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履带和适用于橡胶履带的链轮、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18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胶履带和适用于橡胶履带的链轮、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发明涉及一种所谓橡胶履带。本发明包含第l发
明和第2发明。
第l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行走部使用的橡胶履带和链轮,更 详细涉及一种提高了耐久性的橡胶履带以及适用于橡胶履带的链轮。
另外,第2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履带及其驱动突起上使用的 芯骨,特别涉及一种可抑制驱动突起发生损伤、可抑制行驶中 产生噪音的橡胶履带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路面保护、噪音抑制、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考 虑,橡胶履带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等车辆的行走 部上。作为这样的橡胶履带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l公开的形式 的履带。在该橡胶履带的内周面上以一定的节距形成驱动突起。
于驱动轴上的链轮的齿(驱动销)与该驱动突起相卡合来将驱动 力传递给橡胶履带。
另外,将芯骨沿着橡胶履带的周向以规定节距排列而埋设 于橡胶履带的内部,以起到加强、保持形状等的作用,例如在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埋设有芯骨的橡胶履带。
埋设于该橡胶履带内的芯骨包括沿着橡胶履带的宽度方 向呈长条的平板状的芯骨主体;和立设于其芯骨主体上,且沿 着各个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呈长条状的 一对角部;使用橡胶材 料将该角部的朝向橡胶履带周向的面包覆,在橡胶履带的内周
面侧形成以规定的节距排列于周向上的多个两盆状的 一 对驱动突起。
在将这样的橡胶履带架设在设置于机体的链轮与惰轮之间 时,配置为使链轮的圆盘部和惰轮分别通过两盆状的驱动突起 之间,且在链轮与惰轮之间使设置于机体上的多个滚轮分别通 过两盆状的驱动突起的两外侧。然后,在机体行驶时,链轮通 过使朝向链轮的轴线方向立设于其圆盘部两面的外周缘部上的 驱动销列(以下称为齿部)与上述呈两岔状的驱动突起卡合来将 驱动力传递到橡胶履带侧,受驱动突起的导向而卡止于橡胶履 带中的多个滚轮支承着橡胶履带而将橡胶履带碾压靠于地面等 行驶面上。
在这样构成的以往橡胶履带中,将两岔状的一对驱动突起 分别沿着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设定为长条状,以增大驱动突起 与链轮齿部的接触面,其驱动突起的接触面由包覆芯骨的橡胶 材料形成,因而可抑制由链轮齿部造成的驱动突起破损、可抑 制在行驶中产生噪音,并且借助芯骨可高效率地将驱动力传递 给橡胶履带来驱动橡胶履带。
专利文献l:曰本#争开2003 — 226271号7>才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ll - 198871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橡胶履带具有使链轮齿部与突 出设置于其内周面侧上的驱动突起卡合来传递驱动力而进行转 动的结构。在该橡胶履带中,可让使链轮齿部与驱动突起的中 腹部相抵接而倾倒那样的力反复发生作用。因此,使应力集中 于驱动突起的基部等特定部位。由此,存在该橡胶履带容易使 驱动突起的周围破损或损伤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以往的橡胶履带未充分考虑 到滚轮上到驱动突起上的情况。即,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橡胶
履带在链轮齿部卡合的橡胶履带的周向上,通过由厚橡胶材料 包覆芯骨的角部而形成驱动突起,因此,在因严酷的行驶条件 等发生滚轮上到驱动突起上时包覆其角部的橡胶材料容易发生 很大的变形而脱落;当该橡胶材料发生脱落时,会使驱动突起 的防止滚轮脱出导向功能降低,且还使橡胶履带的外观品质降 低,因此对于这一点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第l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橡胶履 带,同时其另 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该橡胶履带的链轮。
