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型四轮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195阅读:1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微型四轮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超微型四轮车底盘。
背景技术
底盘设计是整车设计的基础,底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目前,无论是三轮摩托车底盘还是四轮摩托车底盘,均不是独立底盘结构,承载能力差,转向为手把式转向,操纵稳定性差,使用不方便,行车制动在手把上,容易错误操作而引起交通事故,减振系统为传统三轮摩托车减振系统结构,减振效果差,乘坐舒适性差。而为满足农村及国外市场需要设计的超微型四轮车一般采用普通摩托车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其车身采用类似微型轿车的车身结构,底盘上的各总成大部分依靠车架连结成一整体,为了既适应这样的车身,又使该超微型四轮车能有较稳定和较高的行驶速度,该超微型四轮车的底盘因此不同于摩托车,也有别于微型轿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微型四轮车底盘,结合使用摩托车和汽车的有关部件,使之比三轮摩托车或四轮摩托车行驶更稳定、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发动机、前后轮、前轴、后桥、转向系、制动系、减振系、传动系、前悬挂及后悬挂,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由两根以上的纵梁和横梁焊合成整体框形结构,发动机为摩托车发动机,前轴、前悬挂分别为普通微型汽车的前轴、前悬挂结构,传动系、后悬挂分别为普通三轮摩托车的传动系、后悬挂结构。
所述转向系为汽车用方向盘式转向结构,制动系为液压双管路行车制动系统和手动机械式的驻车制动结构。
所述减振系为螺旋式减振器与单向筒式减振器和钢板弹簧相结合的减振结构。
所述纵梁和横梁为矩形管。
本实用新型中结合使用了汽车和摩托车的部分结构,其制动、转向、前轴、前悬挂可以采用成熟的微型汽车零部件,发动机、传动系及后悬挂采用成熟的三轮摩托车零部件,既可保证整车的使用可靠性,又保证了维修时零部件的通用性,具有低成本、低消耗的特点;转向系为汽车用方向盘式转向系统结构,制动系为液压双管路行车制动系统和手动机械式的驻车制动系统结构,转向稳定性好,操纵轻便灵活,制动安全可靠、乘坐舒适;减振系采用螺旋式减振器与单向筒式减振器和钢板弹簧相结合的减振结构,减振效果好,行驶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承载能力强、其转向、制动、减振等各项性能指标兼具有摩托车和汽车的优点,并且成本低,能耗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车架1、发动机2、前后轮、前轴4、后桥5、转向系6、制动系、减振系、传动系9、前悬挂及后悬挂构成,发动机2位于前轴4的上方,转向系6设置在车架1上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制动系由制动器及制动油管组成,减振系由前减振器总成14及后减振器总成15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由两根以上的纵梁和横梁焊合成整体框形结构,发动机2为摩托车发动机,前轴4、前悬挂分别为普通微型汽车的前轴、前悬挂结构,传动系9、后悬挂分别为普通三轮摩托车的传动系、后悬挂结构。
从图1可看出所述转向系6为汽车用方向盘式转向结构,制动系为液压双管路行车制动和手动机械式驻车制动结构,即图1中制动油管总成12和手制动器总成13,其中制动油管总成12的中部支撑在车架1的第三横梁上,手制动器总成13安装第二横梁上。
从图l还可看出所述减振系为汽车用螺旋式减振器与单向筒式减振器和钢板弹簧相结合的减振结构,其中前减振器总成14为汽车用螺旋式减振器与单向筒式减振器的结合结构,后减振器总成15为钢板弹簧减振结构。
所述纵梁和横梁为矩形管。
权利要求1.一种超微型四轮车底盘,包括车架(1)、发动机(2)、前后轮、前轴(4)、后桥(5)、转向系(6)、制动系、减振系、传动系(9)、前悬挂及后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由两根以上的纵梁和横梁焊合成整体框形结构,发动机(2)为摩托车发动机,前轴(4)、前悬挂分别为普通微型汽车的前轴、前悬挂结构,传动系(9)、后悬挂分别为普通三轮摩托车的传动系、后悬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型四轮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6)为汽车用方向盘式转向结构,制动系为液压双管路行车制动系统和手动机械式的驻车制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型四轮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系为螺旋式减振器与单向筒式减振器和钢板弹簧相结合的减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超微型四轮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和横梁为矩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微型四轮车底盘,主要由车架1、发动机2、前后轮、前轴4、后桥5、转向系6、制动系、减振系、传动系9、前悬挂及后悬挂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由两根以上的纵梁和横梁焊合成整体框形结构,发动机2为摩托车发动机,前轴4、前悬挂分别为普通微型汽车的前轴、前悬挂结构,传动系9、后悬挂分别为普通三轮摩托车的传动系、后悬挂结构。本实用新型承载能力强、其转向、制动、减振等各项性能指标兼具有摩托车和汽车的优点,并且成本低,能耗小。
文档编号B62D65/00GK2712765SQ20042003379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
发明者尹明善, 刘义国, 王孝芬, 刘均, 陈晓牧 申请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