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覆盖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189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覆盖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的覆盖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的覆盖件一般是用安装螺钉直接连接安装在车架上,这些螺钉暴露在覆盖件表面,影响整车的美观。也有的在覆盖件之间采用小挂钩和条形孔相互扣合连接,这种结构连接虽然没有螺钉露在覆盖件表面,但是由于需许多挂钩相挂,装配较困难,而且这些挂钩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或者老化,容易断裂脱落,导致覆盖件与车体分离,缩短覆盖件的使用寿命。随着摩托车外形向美观化发展,摩托车的覆盖件也越来越异型化,模具的制作更加复杂,装配的难度增大,采用挂钩连接覆盖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覆盖件连接结构,它既能解决覆盖件采用小挂钩连接装配困难和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又能使覆盖件的安装螺钉不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覆盖件的连接端设有带榫孔的连接部和支耳,支耳的孔有凸缘,支耳的孔与连接部的榫孔不同向,另一覆盖件的连接端设有榫头和支耳,两个支耳的孔对应;另一覆盖件的榫头插入覆盖件的连接部的榫孔中,覆盖件的支耳的孔的凸缘嵌入另一覆盖件的支耳的孔中。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覆盖件与覆盖件在连接端同时采用榫头与榫孔连接和支耳的孔的凸缘嵌入另一支耳的孔中连接,因为榫孔与支耳的孔不同向,连接方向交叉定位,可互相制约,使两覆盖件的连接牢固可靠。再用螺栓穿过连接好的覆盖件的支耳的孔将覆盖件固定在摩托车的车架上,扣上维修盖遮住螺栓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定位容易,连接牢固可靠,能增加覆盖件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向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覆盖件1为摩托车前护板,它的连接端设有带榫孔D的连接部1-2和支耳1-1。连接部1-2设在前护板1的连接端的背面,其榫孔D旁伸出连接端部分设有定位凸台C。支耳1-1位于连接端下方,它的孔有凸缘。支耳1-1的孔与连接部1-2的榫孔D不同向。覆盖件2为摩托车侧盖,它的连接端设有榫头2-2和支耳2-1。榫头2-2设在侧盖2的连接端的背面且伸出连接端。支耳2-1位于连接端下方且伸出连接端,它的孔与前护板1的支耳1-1的孔对应。侧盖2的榫头2-2插入前护板1的连接部1-2的榫孔D中,前护板1伸出连接端的连接部1-2上的凸台C对侧盖2定位,使侧盖2的榫头2-2紧贴前护板1,保证连接平整。前护板1的支耳1-1的孔的凸缘嵌入前护板2的支耳2-1的孔中,形成连接方向交叉定位,保证连接牢固可靠。螺栓5穿过支耳1-1的孔将连接在一起的前护板1和侧盖2固定在车架4上,扣上维修盖3遮住螺栓5头。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摩托车前护板1与侧盖2的连接,也适用于摩托车其它覆盖件的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的覆盖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覆盖件(1)的连接端设有带榫孔(D)的连接部(1-2)和支耳(1-1),支耳(1-1)的孔有凸缘,支耳(1-1)的孔与连接部(1-2)的榫孔(D)不同向;覆盖件(2)的连接端设有榫头(2-2)和支耳(2-1),支耳(2-1)的孔与支耳(1-1)的孔对应;覆盖件(2)的榫头(2-2)插入覆盖件(1)的连接部(1-2)的榫孔(D)中,覆盖件(1)的支耳(1-1)的孔的凸缘嵌入覆盖件(2)的支耳(2-1)的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覆盖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2)设在覆盖件(1)的连接端的背面,其榫孔(D)旁伸出连接端部分设有凸台(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覆盖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榫头(2-2)设在覆盖件(2)的连接端的背面且伸出连接端。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的覆盖件连接结构,覆盖件(1)的连接端设有带榫孔(D)的连接部(1-2)和支耳(1-1),支耳(1-1)的孔有凸缘,支耳(1-1)的孔与连接部(1-2)的榫孔(D)不同向;覆盖件(2)的连接端设有榫头(2-2)和支耳(2-1),支耳(2-1)的孔与支耳(1-1)的孔对应。覆盖件(2)的榫头(2-2)插入覆盖件(1)的连接部(1-2)的榫孔(D)中,覆盖件(1)的支耳(1-1)的孔的凸缘嵌入覆盖件(2)的支耳(2-1)的孔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定位容易,连接牢固可靠,能增加覆盖件的使用寿命,还能使覆盖件的安装螺钉不外露。
文档编号B62J17/00GK2700212SQ200420033690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1日
发明者熊永谊, 王金龙, 罗福俊, 李文勤 申请人: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