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61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尤其是以驾驶者在自行车上模拟走步时由驾驶者自身重力和不断踩踏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循环重力为前进动力且折叠后外观成笔记本样式以方便存放和携带的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体积大、结构复杂、重量大、驾驶时体力消耗大、存放时占用空间大是自行车的通病,即使是折叠自行车折叠后车体体积仍然较大,重量也不轻,不易于存放和携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自行车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驾驶时体力消耗大、存放时占用空间大,即使折叠后仍然体积较大、重量较大,不易于存放和携带的通病,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该自行车不仅体积小巧,结构简单,自身重量轻,以驾驶者在自行车上模拟走步时由驾驶者自身重力和不断踩踏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循环重力为前进动力,使驾驶者驾驶时体力消耗小,而且折叠后外观如笔记本的样式,体积小巧,易于存放和携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车由左右两侧方向把手、可折叠前轮支撑架、前轮、支架传动箱、后轮、可折叠主梁、左右两侧踏板组件、角度调节器、左右两侧链轮组成,左右侧方向把手、可折叠前轮支撑架、可折叠主梁、左右两侧踏板组件都可以按驾驶者要求随时折叠或伸展并在伸展时自锁成刚性构件,控制方向的左右两侧方向把手安装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的顶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的下端与前轮为单臂支撑连接以减少自行车的重量和厚度,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与可折叠主梁形成的平面内,可折叠前轮支撑架通过角度调节器与可折叠主梁连接形成任意夹角并可随时手动锁定或调节以适应不同驾驶者的要求,可折叠主梁后端连接支架传动箱,支架传动箱上安装有左侧卷簧链轮、右侧卷簧链轮,支架传动箱与后轮为单臂支撑连接以减少自行车的重量和厚度,支架传动箱接受左右两侧链条传递来的动力后带动后轮滚动,在可折叠主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布置有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的左侧凹槽和右侧凹槽,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的左侧上链槽和右侧上链槽,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的左侧下链槽和右侧下链槽,可折叠主梁的左侧凹槽和左侧上链槽、右侧凹槽和右侧上链槽的大部分行程都叠加在一起,直到可折叠主梁后端才分开,左侧凹槽、右侧凹槽向上延伸至可折叠主梁后端,左侧上链槽向下延伸直至可折叠主梁后端左侧卷簧链轮处与支架传动箱对接,右侧上链槽向下延伸直至可折叠主梁后端右侧卷簧链轮处与支架传动箱对接,左侧下链槽位于左侧上链槽下方,右侧下链槽位于右侧上链槽下方,左右两侧凹槽在可折叠主梁完全伸展时整体呈现前端高后端低圆滑曲线的形状,左侧踏板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前滚动支架和左侧后滚动支架上,左侧踏板与左侧前滚动支架及左侧后滚动支架组成左侧踏板组件,左侧前滚动支架和左侧后滚动支架安装在可折叠主梁左侧凹槽内,在带动左侧踏板一起移动时,左侧前滚动支架和左侧后滚动支架应在左侧凹槽内灵活运动无阻碍,右侧踏板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右侧前滚动支架和右侧后滚动支架上,右侧踏板与右侧前滚动支架及右侧后滚动支架组成右侧踏板组件,右侧前滚动支架和右侧后滚动支架安装在可折叠主梁右侧凹槽内,在带动右侧踏板一起移动时,右侧前滚动支架和右侧后滚动支架应在右侧凹槽内灵活运动无阻碍,左侧前滚动支架连接左侧链条,左侧链条从左侧上链槽环绕过左侧卷簧链轮进入左侧下链槽,右侧前滚动支架连接右侧链条,右侧链条从右侧上链槽环绕过右侧卷簧链轮进入右侧下链槽。