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车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29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轮车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可以在近光和远光之间迸行光束切换的 二轮车用前照灯,特别涉及用于在以近光模式转弯行驶时实现前方识 别性的提高的结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二轮车用前照灯,与四轮车用前照灯相同地,构成为可 以在近光和远光之间进行光束切换。而且,在这种二轮车用前照灯中,在二轮车以近光模式直线行 驶时,通过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不会对逆向车驾驶员等造成眩光, 可以确保本车驾驶员的前方识别性,但在转弯行驶时,因为二轮车的车身会向左侧或右侧较大地倾斜,所以近光用配光图案也会随之倾 斜,无法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对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结构通过使二轮车用前 照灯的灯具主体与车身的左右倾斜对应而向与车身倾斜方向相反的 一侧倾斜,从而事先防止近光用配光图案较大地倾斜。专利文献l:特公平8 — 25417号公报发明内容如果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二轮车用前照灯,则可以在 转弯行驶时也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二轮车用前照灯中,需要用 于使其灯具主体向与车身倾斜方向相反侧倾斜的机构,因此,存在灯具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轮 车用前照灯,其作为可以在远光和近光之间进行光束切换的二轮车前照灯,可以不使灯具构成复杂化而在以近光模式下的转弯行驶时,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本发明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使在远光模式下点灯的第2 灯具单元,在近光模式下的转弯行驶时也以减光的状态进行追加点 灯。艮P,本发明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构成为,可以在近光和远光 之间进行光束切换,在近光模式下使第1灯具单元点灯而形成近光用 配光图案,另一方面,在远光模式下使第2灯具单元点灯而形成远光 用配光图案,其特征在于,设置点灯控制单元,其在安装上述前照灯的二轮 车以近光模式行驶的状态下,在该二轮车的车身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大 于或等于规定角度时,使上述第2灯具单元以减光的状态追加点灯。上述"第1灯具单元",只要构成为可以仅由该灯具单元的点 灯而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即可,其具体结构并不特别限定。另外,该 "第1灯具单元"可以由单个灯具单元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灯具单元构成。上述"第2灯具单元",只要构成为可以仅由该灯具单元的点 灯或与第1灯具单元同时点灯而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即可,其具体构成并不特别限定。另外,该"第2灯具单元"可以由单个灯具单元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灯具单元构成。上述"规定角度"的具体值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定为5 15。左右的值。上述"点灯控制单元",只要构成为在近光模式下的行驶中, 在二轮车的车身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大于或等于规定角度时,使第2 灯具单元以减光的状态追加点灯即可,其具体结构并不特别限定。发明的效果如上述结构所示,由于本发明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构成为 可以在近光和远光之间进行光束切换,在近光模式下使第1灯具单元 点灯而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另一方面,在远光模式下使第2灯具单元点灯而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但在二轮车以近光模式行驶的状态 下,在其车身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大于或等于规定角度时,利用点灯控 制单元使第2灯具单元以减光的状态追加点灯,所以可以相对于通常 的近光用配光图案,追加形成使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全部或部分暗淡一 定程度的配光图案。由此,即使二轮车在转弯行驶时向左侧或右侧较 大地倾斜,也可以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而且,上述作用效果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用于使灯具主 体倾斜的机构,可以通过仅对已有的灯具单元进行点灯控制的简单结 构来实现。