并且,第2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例如发生了滚轮上到 驱动突起上的情况下,也防止驱动突起的防止滚轮脱出导向功 能降低,并且还可防止外观品质降低,以及提供一种其橡胶履 带的驱动突起上使用的芯骨。
上述第l发明的目的通过橡胶履带来达到,该橡胶履带在 其外周面具有齿部,并且在其内周面具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的驱 动卡合部,通过链轮与该驱动卡合部卡合来传递驱动力,其特 征在于,上述驱动卡合部包含硬质的卡合构件,其沿着上述 橡胶履带的周向以一定的节距而埋设;凹部,其配置于各个上 述卡合构件之间以收纳上述链轮齿部。
并且,上述卡合构件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具有突出于上述 内周面侧上的角部、且使该角部形成有一对,两角部之间隔有 用以收纳上述链轮的间隔。并且,上述卡合构件可以是以规定 节距埋设于橡胶履带中的芯骨。
另外,优选采用使位于上述卡合构件与上述凹部之间的上 述内周面比标准的内周面凸起的结构。
另外,优选采用在上述卡合构件与上述凸起部之间还形成
与上述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槽部的结构。
另外,上述第l发明的目的也可通过链轮来达到,该链轮 是一种适用于上述橡胶履带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基 部的圆形状的圆盘部和配备于该圆盘部的周缘的多个齿部,上 述齿部从上述圆盘部的周缘部沿着径向向外侧突出。另外,上 述目的也可通过链轮来达到,其特征在于,该链轮是一种适用 于上述橡胶履带的链轮,包含作为基部的圆形状的圆盘部和配 备于该圆盘部的周缘的多个齿部,上述齿部沿着上述圆盘部的 宽度方向向两侧突出。
上述第2发明的目的可通过橡胶履带来达到,其埋设有包 括平板状的芯骨主体和立设于其芯骨主体上的角部的芯骨,使 用橡胶材料包覆其芯骨的角部而形成驱动突起,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角部的前端部在上述橡胶履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
LW、并且将上述角部的前端部在上述橡胶履带周向上的尺寸设 为LC,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LW《LC。
优选在上述角部的前端部与上述芯骨主体之间设置朝向上 述橡胶履带周向的变窄部。另外,优选使包覆上述角部的上述 变窄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大于包覆上述角部的上述前端部的橡
胶材料的厚度。
另外,上述第2发明的目的也可通过橡胶履带用芯骨来达 到,该橡胶履带用芯骨包括平板状的芯骨主体和立设于其芯骨 主体上的角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角部的前端部在上述橡胶 履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LW、并且将上述角部的前端部在上 述橡胶履带周向上的尺寸设为LC,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LW 《LC。
根据上述第l发明的橡胶履带,使链轮齿部与配置于各个 硬质的卡合构件之间的凹部相卡合,因此,与使齿部与在内周
面上突出的驱动突起的中腹相卡合的以往情况相比,本发明中 的着力点的位置较低,从而可抑制损伤等的发生。而且,该橡 胶履带采用了以一定节距配备凹部的结构,因此,当橡胶履带
面压力降低。因此,本第l发明的橡胶履带可抑制损伤等的发 生而提高耐久性。
上述橡胶履带的上述卡合构件具有角部,使该角部为 一对, 该一对角部之间隔有用以收纳上述《连4仑的间隔,此时可通过角 部间对链轮主体进行导向,并且使齿部与设置于上述内周面的 凹部卡合。
另外,当使上述卡合构件与上述凹部之间的内周面凸起时 可增大与链轮的接触面积,因而能减小表面压力,进而实现耐 久性的提高。
当上述卡合构件与上述凸起部之间还形成与宽度方向相平 行的槽部时,可减少橡胶履带弯曲时发生的应变,另外也有助 于提高制造时的卡合构件的定位精度。
当将齿部自圆盘部的周缘部沿着径向向外侧突出的链轮、 以及配备于圆盘部的周缘的齿部在圆盘部的宽度方向上向两侧 突出的链轮应用于上述橡胶履带时,因为齿部可靠地与上述凹 部相卡合,所以能够实现顺畅的驱动。
进而,根据上述第2发明的橡胶履带,通过使用橡胶材料
包覆立设于芯骨主体上的角部来形成驱动突起,因此可使链轮 齿部与驱动突起上的由芯骨的角部支承的橡胶材料相接触来传 递驱动力,因此,可抑制因链轮齿部造成的驱动突起破损、可 抑制行驶中产生噪音,并且借助芯骨可高效率地将驱动力传递 到橡胶履带来驱动橡胶履带。
并且,根据该第2发明的橡胶履带,使角部的前端部在橡 胶履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LW与在橡胶履带周向上的尺寸LC的
