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36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发明领域本申请涉及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
技术背景军事武器如炮和炮弹一直在不断发展以增加其破坏力。相反,车辆的装甲也不断 发展以增强对这些武器破坏力的防御能力。因此,当不断发展的武器和装甲同时安装 在履带车上时,不可避免的会增加车辆的总体重量。车辆重量的增加需要一个更高功 率的引擎和一个能够传输更高马力的升级变速箱。这个需求进步一步增加了厚机车的 总体重量,而分配车辆总体重量至地面的履带的地面接触表面面积仍然是固定的,因 而导致地面压力(作用在路面每单位区域的力)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开发履带板总成 使这种快速增加的工作负荷高效运行。目前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例如法国中型装甲履带车AMX30的履带板,是由 具有高比重(比重=7.85)的单块模制铸钢制造而成。当履带板中的任何一部分磨损后, 需要更换整块铸钢履带。这是由下面列举的问题所导致。第一个问题是上述履带板总成是单销、无橡胶衬套型的履带板总成。由于履带(铸 钢制成)的销孔和连接相邻两个履带板总成的销子相互摩擦,这种履带板总成会产生 噪音和振动。这种摩擦会导致磨损,直到履带的圆形销孔变成椭圆形,此时必须替换 整个履带板总成。第二个问题是链轮只带动上述履带板总成的履带板的履带窗。当履带窗磨损到一 定程度,必须要替换整个履带板总成。用于如图1中所示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是一个单个导块,无橡胶衬套的单销式, 带有定向橡胶垫的铸钢制成履带板总成。此外,履带和橡胶垫的形状是不对称的。当 机车行驶在马路/地面上时,这些非对称形状会留下机车行驶方向的痕迹,这会导致机 车容易被追踪,不适合军事战役中的战略部署。此外,橡胶垫和路面之间较小的接触 面积导致机车运行不稳定,同时,巨大的力作用在马路上,不适合当前不断发展的履 带机车。传统的履带板总成是由在模子中铸钢制成的。如果需要用锻件来制造履带板总成, 需要一个超过4,000吨位的锻造机,这意味着较高的投入。本发明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由现有技术所带来的所有问题。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 成是带有橡胶衬套的双销式结构。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同时带有终接器,将相邻的 履带连接在一起。这种终接器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履带之间更结实连接并且更容易维修 的连接器。当履带板总成中任何一个部分发生失灵或损坏时,并不需要替换整个履带 板总成,只需要替换失灵或损坏部分即可。这样就降低了维修成本,并节省了维修时 间。本发明涉及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更确切的说,本发明涉及一个带有橡胶衬 套的双销式的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具有一个连接相邻履 带的终接器。本履带板总成的橡胶垫是无方向型的,适合战略部署,并且能够用于各 种地形。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为中型履带车提供一个具有更强的运动性、低噪声、低振动 以及低燃料消耗的履带板总成。这种改进可以通过在几个非主要部分使用比钢(比重 =7.85)轻的橡胶(比重=1.14)代替钢来实现。在需要强度或者支撑履带车重量的主 要部分仍然使用钢。由于橡胶的比重仅为钢比重的七分之一,因此使用橡胶能够显著 降低履带车的总重量。总重量的降低减少了引擎的负载,从而减少了燃料消耗。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可以分别制造,因此不需要大吨位的锻造机, 一个1200吨 锻造机就可以满足。制造过程仅需要很低的投入成本,同时大大降低了电力需求。此 外,当总成中的任何一部分磨损,只需替换这一部分而不用替换整个总成。例如,本 履带板总成是通过终接器连接的。链轮通过终接器带动履带。当一个终接器损坏,只 需替换损坏的终接器而无需替换整套履带板总成。在战场上,当总成中的任意一部分 失灵或者损坏,只需替换失灵或者损坏部分。这意味着较低的维修成本和较短的维修 时间,适合野外作战行动。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是带有橡胶衬套的双销式。这种设计可以减少由套管、履 带板以及将每个履带板总成连接在一起的销子三者之间的摩擦带来的噪声和震动。本履带板总成橡胶垫的路面一侧是对称的,非方向型形状。因此,当机车前进或 后退时,履带在地面上留下相同的痕迹,使履带机车很难被追踪。此外,由于橡胶垫 是可更换型橡胶垫,因此不必储备大量整套履带板总成。在军事战役中,只需要储备 作为消耗品的橡胶垫。由于本履带板总成橡胶垫的路面一侧相比于传统的履带板总成 具有更大表面接触面积,降低了施加地面的作用力,使得机车的运行更加稳定。机车 在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的表现得到改进,同时也减少了对路面的损坏。


