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61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向可搭载在自行车上的电气部件供给电力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自行车上,除前灯以外还搭载着各种电气部件。例如,在叫做助力自行车的具有动力辅助功能的自行车上,作为电气部件搭载有动力辅助用的马达和控制马达的控制装置。又,在具有电动变速功能的自行车上,作为电气部件搭载有变速用马达单元或变速控制装置。作为它们的电源,使用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并且在设置有发电轮毂的自行车上,使用蓄积发电轮毂的电力的作为电源的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等蓄电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以往的以蓄电元件作为电源的电源装置中,为了抑制电源电力的浪费而具有使用了微型计算机的节电电路,该微型计算机在停车期间等控制系统不进行控制时切断向电气部件的电力供给。又,设置在节电电路上的微型计算机的构成为,若规定时间不进行控制动作,则以电力消耗少的节电模式工作,利用节电模式也抑制电源的电力消耗。在节电模式下,当对操作开关等进行操作或输入速度信号而判断为非停车中的情况下,则返回通常的控制模式。
即使进行上述那样降低电力消耗的策略,在节电模式下,节电电路部的控制部也消耗一定程度的电力。因此,在停车期间等控制系统停止时也消耗电源的电力。这样,当电源的电力消耗时,则可能由于电源过放电而使电源的性能劣化。特别是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时,很容易由于过放电而使二次电池的性能大幅劣化。
作为防止该过放电的技术,公开的有下述技术进行多个比较,其中包含电源电压在规定时间中的平均值与阈值的比较,当多个比较结果的任何一个超过基准值时禁止向马达供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以及当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低于规定容量时使二次电池停止放电,并将该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在前者的现有技术中,具体来说,是以多个单电池构成的二次电池作为电源。而且,当规定时间中的二次电池的平均值、二次电池瞬间电压、单电池的瞬间电压的至少一个达到规定的阈值时,停止向马达供给电流,且当二次电池充电后的放电电流量、向二次电池充电结束后的行驶距离的至少一个达到规定的阈值时,停止向马达供给电流。
在后者的现有技术中,在停止向马达供给电流后将放电停止信息储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而且,骑车的人在切断电源开关而使控制部停止后,再合上电源开关而再启动控制部时,读出该信息,在读出放电停止信息时,维持放电停止状态,其余的时候设为可放电状态。
专利文献1特开2003-01187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8-251713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8-227731号公报在防止过放电的前述现有技术中,任何一个技术为了防止过放电都采用具有CPU的控制部并利用软件控制停止放电的动作、或读出放电停止信息而维持放电停止状态的动作。因此,即使达到过放电状态而停止向马达供给电流,只要控制部动作,就会由于控制部的电力消耗而使过放电状态继续。因此,可能不能有效防止由过放电引起的电源的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具有电源和控制部的自行车电源装置中,有效防止过放电引起的电源的劣化。
另一方面,为了节电而考虑利用任何机构来切断向控制部的电力而使控制部停止。此时,由于使控制部停止,所以不能如节电模式那样利用操作开关的操作或速度信号而将控制部再启动并返回通常的控制模式。因此,必须如后者的现有技术那样设置专用的电源开关等并连接电源与控制部,向控制部供给电力而再启动,使再启动操作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另一课题,是在电源控制用的控制部停止期间可以以简单的操作再启动控制部。