关系满足LW《LC,因为使橡胶履带周向上的角部前端部尺寸 LC大于等于橡胶履带宽度方向上的角部前端部尺寸LW,所以 芯骨的角部前端部在橡胶履带的周向上具有充分的厚度,而可 对包覆其角部的橡胶材料进行充分坚固的支承,因此,即使在 行驶中滚轮上到驱动突起上的包覆芯骨的其角部的橡胶材料 上,也不会使橡胶材发生很大的变形,所以难以发生橡胶材料 的脱落。而且,例如即使发生橡胶材料脱落,驱动突起和形状 没有怎么发生变化的角部前端部立即显露出来。因此,根据该 第2发明的橡胶履带,即使发生滚轮上到驱动突起上的情况, 也可防止驱动突起的防止滚轮脱出导向功能的降低,并且还可 防止橡胶履带外观品质的降低。
另外,在该第2发明的橡胶履带中,优选在上述角部的前 端部和上述芯骨主体之间设置朝向上述橡胶履带的周向的变窄 部。通过使链轮的齿部与驱动突起上的包覆芯骨的角部前端部 与芯骨主体之间的、朝向橡胶履带周向的部分的橡胶材料抵接 来传递驱动力,因此,若在角部的前端部和芯骨主体之间设置 朝向橡胶履带的周向的变窄部,则可由角部的前端部和芯骨主 体充分坚固支承包覆其变窄部且与链轮的齿部相抵接的橡胶材 料,由此,可可靠地抑制因链轮齿部造成的驱动突起破损、在 行驶中发生噪音。
另外,在该第2发明的橡胶履带中,优选使包覆上述角部 的上述变窄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大于包覆上述角部的上述前端 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若包覆角部的变窄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 大于包覆角部的前端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则可将整个驱动突 起设计为前端细的形状,在橡胶材料的成型工序以及橡胶履带
的硫化工序中可容易使驱动突起自金属模拔出,并且由于包覆 变窄部的橡胶材料具有较厚的厚度,所以可可靠地抑制因链轮
齿部造成的驱动突起破损、在行驶中产生噪音。
并且,利用该第2发明的橡胶履带用芯骨,可制造出具有 与上述作用效果同样的作用效果的橡胶履带。


图l是表示第l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表示橡胶履带与链轮的卡合部分的图。 图3是橡胶履带的内周面侧的展开俯视图。 图4是汇总表示具有可与橡胶履带相卡合的齿部的链轮例 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橡胶履带的凹部与链轮齿部的关系的所示 的图。
图6是只表示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处于展开状 态下的局部的俯一见图。
图7是只表示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处于展 开状态下的局部的仰视图。
图8是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图6中的A -A剖视图。
图9是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图6中的B-B剖视图。
图IO是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图6中的C -C剖视图。
图ll (a)、 (b)、 (c)以及(d)分别是表示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 方式的橡胶履带上使用的本发明的橡胶履带用芯骨的一实施例
的俯一见图、主浮见图、侧—见图以及图ll(a)中的D - D剖碎见图。
图12是以芯骨间的截面来表示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 橡胶履带与链轮的卡合状态的、与图8同样朝向的剖视图。
图13是以芯骨间的截面来表示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 橡胶履带与惰轮卡合的状态下的、与图8同样朝向的剖视图。
图14是以芯骨间的截面来表示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 橡胶履带与滚轮卡合的状态下的、与图8同样朝向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上述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与链轮卡 合的状态下的、与图IO同样的截面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依 次对上述第l发明、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l是表示第l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橡胶履带的局部的立 体图。该图l也相应地图示了将驱动力(转动力)传递给橡胶履带