当自行车处于完全伸展可行驶状态时,可折叠主梁的前端高后端低,驾驶者的左脚踏上位于可折叠主梁前端高处的左侧踏板时,驾驶者自身的重心此时位于驾驶者的左脚上并通过左脚施加于左侧踏板上,迫使左侧踏板从可折叠主梁的前端高处移向可折叠主梁的后端低处从而产生动能,并通过左侧前滚动支架传递给可折叠主梁内与之相连接的左侧链条并使其移动,此时动能被转变为推力由左侧链条传递给左侧卷簧链轮和支架传动箱,推力通过支架传动箱里的传动机构带动后轮向前滚动并使左侧卷簧链轮里的卷簧卷曲受力储存一定的推力,当左侧踏板移动到可折叠主梁后端低处时,驾驶者右脚踏上位于可折叠主梁前端高处的右侧踏板,此时驾驶者自身的重心也从驾驶者的左脚移动到右脚上并迫使右侧踏板从可折叠主梁的前端高处移向可折叠主梁的后端低处从而产生动能,并通过右侧前滚动支架传递给可折叠主梁内与之相连接的右侧链条并使其移动,此时动能也被转变为推力由右侧链条传递给右侧卷簧链轮和支架传动箱,推力通过支架传动箱里的传动机构带动后轮向前滚动并使右侧卷簧链轮里的卷簧卷曲受力储存一定的推力,当驾驶者自身的重心从驾驶者的左脚移动到右脚时,驾驶者的左脚抬起,离开已经移动到可折叠主梁后端低处的左侧踏板并向前迈步,由于此时左侧踏板上没有承载任何重力,左侧卷簧链轮里的卷簧释放存储的推力快速推动左侧链条使其带动与之连接的左侧前滚动支架向可折叠主梁前端高处移动,从而使左侧踏板以比驾驶者的左脚更快的速度移动并停留在可折叠主梁的前端高处,等待驾驶者的左脚再次踏上左侧踏板和驾驶者的重心再次移动到左脚上,当驾驶者的右脚踩踏着右侧踏板一起移动到可折叠主梁的后端低处时,驾驶者的左脚再次踏上左侧踏板,驾驶者的重心也再次移动到左脚,驾驶者施加在左脚上的重力又会使左侧踏板从可折叠主梁前端高处向可折叠主梁后端低处移动并产生动能,而驾驶者的右脚也会抬起,离开已经移动到可折叠主梁后端低处的右侧踏板并向前迈步,由于此时右侧踏板上没有承载任何重力,右侧卷簧链轮里的卷簧释放存储的推力快速推动右侧链条并使其带动与之连接的右侧前滚动支架向可折叠主梁前端高处移动,从而使右侧踏板以比驾驶者的右脚更快的速度移动并停留在可折叠主梁的前端高处,等待驾驶者的右脚再次踏上和驾驶者的重心再次移动到右脚上,周而复始,驾驶者在自行车上的不断走步驱使自行车不断向前行进,这种驾驶者重心从左脚移动到右脚,再从右脚移动到左脚的过程称为循环重力。由于自行车依靠驾驶者直立驾驶时产生的循环重力为前进动力,而驾驶者自身重力远大于其在骑行普通自行车时的踩踏力,且不需使用除走步外的额外体力作为前进动力,达到减少驾驶者体力消耗的目的。当自行车需要存放和携带时,左右两侧方向把手、可折叠前轮支撑架、可折叠主梁、左右两侧踏板组件均可折叠,可折叠主梁折叠后形成矩形框架,支架传动箱和其所连接的后轮及左右两侧卷簧链轮放入可折叠主梁折叠后形成的矩形框架内,左右两侧方向把手折叠后紧贴可折叠前轮支撑架并和可折叠前轮支撑架一起折叠环绕在可折叠主梁折叠后产生的矩形框架外,左右两侧踏板组件折叠后紧贴在可折叠主梁折叠后产生的矩形框架与之相对应的左右两侧,折叠后自行车外观的形状形成笔记本样式,体积小巧,自身重量由于自行车组件少、结构简单而相对较轻,从而易于存放和携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自行车以驾驶者在自行车上模拟走步时由驾驶者自身重力和不断踩踏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循环重力为前进动力,无需额外的体力作为动力,令驾驶者驾驶时体力消耗小,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自身重量轻,折叠成笔记本样式后体积更加小巧,易于存放和携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展开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展开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折叠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折叠俯视图。
图中1.左侧方向把手,2.可折叠前轮支撑架,3.前轮,4.角度调节器,5.左侧踏板,6.移动后左侧踏板,7.可折叠主梁,8.左侧凹槽,9.左侧前滚动支架,10.左侧后滚动支架,11.移动后左侧前滚动支架,12.移动后左侧后滚动支架,13.支架传动箱,14.左侧卷簧链轮,15.左侧上链槽,16.左侧下链槽,17.后轮,18.右侧前滚动支架,19.右侧后滚动支架,20.右侧踏板,21.右侧凹槽,22.移动后右侧前滚动支架,23.移动后右侧后滚动支架,24.移动后右侧踏板,25.右侧卷簧链轮,26.右侧方向把手,27.左侧链条,28.右侧链条,29.右侧下链槽,30.背带,31.