本发明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向可搭载在自行车上的电气部件供给电力的装置,具有电源、电源控制部、电源电压检测部、第1电源开关、第2电源开关。电源控制部,控制电源接通·断开,并且当电源电压检测部检测到规定以下的电压时控制第1电源开关成断开状态。电源电压检测部,检测电源的电压。第1电源开关,在接通状态时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而在断开状态时切断向电源控制部的电力供给,接通状态时利用电源控制部控制成断开状态。第2电源开关,配置在电源与电气部件之间,借助电源控制部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在该电源装置中,在第1电源开关处于接通状态而从电源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使电源控制部动作时,当检测到电源电压是规定以下的电压,则电源控制部控制第1电源开关成断开状态。其结果,从第1电源开关向电源控制部的电力供给被切断,电源供给部的动作停止,电源供给部不会发生电力消耗。这样,受电源控制部控制的第2电源开关也断开。在此,当电源电压低于规定以下时,不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所以即使是以节电模式动作的电源控制部也不消耗电力。因此,可有效防止过放电引起的电源的劣化。
发明2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1所述的装置上,电气部件,对应可安装在自行车上的操作开关的操作而动作;第1电源开关,与操作开关连接,在断开状态时利用操作开关的接通操作变到接通状态;电源控制部,当从第1电源开关供给电力时接通第2电源开关。此时,当第1电源开关是断开状态而电源控制部停止时接通操作开关,则第1电源开关变到接通状态。结果,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源的电力,电源控制部开始动作而接通第2电源开关。在此,由于构成为可利用叫做操作开关的用于操作电气部件的硬件将第1电源开关变到接通状态,所以只要接通使用方便的操作开关就可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而接通第2电源开关向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因此,即使为了抑制电源消耗而使电源控制部停止,也不用设置电源接通·断开用的专用的开关就可使电源控制部再启动,向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又,即使行驶中由于误动作等使第1电源开关变到断开状态,也可利用操作开关的接通操作而自动变到接通状态,向电源控制部及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因此,可在电源控制用的控制部的停止中利用简单的操作再启动控制部。
发明3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1或2所述的装置上,还具有检测向电气部件供给的电力的电流值的电流值检测部,电源控制部,当电流检测部检测到规定以上的电流值时,控制第1电源开关成断开状态。此时,即使除电源电压外因过载等导致在电气部件上流过规定以上的过大的电流时,也由于电源控制部停止,所以可防止因过电流引起的电源装置和电气部件的损坏。
发明4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3所述的装置上,电流检测部,包含在电源控制部中。此时,由于电流检测部包含在电源控制部中,所以电源检测部的结构简单。
发明5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1~4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上,电压检测部,包含在电源控制部中。此时,由于电源电压检测部包含在电源控制部中,所以电源检测部的结构简单。
发明6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1~5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上,电源是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此时,当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时可防止二次电池的过放电,可防止二次电池的劣化。
发明7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1~6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上,来自与自行车车轮的旋转对应地发电的交流发电机的电力被供给至电源,还具有将来自交流发电机的交流整流为直流并对电源充电的整流部。此时,可利用由来自交流发电机的电力被整流为直流的电力对电源充电,所以可在行驶中对电源充电。
发明8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1~7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上,还具有生成与自行车的速度对应的速度信号的速度信号生成部,电源控制部,当根据来自速度信号生成部的输出检测到自行车停止了规定时间以上时,将第1电源开关控制成断开状态。此时,可抑制例如15分钟以上的规定时间以上长时间停车期间的电源无谓的电力消耗。
发明9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8所述的装置上,速度信号生成部,利用来自交流发电机的电力生成速度信号。此时,由于可从与来自交流发电机输出的速度对应的频率的电力生成速度信号,所以不设置速度检测机构就可生成速度信号。
