后轮支架2之中段位置上。座架6,包括有一彼此枢接之前座杆61及后座杆62,其中该前座杆61系枢接于前轮支架1,而该后座杆62则枢接于后轮支架62,藉由该座架6之展开与收折,进而带动该前轮支架1与后轮支架2之展开与收折。驱动件8,系可滑动的装置于座架6之后座杆62,该驱动件8并与该连动件3连接,使其可藉由该连动件3之转动而带动驱动件8之移动。
藉由上述构件,当骨架90展开时,主要系藉由手把管5下端之卡掣件51与固定于后轮支架2上之扣接座4相互的卡掣固定,俾使各杆件形成死锁而无法转动,进而提供承载婴童使用;而当欲收折骨架时,则释放该卡掣件51,操作向前推动手把管5,藉由该手把管5带动连动件3之转动,而由于该驱动件8系与连动件3枢接。因此,当连动件3转动时,同时可带动驱动件8移动,进而压掣后座架62与前座杆61折收呈倒″V″字形,俾使得藉由该座架6之折收而使前轮支架1与后轮支架2彼此靠拢,进而达到收折婴儿车骨架之目的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之骨架结构,至少可包括一前轮支架,其连接于该婴儿车之前轮;一后轮支架,其连接于该婴儿车之后轮;一手把管;一座架,包括有一彼此枢接之前座杆与后座杆,该座架并分别枢接于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支架两端之间设有一扣接座;在所述手把管两端之间枢接一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可作为该婴儿车两侧支撑之扶手,而该连接组件另一端与该前轮支架和该后轮支架枢接,且该手把管之一端系以可释放的方式与该扣接座扣接;及一连动件,其两端系分别枢接该手把管与该后轮支架之间;一驱动件,系可滑动的装置于所述后座杆,该驱动件并与该连动件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婴儿车之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管通过其下端设置的一卡掣件与所述扣接座卡掣扣接。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婴儿车之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掣件由一释放装置控制移动。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婴儿车之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装置装设于该手把管上。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婴儿车之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系以滑动接触的型态装置于该后座杆之上,该驱动件系于该骨架收折时,藉由该连动件的连动而压掣该后座杆,俾使该座架折收而呈倒″V″字型,进而连动该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使两者相互靠拢者。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婴儿车之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之上端与该连接组件枢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婴儿车之骨架结构,尤指骨架中之座架主要系枢接于前、后轮支架,该座架包括有彼此枢接之一前座杆以及一后座杆,且于该后座杆枢设一可滑动之驱动件,而该驱动件系可于骨架收折时,由连动件予以驱动滑动,使其藉由该驱动件压掣该后座杆,俾使座架形成收折,进而带动该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向中间靠拢或展开,俾使本实用新型达到较为顺畅之收折效果者。
文档编号B62B9/10GK2671903SQ20032011907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1日
发明者郑皇意, 蔡明锜, 陈鹤升, 林永顺 申请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