图1为一辆使用传统履带板总成的中型履带车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使用传统履带板总成的中型履带车的前视图。 图3为装载在链轮和负重轮上的传统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4为装载在链轮上的传统履带板总成的前视图。图5为传统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透视图。图中显示履带板总成接触负重轮的一侧。图6为传统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透视图。图中显示履带板总成接触路面的一侧。图7为传统履带板总成的分解透视图。图中显示履带板总成接触路面的一侧。图8为传统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图中显示履带板总成接触负重轮的一侧。图9为一辆采用了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中型履带车的透视图。图IO为一辆采用了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中型履带车的前视图。图11为带有链轮和负重轮的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透视图。图12为安装在链轮上的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的前视图。图13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透视图。图中显示了安装了本发明中橡胶垫的履 带板总成接触路面一侧。图14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透视图。图中显示了履带板总成接触负重轮一 侧。图15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分解透视图。图中显示了履带板总成接触路面的一侧。 图16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图中显示了履带板总成接触车轮一图17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透视图。图中显示了履带板总成接触负重轮一侧。图18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另一个透视图。图中显示了履带板总成接触橡胶垫一侧。图19本发明中履带板的前视图。图20为本发明中履带板的俯视图。图中显示了履带板总成的负重轮一侧。图21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仰视图。图中显示了履带板总成中橡胶垫的安装表面。图22为本发明中履带板的侧视图。图23为本发明中履带板包胶前的透视图。图中显示了负重轮一侧。图24为本发明中履带板包胶前的另一个透视图。图中显示了橡胶垫一侧。图25为本发明中履带板包胶前的前视图。图26为本发明中履带板包胶前的俯视图。图中显示了负重轮一侧。图27为本发明中履带板包胶前的仰视图。图中显示了橡胶垫安装一侧。图28为本发明中履带板包胶前的侧视图。图29为本发明中履带板包胶前的分解透视图。图中显示了负重轮一侧。图30为本发明中履带板包胶前的分解透视图。图中显示了安装橡胶垫一侧。图31为本发明中带有支撑钢履齿的橡胶垫的端元负重轮一侧的透视图。图32为本发明中带有支撑钢履齿的橡胶垫的端元安装橡胶垫一侧的另一个透视图。图33为本发明中带有钢履齿的端元的前视图。图34为本发明中带有钢履齿的端元的俯视图。图35为本发明中带有钢履齿的端元的仰视图。图36为本发明中带有钢履齿的端元的侧视图.图37为本发明中带有钢履齿的端元沿线37-37的剖面图。图38为图34所示的本发明中带有钢履齿的端元沿线38-38的剖面图。图39为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中的橡胶垫履带安装一侧的透视图。图40为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中的橡胶垫接触路面一侧的透视图。图41为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中的橡胶垫的前视图。图42为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中的橡胶垫的俯视图。图43为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中的橡胶垫的仰视图。图44为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中的橡胶垫的侧视图。图45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包胶前的透视图。图中给出的是面对履带板总成的一侧。图46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包胶前的透视图。图中给出的是涂胶的一侧。图47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包胶前的前视图。图48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包胶前的俯视图。图49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包胶前的仰视图。图50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包胶前的侧视图。图51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沿线51-51的剖面图。图52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内部横截面的仰视图。图53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沿线53-53的剖面图。图54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沿线54-54的剖面图。图55为本发明中成型钢板沿线55-55的剖面图。图56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接触路面一侧的右侧的透视图。图57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接触链轮一侧的右侧的透视图。图58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右侧的前视图。