发明10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向可搭载于自行车上且利用操作开关动作的电气部件供给电力的装置,具有电源、电源控制部、第1电源开关、第2电源开关。电源控制部,控制电源接通·断开,并且当电力从第1电源开关供给时接通第2电源开关。第1电源开关,连接在操作开关上,在接通状态时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而在断开状态时切断向电源控制部的电力供给,断开状态时利用操作开关的接通操作变到接通状态。第2电源开关,配置在电源与电气部件之间,借助电源控制部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在该电源装置上,在第1电源开关是断开状态而电源控制部停止时接通地操作操作开关,则第1电源开关变到接通状态。其结果,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源的电力,电源控制部开始动作而接通第2电源开关。在此,由于可构成为利用叫做操作开关的用于操作电气部件的硬件将第1电源开关变到接通状态,所以只要接通使用方便的操作开关就可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接通第2电源开关向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因此,即使为了抑制电源消耗而使电源控制部停止,也不用设置电源接通·断开用的专用的开关而可使电源控制部再启动,向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又,即使行驶中由于误动作等使第1电源开关变到断开状态,也可利用操作开关的接通操作而自动变到接通状态,可向电源控制部及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因此,可在电源控制用的控制部的停止中利用简单的操作再启动控制部。
发明11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是在发明2~10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上,还具有监测操作开关的状态的开关监测部,电源控制部,在操作开关未被操作的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时,控制第1电源开关成断开状态。此时,在停车中等例如操作开关在15分钟以上的规定时间以上没有被操作时,电源控制部停止,所以可尽可能抑制电源消耗。
根据本发明,当电源电压低于规定以下时,由于不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所以即使是以节电模式动作的电源控制部也不消耗电力。因此,可有效抑制由过放电引起的电源的劣化。
根据另一发明,由于构成为可利用叫做操作开关的用于操作电气部件的硬件将第1电源开关变到接通状态,所以只要接通使用方便的操作开关就可向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接通第2电源开关向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因此,即使为了抑制电源的消耗而使电源控制部停止,也不用设置电源接通·断开用的专用的开关而就可使电源控制部再启动,向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又,即使行驶中由于误动作等使第1电源开关变到断开状态,也可利用操作开关的接通操作使第1电源开关自动变到接通状态,向电源控制部及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因此,可在电源控制用的控制部的停止中利用简单的操作再启动控制部。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其把手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表示电源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电源控制部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中,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是带前避震的自行车,设置有车架1,具有菱形的框体2、带避震的前叉3、及把手部4;包含后变速装置9的驱动部5;安装在前叉3上且安装有轮毂发电机10的前轮6;后轮7;向后变速装置9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11。
车架1的框体2,是对管进行熔接而制作的。在框体2上,安装有包含车座18和驱动部5的各部分。前叉3绕倾斜的轴摆动自由地安装在框体2的前部。
