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24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自行车部件的自行车控制装
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个操作构件的自行车控制(部 件致动)装置,其中所述三个操作构件被方便地定位以便骑车人操作。
背景技术
0002骑车正成为日益流行的休闲形式和出行方式。而且,骑车对 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员而言己经成为非常流行的竞技运动。无论自行 车是用于休闲、出行还是竞技,自行车业都在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 种部件,尤其是用于执行换档和制动操作的自行车控制装置。
0003通常,自行车换档器经由缆线机械地操作拨链器,而自行车 制动杆经由缆线机械地操作制动装置。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由骑车 人的一个手指施加操作力来操作控制杆,而控制杆又通过固定在控制 杆一端的缆线将操作力传递给自行车换档机构的驱动部件。当前,存 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控制装置用于执行换档(变速)和制动操作。
0004尽管自行车换档器和自行车制动杆平常为分离的独立单元, 但有时它们也会结合成单个整体式单元。就具有下垂式把手的公路自 行车而言,自行车换档器和自行车制动杆常被结合成单个整体式控制 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制动功能和换档功能由单个双功能杆执行。授 予Nagano的美国专利第5,400,675号(已转让给Shimano公司)公开 了这类控制装置的一个示例。更典型地,除了制动杆外还会提供一个 或两个换档杆。授予Romano的美国专利第5,257,683号(已转让给 Campagnolo)公开了这类控制装置的一个示例。虽然这些类型的控制
装置工作良好,但有时还是期望提供一种自行车控制(部件致动)装 置,其具有被方便地定位以便骑车人操作的操作构件,且其中每个操作构件均具有单一的控制(部件致动)功能。这使骑车人能够容易地 操作控制装置。
0005鉴于上文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将会明
了,存在对改进型自行车部件致动装置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 本公开的内容将会明了,本发明解决了本领域的这一需求和其他需 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部件致动)装置,其具 有非换档操作杆和一对换档操作构件,它们都被方便地定位以便骑车 人操作。
0007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能够基本实现前述目的,该自 行车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基体构件、换档控制单元、非换档操作杆、第 一换档操作杆和第二换档操作杆。换档控制单元安装于基体构件。非 换档操作杆相对于基体构件被可运动地连接。第一换档操作杆被可操 作地连接到换档控制单元。第二换档操作杆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换档控 制单元。第二换档操作杆是与第一换档操作杆分离的构件。第一和第 二换档操作杆相对于彼此被配置和布置成,当操作第一换档操作杆 时,由第一换档操作杆使第二换档杆运动。
0008根据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方 面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会变得更加明显,结合附图所作的 这一详细描述公开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09现在参照附图,其构成本原始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0010图1是自行车的侧立面图,该自行车配备有一对根据本发明 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到下垂式把手的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 置(仅示出一个);
0011图2是下垂式把手的局部放大透视图,该下垂式把手具有一对根据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
0012图3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外侧立面图, 其中制动操作杆以及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
0013图4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内侧透视图, 其中制动操作杆以及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
0014图5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局部放大内侧 立面图,其中制动操作杆以及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
0015图6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内侧透视图, 其中制动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而第一换档操作杆运动到一个换档位 置,以致第二换档操作杆与第一换档操作杆一起运动;
0016图7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局部放大内侧 立面图,其中制动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而第一换档操作杆运动到一 个换档位置,以致第二换档操作杆与第一换档操作杆一起运动;
0017图8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内侧透视图, 其中制动操作杆和第一换档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而第二换档操作杆 运动到一个换档位置;
0018图9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局部放大内侧 立面图,其中制动操作杆和第一换档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而第二换 档操作杆运动到一个换档位置;
0019图IO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内侧透视图, 其中制动操作杆运动到制动位置,而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在制动操 作杆的作用下运动到非换档位置;
0020图11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局部放大内 侧立面图,其中制动操作杆运动到制动位置,而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 杆在制动操作杆的作用下运动到非换档位置;