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在构成为可以在近光和远光之间进行光束 切换的二轮车用前照灯中,可以不使灯具结构复杂化而在近光模式下 的转弯行驶时,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由此可以实现前方识 别性的提高。在上述结构中,点灯控制单元的具体结构如上述所示并不特别 限定,但如果作为该点灯控制单元构成为,具有对第2灯具单元进行 调光的调光单元,利用该调光单元进行第2灯具单元的减光追加点 灯,则可以根据其调光程度,以最适合的亮度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 面。由此,不会对逆向车驾驶员等造成较大的眩光,可以确保本车驾 驶员的前方识别性。另外,即使在第2灯具单元为一个的情况下,也 可以适当地照射转弯方向前方路面。在上述结构中,作为第2灯具单元,如果构成为具有聚光用 灯具单元,其进行用于形成聚光配光图案的光照射;以及扩散用灯具 单元,其迸行用于形成在水平方向上扩散的扩散配光图案的光照射, 在此基础上,作为点灯控制单元,构成为通过仅使扩散用灯具单元追 加点灯,进行第2灯具单元的减光追加点灯,则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 在通常的近光用配光图案和转弯行驶时的近光用配光图案之间进行 切换。此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使扩散用灯具单元追加点灯时, 进行该扩散用灯具单元的调光,如果这样,则可以将追加形成的扩散 配光图案的亮度调整至最适合的亮度。在上述构成中,如果作为第2灯具单元,构成为具有左前方 照射用灯具单元,其向车身的左前方进行光照射;以及右前方照射用 灯具单元,其向车身的右前方进行光照射,在此基础上,作为点灯控 制单元,构成为通过在车身向左侧倾斜时仅使左前方照射用灯具单元追加点灯,而在车身向右侧倾斜时仅使右前方照射用灯具单元追加点 灯,从而进行第2灯具单元的减光追加点灯,则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 在通常的近光用配光图案和转弯行驶时的近光用配光图案之间进行 切换。另外,通过为了实现转弯行驶时的前方识别性提高,如上所述 仅对适于形成所需的配光图案的灯具单元进行追加点灯,则可以节约 消耗电力,同时可以事先防止对逆向车驾驶员等造成不必要的眩光。 另外,在这种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左前方照射用灯具单 元或右前方照射用灯具单元追加点灯时,对其进行调光,如果这样实 施,则可以将追加形成的配光图案调整至最适合的亮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的平 剖面图。图2是表示用于在上述二轮车用前照灯中进行减光追加点灯的 结构的框图。图3是透视地示出利用从上述二轮车用前照灯向前方照射的光, 在配置于灯具前方25m位置的假想铅垂屏幕上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图, (a)是表示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图,(b)是表示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图。 图4是表示安装有上述二轮车用前照灯的二轮车以远光模式转 弯行驶时,在上述假想铅垂屏幕上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图,(a) 是表示左转弯行驶时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图,(b)是表示右转弯行 驶时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图。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作用的、与图3相同的图。图6是表示上述变形例的作用的、与图4相同的图。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的作用的、与图3相同的图。图8是表示上述其它变形例的作用的、与图4相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10的 平剖面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10的结构为, 在由灯体12和安装于该灯体12的前端开口部上的透明状的透光罩 14形成的灯室内,以沿车宽方向并排配置的状态,收容构成"第1 灯具单元"的3个灯具单元30C、 30L、 30R、和构成"第2灯具单 元"的4个灯具单元40L1、 40Rl、 40L2、 40R2。此时,该二轮车用前照灯IO具有左右对称的形状,其透光罩14 在俯视观察下,其车宽方向中央部向车辆前方侧凸出地形成。此外, 3个灯具单元30C、 30L、 30R中的灯具单元30C配置于中央,在其 左右两侧配置1对灯具单元30L、 30R。另外,4个灯具单元40L1、 40R1、 40L2、 40R2中,1对灯具单元40L1、 40R1配置于1对灯具 单元30L、 30R的斜后方,其余1对灯具单元40L2、 40R2配置于1 对灯具单元40L1、 40Rl的斜后方。这7个灯具单元30C、 30L、 30R、 40L1、 40R1、 40L2、 40R2 固定支撑在共用的金属制托架16上。该金属制托架16在上述灯室内 沿车宽方向以大致V字状延伸地形成,支撑在灯体12上。在该7个灯具单元30C、 30L、 30R、 40L1、 40R1、 40L2、 40R2 的前方附近,配置延伸部件20,其包围这各个灯具单元30C、 30L、 30R、 40L1、 40Rl、 40L2、概2。灯具单元30C构成为具有发光元件32,其面向下方配置;以及反射镜34C,其以位于该发光元件32下方的方式配置,使来自该 发光元件32的光向前方反射。