把手部4,如图2所示,具有固定在前叉3的上部的车把立管12、固定在车把立管12上的车把杆15。在车把杆15的两端安装有制动杆16和把手17。在右侧的制动杆16的安装部分的内侧,安装有具有进行后变速装置9的手动变速操作的操作开关20a、20b的开关单元23。操作开关20a,是用于使构成后变速装置9的后述的后拨链器26r(图1)1级级地换低档的开关;操作开关20b,是用于使后拨链器26r1级级地换高档的开关。这些操作开关20a、20b,都是手动操作且自动回复的接点,仅在按压操作时接点闭合。又,在把手部4的中央部安装着托架49,在托架49上,安装有显示自行车的速度或行驶距离等称为自行车计算机的显示单元32。
驱动部5,设置在框体2的下部(吊架部)上,具有曲柄27、外装式的后变速装置9。后变速装置9,具有多级齿轮25、安装在框体2的后部的后拨链器26r,而多级齿轮25具有例如8枚的链轮组。曲柄27,具有安装着链轮(未图示)的曲柄链轮27a和左曲柄27b。又,驱动部5,具有架设在曲柄链轮27a和多级齿轮25中的任何一个链轮上的链条29。后拨链器26r,是安装有在内部含有控制用的微型计算机的图3所示的马达单元(电气部件的一例)30的电动拨链器,通过对操作开关20a、20b的操作而进行换低档或换高档。如前述那样,电力从电源装置11供给到后拨链器26r上。又,操作开关20a、20b经由电源装置11连接到后拨链器26r上。
多级齿轮25的链轮组,从齿数最多的链轮起齿数依次减少,齿数最少的链轮配置在最外侧。又,在图1中,为了简化图示没有准确表示链轮组的枚数。
前轮6的轮毂发电机10,是可安装盘形闸的制动片的轮毂,在内部具有对应前轮6的旋转而发电的交流发电机19(图3)。
电源装置11,如图1所示,安装在框体2的下管2a的中部。电源装置11,整流并蓄积交流发电机19(图3)的电力,并提供给后拨链器26r。图3是表示电源装置11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在图3中,电源装置11具有电源35;控制电源接通·断开的电源控制部36;检测电源35的电压的电源电压检测部37;检测提供给后拨链器26r的电力的电流值的电流值检测部38;监测操作开关20a、20b的状态的开关监测部39;连接操作开关20a、20b与电源35而用于向电源控制部36供给电力的第1电源开关40;配置在电源35与马达单元30之间而使提供给马达单元30的电力接通·断开的第2电源开关41。又,电源装置11,具有整流部45、和速度信号生成部46,所述整流部45用于接受来自交流发电机19的电力,将供给的电力整流为直流,从而对电源35充电,所述速度信号生成部46根据来自交流发电机19的交流的脉冲输出而生成与自行车的速度对应的速度信号。
电源35,是例如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在电源35中,蓄积由整流部45整流后的例如12伏的电力。电源控制部36,由例如8比特微型计算机构成,在内部具有电源电压检测部37、电流值检测部38及开关监测部39。第1电源开关40,配置在电源35与电源控制部36之间并连接两者而可选择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第1电源开关40,在接通状态时向电源控制部36供给电力而在断开状态时切断向电源控制部的电力供给,接通状态时由电源控制部控制成断开状态。又,第1电源开关40,连接操作开关20a、20b与电源35,断开状态时利用操作开关20a、20b的任何一个的接通操作变到接通状态。第2电源开关41,借助电源控制部36接通·断开地控制。整流部45,将来自交流发电机19的交流电力例如进行半波整流变成直流。速度信号生成部46,利用例如施密特触发电路等对从交流发电机19输出而与车速对应的脉冲输出进行波形成形而生成速度信号。
参照图4说明电源装置11的简要的电路结构。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整流部45及速度信号生成部46的电路结构。
电源35的正极,通过电源线PW连接在马达单元30上,并且都连接在开关单元23的操作开关20a、20b的一端上;电源35的负极,通过接地线GND连接在马达单元30上。操作开关20a、20b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换低档信号线DWS和换高档信号线UPS连接在马达单元30上。
电源控制部36,具有微型计算机,而微型计算机具有例如10个端子。按顺序说明各端子的功能及连接。第1端子,是输入电源电压的电力输入端子。第1端子,连接在第1电源开关40的后述的第5端子上,从第1电源开关40向电源控制部36提供例如3.6伏的电力。第2端子,是输出接通·断开地控制第2电源开关41的接通·断开控制信号的第1信号输出端子。第2端子,通过电阻R3连接在晶体管Q1的基极上。晶体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在接地线GND上。
第3端子,是输出接通·断开地控制第1电源开关40的接通·断开信号的第2信号输出端子。第3端子,连接在二极管D1的阳极端子上。第4端子,是用于检测电源35的电压的电压输入端子。第4连接端子,连接在电源线PW与接地线GND之间串联连接的电阻R5、R6的中间节点上。第8端子,是用于监测操作开关20a、20b的信号输入端子。第8连接端子,连接在npn型的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上。晶体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而比场效应晶体管M1更靠马达单元30侧地连接在电源线PW上。晶体管Q2的发射极,连接在接地线GND上;基极,通过电阻R7而与二极管D4、D5的阴极连接,而二极管D4、D5的阳极分别连接在换高档信号线UPS和换低档信号线DWS上。