右侧上链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左侧方向把手(1)与右侧方向把手(26)连接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的头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的下部与前轮(3)为单臂支撑连接以减少自行车的重量和厚度,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通过角度调节器(4)与可折叠主梁(7)相连接,并在与可折叠主梁(7)形成的平面内自由的改变与可折叠主梁(7)的夹角并可以随时手动锁定或调整以适应不同驾驶者的需求,可折叠主梁(7)的后端连接有支架传动箱(13),支架传动箱(13)与后轮(17)为单臂支撑连接以减少自行车的重量和厚度,左侧卷簧链轮(14)安装在支架传动箱(13)左侧,可折叠主梁(7)在伸展时前端高后端低,可折叠主梁(7)的左侧有左侧凹槽(8)和左侧上链槽(15)及左侧下链槽(16),左侧凹槽(8)整体呈现前端高后端低圆滑曲线的形状,并与左侧上链槽(15)大部分行程都叠加在一起,在可折叠主梁(7)接近后端处分开,左侧凹槽(8)略微向上延伸接近可折叠主梁(7)后端顶部,左侧上链槽(15)向下延伸至可折叠主梁(7)后端底部并在左侧卷簧链轮(14)附近与支架传动箱(13)对接,左侧凹槽(8)内安装有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左侧踏板(5)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前滚动支架(9)上和左侧后滚动支架(10)上并组成左侧踏板组件,无论左侧踏板(5)有没有受到驾驶者施加的重力,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都应在带动左侧踏板(5)一起移动的情况下,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在左侧凹槽(8)内应灵活移动无阻碍,在受到驾驶者重力的情况下,移动后左侧前滚动支架(11)和移动后左侧后滚动支架(12)及移动后左侧踏板(6)为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及左侧踏板(5)最终停止移动位置。
在图2中,左侧方向把手(1)与右侧方向把手(26)连接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的头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的下部与前轮(3)为单臂支撑连接以减少自行车的重量和厚度,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通过角度调节器(4)与可折叠主梁(7)相连接,可折叠主梁(7)的后端连接有支架传动箱(13),支架传动箱(13)与后轮(17)为单臂支撑连接以减少自行车的重量和厚度,支架传动箱(13)左侧安装有左侧卷簧链轮(14),支架传动箱(13)右侧安装有右侧卷簧链轮(25),左侧凹槽(8)与右侧凹槽(21)的形状、作用及在可折叠主梁(7)左右两侧的相对位置完全一样,左侧凹槽(8)内安装有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左侧踏板(5)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前滚动支架(9)上和左侧后滚动支架(10)上并组成左侧踏板组件,右侧凹槽(21)内安装有右侧前滚动支架(18)与右侧后滚动支架(19),右侧踏板(20)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右侧前滚动支架(18)上和右侧后滚动支架(19)上并组成右侧踏板组件,无论左侧踏板(5)和右侧踏板(20)有没有受到驾驶者的重力,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都应在带动左侧踏板(5)一起移动的情况下,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在左侧凹槽(8)内应灵活移动时无阻碍,右侧前滚动支架(18)与右侧后滚动支架(19)都应在带动右侧踏板(20)一起移动的情况下,右侧前滚动支架(18)与右侧后滚动支架(19)在右侧凹槽(21)内应灵活移动无阻碍,在左右两侧踏板组件受到驾驶者施加了重力的情况下,移动后左侧前滚动支架(11)和移动后左侧后滚动支架(12)及移动后左侧踏板(6)为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及左侧踏板(5)最终停止移动位置,移动后右侧前滚动支架(22)和移动后右侧后滚动支架(23)及移动后右侧踏板(24)为右侧前滚动支架(18)与右侧后滚动支架(19)及右侧踏板(20)最终停止移动位置,且与移动后左侧前滚动支架(11)和移动后左侧后滚动支架(12)及移动后左侧踏板(6)的相对位置相同。