另外,其余6个灯具单元30L、 30R、 40L1、 40R1、 40L2、 40R2 构成为具有发光元件32,其分别面向车宽方向内侧配置;以及反 射镜34L、 34R、 44L1、 44Rl、 44L2、 44R2,它们以位于该发光元件3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配置,使来自该发光元件32的光向前方反 射。金属制托架16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阶梯状,在其前表面的车 宽方向的3个位置上,形成向前方凸出的铅垂壁。并且,各灯具单元 30L、 30R、 40L1、 40R1、 40L2、 40R2的发光元件32,以收容在形 成于这些各铅垂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壁面上的凹部中的状态,分别固 定支撑在该铅垂壁上。另外,灯具单元30C的发光元件32,固定支 撑在金属制托架16的上表面壁(未图示)上。金属制托架16上的各灯具单元30L、 30R、 40L1、 40Rl、 40L2、 40R2的后方部位,以随着从车宽方向内侧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车 辆后方侧偏移的方式倾斜,在其后表面上分别紧贴固定散热片24。 另外,在金属制托架16上的灯具单元30C的后方部位的后面上,也 紧贴固定散热片26。各灯具单元30C、 30L、 30R、 40L1、 40R1、 40L2、 40R2的发 光元件32为白色发光二极管,均具有相同的结构。各灯具单元30C、 30L、 30R、 40L1、 40R1、 40L2、 40R2的反 射镜34C、 34L、 34R、 44L1、 44Rl、 44L2、 44R2形成为,将以通过 发光元件32的发光中心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轴, 同时以该发光中心为焦点的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使来自发光元件 32的光向水平方向扩散偏转反射。此时,设定反射镜34C的反射面形状,以使得来自发光元件32 的光朝下一定程度,并以较大的扩散角度均匀地向左右两侧扩散。设 定反射镜34L的反射面形状,以使得来自发光元件32的光略微朝下, 并以较小的扩散角度向左侧反射,设定反射镜34R的反射面形状, 以使得来自发光元件32光略微朝下,并以较小的扩散角度向右侧反 射。另外,设定反射镜44L1的反射面形状,以使得来自发光元件 32的光以较大的扩散角度向左侧反射,设定反射镜44R1的反射面形 状,以使得来自发光元件32的光以较大的扩散角度向右侧反射。另外,设定反射镜44L2的反射面形状,以使得来自发光元件32的光以较小的扩散角度向左侧反射,设定反射镜44R2的反射面形 状,以使得来自发光元件32的光以较小的扩散角度向右侧反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IO构成为,可以在近光和远 光之间进行光束切换,在近光模式下,仅使构成"竭1灯具单元"的 3个灯具单元30C、 30L、 30R点灯而形成近光用配光屈案,另一方 面,在远光模式下,仅使构成"第2灯具单元"的4个灯具单元40Ll、 40R1、 40L2、 40R2点灯而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图3是透视地示出利用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10 向前方照射的光,在配置于灯具前方25m位置的假想铅垂屏幕上形 成的配光图案的图,该图(a)所示的配光图案为近光用配光图案PL, 该图(b)所示的配光图案为远光用配光图案PH。如该图(a)所示,近光用配光图案PL具有相对于V — V线左 右对称的形状,该V — V线是通过灯具正面方向的消隐点H — V的铅 垂线。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在其上端缘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CL, 该水平明暗截止线CL位于通过H — V的水平线即H — H线的略微下 方。另外,在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中,在V — V线附近沿水平明暗 截止线CL形成作为高光度区域的热区HZL。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作为使3个配光图案Pa、 PbL、 PbR重叠 的合成配光图案形成。配光图案Pa是利用来自灯具单元30C的光照射而形成的配光图 案。该配光图案Pa为上下宽度较宽且左右扩散角较大的配光图案, 形成为在水平明暗截止线CL的下方以V — V线为中心而向左右均匀 扩散的扩散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bL是利用来自灯具单元30L的光照射而形成的配光 图案,配光图案PbR是利用来自灯具单元30R的光照射而形成的配 光图案。水平明暗截止线CL主要利用这1对配光图案PbL、 PbR的 上端缘形成。该各个配光图案PbL、 PbR为上下宽度较窄且左右扩散 角较小的配光图案,形成为在以V — V线为中心相互向左右方向偏离 的状态下局部地重叠。如该图(b)所示,远光用配光图案PH是以H — V为中心而向水平方向扩散的配光图案,在H — V附近形成作为高光度区域的热区HZH。该远光用配光图案PH形成为使2个扩散配光图案PcL、 PcR和 2个聚光配光图案PdL、 PdR重叠而成的合成配光图案。扩散配光图案PcL是利用来自灯具单元40Ll的光照射而形成的 配光图案,扩散配光图案PcR是利用来自灯具单元40Rl的光照射而 形成的配光图案。此时,配光图案PcL为上下宽度较宽且左右扩散 角较大的配光图案,形成为以相对于V—V线偏左一定程度的位置为 中心,以跨过V — V线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其右端缘位于V — V线附近。