第9及第10端子,是用于检测流过马达单元30的电流值的电流输入端子。第9端子及第10端子,连接在电阻R1的两端,而电阻R1在场效应晶体管M1与马达单元30之间处配置在电源线PW上。
第1电源开关40,是具有例如5个端子的调压器,将12伏的电压调整到电源控制部36的动作电压(例如3.6伏)而输出。顺序说明各端子的功能及连接。第11端子,是输入电源35的电力的电力输入端子。第11端子,连接在电源35及操作开关20a、20b上。第12端子,连接在接地线GND上。第13端子,是将第1电源开关40切换到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选通端子,第13端子当例如高电平(High)时为接通状态,低电平(Low)时为断开状态。第13端子,连接在二极管D1的阴极上。从而与电源控制部36的第3端子连接。又,第13端子,通过二极管D2、D3也连接在换高档信号线UPS和换低档信号线DWS上。二极管D2、D3的阳极分别连接在换高档信号线UPS和换低档信号线DWS上。这样,在第13端子上,从电源控制部36输入接通·断开信号,并且当操作开关20a、20b的任何一个被进行接通操作时,输入接通信号。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电阻R9也连接在接地线GND上。不使用第14端子。第15端子,是向电源控制部36输出电力的电力输出端子,如前述那样连接在电源控制部36的第1端子上。
第2电源开关41,具有配置在电源线PW与接地线GND之间的npn型晶体管Q1、配置在电源线PW的中间而接通·断开电源线PW的场效应晶体管(FET)M1。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上;发射极,连接在接地线GND上。又,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连接在电源线PW上。场效应晶体管M1的源极,连接在电源线PW的电源35侧;漏极,连接在电源线PW的马达单元30侧。这样,当从电源控制部36向晶体管Q1的基极输出接通信号时基极成为高电平,晶体管Q1接通而在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流过电流,接通场效应晶体管M1而向马达单元30供给电力。又,电源控制部36断开时,基极成为低电平而切断向栅极的电流。这样,场效应晶体管M1断开,切断向马达单元30的电力供给。
下面,说明操作开关20a、20b的接通操作及电源控制部36的控制动作的一例。
第1电源开关40在断开状态时,操作操作开关20a、20b的任何一个,则电流从电源35通过操作开关20a、20b的任何一个及二极管D2或二极管D3流到第1电源开关40的第13端子,第13端子成为高电平。这样,第1电源开关40变到接通状态,提供给第11端子的电力从第15端子向电源控制部36的第1端子供给,从而向电源控制部36供给电力。
当向电源控制部36供给电力时,如图5所示,电源控制部36在步骤S1进行初始设定。利用该初始设定,将各种数据和定时器初始化,并且从第2端子输出接通第2电源开关41的高电平的接通信号,从第3端子输出接通第1电源开关40的高电平的接通信号。当接通信号从第2端子输出后,输入到晶体管Q1,如前述那样,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成为高电平,场效应晶体管M1接通,向马达单元30供给电力。又,从电源控制部36的第3端子通过二极管D1向第1电源开关40的第13端子输出接通信号,第13端子也利用接通信号成为高电平,在电源控制部36的第3端子发出断开信号之前维持第1电源开关40的接通状态。
在步骤S2中,利用向第4端子的输入,判断电源电压VD是否低于作为电源35过放电而性能劣化之前的电压的最低保证电压VL(例如3伏)。从而判断是否由于电源35过放电而变成低电压。在步骤S3中,利用向第9及第10端子的输入,判断流过马达单元30的电流值AD是否是变速用的马达的最大容许电流AH(例如5安培)以上。从而判断是否因链条的嵌入等在后拨链器26r上发生不妥时而导致过电流流过马达。在步骤S4中,利用向第8端子的输入,判断操作开关20a、20b是否接通。当操作开关20a、20b的任何一个接通时,晶体管Q2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4、D5及电阻R7而成为高电平,第8端子成为高电平。
在步骤S5中,利用来自速度信号生成部46的速度信号,判断速度KS是否在规定速度KL(例如时速2km)以下。从而判断自行车是否停车。在图4中,虽未图示,但来自速度信号生成部46的信号输入例如图4中什么都没连接的第6及第7端子即可。当速度KS超过规定速度KL时,移到步骤S6。在步骤S6中,断开定时器T2。定时器T2,是若规定速度KL以下的速度经过例如15分钟以上则到时间的定时器。由此判断自行车是否停车15分钟以上。在步骤S6中,当即使稍微超过规定速度KL时,也立刻关闭定时器T2。
在步骤S7中,判断定时器T1是否到时间。该定时器T1,是若操作开关20a、20b在规定时间(例如15分钟)以上没有被操作则到时间的定时器。在步骤S7中,判断定时器T1是否到时间。
在步骤S8中,判断定时器T2是否到时间。如前述那样,当该定时器T2到时间时,则自行车停车15分钟以上。