0021图12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换档控制单 元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其中制动操作杆以及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处 于静止位置;0022图13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换档控制单 元的局部放大透视0023图14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换档控制单 元的局部放大透视0024图15是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制动/换档)装置的换档控制单 元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0025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讲解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 员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将会明了,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仅是 为了举例说明,决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 等同物限定。
0026首先参照图1和图2,所示自行车10具有一对根据本发明一 个实施例的、安装在自行车把手16上的自行车控制装置12和14。自 行车控制装置12是由骑车人的右手操作的右手侧控制装置,而自行 车控制装置14是由骑车人的左手操作的左手侧控制装置。在所示实 施例中,自行车控制装置12经由换档控制缆线20可操作地连接到后 拨链器18,经由制动控制缆线24可操作地连接到后制动装置22。自 行车控制装置14经由换档控制缆线28可操作地连接到前拨链器26, 经由制动控制缆线32可操作地连接到前制动装置30。替代性地,可 将自行车控制装置12和14变成,使骑车人可用相反的手操作后拨链 器18和前拨链器26,和/或用相反的手操作后制动装置22和前制动 装置30。在所示实施例中,左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4与右手侧自行 车控制装置12基本相同,除了要修改换档单元以减少能被切换的齿 轮数量以外。在任何情况下,左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4在构造和操 作上与右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2实质上是相同的,不过左手侧自行 车控制装置14是右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2的镜像,且左手侧自行车 控制装置14与右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2的换档位置数量不同。因而, 在此仅讨论和图解说明右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2。优选地,缆线20、 24、 28和32是常规的自行车控制缆线,这种缆线具有覆盖着内线的外套管。
0027现在参照图3和图12,自行车控制装置12主要包括基体构 件36、换档控制单元38、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第一换档操作 杆41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2。因此,自行车控制装置12被配置和布置 成安装于把手16的单个整体式单元来执行制动操作和换档操作。在 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换档操作杆41被配置和布置成执行拉线操作, 而第二换档操作杆42被配置和布置成执行松线操作。当第一和第二 换档操作杆41和42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 位于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之后。当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 42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及制动(非换档) 操作杆40排列在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的运动平面或路径BP中。
0028基体构件36包括一个主体,该主体具有一个带有把手安装 结构43的第一端部36a和一个远离第一端部36a设置的第二端部36b。 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及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位于主 体的第二端部36b。基体构件36由把手安装结构43固定地安装于把 手16,把手安装结构43限定了一个具有中心把手安装轴线B的把手 接收区域A。把手安装结构43优选是常规带箍或类似结构。
0029在所示实施例中,换档控制单元38是包括收线构件51的缆 线操作装置。收线构件51附连到换档控制缆线20的内线,以响应第 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的操作分别牵拉和释放换档控制缆线20 的内线。换档控制单元38由主枢轴44安装于基体构件36。制动(非 换档)操作杆40通过枢轴销45相对于基体构件36绕制动杆枢轴线 BA可运动地连接。第一换档操作杆41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换档控制单 元38,从而绕换档控制单元38的主枢轴44沿第一操作方向Dl或拉 线方向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 (主要是收线构件51)。第二换档操作杆 42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换档控制单元38,从而绕换档控制单元38的主 枢轴44沿第二操作方向D2或松线方向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 (主要 是收线构件51)。
0030现在参照图4-11来一般性地讨论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 及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相对于基体构件36的运动,其中基体构件36被配置成由把手安装结构43固定地安装于把手16。
0031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换 档操作杆41和42相对于彼此被配置和布置成,当操作第一换档操作 杆41使换档控制单元38的收线构件51绕换档控制单元38的主枢轴 44沿第一操作方向Dl运动时,由第一换档操作杆41使第二换档操 作杆42运动。换言之,当期望进行拉线操作时,骑车人沿第一换档 操作平面或路径P1以横向于基体构件36中心平面的方向将第一换档 操作杆41从第一 (静止)位置(图4)推动到第二 (换档)位置(图 6和图7)。第一换档操作杆41的这一运动将沿第一操作方向Dl操作 换档控制单元38的收线构件51,这就是所示实施例中的拉线操作。 如上所述,当第一换档操作杆41从第一 (静止)位置运动到第二 (换 档)位置以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时,第二换档操作杆42与第一换档 操作杆41 一起运动。
0032如图4、图8和图9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换 档操作杆41和42相对于彼此被配置和布置成,当操作第二换档操作 杆42使换档控制单元38的收线构件51绕换档控制单元38的主枢轴 44沿第二操作方向D2运动时,第一换档操作杆41保持静止不动。 换言之,当期望进行松线操作时,骑车人沿第二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 P2以横向于基体构件36中心平面的方向将第二换档操作杆42从第一