在图3中,可折叠主梁(7)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着左侧凹槽(8)和右侧凹槽(21)、左侧上链槽(15)和右侧上链槽(31)、左侧下链槽(16)和右侧下链槽(29)、左侧上链槽(15)里的左侧链条(27)和右侧上链槽(31)里的右侧链条(28),左侧凹槽(8)和右侧凹槽(21)的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左侧上链槽(15)和右侧上链槽(31)的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左侧下链槽(16)和右侧下链槽(29)的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左侧链条(27)和右侧链条(28)的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同,左侧链条(27)在左侧上链槽(15)与左侧下链槽(16)内应往复灵活运动无阻碍,右侧链条(28)在右侧上链槽(31)与右侧下链槽(29)内应往复灵活运动无阻碍。
在图4中,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矩形框架,将后轮(17)、支架传动箱(13)和左侧卷簧链轮(14)放入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矩形框架内,左侧方向把手(1)折叠后紧贴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并随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折叠后,与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一起紧贴环绕在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的矩形框架周围,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折叠后将前轮(3)折叠进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矩形框架内,此时,角度调节器(4)不再行使锁定夹角的功能并随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的运动自由变换角度以适应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折叠的需要,安装在左侧凹槽(8)内的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左侧踏板(5)从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向后移动到适合位置后进行折叠并紧贴在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矩形框架左侧,左侧链条(27)从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露出的左侧凹槽(8)与左侧上链槽(15)的叠加行程的槽口及露出的左侧下链槽(16)的槽口露出,背带(30)不用时藏于可折叠主梁(7)前端内部,使用时从可折叠主梁(7)内部抽出,背带(30)一头固定在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内部,一头连接到可折叠前轮支架(2)头部,使自行车折叠后方便携带。
在图5中,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矩形框架,左侧方向把手(1)和右侧方向把手(26)折叠后紧贴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并随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折叠后紧贴环绕在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矩形框架周围,安装在左侧凹槽(8)内的左侧前滚动支架(9)与左侧后滚动支架(10)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左侧踏板(5)从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向后移动到适合位置后进行折叠并紧贴在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的矩形框架左侧,安装在右侧凹槽(21)内的右侧前滚动支架(18)与右侧后滚动支架(19)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右侧踏板(20)从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向后移动到适合位置后进行折叠并紧贴在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的矩形框架右侧,左侧链条(27)从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露出的左侧凹槽(8)与左侧上链槽(15)的叠加行程的槽口及露出的左侧下链槽(16)槽口露出,右侧链条(28)从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露出的右侧凹槽(21)与右侧上链槽(31)的叠加行程的槽口及露出的右侧下链槽(29)槽口露出。
