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全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28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全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随着科技发展,人们要求的提高,市场上已有多种产品,已为社 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进行思维,其结论是应该创新 更方便携带,也方便存放的自行车,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现实人们的需求,可 全折叠式自行车的创新理念便油然而生。
现有的自行车系列产品中,追求方便携带的设计方案,均是减少车轮直径及轮 距,以减少其尺寸长度,车把的高度及车座的高度,采取方便拆解的方式……自 行车可折叠目的是为了方便减少环节,减少存放空间,利于携带。基于此现状, 提出了可全折叠式自行车为特征的创新理念。改变车架的管式结构为板式结构, 使前后车轮均可拆移,车把、车座、脚踏板均可拆移。全折叠后的尺寸在长宽 高三个方位上都能变小,且折叠过程和展开过程,操作简便,不需要其他工具。 发明内容以可"全折叠式自行车"为技术创新理念,本发明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要点是
① 采用双板式车架的结构见图5,其特征是车架上的空心横梁(4-1)为四
方管.型断面D ,车身弯曲主架(4-2)为槽钢型断面D焊连接。
② 其传动系统采用两级链条称为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见图8 ◎设有横把f斤叠盒(见图2)进行横向折叠
④设有竖把折叠盒(见图3)进行竖向折叠
设有车前叉折叠盒(见图4)进行后向折叠,使前车轮折叠到规定的位置。
⑥ 设有脚踏板折叠盒(见图9)
⑦ 车座立柱的收拢机构(见图6图1图5)
⑧ 后轴锁(见图7)


图l可全折叠自行车,总示意图局部部位图
车横把半元扁盒结构图 车竖把折叠盒结构图 车前叉折叠盒结构图 双板式车架结构图
车座立柱结构图 后轴锁结构图,
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结构图 脚踏板部位结构图
图中标识 总示意局部部位图①半元扁盒体②前叉上折叠盒③前车轮折叠盒④车架空心横 梁⑤车座立柱⑥后轴锁⑦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⑧脚踏板 图2:横把半元扁盒(1-1)半元扁盒体(1-2)方形右把端(1-3)脱口器活动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可全折叠自行车, 可全折叠自行车, 可全折叠自行车, 可全折叠自行车, 可全折叠自行车, 可全折叠自行车, 可全折叠自行车, 可全折叠自行车, 可全折叠自行车,轴(1-4)拉紧弹簧(1-5)右^S稍轴(i-6)竖把立柱
3竖把折叠盒(2-1)前叉芯(2-2)螺杆(2-3)稍头(2-4)扣鼻(2-5)折 页
4车前叉折叠盒(3-1)前车轮架内叉芯(3-2)前车轮架(3-3)扣鼻(3-4)折 页
5双板式车架(4-1)车架空心横梁(4-2)车身弯曲主架(4-3)车身支架(44) 方向座 ,
6车座立柱(5-1)车座立柱紧固螺丝(5-2)车座立柱卡箍(5-3)车座立柱(4-1) 车架空心横梁
7后轴锁(6-1)锁体(6-2)锁舌(6-3)卡轴手柄(64)弹簧(6-5)手柄(6-6)
螺丝(6-7)弹簧(6-8.)后轴 8车身(7-1)中轴(7-2)速比折叠轴(7-3)后轴(74)折叠付架(7-5)链
条(7-6)后轴锁
9脚踏板(8-1)手柄(.8-2)弹簧活动卡轴(8-3)脚踏板底座(8-4)弹簧轴(8-5) 矩形长方管断面D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新型可全折叠自行车简捷实用,其整体尺寸可根据车轮大小而定, 这里选用的车轮为14吋,^"需件所用的材料建议,可使用高强度、高性能 轻铝合金材料,— 为减轻重量亦可选用高轻强质塑料等,总重量不超过8公 斤为宜。'
图1总示意局部部位图①半元扁盒体②前叉上折叠盒③前车轮折叠盒④车架空心 横梁⑤车座立柱⑥后轴锁⑦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⑧脚踏 板
2横把半元扁盒(1-1)半圆扁盒体,它是支撑左右横把主要架构(1-2)右横把
含入盒体部分是正方形(1-3)是脱口器活动轴,当它被(1-4)弹簧拉紧的 时候(1-3)脱口器被扣在盒体上(1-5)右把稍轴又是弹簧的支架(1-6)含 入盒体部分是正方形,它是支撑整个盒体的竖把。
