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86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底板结构。
技术背景一般的底板结构在发生正面碰撞过程中,车身纵梁结构不能有效 的将能量向两侧传递,底板变形量过大,乘员生存空间较小,危害顾 客生命,另一方面,部分承载式车身纵梁结构采用一体贯穿式,即纵 梁从车身前部沿车身纵向(定义为X向)向后延伸至车身后部,这样 既浪费材料,增加成本,又增加了整车重量,降低了整车燃油经济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汽车底板结构,通过底板结构的优化 改善底板在行驶方向碰撞时的受力分布,有效地进行能量传递,减少 底板核心部位的变形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底板结 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前纵梁,前纵梁的前段位于底板的前方两 侧部位,前纵梁的中后段与底板相连,前纵梁中部与底板前部两侧和 前围板连接处由纵梁连接板连接为一体,底板的后部设置有由中间两 侧延伸的凹槽,前纵梁的后端延伸到所述的凹槽的前端部。在上述方案中可见,在底板上设置了一对前纵梁,前纵梁在车体 纵向既车体行驶方向上向后延伸,为方便说明起见,将该方向定义为 X向,并在底板前部与前围板连接处附近与纵梁连接板连接,纵梁连 接板向车体横向即与X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延伸,将该方向定义为Y向, 并与底板边板相连,而纵梁则继续向后延伸至底板凹槽处,该种结构 可以有效的将纵梁在正面碰撞时吸收的能量传递到侧围和车体后部, 并在后部纵梁的末端通过底板凹槽继续将能量向后传递,因此,可以 将正碰的能量有效的传递、吸收,客观地避免了底板核心部位的变形 量,从而达到了保护乘员的目的。


图1是底板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纵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纵梁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板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前纵梁和纵梁连接板连为一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6,汽车底板结构包括一对前纵梁10、 20,前纵梁IO、 20 的前段位于底板30的前方两侧部位,前纵梁IO、 20的中后段与底板 30相连,前纵梁IO、 20中部与底板30前部两侧和前围板连接处由纵 梁连接板40连接为一体,底板30的后部设置有由中间向两侧且同时 由前向后延伸的凹槽31,前纵梁IO、 20的后端延伸到所述的凹槽31 的前端部。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以下对各部件的具体形状和构造进行 说明。结合图2、 5、 6,前纵梁IO、 20的前、后段为直状梁,图5中前 纵梁10的前段10a和后段10b大致为直的梁杆,且与车辆底板30的 前后方向一致,即与X向同向,中部10c为向前向外的弯折或弧状, 换言之,前纵梁10的前段10a与后段10b大致平行,并且前段10a 与后段10b相比偏向外侧,中部10c以弯折状过渡于前段10a和后段 10b之间。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与底板30的连接,同时可以确保前纵梁 10、 20自身具备可靠的强度。结合图3、 5、 6,所述的前纵梁10、 20的中部10c和后段10b的 相邻部位与纵梁连接板40相连,纵梁连接板40为弯折或弯弧状,这 是指在俯视状态下纵梁连接板40的基本形状,如图5、 6所示,纵梁 连接板40向外向后延伸到底板30的两侧前端。结合图1、 6,所述底板30中部设置有沿底板30前后方向布置的 底板通道32,这是一个工艺结构,即该通道32的设置可以满足传动和变速机构的安装和设置。结合图l、 4、 6,所述的底板30的两侧连 有底板边板50,以提高底板30的侧边部位的强度。纵梁连接板40向 外向后延伸到底板30的两侧设置的底板边板50的前端,这样前纵梁 10、 20经纵梁连接板40与两侧底板边板50和底板30连为一体。 所述的底板30的后部设置的凹槽31对称设置在底板通道32后段的两 侧且呈八字形布置,凹槽31的开口向下。开口向下设置既可以提高底 板30的强度,又不至于影响底板30的上表面作为乘坐空间所需要的 平整性。所述的凹槽31的前端为与前纵梁10、 20的后端方向相同布置, 后段弯折状向后、向两外侧延伸到底板30后端与两侧底板边板50的结合处。结合图6,当前纵梁10、 20与纵梁连接板40固连后,其形状如 图5所示的类似"Y"型,其与底板30相连的一端分为两路接点,一 路接点连在底板30的两侧,另一路连在底板30的后部设置的凹槽31 的顺延方向上,当前纵梁IO、 20、纵梁连接板40与连有底板边板50 的底板30连为一体后,构成的底板是一个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图6 中的箭头指向就是车辆发生正面碰撞后力的传递路径。首先,能量通 过前纵梁10、 20向后传递,当到达前纵梁10、 20和纵梁连接板40 处, 一方面沿前纵梁IO、 20并通过底板凹槽31向后传递,另一方面 沿纵梁连接板40横向向车体两侧传递,并通过与纵梁连接板40直接 相连的底板边板50向后部的门槛传递,从而降低底板30中部核心区 域的变形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前纵梁(10)、(20),前纵梁(10)、(20)的前段位于底板(30)的前方两侧部位,前纵梁(10)、(20)的中后段与底板(30)相连,前纵梁(10)、(20)中部与底板(30)前部两侧和前围板连接处由纵梁连接板(40)连接为一体,底板(30)的后部设置有由中间向两侧且由前向后延伸的凹槽(31),前纵梁(10)、(20)的后端延伸到所述的凹槽(31)的前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 纵梁(10)、 (20)的前、后段为直状梁且与车辆底板(30)的前后方 向一致,中部为向前向外的弯折或弧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前纵梁(10)、 (20)的中部与纵梁连接板(40)相连,纵梁连接板(40)为弯折或弯弧状,纵梁连接板(40)向外向后延伸到底板(30) 的两侧前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底板(30)中部设置有沿底板(30)前后方向布置的底板通道(32), 所述的底板(30)的两侧连有底板边板(50)。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底板(30)中部设置有沿底板(30)前后方向布置的底板通道(32), 所述的底板(30)的两侧连有底板边板(50),所述的前纵梁(10)、(20)的中部与纵梁连接板(40)相连,纵梁连接板(40)为弯折或 弯弧状,纵梁连接板(40)向外向后延伸到底板(30)的两侧设置的 底板边板(50)的前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 板(30)的后部设置的凹槽(31)对称设置在底板通道(32)后段的 两侧且呈八字形布置,凹槽(31)的开口向下。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凹槽(31)的前端为与前纵梁(10)、 (20)的后端方向相同布置,后段弯折状向后、向外延伸到底板(30)后端与两侧底板边板(50)的结合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底板结构,包括一对前纵梁,前纵梁的前段位于底板的前方两侧部位,前纵梁的中后段与底板相连,前纵梁中部与底板前部两侧和前围板连接处由纵梁连接板连接为一体,底板的后部设置有由中间两侧延伸的凹槽,前纵梁的后端延伸到所述的凹槽的前端部。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将纵梁在正面碰撞时吸收的能量传递到侧围和车体后部,并在后部纵梁的末端通过底板凹槽继续将能量向后传递,因此,可以将正碰的能量有效的传递、吸收,客观地避免了底板核心部位的变形量,从而达到了保护乘员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D25/20GK101259853SQ20081009374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
发明者邵广涛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