的链轮。
图1的橡胶履带l是所谓内周驱动型的橡胶履带,在其外周 面侧具有作用于路面上的齿部2,在其内周面侧形成用于将驱 动力传递给橡胶履带其自身的驱动卡合部。驱动卡合部包含 下述硬质的卡合构件,其以 一 定的节距埋设于橡胶履带1的周 向;凹部3,其分别配置于每个卡合构件之间。另外,为了便 于说明,说明时将橡胶履带1的转动方向称为周向CD、而将与 该周向CD垂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RD。
将作为硬质卡合构件的多个芯骨5以向该橡胶履带宽度方 向RD延伸的方式、在周向CD上以规定的节距空开间隔地埋设 于橡胶履带l内。在下文中将对芯骨5的构造进行详细描述,如 图所示,在中央部分的内周面侧形成有一对角部5a、 5a。即,
一对形成为两岔状的角部5a、 5a从橡胶履带l的内周面向内侧 突出,使用与橡胶履带相同的橡胶材料包覆该角部而形成突起 部4。
并且,配置于芯骨5外侧的层含有钢帘线6,它是以围绕各 芯骨5的方式沿周向CD延伸的加强层。钢帘线6是埋设于橡胶 履带1中的抗张构件,可限制向橡胶履带1的周向CD的延伸, 并且利用自链轮100传来的驱动力可有助于橡胶履带1更顺畅
地进行转动。
另外,在橡胶履带l的内周面形成有收纳链轮100的齿部 101的多个凹部3。该凹部3具有使橡胶履带l的内周面凹向接地 面侧(外侧)的形状,形成为可容许链轮10 0的齿部101进入的形状。
上述凹部3可以形成为存在底面的凹坑状,也可以形成为 未设有底面的贯通孔状。在将凹部3设为贯通孔的情况下,可 成为提高泥土、砾石等排出性的结构。而且,通过改变链轮IOO 的齿部101卡合(抵接)的凹部3的壁面形状,可适当调整该凹部3 与齿部101的接触面积。若以增加该接触面积来设计凹部3的壁 面,可降低其与齿部101的表面压力。
另外,附图标记102表示滚轮。滚轮102是为了在支承着载 荷的状态下引导橡胶履带l进行稳定驱动而配备的载荷支承 轮,根据需要配置于作为主动轮的链轮10 0与作为从动轮的惰 轮(未图示)之间。
图2是放大表示橡胶履带1与链轮100的卡合部分的图。另 外,图3是橡胶履带1的内周面侧的展开俯视图。参照这些附图 对橡胶履带1的构造进而详细的说明。
上述芯骨5的基部的俯视形状呈大致的长方形,使该芯骨5 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RD平行而将该芯骨5埋设于橡胶履带1
中。并且,在芯骨5的中央部形成有上述一对角部5a、 5a。使 该芯骨5的角部5a形成为其在周向CD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RD 的尺寸的、向周向延伸的长条状,可在一对角部5a、 5a间对链 轮IOO、上述滚轮102进行导向。
以确保具有可4吏链4仑100顺畅转动的间隔的方式设定上述 一对角部5a、 5a的间隔。但是,使用与橡胶履带相同的橡胶材 料包覆由金属等硬质材形成的芯骨5的角部5a,在外观上形成 为橡胶状的突起部4。由此,形成了 一边将链轮100引导到2个 突起部4之间一边使其进行转动的形态。因此,上述一对角部 5a相互间隔的设定是将包覆的橡胶的厚度计算在内的。
另外,如图2所示,橡胶履带l构成为,与链轮100齿部101
于各个芯骨5之间的凹部3。更详细的是,将芯骨5等节距地配 置于周向CD上,以可收纳链轮齿部的方式将凹部3等节距呈点 线状配置于各个芯骨5之间。该凹部3是使橡胶履带1的标准的 内周面10凹陷而形成。并且,在宽度方向RD的中央位置,沿 着周向CD等节距呈环状地配置凹部3。
在上述的结构中,当链轮100的齿部101进入设置于内周面 上的凹部3、与凹部3的壁面相卡合(抵接)时,传递自链轮IOO 向橡胶履带l传递的驱动力。即,通过重复进行使转动的链轮 100的齿部101依次进入以一定节距配置于橡胶履带1的内周面 上的凹部3的动作,来依次推压凹部3的壁面而使橡胶履带l转 动。
在此说明的图2的结构是,如上所述在以 一 定的节距埋设 的各个芯骨5之间配置有凹部3。换句话说,该结构是芯骨5沿 着周向CD位于凹部3的前后,因此,4吏凹部3的前后一皮定位。 并且,橡胶履带l形成由硬质的芯骨5支承凹部3的背部那样的
坚固构造。因此,可使链轮100的齿部101卡合到凹部3内可靠 地传递驱动力。
然而,在以往的橡胶履带中,链轮的齿部与位于相对高的 位置上的驱动突起的中腹相抵接,因此,该驱动突起容易受损 伤,且耐久性较差。对此,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橡胶履带l因为
使链轮100的齿部IOI与形成为自标准的内周面IO的位置向外 侧凹陷的凹部3卡合,所以能可靠地抑制因齿部卡合造成损伤 的问题。由此,实施方式中的橡胶履带l可作为提高了耐久性 的橡胶履带来提供。而且,设置自这样标准的内周面IO向外侧
动传递点)降低可缩短自钢帘线6到该卡合位置的距离,因此, 可成为驱动力传递效率高的橡胶履带。