结合以上各图,当自行车处于完全伸展可行驶状态时,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高后端低,驾驶者的左脚踏上位于可折叠主梁(7)前端高处的左侧踏板(5)时,驾驶者自身的重心此时位于驾驶者的左脚上并通过左脚施加于左侧踏板(5)上,迫使左侧踏板(5)从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高处移向可折叠主梁(7)的后端低处从而产生动能,并通过左侧前滚动支架(9)传递给可折叠主梁(7)内与之相连接的左侧链条(27)并使其移动,此时动能被转变为推力由左侧链条(27)传递给左侧卷簧链轮(14)和支架传动箱(13),推力通过支架传动箱(13)里的传动机构带动后轮(17)向前滚动并使左侧卷簧链轮(14)里的卷簧卷曲受力储存一定的推力,当左侧踏板(5)行至可折叠主梁(7)后端低处的移动后左侧踏板(6)的位置时,驾驶者右脚踏上位于可折叠主梁(7)前端高处的右侧踏板(20),此时驾驶者自身的重心也从驾驶者的左脚移动到右脚上并迫使右侧踏板(20)从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高处移向可折叠主梁(7)的后端低处从而产生动能,并通过右侧前滚动支架(18)传递给可折叠主梁(7)内与之相连接的右侧链条(31)并使其移动,此时动能也被转变为推力由右侧链条(31)传递给右侧卷簧链轮(25)和支架传动箱(13),推力通过支架传动箱(13)里的传动机构带动后轮(17)向前滚动和使右侧卷簧链轮(25)里的卷簧卷曲受力储存一定的推力,当驾驶者自身的重心从驾驶者的左脚移动到右脚时,驾驶者的左脚抬起,离开已经移动到可折叠主梁(7)后端低处的移动后左侧踏板(6)位置上的左侧踏板(5)并向前迈步,由于此时左侧踏板(5)上没有承载任何重力,左侧卷簧链轮(14)里的卷簧释放存储的推力快速推动左侧链条(27)使其带动与之连接的左侧前滚动支架(9)向可折叠主梁(7)前端高处移动,从而使左侧踏板(5)以比驾驶者的左脚更快的速度移动并停留在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高处,等待驾驶者的左脚再次踏上左侧踏板(5)和驾驶者的重心再次移动到左脚上,当驾驶者的右脚踩踏着右侧踏板(20)一起移动到可折叠主梁(7)的后端低处移动后右侧踏板(24)的位置时,驾驶者的左脚再次踏上停留在可折叠主梁(7)前端高处的左侧踏板(5)上,驾驶者的重心也再次移动到左脚,驾驶者施加在左脚上的重力又会使左侧踏板(5)从可折叠主梁(7)前端高处向可折叠主梁(7)后端低处移动并产生动能,而驾驶者的右脚也会抬起,离开已经移动到可折叠主梁(7)后端低处的移动后右侧踏板(24)的位置上的右侧踏板(20)并向前迈步,由于此时右侧踏板(20)上没有承载任何重力,右侧卷簧链轮(25)里的卷簧释放存储的推力快速推动右侧链条(31)并使其带动与之连接的右侧前滚动支架(18)向可折叠主梁(7)前端高处移动,从而使右侧踏板(20)以比驾驶者的右脚更快的速度移动并停留在可折叠主梁(7)的前端高处,等待驾驶者的右脚再次踏上和驾驶者的重心再次移动到右脚上,周而复始,驾驶者在自行车上的不断走步驱使自行车不断向前行进,这种使驾驶者重心从左脚移动到右脚,再从右脚移动到左脚的过程称为循环重力,由于自行车依靠驾驶者直立驾驶时产生的循环重力为前进动力,而驾驶者自身重力远大于其在骑行普通自行车时的踩踏力,且不需使用除走步外的额外体力作为前进动力,达到减少驾驶者体力消耗的目的。当自行车需要保存和携带时,左侧方向把手(1)和右侧方向把手(26)、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可折叠主梁(7)、左右两侧踏板组件均可折叠,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形成矩形框架,支架传动箱(13)和其所连接的后轮(17)及左侧卷簧链轮(14)、右侧卷簧链轮(25)随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放入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产生的矩形框架内,左侧方向把手(1)和右侧方向把手(26)折叠后紧贴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并和可折叠前轮支撑架(2)一起折叠环绕在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产生的矩形框架外,左侧踏板组件上的左侧前滚动支架(9)和左侧后滚动支架(10)折叠后带动左侧踏板(5)紧贴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产生的矩形框架左侧,右侧踏板组件上的右侧前滚动支架(18)和右侧后滚动支架(19)折叠后带动右侧踏板(20)紧贴可折叠主梁(7)折叠后产生的矩形框架右侧,使自行车外观的形状形成笔记本样式,体积小巧,由于自行车组件少、结构简单且重量相对较轻,从而易于存放和携带。