图59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右侧的仰视图。图60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右侧的俯视图。图61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右侧的侧视图。图62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右侧沿线62-62的剖面图。图63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右侧沿线63-63的剖面图。图64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接触路面一侧的左侧的透视图。图65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接触链轮一侧的左侧的透视图。图66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左侧的前视图。图67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左侧的仰视图。图68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左侧的俯视图。图69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左侧的侧视图。图70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右侧沿线70-70的剖面图。图71为本发明中的终接器右侧沿线71-71的剖面图。图72为本发明中扩展导向底盘在安装橡胶垫一侧的透视图。图73为本发明中扩展导向底盘在负重轮一侧的透视图。图74为本发明中扩展导向底盘的前视图。图75为本发明中扩展导向底盘的仰视图。图75为本发明中扩展导向底盘的俯视图。图77为本发明中扩展导向底盘的侧视图。图78为本发明中扩展导向底盘沿线78-78的剖面图。图79为本发明中扩展导向底盘沿线79-79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中型履带车1采用传统履带板总成2。中型履带车的悬挂系统包括 传统履带板总成2、链轮3和负重轮4.图3和图4为传统履带板总成2绕着上述的链轮3和负重轮4。通过将动力从引擎传送到链轮3使履带开始运转。链轮3带动履带窗从而驱动履带板总成2。图5-8演示了一个传统履带板总成。这类履带板总成包括履带板5、橡胶垫51和销子52。销子52穿过履带板5上的小孔54及其邻近履带板5的小孔54。两个固定圆环57安装在销子52的两端。销子52起到连接器的作用将两个相邻履带板总成连接在一起。橡胶垫51通过两个固定螺丝56固定在履带板5上。履带板5包括一个履带导向板53,两个履带孔59和履齿55。履带导向板53支撑负重轮,并且是与负重轮发生摩擦的部位。履带孔59是链轮齿插入的部位,也是始终与链轮齿发生摩擦的部位。履齿55的作用是使橡胶垫维持在履带板5的插槽中。图9-10为采用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10的中型履带车1。中型履带车1的悬挂系统包括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10, 一个链轮9和负重轮4。负重轮施加压力在履带板总成顶上。图11-12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10, 一个链轮9和负重轮14。履带的运转始于动 力从引擎到链轮9的传输。然后链轮9带动终接器60来驱动履带板总成10。图13-14为本发明中的整套履带板总成。总成即将安装终接器60来连接相邻总成 的销子152,从而得到如图11中所示的履带板总成10。接触地面的部位是橡胶垫40, 接触负重轮的受力部位是履带板总成的表面173。图15-16为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的分解透视图。本实施例中的履带板总成是通过 将销子152穿过履带板17的孔294来组装的。孔294的内径稍小于橡胶衬套管151的 外径,以便使销子152在孔294中能够密接并且固定,从而削弱履带运动带来的震动。 销子152的两端安装了终接器60,通过插入销子152两端的半圆孔156的螺丝154固 定。螺丝154防止终接器60滑出销子152。通过将螺钉454插入孔315中,并由螺帽 155固定,使橡胶垫40固定在履带板17上。图17-22为包胶后的本发明中的履带板17。负重轮上的履带板总成包括一个履带 导向板70。履带导向板70侧壁的中部有一个凹陷,用来减少导向板与负重轮之间的 摩擦,同时也减少引擎的负载。作为负重轮支撑的橡胶垫173,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 通孔315。橡胶垫40的固定螺丝穿过通孔315,然后用螺栓155固定。履带板总成与 地面接触的表面在每个拐角处各有一个曲面316,用来限制橡胶垫的固定空间。曲面171 用来支撑成型钢板(图50),使橡胶垫固定(图39)。履带板有两个沿着履带板17 长度方向的通孔294。带橡胶衬套151的销子152插入两个通孔。橡胶插槽172用来 配合橡胶垫的正方形凸起。图23-30为履带板17和包胶前的分解透视图。履带板包括两个钢管29,扩展导向 底盘70,带钢架的端元31和铜环291。扩展导向底盘70置于两个钢管29的中心。铜 环291放在孔703中。带钢架的端元31通过钢管29两端的孔314置于钢管293的末 端。然后将钢管的末端292延伸并焊在铜环291上,使扩展导向底盘和端元固定在铜 管上。如图31-38,带钢架312的端元31有两个通孔来容纳钢管293的末端。孔315用 来使橡胶垫40的固定螺丝454通过。如图39-44,橡胶垫40包括胶垫表面401,橡胶凸起403,成型钢板45和螺丝454。 胶垫表面401为矩形,在橡胶垫的中心区域有一个凹陷404。凹陷404可以作为橡胶 垫使用寿命的指示器,即如果橡胶垫的厚度减少到一定限度就必须要替换。橡胶凸起 403为正方形,尺寸与橡胶插槽172对应。