上述第l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橡胶履带l除了上述的构成外, 还具有由优选的其他结构形成的构成。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说 明。再一次参照图2和图3,沿着周向CD在芯骨5的前后形成由 橡胶材料堆成的凸起部20。在使左右的突起部4之间的内周面 降低时,与链轮100的接触面积减少而表面压力升高。因此, 优选在芯骨5的中央部前后设置有比其它的标准的内周面IO加 厚橡胶而凸起的凸起部20。通过这样在左右一对的角部5a之间 设置凸起部20,增大了链轮100的齿部101与橡胶履带的内周面 的接触面积。例如,在滚轮102的转动面的下部加厚橡胶到左 右的突起部4的基部相接的程度,可形成上述凸起部20。由此, 可使由齿部101作用的表面压力下降。
并且,通过这样在芯骨5的前后设置凸起部20,也能够可 靠地预防芯骨5的中央部分与惰轮(未图示)的接触。有时当橡胶 履带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使芯骨5的中央部的橡胶覆膜变薄时, 会因为无意中与惰轮相接触而发生噪音。通过如上所述在芯骨
5的前后设置凸起部20,也相应地能预防产生噪音。
进而,还与设有上述凸起部20的结构相关,如图2所示, 更优选采用在芯骨5与凸起部20之间设有与宽度方向RD平行 的槽部25的结构。橡胶履带l进行连续转动时,会定期地巻挂 在链轮与惰轮上。此时,内接于芯骨5的部分受到了较大的压 缩力的作用,而使橡胶容易发生应变。由此,有时因为上述原 因,会使橡胶履带l的内周面受损伤而使耐久性下降。
对此,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槽部25以在芯骨5与上述凸起 部20之间确保空间,能緩和在橡胶履带内周面的局部上发生应 变集中而可预防其受损伤。即,进而通过沿着芯骨5设置槽部 25可进一步提高橡胶履带的耐久性。另外,优选在制造橡胶履 带l时,在成型模内 一边对芯骨5进行高精度的定位, 一边将其 埋设(装配)于橡胶材料内。对此,使用夹持构件夹持芯骨5的两
时在芯骨5的两侧形成凹部。可利用该凹部空间作为槽部,因 此可简单地实现可包括上述槽部25的构造。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谋求提高耐久性等的橡胶履带l进行 了说明,以下对可适用于该橡胶履带l上的链轮的结构例进行 说明。要求链轮是具有可进入形成于橡胶履带l的内周面上的 凹部3内的齿部的构造。由此,如先前所示的图l、图2所示, 齿部具有自作为链轮主体的圆盘部沿着径向向外侧突出的构造
即可。对齿部的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当齿部进入凹部 3时可确保接触面积增大而降低表面压力。
图4是汇总表示具有可与上述橡胶履带l卡合的齿部的链 轮示例的图。另外,图l、 2所示的链轮100具有使齿部101自主 体的圆盘部沿着径向向外侧突出的形状,这是普通的齿轮形状。 并且,圆盘部与齿部形成大致相同的厚度。图4例示的链轮形
成簿的主体圆盘部。并且,作为仅使齿部部分沿着圆盘部的厚 度方向(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RD)向两侧扩宽(在两侧向宽度 方向突出)的构造,可谋求增大橡胶履带l的凹部3内部的接触面 积。该链轮通过使作为主体的圆盘部变薄来谋求轻量化。而且,
通过将齿部的宽度扩大为与凹部3的内部尺寸相对应的尺寸,
可谋求降低表面压力和提高导向功能。
另外,对上述链轮的主体的圆盘部也不进行限定。如图l 所示,圆盘部可以设为有一定厚度的圆板状的构件,也可以是
准备2块薄的圆盘材料将它们对置配置并在该2块圆盘之间配 置齿部的结构。后者的结构是被称为筐型的链轮的结构,沿着 2块薄的圆盘材料的周缘部以规定节距配置齿部。并且,将齿 部设定为自圆盘材料沿半径方向向外侧突出即可。
而在依据图1 ~图3进行的说明中,对链轮100的齿部101 只与形成于橡胶履带l的内周面上的凹部3相卡合的情况进行 了说明。这样,在链轮100的齿部101只与凹部3进行卡合时, 立设于内周面上的一对突起部4作为链轮100、滚轮102的导向 件来发挥功能。但是,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于这样构成方式。 例如,也可构成为图4所示的链轮100的齿部101的局部与突起 部4相卡合。即,当如图5所示的齿部101进入凹部3内时,也可 采用其上侧的局部与突起部4的基部(突出部分的根部附 近)4BS相卡合。采用这样的方式时,可以使所形成的凹部3形 成得较浅,因而能够容易对橡胶履带l的内周面进行加工。另 外,在这种情况下,齿部101与突起部4的基部相卡合,因此不 作用使突起部4倾倒那样的力,从而使上述以往的问题几乎不 会发生。
如上所述的第l发明的橡胶履带l,因为使链轮100的齿部 与形成于以一定节距埋设的芯骨间的凹部3卡合而传递驱动
力,所以不存在受来自链轮的齿部的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破 损等的部分。因此,第l发明的橡胶履带l作为可提高耐久性的 橡胶履带来提供。另外,由于可以使驱动力传递点的位置靠近 钢帘线,因此也能够提高驱动力的传递效率。并且,通过同时 采用具有自作为基体的圆盘部的外缘向外侧突出的齿部的链