(静止)位置(图4)推动到第二 (换档)位置(图8和图9)。第二 换档操作杆42的这一运动将沿第二操作方向D2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 的收线构件51,这就是所示实施例中的松线操作。如上所述,当第二 换档操作杆42从第一 (静止)位置运动到第二 (换档)位置以操作 换档控制单元38时,第二换档操作杆42相对于第一换档操作杆41 独立地运动。
0033如图4、图10和图11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制动(非换 档)操作杆40沿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BP在第一 (静止) 位置(图4)与第二 (制动)位置(图10和图11)之间绕枢轴销45 枢转。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BP也构成运动平面BP,以致 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相对于基体构件36沿运动平面BP绕枢转轴线BA被可枢转地连接。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相对于基 体构件36被连接成分别沿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平面Pl和P2运动, 其中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平面Pl和P2与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 的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BP (运动平面)相交。制动(非 换档)操作杆40的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BP (运动平面)相对于 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的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平面Pl和P2 垂直定向。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从静止位置到制动位置的运动 导致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也沿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BP 枢转,如图10和图11所示。
0034现在参照图12-15,换档控制单元38、制动(非换档)操作 杆40、第一换档操作杆41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2现在将被更详细地讨 论。
0035换档控制单元38基本上是由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 操作,以牵拉或释放换档控制缆线20的内线。如上所述,换档控制 单元38由主枢轴44安装于基体构件36。除了上文提到的收线构件51 外,换档控制单元38进一步包括缠绕(巻绕)盘或构件52、缠绕爪 53、定位盘或构件54、 一对定位爪55、释放盘或构件56,以及释放 爪57。收线构件51、缠绕盘52、定位盘54和释放盘56都被可转动 地安装在主枢轴44上。收线构件51、缠绕盘52和定位盘54固定在 一起成为整体式单元,以便共同转动。释放盘56能够独立于收线构 件51、缠绕盘52和定位盘54转动。复位弹簧或偏向作用元件58优 选被可操作地连接在收线构件51与基体构件36之间,以绕主枢轴44 沿松线方向推动收线构件51、缠绕盘52和定位盘54。在所示实施例 中,复位弹簧或偏向作用元件58是扭转弹簧,其一端固定于收线构 件51,另一端固定于基体构件36。
0036复位弹簧或偏向作用元件59优选被可操作地连接在第二换 档操作杆42与基体构件36之间,以绕主枢轴44沿顺时针方向推动 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如图12所示。第一换档操作杆41 的第一部分71具有抵接部71b (第一侧面),抵接部71b与基体构件 36的一部分接触以将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保持在静止位置。在所示实施例中,复位弹簧或偏向作用元件59是安装在主枢轴44 上的扭转弹簧,其一端固定于第二换档操作杆42,另一端固定于基体 构件36。因此,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在常态下由偏向作用 元件59保持在静止位置。
0037第一换档操作杆41相对于收线构件51被配置和布置成,当 操作第一换档操作杆41时,第一换档操作杆41执行收线构件51的 拉线操作。第二换档操作杆42相对于收线构件51被配置和布置成, 当操作第二换档操作杆42时,第二换档操作杆42执行收线构件51 的松线操作。
0038收线构件51为轮形构件,其外围边缘具有缆线附连结构或 点51a以及容线槽51b,如图12和图15中最佳地示出的。因此,收 线构件51缠绕和解绕其上的控制缆线20的内线。
0039缠绕盘52被固定地连接到收线构件51,从而一起转动。缠 绕盘52包括多个由缠绕爪53选择性地啮合的缠绕齿52a。缠绕爪53 被可枢转地安装于第一换档操作杆41,第一换档操作杆41又被可枢 转地安装于主枢轴44。当第一换档操作杆41从第一 (静止)位置运 动到第二 (换档)位置以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时,缠绕爪53啮合缠 绕盘52的缠绕齿52a,从而使收线构件51沿拉线方向转动。缠绕爪 53在常态下由偏向作用构件60朝与缠绕盘52的缠绕齿52a啮合的方 向推动。在所示实施例中,偏向作用构件60是安装在枢轴销61上的 扭转弹簧,枢轴销61又将缠绕爪53附连到第一换档操作杆41。
0040定位盘54与定位爪55协作将收线构件51保持在多个预定 换档位置之一。特别地,定位盘54包括多个由定位爪55选择性地啮 合的定位齿54a。每个定位爪55在常态下由偏向作用构件62朝与定 位盘54的定位齿54a啮合的方向推动。在所示实施例中,偏向作用 构件62是安装在枢轴销63上的扭转弹簧,枢轴销63又将定位爪55 附连到基体构件36。当第一换档操作杆41从第一 (静止)位置运动 到第二 (换档)位置以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时,定位盘54转动,以 致定位盘54的定位齿54a即刻使定位爪55运动,使其不再保持与定 位盘54的定位齿54a啮合。因此,定位盘54的定位齿54a是棘轮齿,其被配置和布置成,当收线构件51沿拉线方向转动时脱开定位爪55。
0041释放盘56与定位爪55协作释放收线构件51,从而使得收线 构件51因复位弹簧或偏向作用元件58的推动力以及因例如来自后拨 链器18拉力的缆线张力而沿松线方向转动。特别地,释放盘56包括 多个驱动齿56a、多个释放齿56b和缠绕爪脱离部分56c。驱动齿56a 由释放爪57选择性地啮合,而释放齿56b选择性地啮合定位爪55。 缠绕爪脱离部分56c使缠绕爪53运动,使其不再与缠绕盘52的缠绕 齿52a啮合,以致当第二换档操作杆42从第一 (静止)位置运动到 第二 (换档)位置以沿松线(解绕)方向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时, 缠绕盘52能够相对于缠绕爪53转动。
0042释放爪57在常态下由偏向作用构件64朝与释放盘56的驱 动齿56a啮合的方向推动。在所示实施例中,偏向作用构件64是安 装在枢轴销65上的扭转弹簧,枢轴销65又将释放爪57附连到第二 换档操作杠42。当第二换档操作杆42从第一 (静止)位置运动到第 二 (换档)位置以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时,释放盘56转动,使得释 放齿56b选择性地啮合定位爪55以释放定位盘54。特别地,释放齿 56b是棘轮齿,其被配置和布置成,当释放盘56沿第一操作方向Dl 转动时脱开定位爪55。因此,释放盘56释放收线构件51,从而使其 因复位弹簧或偏向作用元件58的推动力和响应于第二换档操作杆42 运动产生的缆线张力而沿松线方向转动。