配光图案PcR是以与配光图案PcL相对于V — V线左右对称的配置形成的配光图案。聚光配光图案PdL是利用来自灯具单元40L2的光照射而形成的 配光图案,聚光配光图案PdR是利用来自灯具单元40R2的光照射而 形成的配光图案。此时,聚光配光图案PdL为上下宽度较窄且左右 扩散角较小的配光图案,形成为以相对于V — V线略微偏左的位置为 中心,以跨过V — V线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聚光配光图案PdR 是以与配光图案PdL相对于V — V线左右对称的配置形成的配光图 案。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10,在安装有该 前照灯的二轮车以近光模式直线行驶时,仅将"第1灯具单元"点灯, 但在车身(未图示)随转弯行驶而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大于或等于规定 角度时,使"第2灯具单元"以减光的状态追加点灯。图2是表示用于进行上述减光追加点灯的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10中,向作 为进行各灯具单元30C、 30L、 30R、 40L1、 40R1、 40L2、 40R2的点 灯控制的点灯控制单元的控制单元50,输入来自光束切换开关52、 左侧倾斜传感器54、右侧倾斜传感器56的信号。光束切换开关52是用于选择性地切换近光模式和远光模式的开 关。另外,左侧倾斜传感器54是用于检测安装有二轮车用前照灯10 的二轮车车身向左侧倾斜大于或等于规定角度(例如10。)的传感器,右侧倾斜传感器56是用于检测上述车身向右侧倾斜大于或等于上述规定角度的传感器。这些左侧倾斜传感器54及右侧倾斜传感器56, 由例如超声波传感器等构成。另外,控制单元50基于来自光束切换开关52的输入信号,进 行二轮车用前照灯IO的光束切换,同时基于来自左侧倾斜传感器54 或右侧倾斜传感器56的输入信号,进行下述用于减光追加点灯的控 制。艮P,控制单元50,在二轮车以近光模式行驶的状态(即,仅使 灯具单元30C、 30L、 30R点灯的状态)下,在其车身向左侧倾斜大 于或等于上述规定角度时,基于从左侧倾斜传感器54输入的检测信 号,使灯具单元40L1以减光的状态追加点灯,另外,在其车身向右 侧倾斜大于或等于上述规定角度时,基于从右侧倾斜传感器56输入 的检测信号,使灯具单元40R1以减光的状态追加点灯。在该控制单元50中,设置用于使灯具单元40L1减光的调光电 路58及用于使灯具单元40R1减光的调光电路60。图4是表示安装有二轮车用前照灯10的二轮车,在近光模式下 转弯行驶时,在上述假想铅垂屏幕上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图,该 图(a)示出的是左转弯行驶时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L,该图(b)示 出的是右转弯行驶时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R。如该图(a)所示,在左转弯行驶时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L, 相对于向左侧倾斜车身倾角量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追加形成配光 图案PcL,。此时,该配光图案PcL,作为使远光用配光图案PH中的 左侧扩散配光图案PcL变暗一定程度的配光图案,以上下跨过近光 用配光图案PL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的方式偏左地形成。通过追加形成该配光图案PcL,,因近光用配光图案PL的倾斜 而从其水平明暗截止线CL的上方侧离开的转弯方向前方路面不会完 全变暗,而是以一定程度的亮度进行光照射,所以,、由此确保本车驾 驶员的前方识别性。如该图(b)所示,在右转弯行驶时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R, 相对于向右侧倾斜车身倾角量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追加形成配光图案PcR'。此时,该配光图案PcR'作为使远光用配光图案PH中的 右侧扩散配光图案PcR变暗一定程度的配光图案,以上下跨过近光 用配光图案PL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的方式偏右地形成。通过追加形成该配光图案PcR',因近光用配光图案PL的倾斜 而从其水平明暗截止线CL的上方侧离开的转弯方向前方路面不会完 全变暗,而是以一定程度的亮度进行光照射,所以,由此确保本车驾 驶员的前方识别性。如以上详述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轮车用前照灯IO构成为, 可以在近光和远光之间进行光束切换,在近光模式下,仅使构成"第 1灯具单元"的3个灯具单元30C、 30L、 30R点灯,形成近光用配 光图案PL,另一方面,在远光模式下,仅使构成"第2灯具单元" 的4个灯具单元40L1、 40Rl、 40L2、 40R2点灯,形成远光用配光图 案PH,但由于在安装有该二轮车用前照灯10的二轮车以近光模式行 驶的状态下,在其车身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大于或等于规定角度时,利 用控制单元50使灯具单元40L1或灯具单元40R1以减光的状态追加 点灯,所以可以相对于通常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追加形成使构成 远光用配光图案PH的一部分的扩散配光图案PcL或扩散配光图案 PcR变暗一定程度的配光图案PcL,或配光图案PcR,。