轮,能够可靠地驱动上述橡胶履带。
以上对第l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 第l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特定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书所述 的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内进行各种的变形、变更。例如,并不限
定于在上述例中所例示的采用金属制的芯骨5作为硬质的卡合 构件的情况,也可采用比形成橡胶履带的橡胶材料更硬的材料、 例如硬质塑料等作为卡合构件。另外,在上述实例中,芯骨5 包括了作为形成于橡胶履带的内周面上的突起部的基部的角 部,但该芯骨5也可采用不具有这样角部的芯骨或硬质塑料。
以下,同样参照附图进一步对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 细"i兌明。
图6是只表示第2发明的 一 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处于展开 状态下的局部的俯视图;图7是只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橡胶履 带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局部的仰视图;图8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橡 胶履带的图6中的A - A剖视图;图9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 的图6中的B - B剖视图;图IO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图 6中的C-C剖视图;图ll(a)、 (b)、 (c)以及(d)分别是表示上述 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上使用的该第2发明的橡胶履带用芯骨的 一实施例的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以及图ll(a)中的D - D剖 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201表示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附 图标记210表示橡胶履带用芯骨,详情如图ll所示,该实施方
式的橡胶履带用芯骨(以下仅称为"芯骨")210包括平板状的芯 骨主体211、和立设于芯骨主体211上的一对角部212。
另 一方面,该实施例的橡胶履带201形成为无端的环状, 为了对构成该橡胶履带201的橡胶材进行加强、支承等,将多 个上述芯骨210沿着该橡胶履带201的周向(图6中上下方向)以 规定节距排列埋设;使用橡胶材料分别将这些芯骨210的角部 212包覆起来,并使呈两岔状成对地突出于该橡胶履带201的内 周面侧的多个驱动突起202沿着该橡胶履带201的周向以规定 节距排列而形成,并且,在上述芯骨210之间的位置分別形成 多个凸出部203,该凸出部203突出于该橡月交履带201的外周面 侧且向该橡胶履带201的宽度方向(图7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将 普通的钢帘线埋设于芯骨主体211的外侧。
在此的芯骨210的芯骨主体211是呈大致长方形状的板材, 芯骨210以其芯骨主体211的长度方向与橡胶履带201的宽度方 向相平行、并且角部212从芯骨主体211向橡胶履带201的内周 面侧突出的朝向埋设于橡胶履带201内。 一对角部212以相互空 开间隔且与芯骨主体211呈一体地立设于芯骨主体211的中央 部,由此使芯骨210形成为具有呈两岔状的 一对角部212的形 状。并且,如图6以及图ll(a)所示,各角部212的前端部形成为 前端细的大致山形形状,在将橡胶履带2 01的宽度方向的其前 端部的厚度设为LW、将橡胶履带201的周向的其前端部的厚度 设为LC时,使周向的厚度LC厚一些(LW〈LC)。
另外,每一对角部212在朝向橡胶履带201的周向的两侧部 设有变窄部213,该变窄部213形成为使角部212的前端部与芯 骨主体211之间的部分向角部212的中心侧凹陷的形状。这样, 若在一对角部212的橡胶履带201周向的两侧面设置变窄部 213,则埋设该芯骨210而形成橡胶履带201时,在基于角部212
而形成的一对驱动突起202的、橡胶履带201周向的两侧,能够 增大自驱动突起202中腹起到根部周围的橡胶材料的厚度。进 而,在一对角部212之间,芯骨主体211 —体地形成用于将该对 角部212连接起来的加强肋条214。