权利要求
1.一种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由左右两侧方向把手、可折叠前轮支撑架、前轮、支架传动箱、后轮、可折叠主梁、左右两侧踏板组件、角度调节器、左右两侧卷黄链轮组成,其特征是以驾驶者在自行车上模拟走步时由驾驶者自身重力和不断踩踏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循环重力为前进动力且折叠后外观形成体积小巧的笔记本样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可折叠主梁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的整体呈现前端高后端低圆滑曲线形状的左右两侧凹槽,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的左右两侧上链槽和相对位置、形状、作用完全相同的左右两侧下链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左右两侧踏板各自固定在与之对应的左右两侧前后滚动支架上组成受力的左右两侧踏板组件,左右两侧前后滚动支架分别安装在与之对应的可折叠主梁左右两侧凹槽内,左右两侧前后滚动支架伸展时应能够承载驾驶者施加在左右踏板上的自身循环重力而不会滑脱出凹槽并灵活运动无阻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自行车在完全伸展后并处于可行驶状态时,可折叠主梁与前后轮的相对位置应前端高后端低,使左右两侧踏板组件在受到驾驶者施加的循环重力时从可折叠主梁前端高处向可折叠主梁后端低处移动从而产生动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自行车在完全伸展后并处于可行驶状态时,可折叠主梁与前后轮的相对位置应前端高后端低,左右两侧踏板组件将左右两侧踏板在受到驾驶者施加的循环重力后从可折叠主梁前端的高处向可折叠主梁后端的低处移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推力成为自行车前进的主要力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支架传动箱为后轮支撑架并保证左右两侧链条从与之对应的左右两侧上链槽环绕过与之对应的左右两侧卷簧链轮进入与之对应的左右两侧下链槽,并接受左右两侧链条传递来的动力通过支架传动箱里的传动机构带动后轮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左右两侧卷簧链轮储存和释放推力的能力应保证左右两侧踏板组件在没有受到驾驶者施加的循环重力时迅速及时的返回并停留在可折叠主梁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左右两侧方向把手、可折叠前轮支撑架、可折叠主梁、左右两侧踏板组件都可以按驾驶者要求随时折叠和在伸展时自锁成刚性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与可折叠主梁所组成的平面内,角度调节器能使可折叠前轮支架与可折叠主梁连接后形成的夹角随时调整并手动锁定以适应驾驶者的驾驶习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前轮和后轮均为单臂支撑连接,以减少自行车的重量和厚度。
全文摘要
一种能够以驾驶者在自行车上模拟走步时由驾驶者自身重力和不断踩踏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循环重力为前进动力且折叠后外观成笔记本样式以方便存放和携带的直立驾驶的踩踏式折叠自行车。它是在可折叠前轮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左右两侧方向把手,可折叠前轮支撑架的下端连接前轮并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可折叠主梁,可折叠主梁后端连接支架传动箱,支架传动箱连接后轮和左右两侧卷簧链轮,可折叠主梁两侧安装有左右两侧踏板组件。
文档编号B62K15/00GK101037129SQ20061006774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3日
发明者杨国庆 申请人:杨国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