由此,即使二 轮车在转弯行驶时向左侧或右侧较大地倾斜,也可以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并且,上述效果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用于使灯具主体倾斜 的机构,可以通过仅对己有的灯具单元进行点灯控制的简单结构实 现。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可以不使灯具结构复杂化,而在近光 模式下的转弯行驶时,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由此可以实现 前方识别性的提高。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灯具单元"构成为具有作 为聚光用灯具单元的灯具单元40L2、 40R2,其进行用于形成聚光配 光图案的光照射;以及作为扩散用灯具单元的灯具单元40L1、 40Rl, 其进行用于形成在水平方向上扩散的扩散配光图案的光照射,而且,构成该扩散用灯具单元的一侧的灯具单元40L1,作为向车身的左前 方进行光照射的左前方照射用灯具构成,另外,另一侧灯具单元40R1,作为向车身的右前方进行光照射的右前方照射用灯具单元构 成,所以,作为控制单元50,通过在车身向左侧倾斜时仅使灯具单 元40L1追加点灯,而在车身向右侧倾斜时仅使灯具单元40R1追加 点灯这样的简单的控制,就可以在通常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和转弯 行驶时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L、 PLR之间进行切换。另外,如上述 所示,通过为了实现转弯行驶时的前方识别性的提高,构成为仅对适 于形成所需的配光图案的灯具单元进行追加点灯,则可以节约消耗电 力,同时可以事先防止对逆向车驾驶员等造成不必要的眩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控制单元50,具有进行灯具 单元40L1、 40R1的调光的调光电路58、 60,利用这些调光电路58、 60进行各灯具单元40L1、 40R1的减光追加点灯,所以可以利用其调 光程度,以最适合的亮度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由此,不会对逆 向车驾驶员等造成较大的眩光,可以确保本车驾驶员的前方识别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灯具单元30C、30L、30R、40L1、 40Rl、 40L2、 40R2的光源由发光元件32构成,所以,可以充分提 高点灯/熄灯时的响应速度,由此,可以适当地进行各灯具单元 40L1、 40R1的减光追加点灯。而且,通过如上述所示使用发光元件32作为光源,可以利用 电流控制容易地进行光量变化,由此,可以使调光电路58、 60的构 成简单化。 ?另外,通过如上述所示使用发光元件32作为光源,可以由多 个灯具单元构成"第2灯具单元",由此,可以进行本实施方式这 样的细致的配光控制。下面,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2灯具单元"为由4个灯具单元40L1、 40R1、 40L2、 40R2构成的部件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取代这种方式, 采用聚光用灯具单元和扩散用灯具单元各设置1个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 (b)所示,远光用配光图案PH作为使1个扩散配光图案Ph和1个聚光配光图案Pi重叠的合成配光图案 而形成。并且,左转弯行驶时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L如图6 (a)所 示,成为相对于向左侧倾斜车身倾角量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追加 形成配光图案Ph'的配光图案,右转弯行驶时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 PLR如图6 (b)所示,成为相对于向右侧倾斜车身倾角量的近光用 配光图案PL,追加形成配光图案Ph'的配光图案。此时,配光图案 Ph,作为使扩散配光图案Ph变暗一定程度的配光图案,以上下跨过近 光用配光图案PL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的方式左右均匀地形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在"第2灯具单元"由2个灯具单元 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不使灯具构成复杂化, 而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
或者,也可以取代上述方式,由1个灯具单元构成"第2灯具 单元"。在这种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 (b)所示,远光用配光图案PH 由l个配光图案Pj形成。并且,左转弯行驶时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 案PLL如图8 (a)所示,成为相对于向左侧倾斜车身倾角量的近光 用配光图案PL,追加形成配光图案Pj'的配光图案,右转弯行驶时形 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R如图8 (b)所示,成为相对于向右侧倾斜 车身倾角量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追加形成配光图案Pj'的配光图 案。