在使用了该芯骨210的该实施例的橡胶履带201中,如图 8~图IO所示,各驱动突起202是分别使用橡胶材包覆各芯骨 210的上述一对角部212而形成的,在此,各驱动突起202的自 橡胶履带201的宽度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因为在上述变窄部213 充满了橡胶材3阡,所以如图9、图10所示形成为前端细的大致 山形形状。这样的橡胶履带201可使用与以往同样的工序来制 造。即,通过橡胶材料的成型工序由橡胶材料形成埋设有形成
样的橡胶材料,可制造具有使用橡胶充满变窄部213的驱动突 起202的橡胶履带201。
图12~图14是以芯骨210间的截面来表示将上述实施例的 橡胶履带201挂设于未图示的机体的链轮221与惰轮24之间、且 由滚轮25进行支承的状态的、与图8同样的朝向的剖视图;图 12表示橡胶履带201与链轮221的卡合状态;图13表示橡胶履带 201与惰轮224的卡合状态;图14分别表示橡胶履带201与滚轮 225的卡合状态。并且,图15是表示橡胶履带201与链轮221的 卡合状态的、与图IO同样的截面位置的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橡胶履带201,使用橡胶 材料包覆立设于芯骨主体211上的角部212来形成驱动突起 202,因此通过使齿部223与驱动突起202上的由芯骨210的角 部212支承的橡胶材料相接触来传递驱动力,其中该齿部223 向链轮221的轴线方向(图12中的左右方向、图15中的与纸面垂 直的方向)立设于链轮221的圓盘部222的两面的外周缘部上,
行驶中噪音的发生,并且还可借助芯骨2 1 0有效地将驱动力传
递给橡胶履带201来驱动橡胶履带201。
并且,根据该实施例的橡胶履带201,将芯骨210的角部212 的前端部在橡胶履带201宽度方向上的尺寸LW与其在橡胶履 带201周向上的尺寸LC的关系设为LW〈 LC,因为将橡胶履带 201周向上的角部前端部尺寸LC设为大于橡胶履带201宽度方 向上的角部前端部尺寸LW,所以芯骨210的角部212的前端部 在橡胶履带201的周向上具有充分的厚度,可充分坚固地支承 包覆其角部212的橡胶材料,因此,如图14所示,即使转轴225 的二个车轮26在行驶中上到驱动突起202的包覆其角部212的 橡胶材料上,也不会使橡胶材料发生很大的变形,所以橡胶材 料难以发生脱落。而且,即使橡胶材料发生了脱落,驱动突起 202和形状未发生变化的角部212的前端部也不那么立即露出 来。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橡胶履带201,即使发生转轴225 上到驱动突起202上的情况,也可防止驱动突起202的防止滚轮 脱出的导向功能下降,并且还可防止橡胶履带201的外观品质 下降。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橡胶履带201,在角部212的前端部 与芯骨主体211之间设有朝向橡胶履带201周向的变窄部213,
料抵接来传递驱动力,其中该橡胶材料将设置于芯骨210的角 部212前端部与芯骨主体211之间的、朝向橡胶履带201的周向 的部分包覆起来,因此,可由角部212的前端部与芯骨主体211 对包覆了上述变窄部213且与链轮221齿部223相抵接的橡胶材 料进行充分坚固地支承,由此,可可靠地抑制由链轮221的齿 部223造成的驱动突起202破损、在行驶中产生的噪音。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橡胶履带201,如图10以及图15所 示,使包覆角部212的变窄部213的橡胶材料的厚度大于包覆角 部212的前端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因此,可将整个驱动突起 202整体设计为前端细的形状,在橡胶材料的成型工序以及橡 胶履带2 01的硫化工序中可使驱动突起自模具容易拔出,并且, 通过包覆变窄部213的橡胶材料的较厚的厚度能够可靠地抑制
的噪音。
并且,根据该实施例的芯骨210,通过将其应用到上述实 施例的橡胶履带201的驱动突起202上,可起到与上述实施例的 橡胶履带201的上述作用效果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也基于图示例对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但本第2发明的情况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所述 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的变形、变更。例如,将芯骨的各角部的 前端部在橡胶履带宽度方向的厚度设为LW、将橡胶履带的周向 的厚度设为LC时,即使将芯骨的各角部的前端部在宽度方向的 厚度LW与其在周向上的厚度LC设为相等(LW- LC),也能够起 到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以上的说明所阐明,根据第l发明可提供一种提高了 耐久性的橡胶履带。另外,还可同时提供一种适用于该橡胶履 带的链轮。