当电源电压VD低于最低保证电压VL时,从步骤S2移到步骤S10。在步骤S10中,从第3端子向第1电源开关40输出断开信号。具体地,从第3端子输出的信号成为低电平。从而第1电源开关40变到断开状态,切断从第15端子向电源控制部36的电力供给,电源控制部36变到断开状态。结果,晶体管Q1也断开,并且场效应晶体管M1也断开,向马达单元30的电力供给也被切断。此时消耗的电力变成仅流过作为调节器的第1电源开关40的1μA左右的电流值,变成比微型计算机的节电模式时的电流值小得多的电流值。因此,在电源电压下降时可防止电源电压进一步下降。因此,可有效抑制因过放电引起的电源的劣化。
当流过马达单元30的电流值AD为最大容许电流AH以上时,从步骤S3移到步骤S10,利用与前述一样的动作切断向电源控制部36及马达单元30的电力供给。
当操作开关20a、20b接通时,从步骤S4移到步骤S11。在步骤S11中,判断定时器T1是否已经接通(是否启动)。在定时器T1已经启动时,移到步骤S12,断开定时器T1。此时,在规定时间(例如15分钟)以内操作操作开关20a、20b的任何一个。定时器T1没有启动时,从步骤S11移到步骤S13,接通定时器T1而使其启动。当这些处理结束时移到步骤S5。
速度KS为规定速度KL以下时,从步骤S5移到步骤S14。在步骤S14中,判断定时器T2是否已经接通(是否启动)。在定时器T2已经启动时,不做任何处理移到步骤S7。定时器T2没有启动时,从步骤S14移到步骤S15,接通定时器T2而使其启动,并移到步骤S7。
当在步骤S7(或步骤S8)中判断定时器T1(或定时器T2)到时间,则移到步骤S10,利用与前述同样的操作切断向电源控制部36及马达单元30的电力供给。
在此,不仅电源电压下降,流过过电流、或规定时间(例如15分钟)以上没有操作操作开关20a、20b、或停车规定时间(例如15分钟)以上时,切断向电源控制部36的电力供给。因此,不仅可消除因电源的过放电导致的不妥,而且可防止过电流引起的马达单元30和场效应晶体管M1的损坏等,并且可进一步抑制电源35的电力的无谓消耗。
又,由于构成为可利用用于变速操作的硬件开关(称为操作开关20a、20b)中的任何一个的接通操作将第1电源开关40变成接通状态,所以只要接通用于通常的变速操作的操作开关20a、20b就可向电源控制部36供给电力而接通第2电源开关41,从而向马达单元30供给电力。因此,即使为了抑制电源消耗而使电源控制部36停止,也可不设置电源接通·断开用的专用的开关就使电源控制部36再启动,向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又,即使行驶中由于误动作等使第1电源开关40变到断开状态,也可利用操作开关20a、20b的接通操作而自动变到接通状态,可向电源控制部36及马达单元30供给电力。因此,可在电源控制部36的停止中利用简单的操作再启动电源控制部36。
(a)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没有详细说明节电模式,但也可例如在前述的规定时间以下的时间移到节电模式,当达到规定时间以上则切断向电源控制部36的电力供给。另外,前述的2个规定时间是一例,规定时间可根据电源的容量或马达单元的容量或电源的最低保证电压等确定为适当的时间。
(b)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电源控制部检测电压或电流,但也可将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等设置在电源控制部的外部,利用来自它们的检测输出进行判断。
(c)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将第2电源开关41与电源控制部36分开设置,但也可根据电源控制部36的容量或规格等,将第2电源开关41设置在电源控制部36的内部。
(d)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是电源装置的一例,电路结构可考虑各种形式。例如,第1电源开关,如果可利用电源控制部接通·断开地控制,并且可利用操作开关接通,则不限于调节器,也可是利用机械式继电器或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构成的部件等任何一种。
(e)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以二次电池作为电源,但也可是电气双层电容器等大容量的电容器或干电池等一次电池。在一次电池的情况下,作为电源,也可是可安装一次电池的电源安装部。
(f)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切断向电源控制部36的电力供给而进行第2电源开关41的断开动作,但也可在向第2电源开关41输出断开信号后,断开后向第1电源开关40输出断开信号。此时,从第2端子向晶体管Q1输出低电平的断开信号后错开定时器,从第3端子向第1电源开关40的第13端子输出低电平的断开信号即可。