此时,配光图案Pj'作为使配光图案Pj变暗一定程度的配光图案, 以上下跨过近光用配光图案PL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的方式,左右 均匀地形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在"第2灯具单元"由单个灯具单元 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不使灯具构成复杂化, 而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此外,由于在如上述所示由单个灯具单元构成"第2灯具单元" 的情况下,难以充分确保作为远光用配光图案PH的亮度,所以也可 以构成为,在远光模式下也使构成"第1灯具单元"的3个灯具单元 30C、 30L、 30R (或其中的2个灯具单元30L、 30R)不熄灯而点灯,通过如图7 (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使近光用配光图案PL (或配光图案PbL、 PbR)重叠在配光图案Pj上,可以充分确保远光用配光图 案PH的亮度。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各灯具单元40L1、 40Rl的追加点灯,以 利用各调光电路58、 60进行减光的状态进行,但也可以构成为,不 使各灯具单元40L1、 40R1减光而直接进行追加点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各灯具单元30C、 30L、 30R、 40L1、 40Rl、 40L2、 40R2构成为,将来自各自的发光元件32的光 利用反射镜34C、 34L、 34R、 44L1、 44R1、 44L2、 44R2向前方反 射的、所谓反射型灯具单元,但也可以取代这种方式,构成为将来 自光源单元的光利用投射透镜向前方投射照射的、所谓投射型灯具 单元,该情况下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夕卜,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各灯具单元30C、30L、30R、40L1、 40R1、 40L2、 40R2的光源为发光元件32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取 代这种方式,使用放电电子管或卤素电子管等作为光源,该情况下 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各构成要素而示出的数值仅为 一个例子,当然也可以将这些值设定为适当的其他值。
权利要求
1.一种二轮车用前照灯,其构成为可以在近光和远光之间进行光束切换,在近光模式下使第1灯具单元点灯而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另一方面,在远光模式下使第2灯具单元点灯而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其特征在于,设置点灯控制单元,其在安装有上述前照灯的二轮车以近光模式行驶的状态下,在该二轮车的车身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大于或等于规定角度时,使上述第2灯具单元以减光的状态追加点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点灯控制单元构成为,具有对上述第2灯具单元进行调光的调光单元,利用该调光单元进行上述第2灯具单元的减光追加点 灯。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二轮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2灯具单元,具有聚光用灯具单元,其进行用于形成聚光配光图案的光照射;以及扩散用灯具单元,其进行用于形成 在水平方向上扩散的扩散配光图案的光照射,上述点灯控制单元构成为,通过仅使上述扩散用灯具单元追加 点灯,进行上述第2灯具单元的减光追加点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2灯具单元,具有左前方照射用灯具单元,其向上述车身的左前方进行光照射;以及右前方照射用灯具单元,其向上 述车身的右前方进行光照射,上述点灯控制单元构成为,通过在上述车身向左侧倾斜时,仅 使上述左前方照射用灯具单元追加点灯,在上述车身向右侧倾斜时, 仅使上述右前方照射用灯具单元追加点灯,从而进行上述第2灯具单元的减光追加点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用前照灯,其可以在远光和近光之间进行光束切换,可以不使灯具构成复杂化而在以近光模式转弯行驶时,充分照射转弯方向前方的路面。其构成为,在二轮车以近光模式行驶的状态下,在其车身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大于或等于规定角度时,使在远光模式下点灯的多个灯具单元中的一部分以减光状态进行追加点灯。由此,使在车身向左侧或右侧较大倾斜的转弯行驶时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L、PLR,相对于通常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分别追加形成使构成远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的扩散配光图案变暗一定程度的配光图案PcL’、PcR’,因此,通过仅对现有的灯具单元进行点灯控制的简单结构实现。
文档编号B62J6/02GK101264775SQ20081000772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
发明者望月和久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