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35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厢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载货汽车中的自卸车支承装置,属于自卸车上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卸车属于工程车类型,其工作环境多为各种工程施工工地,道路条件相对较为恶劣,车厢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扭摆现象,车厢长时间过度扭摆造成车厢举升系统结构变形,影响举升系统的使用寿命,严重时可造成举升系统的故障。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类载重自卸车在上装设计中,没有考虑在车辆运输中道路条件对车辆的影响,仅设计车厢导向机构,无法有效解决车厢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扭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能够在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与车厢扭摆趋势相反的反作用、有效解决车厢的扭摆,提高举升系统和相关铰接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车厢支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完成的。
该车厢支承装置主要由支承托架、下推力板总成、上推力板总成组成,其中,车厢支承托架固定在自卸车前部副车架的两侧,车厢支承托架上固定有下推力板总成,下推力板总成与上推力板总成固定连接,上推力板总成固定在车厢横梁上。
所述的车厢支承托架呈三角形,采用热轧槽钢焊接而成。
所述的上、下推力板总成均由底板和等边角钢组成,底板上固定一组等边角钢。
底板厚度为4.5mm~5.5mm。
一组等边角钢是由多个热轧等边角钢连接而成。
上、下推力板总成的等边角钢相互啮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最大特点在于上、下推力板总成的锯齿状啮合受力结构。制做时,上推力板在焊装时与下推力板配焊,确保上、下推力板的准确啮合及受力。工作原理在车厢扭摆时,车厢通过上、下推力板总成上的一组等边角钢的锯齿啮合结构产生力F1及F2,分别作用在两侧的支承托架上,支承托架上的上、下推力板总成产生反力F1′及F2′作用在车厢上,F1′及F2′的水平分力F1′x、F2′x与扭摆运动方向相反,防止扭摆运动的产生,避免了对车厢举升系统和翻转支架及相关铰接件损害,提高了举升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F1′及F2′的垂直分力F1′y、F2′y对车厢产生向上的承载力,可减小对垫块的损害。使用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可产生与车厢扭摆趋势相反的反作用力,有效解决了车厢的扭摆,提高了举升系统和相关铰接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有制做简单、安装方便、成本底等优点。
(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推力板总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推力板总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其中,1、支承托架,2、下推力板总成,3、上推力板总成,4、角钢,5、底板,6、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图1-图4所示,由支承托架1、下推力板总成2、上推力板总成3组成,其中,将由热轧槽钢焊接呈三角形的支承托架1固定在自卸车前部副车架6的两侧,支承托架上固定有下推力板总成2,下推力板总成与上推力板总成3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下推力板总成均由底板5和等边角钢4组成,底板5厚度为5mm,其中,上推力板总成3在底板5上焊接一组40×40×4热轧等边角钢4,下推力板总成2在底板5上焊接一组40×40×3热轧等边角钢4,下推力板总成与上推力板总成3各通过其上的一组等边角钢相互啮合焊接固定,上推力板总成的底板5固定在车厢横梁上。安装时,上推力板在焊装时与下推力板配焊,确保上、下推力板的准确啮合及受力。
权利要求1.一种车厢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承托架、下推力板总成、上推力板总成组成,其中,车厢支承托架固定在自卸车前部副车架的两侧,车厢支承托架上固定有下推力板总成,下推力板总成与上推力板总成固定连接,上推力板总成固定在车厢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支承托架呈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推力板总成均由底板和等边角钢组成,底板上固定一组等边角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厚度为4.5mm~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推力板总成的等边角钢相互啮合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车厢支承装置涉及一种重型载货汽车中的自卸车支承装置,属于自卸车上装技术领域。该车厢支承装置主要由支承托架、下推力板总成、上推力板总成组成,其中,车厢支承托架固定在自卸车前部副车架的两侧,车厢支承托架上固定有下推力板总成,下推力板总成与上推力板总成固定连接,上推力板总成固定在车厢横梁上。车厢支承托架呈三角形,采用热轧槽钢焊接而成,上、下推力板总成均由底板和等边角钢组成,底板上固定一组等边角钢,上、下推力板总成的等边角钢相互啮合固定。使用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可产生与车厢扭摆趋势相反的反作用力,有效解决了车厢的扭摆,提高了举升系统和相关铰接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有制做简单、安装方便、成本底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D33/02GK2717787SQ200420041280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4日
发明者韩诚, 王远征, 乜立刚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