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5895阅读:1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行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传动机构一般都由链轮、链条、飞轮等 组成,骑行者正向踩踏脚踏板,飞轮带动后轮正转,即向前驱动
车体;反向踩踏脚踏板时,由于飞轮的单向转动特性,链条和飞 轮只能相对于车轮空转。这种骑行方式较单一,不便于骑行者变 换运动姿态,对腰腿部肌肉进行全面锻炼。至今巿场上尚未出现 正反蹬均可前行的自行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传动机构,其 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正反蹬均可向前驱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釆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脚踏链轮、链条、主 飞轮,所述链条将脚踏链轮和主飞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个单向转动方向与主飞轮成反向设置的副飞轮,所 述副飞轮的轴与主飞轮的轴平行设置,所述副飞轮的轮齿与 链条相连,所述主飞轮的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和自行车主动 轮,所述副飞轮的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
与第二齿轮相啮合。这种结构的工作原理是正向踩踏脚踏板 时,主飞轮工作,带动主动轮前行,尽管同时第一齿轮会通过
第二齿轮带动链条上的副飞轮反向转动,但由于副飞轮是反
向设置的,此时副飞轮处于不传力的空转状态;反向踩踏脚 踏板时,副飞轮工作,副飞轮带动第二齿轮运转,第二齿轮通 过第一齿轮将转动方向转为正向后,带动主动轮前行,此时 尽管会同时带动链条上的主飞轮正向转动,但由于此时链条 反向转动,主飞轮处于不传力的空转状态。由此实现了正反 向踩踏脚踏板均可向前驱动自行车。
一种改进是,还包括一个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可控 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或脱离状态。设置这种结构可 方便在自行车不需反蹬时可自由后退,从而恢复至普通自行 车的功能状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正反蹬均可向前驱动自行车,正反向 转换灵活方便,尤其适于健身者使用,便于骑行者变换运动姿态, 对腰腿部肌肉进行全面锻炼。 图例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飞轮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包括脚踏链轮1、链 条2、主飞轮3,所述链条2将脚踏链轮1和主飞轮3相连
接,还包括一个单向转动方向与主飞轮成反向设置的副飞轮4,所述副飞轮4的轴与主飞轮3的轴平行设置,所述副飞 轮4的轮齿与链条2相连> 所述主飞轮3的轴上固定有第一 齿轮5和自行车主动轮6,所述副飞轮4的轴的另一端设有 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7相啮合。正向踩 踏脚踏板时,主飞轮3工作,带动主动轮6前行,尽管同时第 一齿轮5会通过第二齿轮7带动链条2上的副飞轮4反向转 动,但由于副飞轮4是反向设置的,此时副飞轮4处于不传 力的空转状态;反向踩踏脚踏板时,副飞轮4工作,副飞轮4 带动第二齿轮7运转,第二齿轮7通过第一齿轮5将转动方 向转为正向后,带动后车轮前行,此时尽管会同时带动链条2 上的主飞轮3正向转动,但由于此时链条反向转动,主飞轮
处于不传力的空转状态。由此实现了正反向踩踏脚踏板均可向 前驱动自行车。
一种改进是,还包括一个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可控 制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7的啮合或脱离状态。设置这种结
构可方便在自行车不需反蹬时可自由后退,从而恢复至普通 自行车的功能状态。
与实用新型类似的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传动机构,包括脚踏链轮、链条、主飞轮,所述链条将脚踏链轮和主飞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单向转动方向与主飞轮成反向设置的副飞轮,所述副飞轮的轴与主飞轮的轴平行设置,所述副飞轮的轮齿与链条相连,所述主飞轮的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和自行车主动轮,所述副飞轮的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传动机构,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可控制第一齿 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或脱离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传动机构,包括脚踏链轮、链条、主飞轮,所述链条将脚踏链轮和主飞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单向转动方向与主飞轮成反向设置的副飞轮,所述副飞轮的轴与主飞轮的轴平行设置,所述副飞轮的轮齿与链条相连,所述主飞轮的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和自行车主动轮,所述副飞轮的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正反蹬均可向前驱动自行车,正反向转换灵活方便,尤其适于健身者使用。
文档编号B62M9/00GK201201702SQ200820062860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耿光辉 申请人:耿光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