如果橡胶垫与型钢板之间的附着失效,橡 胶凸起403用作橡胶垫40在成型钢板45上的固定器。图45-50为成型钢板。成型钢板是矩形钢板,被冲压成弓形451并与履带板的曲 面171的曲率相匹配。凹陷452用来增加成型钢板的强度。在成型钢板的两端,固定 着两个固定螺丝454。孔511也可以用来使橡胶凸起403从成型钢板的后面插入。图51-55为图45中成型钢板的剖视图。从与插入橡胶凸起403方向相反的方向冲 压钢板变成凹陷512可形成方形通孔511 。冲压钢板变成凹陷514可形成螺丝孔513, 以便能增加钢板强度并永久固定方头螺丝454。图56-71为带有圆形边缘的终接器60的左右两侧。钻成的两个圆孔605的内径适 合销子152的外径。钻成的槽606把两个孔606连接在一起。圆形边缘607的上表面 被冲压形成支柱601以增加终接器两端钢的强度并降低其厚度。终接器的这种设计能 够在螺丝154紧固时使终接器被挤压。终接器的壁会被挤压并紧紧夹住销子152。螺 丝通过孔604被插入并啮合销子152末端的螺纹和半圆形凹陷156。螺丝的末端也从 置于区域603的终接器的孔伸出。区域603有螺纹,当螺丝154将终接器和销子紧固 在一起时,螺纹就能与螺丝154啮合。螺丝还可防止终接器从销子152移出。图72-79为扩展导向底盘70,其可分为两个部分,如导块701和钢体702。导块701 为锥形并在其两个表面有两个凹陷704以减少导块和负重轮壁之间的摩擦。槽704用 以降低导块的重量。钢体702有两个孔703,可使得钢管29通过履带板总成的中心。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所述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包括履带板(17),橡胶垫(40),终接器(60),带橡胶衬套的销子(152)。所述履带板由钢结构制成,并进行包胶。导块(70)伸出覆盖履带板的橡胶垫之外。带橡胶衬套的销子(152)穿过履带板(17)上的孔并固定在相邻履带板的终接器(60)上。终接器(60)套在两个销子(152)的两端,并通过穿过终接器中心孔的螺丝(154)固定。终接器(60)中心孔内刻有螺纹用来与销子(152)啮合,防止终接器(60)从销子(152)移出。用于中型履带车的本履带板总成通过由链轮(9)带动履带板总成的终接器(60)来驱动。本履带板总成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分别制造的,因此只需替换损坏部分。本发明中履带板总成具有如下特性包胶前的履带板包括两个钢管(29)和扩展导向底盘(70)。所述两个钢管(29)平行排列。带有钢履齿(31)的端元套在两个钢管(29)的左右两端。扩展导向底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心钢体(702),并带有两个孔(703),使钢管能够穿过,贯穿整个履带板。第二部分是棱锥形导块(701),其底座厚于顶端。在导块每侧各有一个凹陷(704),用来减少导块和负重轮壁的摩擦,同时减少引擎的负载。端元31是带有两个孔的实心钢体,钢管(29)插入两个孔并贯穿整个履带板。孔(315)用来穿过橡胶垫(40)的固定螺钉(454),并且与螺帽啮合。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成型钢板(45) 加工成两个弓形(451),并且有两个凹陷(452)来增加成型钢板强度。弓形(451) 的曲率与履带板的曲线(171)相配合。成型钢板的每边有一个孔用于固定螺钉(454) 的永久固定,并且可以用螺帽(155)上紧螺钉。成型钢板(45)中心有两个孔(511) 在包胶时使橡胶流过,并在成型钢板的另一侧形成方形凸起。如果橡胶垫与型钢板之 间的附着失效,橡胶凸起(403)用作橡胶垫在成型钢板上的固定器。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橡胶垫(40)是 哑铃形状(401),并且在橡胶垫两边沿宽度分布的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凹陷(404)。哑铃式 样可以提供更佳的追踪,并且可以作为橡胶垫使用寿命的指示器。通过减小橡胶垫四 个角的宽度来适合履带板的大小。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其特征在于终接器(60)钻 有两个圆形孔。孔(605)的内径准确的与销子(152)的外径配合。铣槽(606)将两 个孔(605)连接在一起。挤压上表面(607)形成了一个支柱(601)以增加终接器两 端钢的强度并降低其厚度,并能够在螺钉(154)紧固时使终接器被挤压。终接器(60) 的壁会被挤压并紧紧夹住销子(152)。螺丝通过孔(604)被插入并啮合销子(152) 末端的螺纹和半圆形凹陷(156)。螺丝的末端也从置于区域(603)的终接器的孔伸 出。区域(603)有螺纹,当螺丝(154)将终接器和销子紧固在一起时,螺纹就能与 螺丝(154)啮合。螺丝还可防止终接器从销子(153)移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更确切的说,本发明涉及用于中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相关。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是双销,带橡胶衬套式。胶垫是可更换的,无方向性的,并且具有较大的地面接触面积,因次使机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少40%。本发明中的履带板总成耐用并且比传统的履带板总成更轻。采用橡胶垫代替实心钢减轻了机车重量。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燃料消耗。此外,只需替换故障部位,而无需替换整个履带板总成,因此节省了维修费用和时间。
文档编号B62D55/08GK101403589SQ200810168899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4日
发明者基蒂·昆希兰 申请人:柴瑟里金属和橡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