0043第一换档操作杆41被可枢转地安装于主枢轴44,以便沿第 一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P1运动。第一换档操作平面P1与制动(非换 档)操作杆40的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BP (运动平面)相 交。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一换档操作 杆41位于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之后,第一换档操作杆41位于 第二换档操作杆42之前。
0044特别地,第一换档操作杆41主要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换档 控制单元38的第一部分71和与第一部分71间隔开的第二部分72。 铰链销73将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可枢转地互连在一起。偏向 作用元件74安装在铰链销73上,以便将第二部分72相对于第一部分71向前推动到静止位置。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之间的这种 中间铰链允许第二部分72相对于第一部分71向后枢转,例如当操作 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从静止(非制动)位置到制动位置(如图10 和图11所示)时。换言之,第一换档操作杆41包括中间铰链,以致 在操作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时,使第一换档操作杆41的第二部 分72沿非操作方向枢转。
0045第一换档操作杆41的第一部分71具有抵接部71a (第二侧 面),以便在操作第一换档操作杆41时,使第二换档操作杆42运动。 第一换档操作杆41的第二部分72具有第一手指接触部分72a,其位 于与中间铰链相反的那端,以便使第一换档操作杆41绕换档控制单 元38的主枢轴44运动。换言之,当期望进行拉线操作时,骑车人以 横向于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的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 BP (运动平面)的方向沿第一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Pl将第一换档操 作杆41的第一手指接触部分72a从第一 (静止)位置推动到第二 (换 档)位置,以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
0046第二换档操作杆42被可枢转地安装于主枢轴44,以便沿第 二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P2运动。第二换档操作平面P2与制动(非换 档)操作杆40的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BP (运动平面)相 交。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二换档操作 杆42位于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和第一换档操作杆41之后。
0047特别地,第二换档操作杆42主要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换档 控制单元38的第一部分81和与第一部分81间隔开的第二部分82。 铰链销83将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可枢转地互连在一起。偏向 作用元件84安装在铰链销83上,以便将第二部分82相对于第一部 分81向前推动到静止位置。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之间的这种 中间铰链允许第二部分82相对于第一部分81向后枢转,例如当操作 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从静止(非制动)位置运动到制动位置(如 图10和图11所示)时。换言之,第二换档操作杆42包括中间铰链, 以致在操作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时,使第二换档操作杆42的第 二部分82沿非操作方向枢转。0048第二换档操作杆42的第一部分81具有抵接部81a (凸缘), 其接触第一换档操作杆41的抵接部71a,以便在操作第一换档操作杆 41时,使第二换档操作杆42与第一换档操作杆41 一起运动。因此, 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的抵接部71a和81a相对于彼此被配 置和布置成,由第一换档操作杆41使第二换档操作杆42运动。第二 换档操作杆42的第二部分82具有第二手指接触部分82a,其位于与 中间铰链相反的那一端,以便使第二换档操作杆42绕换档控制单元38 的主枢轴44运动。换言之,当期望进行松线操作时,骑车人以横向 于制动(非换档)操作杆40的制动(非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BP (运 动平面)的方向沿第二换档操作平面或路径P2将第二换档操作杆42 的第二手指接触部分82a从第一 (静止)位置(图4)推动到第二 (换 档)位置(图8和图9),以操作换档控制单元38。第二换档操作杆42 的第二手指接触部分82a被设置成比第一换档操作杆41的第一手指 接触部分72a更靠近基体构件36。
0049在上文讨论的实施例中,换档控制单元38被图示为缆线操 作换档控制单元,这仅仅是能够与自行车控制装置12 —起使用的换 档控制单元的一个示例。换言之,自行车控制装置12的换档控制单 元并不限于缆线操作系统,其他类型的换档控制单元也能与本文描述 和图示的自行车控制装置12 —起使用。例如,换档控制单元38能被 替换成电子换档控制单元,或气动换档控制单元,或液压换档控制单 元。对于电子换档控制单元,应提供至少一对电子开关用于响应第一 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的选择性运动来执行加档和减档(加速和 减速)操作。对于气动换档控制单元或液压换档控制单元,应提供阀 系统用于响应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41和42的选择性运动来执行加 档和减档操作。
术语的一般性解释
0050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本文为描述一种装置的部件、部分 或零件而使用的术语"配置"包括构造成或编程为执行期望功能的硬 件和/或软件。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本文使用的术语"包含"及其派生词应被理解为开放性术语,其表明存在己述特征、元件、部件、 组合、整体和/或步骤,但并不排除存在其他未述特征、元件、部件、 组合、整体和/或步骤。之前所述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 术语"包括"、"具有"及其派生词。此外,术语"零件"、"部"、"部 分"、"构件"或"元件"以单数形式使用时也可能具有单数或复数的 双重含义。本文用来描述本发明的以下方向术语"向前、向后、在上、 向下、垂直、水平、在下和横向"以及任何其他类似方向术语是指配 备有本发明的自行车的方向。因此,这些用来描述本发明的术语应当
相对于配备有本发明的、在正常骑行位置使用的自行车来解释。最后, 本文使用的程度术语例如"基本"、"大约"和"大致"意指所修饰术 语的合理大小的偏差,其不会使最终效果产生改变。