(g)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气部件例示了向后拨链器26r的马达单元30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但作为电源装置,只要是向利用操作开关动作的前拨链器或辅助驱动力的辅助驱动装置的马达单元等搭载在自行车上的电气部件供给电力的,则任何形式都可以。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向可搭载在自行车上的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具有电源;控制前述电源接通·断开的电源控制部;检测前述电源的电压的电源电压检测部;第1电源开关,在接通状态时向前述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而在断开状态时切断向前述电源控制部的电力供给,并且可在前述接通状态时利用前述电源控制部控制成断开状态;第2电源开关,配置在前述电源与前述电气部件之间,借助前述电源控制部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前述电源控制部,当前述电源电压检测部检测到规定以下的电压时控制前述第1电源开关成断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气部件,对应可安装在前述自行车上的操作开关的操作而动作;前述第1电源开关,与前述操作开关连接,在前述断开状态时可利用前述操作开关的接通操作变到前述接通状态;前述电源控制部,当从前述第1电源开关供给电力时接通前述第2电源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向前述电气部件供给的电力的电流值进行检测的电流值检测部;前述电源控制部,当前述电流值检测部检测到规定以上的电流值时,控制前述第1电源开关成断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流值检测部,包含在前述电源控制部中。
5.如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源电压检测部,包含在前述电源控制部中。
6.如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源是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
7.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来自与前述自行车的车轮的旋转对应地发电的交流发电机的电力被供给至前述电源;还具有将来自前述交流发电机的交流整流为直流并对前述电源进行充电的整流部。
8.如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与前述自行车的速度对应的速度信号的速度信号生成部;前述电源控制部,当根据来自前述速度信号生成部的输出而检测到自行车停止了规定时间以上时,将前述第1电源开关控制成断开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速度信号生成部,利用来自前述交流发电机的电力生成前述速度信号。
10.一种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向可搭载于自行车上且利用操作开关动作的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具有电源;控制前述电源接通·断开的电源控制部;第1电源开关,连接在前述操作开关上,在接通状态时向前述电源控制部供给电力而在断开状态时切断向前述电源控制部的电力供给,在前述断开状态时可利用前述操作开关的接通操作变到前述接通状态;第2电源开关,配置在前述电源与前述电气部件之间,借助前述电源控制部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前述电源控制部,当电力从前述第1电源开关供给时接通前述第2电源开关。
11.如权利要求2~10任何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监测前述操作开关的状态的开关监测部;前述电源控制部,在前述操作开关未被操作的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时,控制前述第1电源开关成断开状态。
全文摘要
在自行车用电源装置上,尽可能抑制由于过放电引起的电源的劣化。电源装置(11),是向可搭载在自行车上的马达单元(30)供给电力的装置,具有电源(35)、电源控制部(36)、电源电压检测部(37)、第1电源开关(40)、第2电源开关(41)。电源控制部,控制电源接通·断开,当电源电压检测部检测到规定以下的电压时控制第1电源开关成断开状态。电源电压检测部检测电源(35)的电压。第1电源开关,在接通状态时向电源控制部(36)供给电力而在断开状态时切断向电源控制部的电力供给,接通状态时利用电源控制部(36)控制成断开状态。第2电源开关(41),配置在电源(35)与马达单元(30)之间,借助电源控制部(36)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文档编号B62J99/00GK1833945SQ20061006769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6日
发明者北村智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