操作当'(1-3)将脱口器活动轴从半元扁盒体脱开,横把(右把)自动脱落 折叠。反之,(1-3)脱口器活动轴扣在半元体扁盒上,便是展开。 3竖把折叠盒(1-6)竖把立柱与(2-1)前叉芯连接处有一折叠盒,(2-1)下 盒焊接在前叉芯立柱上端(l-6),上盒焊接在竖把端处(2-2)螺杆(2-3)稍 头锁紧固定在前轮^架上(2-4)'扣鼻被打开(2-5.)折页放下(1-6)形成90 度折叠在车架空心横梁上(参阅总示意图)第四部位。反之(1-6)竖把立起, 折页合上,、(2-4)扣鼻扣上,即为展开。. 4车前叉折叠盒(3-1)前车轮架内叉芯与(3-2)前车轮架之间有一折叠盒, (3-1)上盒盖焊接在前车轮架内叉芯端处(3-2)下盒焊接在前车轮架上(3-3) 扣鼻打开(34)折页放下,形成90度前车轮架往后折,即为折叠(参阅总 示意图1)第三虚线部位,反之(3-2)前车轮辨往前折(3-4)折页合上,(3-3) 扣鼻扣上,即为展开。5双板式车架(4-1)车架空心横梁为方管型断面:口 (4-2)车身弯曲主架为 槽钢型断面^焊接(4-3)为车身支架,起至^^撑连接的作用(4-4)方 向座是接受车座立柱方向的重要部件
6车座立柱(5-1)车座立柱紧固螺丝(5-2)将车座立柱卡箍螺丝一次性调好 (5-3)车座立柱从车架空心横梁方向痤拔出形成一字形,直叉入(4-1)车 架空心横梁中(参阅总示意图l)第五部位。
7后轴锁(6-1)是一个长高宽的扁盒锁体,将(6-2)锁舌(6-3)卡轴手柄(6-4) 弹簧(6-5)手柄((6-7)弹簧各个部件分别组装在其中,使之成为一个独立 的锁体,用(6-6)螺丝固定在车架后轴处, 一边一把。 操作,当(6-8)后轴被(6-2)锁舌锁住之后,即完成展开。反之,(6-5)手 柄推进,压紧((6-7)弹簧,同时锁舌退出,即完成一次折叠。
8车身是车身的顶视图及双链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的侧视图(7-1) 中轴(7-2)是速比折叠轴(7-3)后轴(7-4)折叠付架(7-5)是双链条传动 系统(7-6)后轴锁
9脚踏板是脚踏板的顶视图及折叠侧视图和展开侧视图(8-1)手柄(8-2)弹 簧活动卡轴(8-3)脚踏板底座(8-4)弹簧轴(8-5)矩形长方管断面G 。 操作(8-3)搬下被(8-2)弹簧活动轴卡住,既完成一次展开。反之(8-1) 手柄打开,即完成一次折叠。
—本发明新型虽大改大动;,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应该不断优化,.特别是外观上j乃应精心设 计,如有小型轻便动力可考虑,车闸手提常规部件可自行选择。'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全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前叉车身、脚踏板、车座,其特点是横把左右展开,与折叠,竖把折叠盒,前车轮折叠盒,构成前叉组合,车身弯曲主架,形成整体车身,脚踏板分别固定在中轴的轴头上,车座立柱穿过车架,空心横梁直叉入方向座,双链三轴四轮传动系统,中轴,速比折叠轴,后轴使得链条环绕在三轴四轮当中,完成旋转,折叠,中介,链子不脱落,以及调整车链子松紧等多项职能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可全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横把有脱扣器在执行着展开;折叠,各自职能是折叠自行车的典型结构。竖把立柱折叠盒是在横把折叠的基础上进行折叠的,它在折叠过程中顺势卧在车架空心 横粱上。'第四部位。前车轮折叠盒构成前叉组合是使得前牟繞往后折叠的唯一条件。 脚踏板库座嵌入在脚踏杆槽内,被弹簧轴控制。车座立柱的折叠,使得整个车座立柱直叉过车架空心横梁进入方向座,找到I舍奪的位. 置第五部位。双链三轴四轮传动系统,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完成了折叠,中介,链子&脱落,以—及调 整车链子松紧等多项职能。双取式车身弯油主架是构成全车身的主体,它是自行车的脊梁。
全文摘要
可全折叠自行车,交通工具,目前所有自行车的折叠只是局部的,单一的,意在找出一个好的折叠效果,弥补它的缺陷和不足。采用双板式车架方案构思而脱离了管式模式的创新产品,才是折叠自行车原因所在。由横把,竖把,前、后车轮,脚踏板,后座立柱所组成。其关键特征是①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它的出现解决了速比,中介,链子不脱落,以及调整链子松紧等多项职能。达到了后车轮折叠的目的。②全折叠后的尺寸在长宽高三个方位都能变小,且折叠过程和展开过程,操作简便,不需要其他工具。
文档编号B62K15/00GK101513912SQ20081000721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9日
发明者郝士俊 申请人:郝士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