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折叠器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583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行车折叠器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行车折叠器。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使用折叠器;大都是由带偏心轴手柄及连有一起的调接螺杆将折叠凹块与折 叠凸块紧合在'」起,使用中,蟪杆调接紧了,偏心手柄压不下,偏心手柄压下轻了折叠凹块 与折叠凸块二者压不紧而松动,因此往往偏心手柄将连有一起的螺杆进行在使用中调接,调 接时还得旋转偏心手柄,结构不但复杂而a使用也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穎的自行车折叠器,这种折叠器不会因时间久远松动 而失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折叠器,由主车架、副车架、折叠凹 块、折叠凸块、手柄、顶杆组成,主车架与折叠凹块固定连接,副车架与折叠凸块固定连接, 折叠凹块与折叠凸块用销活动连接,手柄的一端与折叠凹块用销活动连接,折叠凸块开有一 孔,顶杆一端t开有--腰形孔,用销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折叠凸块上的孔匹配,其顶杆上 设置一闭合挡块,闭合挡块也可以设置上部与副车架接触,如附图。顶杆一端的外侧设置一 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由垫片、固定架、橡皮胶螺丝组成,橡皮胶设置于固定架内,垫片与顶 杆接触,橡皮胶与垫片接触,螺丝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橡皮胶也可以用弹簧代替,缓冲装置 置于手柄内。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顶杆,使折叠器使用十分方便,尤其是顶杆后侧设置了 缓冲装置,使用时,扳动手柄,顶杆离开折叠凸块上孔,自行车可折叠,骑行时将自行车架 上连有折叠凹块与折叠凸块合在一起,推动手柄向车架方向,当手柄在顶杆上闭合挡块接触 副车架时,继续往前推进,顶杆进入与折叠凸块上开有孔内,由于顶杆的外侧设置一缓冲装 置使顶杆从大f 180°以上时,顼杆支撑,不会松动手柄自然向车架方向靠拢,产生了良好 的安全效果,即使使用时间很久,也不会顶杆失效,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十分简单。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本实用新型由主车架4、副车架l、折叠凹块5、折叠凸块2、手柄7、顶杆9组 成,主车架4与折叠凹块5固定连接,副车架1与折叠凸块2固定连接,折叠凹块5与折叠 凸块2用销3活动连接,折叠凸块2上开有一孔16,顶杆9一端开有一腰形孔ll,顶杆9用 销17与手柄7连接,顶杆9的另一端与折叠凸块2上的孔16匹配,顶杆9上设置有一闭合挡块8,顶杆9与手柄7之间设置一弹簧10,顶杆9—端的外侧设置一缓冲装置,缓沖装置 由垫片12、橡皮胶或弹簧13、固定架14、螺丝15组成,橡皮胶13置于固定架14内,垫片 12—侧与顶杆9接触,中间橡皮胶(图一)也可以换成弹簧,嫁丝15与固定架14固定连接, 缓冲装置置于手柄7内。使用时,扳动手柄7,顶杆9离开折叠凸块2上孔16,自行车可折 叠,骑行时将自行车架上连有折叠凹块5与折香凸块2通过销3合在一起,推动手柄7向车 架方向,当手柄7在顶杆9上闭合挡块8接触副车架时,继续往前推进,顶杆9进入与折叠 凸块2上开有孔16内,由于顶杆9的外侧设置一缓冲装置使顶杆9从大于180。以上时,顶 杆9支撑,手柄自然向车架方向靠拢,产生了良好的安全效果,而且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折叠器,由主车架、副车架、折叠凹块、折叠凸块、手柄、顶杆组成,主车架与折叠凹块固定连接,副车架与折叠凸块固定连接,折叠凹块与折叠凸块用销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手柄的一端与折叠凹块活动连接,折叠凸块上开有孔,顶杆一端上开有一腰形孔,并用销与手柄连接,顶杆外侧设有缓冲装置,另一端与折叠凸块上的孔匹配。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其特征在于顶杆一端的外侧设覽一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由垫片、固定架、嫁皮胶或弹簧、螺丝组成,橡皮胶或弹簧置于固定架内,垫片 —侧与顶杆接触,另一侧与橡皮胶接触,蟓丝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缓冲装覽置于手柄内。
3、 根据权利要求l、 2所述,其特征在于折叠器在闭合时,顶杆一端与折叠凸块接触,顶杆 的另一端与缓冲装置接触,缓冲装置设置于手柄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 3所述,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内的橡皮胶可以换成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自行车折叠器的一种改进,主要特征在于手柄上设置有顶杆,折叠凸块上设有孔,顶杆与孔匹配,顶杆上设有闭合挡块,顶杆与手柄之间设置有弹簧,尤其是顶杆外侧设置一缓冲装置,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不会因时间的顺延而使折叠器失效。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宜各种自行车使用。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165297SQ20082005568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5日
发明者倪伯承 申请人:上海百顺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