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84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尤其是自行车载货筐的固 定装置,属于非机动车配件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现有的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固定载货筐通常是以龙头的活动处和底面轮轴上为支撑点,在载重量超过2公斤时,会导致龙头摇摆,行进时极不稳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载货筐的载重量超过2公斤时,龙头 摇摆,行进时极不稳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重 量最大可达30公斤,且运行平稳的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非机动车龙头的上碗 轴承和下碗轴承之间的立管衬管处安装有2-3个支架,托板安装在载货筐的后 下侧,支架通过托板、垫片及固定螺栓固定载货筐。支架为U型,U型支架的内下部与立管衬管的外径匹配,U型支架的腰部有 一通孔,与螺栓的外径尺寸匹配,U支架的上端分别向外翻边,两处翻边上均 有通孔,与固定载货筐的螺栓的外径尺寸匹配。托板为L型,L的上中部有2-3个通孔,孔的尺寸与固定螺栓的外径尺寸匹 配,孔的位置尺寸与支架的安装尺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非机动车龙头的上碗轴承和下碗轴承之 间的立管衬管处安装支架,支架通过托板固定载货筐,使得载重量最大可达30
公斤,行进时,载货筐不随龙头摆动,提高了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中,l.载货筐,2.垫片,3.托板,4.固定螺栓,5.立管衬管6.支架,7.螺栓,8.上碗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图2、图3中,该自行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是在自行车龙头的上碗 轴承(8)和下碗轴承之间的立管衬管(5)处安装有两个支架(6),支架(6)为U型,U 型支架(6)的内下部与立管衬管(5)的外径尺寸匹配,U型支架(6)的腰部有一通孔, 与螺栓(7)的外径尺寸匹配,U支架(6)的上端分别向外翻边,两处翻边上均有通 孔,孔的尺寸与固定螺栓(4)的外径尺寸匹配;托板(3)安装在载货筐(1)的后下侧, 托板(3)为L型,托板(3)的上中部有两个通孔,孔的尺寸与固定螺栓(4)外径尺寸 匹配,孔的位置尺寸与支架(6)的安装尺寸匹配,支架(6)通过托板(3)、垫片(2) 及固定螺栓(4)固定载货筐(1)。
权利要求1.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包括载货筐(1)、固定块,载货筐(1)通过固定块安装在龙头的叉立管及底面轮轴上,其特征在于该载货筐的固定装置是在龙头的上碗轴承(8)和下碗轴承之间的立管衬管(5)处安装有2-3个支架(6),托板(3)安装在载货筐(1)的后下侧,支架(6)通过托板(3)、垫片(2)及固定螺栓(4)固定载货筐(1)。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支 架(6)为U型,U型支架(6)的内下部与立管衬管(5)的外径匹配,U型支架(6)的腰 部有一通孔,与螺栓(7)的外径尺寸匹配,U支架(6)的上端分别向外翻边,两处 翻边上均有通孔,与固定载货筐的螺栓(4)的外径尺寸匹配。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托 板(3)为L型,托板(3)的上中部有2-3个通孔,孔与固定载货筐的螺栓(4)的外径 尺寸匹配,孔的位置与支架(6)的安装尺寸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机动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尤其是自行车载货筐的固定装置,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非机动车龙头上的上碗轴承(8)和下碗轴承之间的立管衬管(5)处安装有支架(6),托板(3)安装在载货筐(1)的后下侧,支架(6)通过托板(3)、垫片(2)及固定螺栓(4)固定载货筐(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龙头的立管衬管(5)处安装支架(6),支架(6)通过托板(3)固定载货筐(1),增加了稳定性,载重量最大可达30公斤,行进时,载货筐(1)不随龙头摆动,提高了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J9/00GK201046733SQ200720080109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6日
发明者张显坤 申请人:张显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