根据第2发明的橡胶履带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即使发生 了滚轮上到驱动突起的情况,也可防止驱动突起的防止滚轮脱 落的导向功能下降,并且还可防止橡胶履带的外观品质下降。
权利要求
1. 一种橡胶履带,在其外周面具有齿部,并且在其内周面具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卡合部,通过使链轮与该驱动卡合部卡合来传递驱动力,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卡合部包含:硬质的卡合构件,其以一定的节距埋设于上述橡胶履带的周向;凹部,其配置于各个上述卡合构件之间以收纳上述链轮的齿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卡该一对角部为了在它们之间收纳上述链轮而隔有间隔。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卡 合构件是以规定节距埋设于橡胶履带内的芯骨。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 于,使上述卡合构件与上述凹部之间的上述内周面比标准的内 周面凸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卡合构件与上述凸起部之间还形成与上述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槽部。
6. —种链轮,其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橡胶 履带,其特征在于,上述链轮包含作为基部的圆形状圆盘部和配备于该圆盘部 周缘的多个齿部,上述齿部从上述圆盘部的周缘部沿着径向向外侧突出。
7. —种链轮,其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橡胶 履带,其特征在于,上述链轮包含作为基部的圆形状圆盘部和配备于该圆盘部 周缘的多个齿部,上述齿部沿着上述圆盘部的宽度方向向两侧突出。
8. —种橡胶履带,其埋设有包括平板状的芯骨主体和立 设于其芯骨主体上的角部的芯骨,使用橡胶材料包覆其芯骨的 角部而形成驱动突起,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角部的前端部在上述橡胶履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 为LW、并且将上述角部的前端部在上述橡胶履带周向上的尺寸设为LC, 1"吏LW《LC。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角部的前端部与上述芯骨主体之间设有朝向上述橡胶履带周向 的变窄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使 包覆上述角部的上述变窄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大于包覆上述角 部的上述前端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
11. 一种橡胶履带用芯骨,其包括平板状的芯骨主体和立 设于其芯骨主体上的角部,是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 的橡胶履带用芯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角部的前端部在上述橡胶履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 为LW、并且将上述角部的前端部在上述橡胶履带周向上的尺寸 设为LC,使LW"C。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橡胶履带和适用于橡胶履带的链轮、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橡胶履带(1)在其外周面具有凸出部(2),并且在其内周面具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卡合部,通过链轮(100)与该驱动卡合部卡合来传递驱动力,其中,上述驱动卡合部包含硬质的卡合构件(5),其以一定的节距埋设于上述橡胶履带的周向;凹部(3),其配置于各个上述卡合构件(5)之间以收纳上述链轮的齿部。根据所述的本发明的橡胶履带,使链轮的齿部与配置于各个硬质的卡合构件之间的凹部相卡合,因此,与使齿部和在内周面上突出的驱动突起相抵接的以往情况相比,可抑制发生损伤等。而且,适当地改变凹部的形状而增大与齿部卡合的面积,也可谋求表面压力的降低。
文档编号B62D55/12GK101380977SQ20081013556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下薗靖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