0051虽然仅仅选取了优选实施例来图解说明本发明,但本领域技 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将会明了,在此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改进而 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范围。更进一步地,前面对本发明实 施例所作的描述仅是说明性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 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包括基体构件;安装于所述基体构件的换档控制单元;非换档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被可运动地连接;第一换档操作杆,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换档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换档操作杆,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换档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是与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分离的构件,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相对于彼此被配置和布置成,当操作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时,由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使所述第二换档杆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当操作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时,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保持静止不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具有抵接部,用于在操作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时,使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换档控制单元包括收线构件;而且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相对于所述收线构件 被配置和布置成,使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执行所述收线构件的拉线操 作,以及使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执行所述收线构件的松线操作。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时,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和所述非换档操作杆排列 在所述非换档操作杆的运动平面中。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时,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位于所述非换档操作杆之 后。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换档控制单元包括收线构件;而且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相对于所述收线构件 被配置和布置成,使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执行所述收线构件的拉线操 作,以及使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执行所述收线构件的松线操作;而且所述非换档操作杆被配置和布置成执行制动操作。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处于静止位置时,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位于所述非换档操作杆之后,而所述第二换档操 作杆位于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之后。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具有第一手指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换档操作 杆具有第二手指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手指接触部分比所述第一手指接触部分更靠近所述基体构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非换档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沿运动平面绕枢转轴线被可枢转地连接;而且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 被连接成分别沿第一换档操作平面和第二换档操作平面运动,所述第 一换档操作平面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平面与所述非换档操作杆的所述 运动平面相交。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非换档操作杆的所述运动平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的 所述第一换档操作平面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的所述第二换档操作平 面垂直定向。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基体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带有把手安装结构的第一端部和远离所述第一端部设置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所 述第二换档操作杆和所述非换档操作杆位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端 部。
1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杆包括铰链,以致在操作所述非换档操作杆时,使所述第一换档操作杆和所述第二换档操作 杆沿非操作方向枢转。
全文摘要
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主要配备有基体构件、换档控制单元、非换档操作杆、第一换档操作杆和第二换档操作杆。换档控制单元安装于基体构件。非换档操作杆相对于基体构件被可运动地连接。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换档控制单元。第二换档操作杆是与第一换档操作杆分离的构件。第一和第二换档操作杆相对于彼此被配置和布置成,当操作第一换档操作杆时,由第一换档操作杆使第二换档杆运动。
文档编号B62K23/00GK101314381SQ200810004490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日
发明者佐藤久幸, 尾濑宪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