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618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叠自行车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随身提带,方便 乘坐公交车的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折叠自行车有伸缩式或折叠式。伸缩式结构比较简 单只需提拉或推拉即可实现车体缩小的目的,但是由于结构件之间阻力大,
在实行伸缩时非常费力,不灵活,在使用时给人们带来不便;折叠式基本采 用转轴折叠方式,因需考虑安全性能则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大,不宜普 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筒单、 折叠方便的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既满足了安全结构的设计要求,又 可以降低成本,方便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弧形滑道式折叠 减震自行车,包括可折叠把立、与车架前脸管焊接的上梁管、与后平叉一端 连接的后斜拉杆、车架立梁管,其特征是所述上梁管由上梁扁管与U形连 接板组成可折叠的两部分,U形连接板一端与立梁管固定连接,上梁扁管前 端在同一轴线上设有滑道连接孔和转动连接孔,所述转动连接孔通过连接轴 与U形连接板上的连接轴孔销接,U形连接板上设有弧形滑道并通过快拆组 件与上梁扁管前端的滑道连接孔连接。
所述后斜拉杆分成两部分中间设有柔性减震月交才奉,所述柔性减震胶棒贯 穿在后斜拉杆上端部分的连接栓上。 所述上梁扁管呈S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满足了安全结构的设计要求,又可以减低成本, 可以推广使用。车体上梁折叠轻快,可以随身提带,方便乘坐公交车。采用
新型避震材料,骑行更加平稳。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梁扁管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梁扁管,1-1、滑道连接孔,1-2、转动连接孔,2、 U形连 接板,2-1、连接轴,2-2、开闭快拆手柄,2-3、快拆组件,2-4、弧形滑道, 2-5、连接轴孔,3、车架立梁管,4、柔性减震胶棒,5、可折叠把立,6、 后斜拉杆,7、后平叉,8、前脸管,9、连接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一种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包括可折叠把立5、与车
'架前脸管8焊接的上梁管、与后平叉7—端连接的后斜拉杆6、车架立梁管
3,所述上梁管由上梁扁管1与U形连接板2组成可折叠的两部分,U形连
接板一端与立梁管3固定连接,上梁扁管前端在同一轴线上设有滑道连接孔
1-1和转动连接孔1-2,所述转动连接孔通过连接轴2-1与U形连接板上的连
接轴孔2-5销接,U形连接板上设有弧形滑道2-4并通过快拆组件2-3与上
梁扁管前端的滑道连接孔连接。所述后斜拉杆分成两部分中间设有柔性减震
胶棒4,所述柔性减震胶棒贯穿在后斜拉杆上端部分的连接栓9上。所述上
梁扁管呈S形。工作原理将快拆组件的开闭快拆手柄2-2放松快拆组件,
将上梁扁管沿弧形滑道轻松逆时针方向折叠,到位后锁紧开闭快拆手柄;骑
行时顺时针打开锁紧开闭快拆手柄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 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包括可折叠把立、与车架前脸管焊接的上梁管、与后平叉一端连接的后斜拉杆、车架立梁管,其特征是:所述上梁管由上梁扁管与U形连接板组成可折叠的两部分,U形连接板一端与立梁管固定连接,上梁扁管前端在同一轴线上设有滑道连接孔和转动连接孔,所述转动连接孔通过连接轴与U形连接板上的连接轴孔销接,U形连接板上设有弧形滑道并通过快拆组件与上梁扁管前端的滑道连接孔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其特征是所 述后斜拉杆分成两部分中间设有柔性减震胶棒,所述柔性减震胶棒贯穿在后 斜拉杆上端部分的连接栓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其特征是所 述上梁扁管呈S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滑道式折叠减震自行车,包括可折叠把立、与车架前脸管焊接的上梁管、与后平叉一端连接的后斜拉杆、车架立梁管,其特征是所述上梁管由上梁扁管与U形连接板组成可折叠的两部分,U形连接板一端与立梁管固定连接,上梁扁管前端在同一轴线上设有滑道连接孔和转动连接孔,所述转动连接孔通过连接轴与U形连接板上的连接轴孔销接,U形连接板上设有弧形滑道并通过快拆组件与上梁扁管前端的滑道连接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满足了安全结构的设计要求,又可以减低成本,可以推广使用。车体上梁折叠轻快,可以随身提带,方便乘坐公交车。采用新型避震材料,骑行更加平稳。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205952SQ200820074348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富松林, 斌 邸 申请人:李 勤;富松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